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猛宏执行者:
是教学改革的决定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本在教师。必须对教师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教会学生为更高目标制定自我提升的计划:成人,成才,成长。
二、从社会需求实际出发:制定更接地气的人才培养标准。
把知识传授型的培养模式转变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追求实效,讲究实际。在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标准上,做到有标准,有方案,有主题,有手段,有平台,有评价。
以社会需求为逻辑起点,遵循教学规律,制定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人才培养标准,要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调整思路,走向行业企业,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促进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
三、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制定务实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依赖于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要靠与其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学生能力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大纲,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使学生具备完整掌握知识体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人才培养的优劣的关注点:
对学生的发展管用的课程有多少,专业课程关键知识点跟踪科技发展,企业技术进步的能力有多强,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可能性有多大。所谓“教学”,包括教与学,习与得,整个活动的关键,不是教师的表演,而是学生收获程度。
五、实现教材多媒化:
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开放课堂,翻转课堂,虚拟课堂,3G实景课堂等教学新枝昌册模式;泛在学习式,自主探究式,互动讨论式,案例研习式等学习新方法,学习内容更多元迅段,学习方式更灵活,学习目标更多样的新型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
关注教师长远的学术能力,学术走向,学术品格保持与提升,弱化科研指挥棒,淡化学术“GDP”,把科研评价,教师管理还原到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