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舰的代际差距
驱逐舰的代际差距
二战结束后,驱逐舰并没有放缓发展的步伐,美国海军在1945年到1949年的5年时间里建造了105艘基林级驱逐舰,50年代初,苏联也建造了70艘快速级驱逐舰。这些驱逐舰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外形设计、动力装置、舰炮和鱼雷武器等。
导弹的问世使驱逐舰跨入一个新时代,导弹取代舰炮成为驱逐舰的主要装备,以鱼雷攻击来对付敌方水面舰队的作战方式已经不再是驱逐舰的首要任务,防空、反潜作战逐渐成为主要任务。早期的对空防御主要靠高平两用的舰炮,拦截概率较低。
吸取二战遭遇日本“神风”特攻机自杀式攻击的教训,美国海军研制了第一代用于拦截空中目标的“小猎犬”“黄铜骑士”“鞑靼人”舰空导弹(3T导弹),射程在20千米左右。同时为鱼雷加装火箭助推器,研制成火箭助飞鱼雷,也称反潜导弹,增大了鱼雷的射程。
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的典型代表,是美国海军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孔兹级和查尔斯·亚当斯级导弹驱逐舰。这两级舰吨位相对较小,舰上生活工作环境较差,其武器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因而作战能力相对较低。
第二代导弹驱逐舰为了替代老旧的驱逐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各国海军陆续服役了第二代导弹驱逐舰,例如美国海军的斯普鲁恩斯级、苏联的现代级等。其主要特点一是采用燃气轮机作动力,提高了舰艇的航速,降低了噪声;二是为增强反潜作战能力,开始装备直升机和拖曳阵声纳。
三是综合作战能力大幅提升,装备舰空导弹、反舰导弹和反潜导弹,后来美国海军还加装了“战斧”巡航导弹。这一代驱逐舰通常分为防空驱逐舰和反潜驱逐舰,如美国的斯普鲁恩斯级侧重反潜能力,装备“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后期改装时增加了“战斧”导弹。苏联海军发展了现代级和勇敢级驱逐舰,分别承担防空和反潜作战任务。
日本建造了旗风级防空导弹驱逐舰和初雪级、朝雾级多用途驱逐舰,那么第三代导弹驱逐舰又有哪些特点呢。1982年马岛海战,英国海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阿根廷空军战机发射的“飞鱼”反舰导弹击沉一事令世界为之一振。
人们发现现有的防空系统已不能抵御来自空中的威胁,当时性能先进的英国驱逐舰在“超军旗”攻击机发射的“飞鱼”导弹面前毫无招架之力,更何况对付苏联“逆火”式轰炸机和水面舰艇发射的超声速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了。
于是,美国海军加快了新一代舰载防空系统的研制,这就是著名的“宙斯盾”作战系统,1983年开始装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1991年开始装备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宙斯盾”作战系统的诞生标志着舰载防空系统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它可集中控制全舰的各种探测设备、武器系统,一元化控制探测、识别、决策、导弹发射。
第三代导弹驱逐舰的特点:一是装备综合作战系统,配备相控阵雷达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具备抗饱和攻击能力;二是船体外形采用隐身设计和模块化建造;三是信息化程度高,装备全舰综合信息系统等,实现全舰各系统传感器的信息融合和综合显示。
四是排水量增大,一般在6000-10000吨左右,超过了以前的巡洋舰;五是强调多功能和综合作战能力,一舰多用。第四代导弹驱逐舰的典型代表,是美国海军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和中国的055型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