李玫瑾教授女儿的现状如何?和“不哭不抱”创始人的后代差距很大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十分在意,但层出不穷的 育儿 理念有时让家长非常“迷茫”,到底怎样的 育儿 观能让人“眼前一亮”?但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父母似乎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心理 健康 。
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曾经提出过“不哭才抱”的教育理念, 即著名的哭声免疫法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以后不会经常闹情绪,因为方法见效很快,家长们都很青睐。
同样, 育儿 观念受到众多家长追捧的李玫瑾教授也提出了更加注重孩子心理教育的观点。她女儿的现状如何呢?“不哭才抱”的教育理念到底又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小松是一名24岁的青年,他的父母奉行“不哭才抱”的原则。父母从小培养他独立性,不鼓励他,反而经常嘲讽和比较,他也经常认为自己很难满足父母的要求,所以在家中小心翼翼,大气也不敢出。
他现在每个月工资一万多,可是依旧没有打动自己的父母,长时间下来,他接受不了父母的讽刺和压迫,患上了抑郁症,总觉得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他每天非常敏感,不自信,总认为别人都比他好,甚至多次想要结束自己的人生。
就像约翰·华生的后代一样,他的每个孩子都出现了心理问题,大儿子在“绝望”中,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的女儿和外孙女也长期受到心理上的困扰,最后用酗酒的方式来让自己解脱。
但也有父母遵循着与之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比如李玫瑾老师,她作为犯罪心理学教授,在养育孩子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每当家长们谈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很忧愁,毕竟这有关孩子的未来,但李玫瑾教授提出了爱,快乐,依恋的 育儿 观念。
她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女儿数学不好,李玫瑾老师没有批评而是表示理解,努力学习后成绩依然不理想的情况,她也没有要求女儿刻苦学习,而是和女儿沟通,以后大学报一个不学数学的专业。
她并不要求女儿一定要优秀,接受女儿是一个普通人,过普通的生活,要求女儿生活状态非常快乐,做自己开心的事情。女儿从小喜爱音乐,如今成为了一名音乐老师,感觉非常快乐,李玫瑾教授认为孩子心理阳光比一个看似好的未来更重要。
看到这两类孩子的未来后,我们不难发现李玫瑾女儿的现状和“不哭才抱”的 育儿 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有着很大差别,但这种差距也给了很多父母忠告。
第一点: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很难相信自己,也很难相信他人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提出,孩子积极乐观的性格,一定与婴儿早期充足的安全感密不可分。而“不哭才抱”这种培养方式恰恰把本该给予孩子的安全感扼杀在摇篮里。
婴儿早期是孩子形成安全感和触觉能力,懂得父母的爱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早期一定要抱孩子,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婴儿时期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不会依赖父母,反而会有一个更 健康 的心理,也会更加擅长社交场合。
第二点:孩子容易有心理上的“纠结”
大量的 社会 考察证明,“不哭才抱”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出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更大,这是从小缺乏安全感导致的,影响了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大量的案件发现小时候母亲和孩子关系破裂造成孩子的人格破碎,在孩子成年后也需要很长时间来自我修复,所以宝妈们一定要注意给孩子足够的关心。
第三点:长期下来孩子会与家人感情冷淡
孩子性格的形成与父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孩子在缺乏安全感和关爱的环境下长大,他自身也缺乏给予别人安全感和关爱的能力,同时会变得沉默寡言,很少与人沟通。父母的“冷淡”容易造成孩子长大后与父母关系不和甚至关系破裂。
第一点:前期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适当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孩子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应该做到有求必应,多抱多哄。随着孩子的长大,大多在2岁左右,自我意识觉醒,会减少对父母的依赖。这时候家长可以分辨出孩子的情绪,适当地不满足孩子需要,让他自己完成一些任务,受一点挫折,适当培养独立性。
第二点:关心孩子的心理 健康 ,阳光的心态才更重要
孩子心理阳光比智力更为重要,很多家长会注重成绩,但李玫瑾教授认为,未来的 社会 属于心理强大的孩子,而不是只有成绩突出的娃,毕竟人生的考试看的是能力和心态。
第三点:尊重孩子的每一个决定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只有一次,家长在强硬地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其实也扼杀了孩子们自己的决定。让他们强制地按照自己所规定的人生轨迹行走,有时却并不能让他们开心。不要逼迫自己的孩子学习什么,而是适当地给予建议并尊重孩子的决定。
相信家长们在看完后都会有自己新的 育儿 观念,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兴趣点,让她乐观开心地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你有什么 育儿 的小妙招呢?分享你的故事一起来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