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前后七子是指谁?
前七子,指的是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
后七子,指的是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
他们强调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认为文学越古越好,前后七子的作品重在拟古,艺术上没有太多特色,但对纠正台阁体的文风起到重要作用。在实际创作中,他们也写出了一些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扩展资料
影响
(一)对明代诗歌的影响
前后七子引领的明中叶复古文学思潮,影响了明代诗学界近百年,为当时萎靡不振的诗歌创作指明了方向。其复古主义诗论,完全肃清了台阁体的影响,打破了当时文坛一味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风气。
面对千篇一律鲜有佳作的台阁体,他们重新思考诗歌创作,重视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把眼光投向汉唐,渴望通过学习古代优秀诗歌作品创造出诗歌新盛世。
(二)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影响
除了对明朝诗歌的影响,他们对中国整体的诗歌发展史也产生了影响。他们强调诗歌的主体地位,认为诗歌就是诗歌,与理学无关,反对程朱理学和八股取士禁锢人的思想感情,反对呆板僵硬的诗歌创作,强调在诗歌中勇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同时,他们也树立了一个诗歌创作典范,从宋元以来的“重理趣”开始转变为“重情感”,他们渴望通过重视诗歌的真情实感,来粉碎受程朱理学影响下重视道德伦理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