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怎么可以消毒
酒精属于易燃物,不能使用酒精在环境中大范围的喷洒,以免遇到明火而引起火灾,特别还要注意酒精不能直接对衣物和人员身体上喷洒,以免遇到静电而引起火灾的风险。
此外,在室内消毒时多以局部的擦拭消毒为主,保持门窗开放,保持环境通风,还要注意要关掉明火,不能抽烟,在予以电气和灶台消毒时要关掉电源和火源,等待温度下降以后再予以局部的擦拭。酒精存放要放置在阴凉地方,避免火源和高温的直射,放到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
可以用酒精进行手的消毒、物体表面的消毒、空气的消毒,具体如下:
一、手的消毒
目前WHO推荐的手消毒剂为含量70%—75%的乙醇,在没有明显污物的情况下,使用七步洗手法用乙醇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有明显污物的情况下,要用流水和洗手液清洗,擦干后再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去医院就诊的病人,在摘除口罩后,一定要进行手消毒,因为很可能当时口罩被污染了。
二、物体表面的消毒
使用泡腾消毒片或者84消毒液。泡腾片每片含有效氯500mg,能在水中自溶,使用比较方便,一般1升水中放1片或者2片,就可以用于疫情的物体表面消毒。
三、空气的消毒
空气消毒在呼吸道传染病控制中效果有限,在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转走后的终末消毒时有意义,需要专业的卫生人员在无人状态下使用过氧乙酸或者过氧化氢处置或移动式紫外线消毒处理。空气消毒不能阻挡病人随时排出的病毒飞沫传给近距离接触的易感人群,所以个人防护也很重要。
扩展资料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当包膜被消毒剂破坏后,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从而使病毒失活。由于有这个包膜,冠状病毒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
此外,一定的温度也可以灭活病毒,37℃冠状病毒可存活4天,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可灭活病毒。
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冠状病毒可以在尿液里存活10天,在痰液和粪便里存活5天,在血液里存活15天,因此如果接触疑似病例的分泌物或者排泄物,需要严格按上面手消毒的要求进行操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江苏省疾控教你几种消毒方法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医用酒精含75%的乙醇并非纯酒精。护士给病人擦拭酒精是为了进行消毒,那么酒精为什么能消毒呢?酒精的学名叫乙醇,它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能钻到细菌体内,使细菌蛋白质凝固,从而杀死细菌。如实验室有些动物标本常泡在酒精里,就是这个原因。那为什么医用酒精含75%的乙醇并非纯酒糟呢?原来,当你用纯酒精消毒时,由于酒精的浓度很大,很快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结果形成一层硬膜,这层硬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防止酒精进一步渗入,所以,浓酒精反而不如稀酒精。在酒精里掺些水,酒精的浓度就变稀了,稀酒精并不急于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而是渗入到细菌体内,然后把整个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起来,从而达到杀菌的目地。
参考资料: http://jyfz.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7-09/29/29278/
酒精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于手或物体表面的消毒,用酒精完全搓洗手部,或擦拭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表面(如手机、键盘、门把手等),可避免接触性感染。
其他途径的消毒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如喝高度酒、室内喷洒酒精等。
喝再高度的酒,经人体代谢后能通过血液流经肺部的浓度也是极微量的,起不到作用。同样的室内喷洒的环境浓度也是达不到的,真要消毒室内空气不如勤开窗通风。
国标《空气消毒剂卫生要求》(GB 27948-2011)对允许使用的空气消毒剂在理化指标、灭杀微生物以及毒理学安全性等三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一、理化指标要求:
1、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pH值等理化指标应符合产品质量的相关标准;
2、稳定性要求:液体消毒剂在产品有效期内的有效成分下降率应≤15%,固体消毒剂在产品有效期内的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10%;
3、消毒后的残留及在环境中的残留毒性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规范的要求;
4、消毒过程中,不易发生燃烧、爆炸。
二、杀灭微生物要求:
1、实验室杀菌试验或消毒模拟现场试验,使用气溶胶喷雾法消毒时,消毒剂用量应≤10 mL/m3。在20℃~25℃,相对湿度50%~70%条件下,作用≤1 h。对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应≥99.9%;
2、现场自然条件下,使用气溶胶喷雾法消毒时,消毒剂用量应≤10 mL/m3。作用≤1 h,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应≥90.0%。
三、毒理学安全性要求:
1、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
2、急性吸入毒性属实际无毒;
3、致突变试验为阴性。
简单来说,空气消毒剂必须稳定,具有强消毒能力。最重要的是,安全性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其水解产生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导致蛋白质变性,杀灭细菌、病毒,实现消毒。但是市售的84消毒液浓度一般在5%-8%左右,使用时必须要按照比例稀释使用,否则高浓度84消毒液会生成氯气,对人体呼吸道产生损伤,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且对有色织物有漂白作用。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化学消毒法洗消剂允许残留量:游离性余氯≤0.03mg/100cm2。若使用高浓度84消毒液,残留氯就会超标,长期接触,会导致诱发疾病。因而,84消毒液使用时要求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除此以外,84消毒液对皮肤和口腔粘膜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如果直接接触原液会有轻微的疼痛感。显然,84消毒液的生理毒性很强,应避免吸入或者接触。氯本身对人体是有一定的毒性,因其含有强氧化的作用,长期吸入会造成眼结膜、球结膜、鼻腔内黏膜周围的受伤和表皮层脱落,对呼吸道肺有刺激性,可能会导致咳嗽、喷嚏、流眼泪,皮肤粘膜均有明显刺激性和腐蚀性,皮肤长期接触出现红肿、皮疹,对不锈钢、皮革、纺织物、涂饰板材等造成加速老化变色即腐蚀,特别对金属类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酒精蒸汽与空气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酒精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3.3%-19%,当空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3.3%以上,遇到火源会发生闪爆;当达到19%,温度等于或大于13℃以上时,遇到火源就会闪燃。浓度75%的酒精消毒液燃点较低,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室内使用时禁止采用喷洒式消毒方式,应采取擦拭方式并避免洒漏。保持室内通风,以免发生火灾。另外,酒精具有超强的渗透力,能渗透到细胞体内,是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使细胞脱水,皮肤就会渐渐失去弹性,在带走皮肤热量的同时也带走了皮肤的水分,使皮肤的天然保湿能力及免疫力降低,造成皮肤干燥和皮肤衰老、粗糙,皮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
综上,84消毒液、酒精虽然消毒合格,但因其有毒性、易燃、刺激性等问题,在空气中停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84消毒液、酒精不能进行空气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