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泰戈尔的《金色花》的赏析
泰戈尔的散文《金色花》主要描写的是一个孩子想象自己是一朵金色花,与母亲玩耍时的情景,诗人借用“金色花”这一拟物,把童稚之心表现得如幻如真,诗篇洋溢着真挚的母爱和纯洁的童心,是美与爱的结晶,寓意孩子热爱妈妈的深厚感情。
散文《金色花》是泰戈尔《新月集》里选出的一节,这本书都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带有童真色彩,讲述了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有趣的事情。从早晨、中午、黄昏三个时间段妈妈所做的事情的描写,一个虔诚、安静、贤惠的妈妈显现在我们面前。
活泼天真的孩子跟美丽慈祥的妈妈做着捉迷藏的游戏:她要变成一朵金色花--一朵圣树上的花,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暗暗地躲着,让妈妈寻找;她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妈妈工作,让妈妈做祷告时,嗅到这花儿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孩子身上飘来的。
这是幅乐天图,充满童趣,充满人生欢爱之情,那金色花不就是这天真可爱的孩子么?她有花一般美丽的外表,活泼鲜灵的身姿,温馨袭人的花香,还有点调皮,但她心灵圣洁,高尚无邪。在她的心灵里,在她生活的世界里,处处都是爱和美。诗篇就这样,通过一系列富有情趣的活动,把孩子的天真、活泼,可爱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
诗人用母子对话来结束全诗,更是别具匠心.母亲一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一个"坏"字十分精彩,贬词褒用,这哪里是在骂孩子,这里诗人将嗔怪、担忧、焦虑、假愠之情融为一体,真是情韵悠长啊!而一句"我不告诉你,妈妈"却把孩子的顽皮、淘气、天真、机灵表现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第一段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本段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我”沐浴着母爱。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专注的神情,正是表达对妈妈的爱。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这三段连用两个“当你”表现了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散发出香气是对母亲暗中表示依恋;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他想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孩子调皮又懂事的形象就表现了出来。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表现出妈妈惊喜的神情。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表现出孩子撒娇、调皮的神情。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爱是交流的,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难点精讲
《金色花》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总是瞒着妈妈。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补充: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圣诞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色碎花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984143.html?wtp=tt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第一段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本段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我”沐浴着母爱。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专注的神情,正是表达对妈妈的爱。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这三段连用两个“当你”表现了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散发出香气是对母亲暗中表示依恋;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他想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孩子调皮又懂事的形象就表现了出来。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表现出妈妈惊喜的神情。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表现出孩子撒娇、调皮的神情。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爱是交流的,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