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如下:
中国现代文学常被称为新文学(相对“五四”运动以前的旧文学而言),其实质是指符合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利益、反帝反封建、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而且是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向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的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担负的任务:
1、研究现代文学的主流如何从反封建旧文学开始,始终为创造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学而奋斗,并向着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发展。
2、研究现代文学如何作为时代的镜子,肩负着反映现代中国社会面貌的重任。
3、研究现代文学为了建立现代民族新文学,如何创造着民族新形式。
4、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指出其优点和缺点,说明他们之间的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以帮助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学得到借鉴和滋养。
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另外,文学杂志《当代文学》于2001年9月23日在香港正式创刊。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从新中国成立到当今的文学称为中国当代文学。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走向世界”社会思潮,更引起本领域有识之士的学理自觉,他们纷纷从西方学术思潮中找寻学理依据,进行新的理论体系建构探索。
如傅璇琮对丹纳《艺术哲学》“三要素”理论的采用、袁行霈用意象意境概念分析中国诗歌艺术的尝试、罗宗强对文人心态中介作用和文学思想内涵的解析等,逐渐推动形成了古代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学、心理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交叉融通的局面,其影响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