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心里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什么
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什么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师的心理健康、处理问题不当等。
1、教师的教育态度。
教师往往是青少年心目中的权威和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其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教师不关心、不尊重、不了解学生,教育中存在命令式、强制性,简单粗暴,动不动就训斥责骂,甚至变相体罚;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过急、过严,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又或者对学生降低要求、放任自流;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成人的心理需要生硬解释为学生的心理需要等。这些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
2、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失调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成长环境,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的,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则会形成与学生心理行为上的冲突,难以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的心理失调。
尤其是有的教师性格不好,急躁粗暴,学生的一些问题正是因为教师的脾气激发而形成的;有的教师不公正,不耐心,随便横加责难,学生便采取反抗或逃避的态度来对付和适应这些教师。
3、处理问题不当。
青少年在学校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机会。
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在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时,部分教师的处理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把学生某一阶段的行为误认为问题行为;无鉴别地接受外界所传的关于学生行为的信息,贸然下结论;发现学生的一次过失行为便作普遍推论,而不分析其背景及起因;以情绪代替理智来处理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