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膏药制作全过程详细讲解
黑膏药制作全过程详细讲解:炒黄丹炼油;火上下丹;加入药面摊膏药。
1、炒黄丹炼油。
炒黄丹也叫广丹(一般大一点的中药店都能买到,黑膏药的主要成分)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炼油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注意,香油即为麻油(也可用纯豆油可以降低成本),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
2、火上下丹。
这时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
3、加入药面摊膏药。
离火候油稍凉。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急用木棍搅拌。侯其油平。则再加贵细药面。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布大小,以竹筷点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注意;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
黑膏药是一种常用的外贴药物,其制作全过程涉及多个精细步骤。以下是对黑膏药制作全过程的详细讲解:
一、原料准备
植物油:选择麻油(香油)作为基质,因其制成的黑膏药外观光润、性粘、质量好。其他植物油如桐油、棉籽油、豆油、菜油、花生油等也可使用,但效果可能稍逊于麻油。
中药材:根据处方选择所需的中药材,并确保其质量上乘、无杂质。中药材的用量和种类根据具体的膏药配方而定。
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等,为橘黄色、质重、粉末状物质,其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纯度要求在95%以上。使用前需炒干并过筛成细粉。
浸泡:将中药材(除细料外)浸泡在麻油中,药油比一般为1:2,浸泡时间以药材泡透为原则。
炸药:将浸泡好的中药材及麻油一同倒入锅中加热,加热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使药物受热均匀。先大火后小火,直炸至药材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所有药材全部漂浮在油面上。此过程称为“炸药”,目的是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去渣:炸药完成后,用细筛或纱布过滤掉药渣,得到纯净的膏油。
炼油:将膏油继续加热至一定温度(如300℃左右),使油脂在高温条件下氧化、聚合、增稠。炼油程度以“滴水成珠”为度,即取少许油滴入冷水中,油滴能迅速凝聚成珠状而不散。此过程称为“炼油”,目的是提高膏药的粘度和稳定性。
炒丹:将黄丹放入干净的铁锅或铜锅中,用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炒丹的目的是去除黄丹中的水分和杂质,同时使其松散易于与油混合。
下丹:将炒好的黄丹按比例加入炼好的膏油中。下丹时需不断搅拌,使油丹充分反应。下丹有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方法,其中离火下丹相对安全,丹油不容易外溢。下丹完成后,继续搅拌至膏药粘稠、色泽均匀。油丹比例一般按每500克油用铅丹195克计算,但还需根据季节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夏季可增至240克,冬季减至140克,春秋季约为210克)。
冷水浸泡:将炼好的膏药迅速投入到准备好的冷水中浸泡,每天换水一次,放置一周以上以去除火毒(即醛、酮、脂肪酸等具刺激性的低分子产物)。火毒去除不彻底可能导致使用时局部产生刺激反应。
动态流水:除了冷水浸泡外,还可以采用动态流水的方式去除火毒,效果更佳。
选择细料:根据处方选择所需的贵细药,如麝香、冰片等,并研成细粉备用。
加药搅拌:在融化的膏药中加入研好的细料药粉,并不断搅拌使其均匀混合。注意在热油中加入凉药面时会有溢出,需一点点加入药面并快速搅拌。
摊涂:将去火毒并加入细料后的膏药置于容器中,在文火或水浴上热熔至适宜温度(如60℃~70℃)。用竹签蘸取规定量的膏药,摊涂于纸或布等裱褙材料上。摊涂时应保持膏药均匀、平整、无气泡。
包装:将摊涂好的膏药折合包装,并置于阴凉干燥处贮藏。包装材料应选用无毒、无害、透气性好的材料。
外观检查:检查膏药的外观是否平整、光滑、无裂纹和气泡等缺陷。
重量差异检查: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膏药进行重量差异检查,以确保每片膏药的重量符合规定要求。
微生物限度检查:对膏药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以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
二、药料提取(炸料)
三、炼油
四、炒丹与下丹
五、去火毒
六、加细料
七、摊涂与包装
八、质量控制与检验
通过以上步骤的精细操作,可以制作出质量上乘、疗效确切的黑膏药。然而,由于熬制过程中涉及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较高的环节,建议初学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制作。同时,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烫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