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型机枪的发展方向
二战中型机枪的发展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配备三脚架的中型机枪的主要设计特点就是减轻重量。当时,中型机枪的枪身重量平均为18.621千克。其中重量最轻的机枪之一就是纳粹德国研制的MG34通用机枪,与之枪身重量相近的则是意大利菲亚特-列维里1935机枪。不过,MG34是通用机枪,可以当作轻机枪使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国内习惯性称呼不同的是,发射标准步枪弹药的机枪在国外被称为“中型机枪”,只有发射大口径弹药的机枪才被称为“重型机枪”。菲亚特-列维里1914机枪。注意,它采用了独特的“鼠笼”供弹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各国机枪设计师不约而同地放弃了水冷式设计,这样可以大幅减轻机枪的重量,并降低了机枪小组的操作难度。
意大利对菲亚特-列维里1914机枪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取消了水冷式设计,其成果就是菲亚特-列维里1935机枪,重量比之前的型号减轻了6.5千克为了让机枪能够长时间保持射击精度在设计机枪时,各国的枪械设计师都开始考虑快速更换高温枪管的可能性。同时,为了避免夜间射击时,强烈的枪口焰让机枪手暂时性失明,还在枪管前端安装了喇叭形消焰器。
上世纪30年底设计的中型机枪,几乎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一些经受了战斗的考验,并有出色的表现,然而另一些则发挥欠佳。考虑到战场上的经验教训,枪械设计师首选需要努力提高中型机枪的战斗射速,其次就是研制通用的三脚架,这样可以快速从平射状态转换为高射状态,为地面部队提供防空火力。
1941年,日军开始装备新型一式7.7mm重机枪,战斗射速是其前身九二式重机枪一的1.7倍。在提高战斗射速的同时,日本设计师还设法将其重量大幅减轻,比九二式重机枪减轻了接近19千克。1942年以后,纳粹德军开始装备新型通用机枪MG42。这种机枪大量采用冲压工艺制造,不仅方便批量生产,还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
MG42的理论射速达到了惊人的1200发/分钟。并可以根据需要,转换三脚架的状态,使之可以射击空中目标。某些机枪设计了两种射速,在射击地面目标时采用较低的射速,以达到节约弹药的目的,在射击空中目标时采用较高的射速,以提高命中几率。1937年,捷克斯洛伐克设计的ZB-53中型机枪就采用了这种模式。
中国曾经进口过ZB-53机枪,与ZB-26轻机枪一起打击过侵华日军。但是,由于这种机枪装备数量较少,许多朋友对其并不熟悉。ZB-53机枪性能非常出色甚至有些一直服役到上世纪60年代才退役。上世纪30年代,为了取代苏联军队装备的马克沁机枪,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捷格加廖夫设计了一款风冷式机枪DS-39。
该枪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了风冷式速换枪管,因此在操作上比马克沁更加方便。这种新型机枪于1939年开始装备苏军,但是在实际使用期间,发现其弹链供弹部分故障率过高,无法满足实战的需要。
1941年,苏联高层决定DS-39停产,工厂开始重新生产马克沁机枪。因此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苏军使用老式的水冷机枪与纳粹德军作战,而他们的敌人却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通用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