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清朝的改革注定要以失败收场?
晚清政府的改革之所以全部以失败而告终,除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所决定之外,还与大清统治者的改革决心有关,纵观晚清三次改革,归根结底就是一场被动式、应付式的改革运动,毫无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力度。
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改革:洋务运动
与其说洋务运动是一场改革,不如说它是一场晚清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凡改革,无不例外都是以改良上层建筑为主,而洋务运动自始自终都没有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
首先,晚清政府之所以展开洋务运动,是迫于内外形势的压力,即西方列强的侵扰和国家内部的起义运动。在此形势之下,清朝统治阶层将症结归根于“器物”的落后,认为清朝之所以饱受欺凌,是因为武器设备不如他人,而对于最为关键的军事体制方面,他们一概不提。
于是乎打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大力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器物,诸如洋枪军舰,军事工厂之类,无不落下,这当中引以为傲的北洋军舰更是令清朝统治者们沾沾自喜。
可结果如何呢?一场甲午战争直接敲醒了清政府的军事强国美梦。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态度,“中体为主,西体为用”不伦不类似的改良方法注定以失败收场。
戊戌变法:维新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权力争夺
戊戌变法是在洋务运动失败之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对于救国图存的一次探索。这这场变法运动从它改革的内容上来看的确有有所进步,诸如君主立宪、开设国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等措施相对于洋务运动来讲可谓是大尺度且具有革命色彩。
然而即使如此,这场变法运动最终还是百日夭折。这当中缘由,一说是地主阶级保守派的阻挠,二说是袁世凯的临时倒戈和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致。不可否认,这的确是导致戊戌变法夭折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就改良派本身而言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改良派急于求成,在得到光绪皇帝的首肯和慈禧太后的默认之下,他们对于改革的措施过于雷厉风行,所有改革政策一经制定便以召令的方式下达,而不管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贯彻,诸如改革科举制,在实施之前并没有进行宣传和解释,这便迎来了无数知识分子的反对,成为了顽固派阻挠变法的又一大借口。
再者,从改良派本身来看,这场改革的动机还存在着争议。比如作为领导者之一的康有为,从他之后宣扬“保皇”的主张来看,这场变法运动可以说是康有为本人为一己功利而借光绪皇帝上位。光绪皇帝则是通过改良派打压拥护慈禧太后的党旅,以此夺回本属于自己的皇权。
如此看来,这场改革的方式和改革的动机才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所在。
清末新政:压死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
清末新政是大清政府的最后改革,作为最后一次改革,其所涉及范围必然较前两次更为广阔。但很不幸的是这场改革的目的并不是推动国家的发展,而是尽心竭力的维护满清统治阶层的根本利益。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场改革既然是维护封建统治,却又朝着激化社会矛盾,动摇统治基础的方向发展。
比如在政治层面,虽然开设了西方式的内阁,但内阁成员却是以清朝皇室成员为主,诸如袁世凯等汉人大臣一一遭受驱逐,时人称之为“皇族内阁”。而他们所主张的立宪,从1901年清末新政展开以来,直到1906年才出来个“预备立宪”,至于何时立宪却是个未知数。这项操作着时将国内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忽悠了一回,自此也使得他们对清政府不再抱有任何希望,转而投入暴力革命的方式。
在经济方面,晚清政府自甲午战争和庚子国变签订条约赔付巨款以后,国库已耗用殆尽,且将负担不断转移到农民和资产阶级身上。但在实施的清末新政当中,统治者并没有着手缓和这一矛盾,而是进行横征暴敛,大肆搜刮,诸如教育费、练兵费封苛捐杂税都加征到农民身上。整个新政短短十年,全国上下因此爆发了近3000起民变。如此改革,恒古未有。
总言:
纵观晚清政府的三次改革运动,无不例外的都夹杂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私利,他们自始自终都不是将推动国家的发展放在首位,而是竭力保全自身的统治地位,逆时代潮流而行,这也注定了改革失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