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服饰差异

 我来答
冰苠观社会
高粉答主

2019-09-03 · 看社会百象,品社会趣闻
冰苠观社会
采纳数:235 获赞数:7532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 差异的主要表现

1、色彩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夏、商、周时,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后来人们把对天神(黑色) 的崇拜转向对大(黄色) 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

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它们被称为正色,其他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

在民间,正色也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我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森严,这一点也表现在服装上:先开始于民间,一旦被皇家贵族看中,就禁止民间使用,否则,轻者杀身,重者株连九族;如果一种服装的色彩开始是皇家贵族所穿,后来不穿了,成为一般民间服装,则这种服装的色彩立即被视为卑贱的色彩。

而在西方,在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白色象征纯洁、正直、神圣,也代表魅力。这也是西方人喜欢选择白色作为婚纱礼服的原因。人们也曾对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也十分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的欢迎。

法国人钟情于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却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调;在英国,黑色有意想不到的复杂及强烈感,因为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但有时也被用于沉默、不吉利或悲哀的丧服。

2、外形

从外形特征上来讲,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和筒形的袍裙。中国传统服装形式以前开型的大襟和对襟式样为主。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为中国服装的两种基本形制,两种形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交叉使用,相容并蓄。

西洋服装在样式上有一个演变过程,由古希腊时的披裹式到中世纪的以披裹式的非成型类衣和前开式的半成型类衣为主。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自衣领部位开始自然下垂,不夸张肩部,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筒形的袍裙强调纵向感觉,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

而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各种硬领、轮状领、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和花朵以及浆过的纱料和各部位的衬垫,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

而且从结构特征看,无论袍、衫、襦、褂,通常只有袖底缝和侧摆相连的一条结构线。中式服装采用中国传统的平面直线裁剪方法,无起肩和袖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铺于地,结构简单舒展。

西方服装为了最终取得与三维人体相吻合的具有立体效果,多采用立体裁剪方法,立体裁剪方法视人体为多面体至少是四面体,细心对待人体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各个方面的凸凹起伏关系,利用打褶和省道处理等服装工艺手段。

3、图案

中西服饰在对图案的选择上也呈现五花八门之势。从古到今,从高贵绸缎到民间印花布,吉祥图样运用极为广泛。人们都喜欢运用各种图案来隐喻对图腾崇拜,表达对美满生活的希望,如龙凤呈祥、九龙戏珠、喜鹊登梅等图样。这表明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古代多流行花草放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旋涡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院花草放样。野兽派的杜飞花样、利用几何绪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等则是近代流行的图案花样。

上:中国服饰

下:西方服饰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主要以汉服为主,另外还有胡服、旗装等。

“西方”,沿用了关于区域范畴的习惯称谓,与亚洲一带的“东方”相对。西方服装史,即是以西欧国家为主,上溯至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服装发展史。西方服装体现出与东方服装相迥异的风格,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代表了人类服装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二、导致中西方服饰差异的原因分析

1、中西服饰文化的差异

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底蕴深厚的宽衣服饰文化,形成了特有的美学与哲学观念,与西方截然不同。

西方则强调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离,明确提出主观为我,客观为物,“物”与“我”是相对立的,不容混淆的,致使他们习惯于理性观察世界和探讨规律,并形成一种追求自然法则以获得真理的作法。因而,表现出以一种理性的或科学性的态度对待服饰。

2、中西方美学观念的差异

中国服饰美学观念表现在女装造型上的是意象的结构。

这种平面的直线与曲线的裁剪方法使衣服适体又不完全合体,不裸露张扬也不尽力束缚,在遮体的隐约之中含蓄地显现了流畅婉约,温情流动的人体曲线美,造型意识是节奏化的,让视点随着自己的心愿移动,使生命之体在宽衣的帖体与离体之间流露气韵。

我国传统的服装空间造型是借“虚与实”、“明与暗”的节奏表达出来。西方的服装空间意识是在中世纪以后形成的,反映了西方人对空间的探求心理,渴望占据更多的空间,于是增大服装造型的体积,将服装视为扩大自我肉体的一种工具。

这种夸张的服装造型使人与自然整体之间,人与人的个体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反映了西方人的宇宙观,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万物、心灵与环境、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性。由于东方与西方不同的哲学美学观念在服装上创造了不同的基本造型,体现了不同的精神气韵。

3、中西服饰文化中的着装理念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及家庭教育中,服装行为规范被看作是修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着装生活。人们在着装上注重伦理内容,用服装掩盖人体,竭力超越人体的局限,以达到儒家的道德要求。服装美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并不强调形体。

西方服装文化属于多元化的范畴,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服装突出个性,显示个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服饰 (中国历代服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方服装史

蓝色调LIBBY
推荐于2017-09-24 · TA获得超过15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它是指服装、饰物、穿着方式、装扮,包括发型、化妆在内的多种因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精神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示。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 文化观念的差别,中西方的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观念的特色
  1、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
  朦朦胧胧,藏而不露,隐含寓意,给人以审美的感受。这种含蓄,有时通过款式展现, 有时也可通过造型、布局、色彩、线条等手段给人以整体和谐之美。
  2、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
  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它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想象,以浪漫主义情调达到现实主义的效果。
  3、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
  服装的整体配合给人以秩序和谐美感,严肃庄重,美观高雅,能起到烘托月之效,服饰文化与环境相配合,更具鲜明的时代感。
  4、注重服饰文化的民族性
  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个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服饰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长期交往,服饰文化互相影响和渗透,甚至有意借鉴和模仿。但是中华民族有自己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因而有自己的着装规范。
  5、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A、 注重营造和平统一的气氛
  孔子曰:“见人不可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时过千年,在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大一统思想指导下,中国服饰也力求稳重、平静,有助于安宁、融洽和礼让之先的人际关系。
  B、“文质彬彬”——儒家对服饰的审美观
  文是指一个人服饰的美,质是指一个人资质的美。
  C、“披褐怀玉”一一道家对服饰的审美观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若不以论诗,而以论人,正可为道家对服饰的审美观。
  西方服饰文化观念的特色
  1、 崇尚人体美
  从古希腊时代至今,西方艺术包括服饰在内,常把讴歌和显示人体自然美当作无上的典型。因 此服饰在西方人的身上成了“副件”:女性通过裸露或挂丝尽显其形体之美,男性则更赤裸地表现肌肤的健康和力量的强大。
  2、 服装是为了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
  西方服饰通过对人体曲线和对某些敏感部位作裸露处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服饰吸引力,给人以不可言状的美感,以此产生心理效应,使人迅速进入纯粹的审美境界。
  3、突 出表现个性
  西方人着装重在表现自我,寻求对平衡的突破和片面性的掘进,自我设计、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而别具一格;通过着装充分表明自我的理想境界和各种观念,借以标明自我。
  4、 追求感官刺激
  西方服饰时刻使欣赏者能顿发性感,形成不寻常的感官剌激。设计大师通过精心设计,独特的色彩搭配组合和特殊的线条分割,充分体现性的心理、生理特征。因此在西方,性感明显的服饰比比皆是。

参考资料: http://gz.fjedu.gov.cn/dili/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85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pf...o@21cn.com
2007-11-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8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f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