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幼儿是否建立良好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正确地看待幼儿,即( )
教师和幼儿是否建立良好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正确地看待幼儿,即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
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热爱、了解、尊重”幼儿,强调对幼儿应该持有的态度,也就是儿童观,因此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到儿童的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包括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儿童是通过活动得到发展,儿童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等等。所谓儿童观就是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它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力;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
常见的儿童观有以下几种:
(一)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社会本位的儿童观是指仅以社会(或者国家群体)的利益为标准看待儿童的地位和价值的观点:把儿童看做是国和家的财富,家族延续和传承的工具,未来的劳动者和兵源。例如:认为儿童是国家的财富和兵源,是国家繁衍的工具。
(二)个人本位的儿童观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使人们开始尊重个性,歌颂任性,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儿童逐渐被当成人来看待,并发现儿童具有与成年人不同的身心特点,从而初步形成了个人本位的儿童观。
例如:尊重儿童和儿童所有的各种权利,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三)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1、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导思想。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2、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优选保教活动方式,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四)现代化的儿童观
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一切基本权利具有独特的人格。学习和发展是儿童不可剥夺的权利,成年人因为儿童提供一切有利于生存,发展和学习的条件与机会。
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谓完整的儿童应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其发展是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和人格的整合性的发展。
3、儿童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并存儿童个性发展有些特征与共性一致,有些特征在发展速度上会超前或滞后于共性。此外,每个儿童都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龄儿童中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儿童,对儿童的个性的尊重和自由发展是创造性的前提。
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环境和教育条件应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5、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6、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