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绛州属于哪个市
运城市。
绛县位于运城市东北隅,中条山西北麓,地处运城、临汾、晋城三市交界地带,东部与翼城县毗连,西部和闻喜县接壤,南跨中条山与垣曲县相邻,北部自东而西由翼城县、曲沃县、侯马市环绕。
国土面积97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0007万亩,基本农田面积32.47万亩,水浇地面积23.08万亩,富硒土壤面积4万余亩。辖10个乡镇(8镇2乡)、134个行政村,全县常住人口22.7万人。
全县七山二岭一分川,境内边山峪口众多,是晋南地区主要水源涵养地之一。全县有着非常独特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是暑期最清凉的地方。
历史沿革
西周时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为郇侯辖今新绛地,为侯国。春秋时期,郇国为晋所灭,此地属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地属魏,称汾城。隶属河东郡。
秦仍属河东郡。北部为临汾县,西部为长修县。临汾旧城在今县城北25公里处(襄汾县晋城村)。长修故城在今县城西北15公里处泉掌镇。汉高祖时,封御史杜恬为长修侯,长修为侯国。东汉改为长修镇。
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于柏壁镇置东雍州。分临汾县为太平县和南太平县。太和十一年(487)置正平郡,邻闻喜、曲沃二县。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改东雍州为绛州,徒闻喜县龙头城(今礼元镇龙兴堡)。武帝时复移于柏壁。建德六年(577)再徒稷山县玉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