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开发的区域差异 10

 我来答
李鎏超
2013-02-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1万
展开全部
1、土地证上的名字是谁的,这是一个根据;
2、村里都有土地台帐,看上面的承包人是谁;
3、《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5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其含义是指家庭承包经营权只能属于农户整个家庭,而不是属于其中某一个家庭成员。因此,当家庭中某个成员死亡的,作为承包方的“户”还存在,不产生继承问题,此时该户内其他人口都是承包经营权人,应当由其他承包人继续经营。
4、所以,从目前的情况看,应该由你父亲继续承包。
1、土地证上的名字是谁的,这是一个根据;
2、村里都有土地台帐,看上面的承包人是谁;
3、《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5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其含义是指家庭承包经营权只能属于农户整个家庭,而不是属于其中某一个家庭成员。因此,当家庭中某个成员死亡的,作为承包方的“户”还存在,不产生继承问题,此时该户内其他人口都是承包经营权人,应当由其他承包人继续经营。
4、所以,从目前的情况看,应该由你父亲继续承包。
日月太巫师
2007-11-24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9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7万
展开全部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农业历史文献资料被整理出版,同时,立足于大量历史文献以及考古学、民俗学方面的最新材料,学界对从上古到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农业发展的进程,进行了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全面的考察,内容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个生产部门。经过大家分途并进,中国农业发展的总体历史进程和基本面貌已大体清楚,如何在这一基础上继续推动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任何农业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发生、发展的。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形成过许多具有明显独立特点的区域农业类型。如何从宏观角度运用系统整理的历史、考古资料阐明这些在一定期对中国农业发展历程曾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区域农业类型的内涵和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农史学界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不少农史学者开始探索的一个新领域。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区域农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但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区域的形成表现在区域内共性的一致和区域间个性的迥异。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地理景观(自然与人文景观)上,还表现在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方面:不同区域经济开发的进程与开发模式、生产生活方式的演进及至政治模式、文化形态诸方面都会有很大差异。在汉代,当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文明已达到相当的高度时,长江中下游的所谓楚越之地,还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基本上处于原始农业状态。而自然条件与开发赴都比较相近的长江中游江汉——洞庭湖平原和下游的太湖平原在后来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却走过了差异相当大的道路。由区域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历史时期区域开发层次的巨大差异入手,探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农业发展进程的全面认识。
关中地区,主要指渭河平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主要农区之一,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最早的历史遗存发现于距今7000年前后的老官台文化。在中国古史传说中,作为华夏族主体的炎帝和黄帝集团曾长期活动于关中地区。炎黄传说与仰韶、龙山文化的分布地域和文化面貌大体吻合。此后崛起的先周农业,是关中地区原始农业持续发展的结果。相传周人的祖先弃,擅长于农耕,被尊为后稷。秦入主关中,历时560余年,于该区农业畜牧业均有建树。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迁都咸阳,行耕战之策,用徕民之术,着力于泾渭下游泽卤之地的改造,建成有名的郑国渠,开创了关中的大型水利灌溉事业。至此,关中东西农业水平接近,关中农区成型。汉唐是关中农业的极盛时代,但从宋至清代,关中农业屡遭战争破坏,但仍不失为全国重要农区之一。生产技术日趋精细,农学理论达到了较高水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秦农业历史研究》(樊志民,三秦出版社,1998年)、《西北农牧开发史》等一批成果。
黄淮海农业区,地外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的区域范围。区域内以平原为主,也有一些山地和山麓阶地、冲积扇等地形。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农业区之一。其西部山丘和平原交接地带,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较早的以种粟为主的旱地农业区,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距今有7000余年历史。从农业区的地理位置看,多是依山傍水的缓斜平原,自然条件较好,使之成为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夏商周三代开展以治水为中心的平原农业开发,春秋战国时,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逐步应用,生产力有较大的提高,形成农林牧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格局。秦汉以来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但从汉末到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农业生产出现动荡。隋唐以后,该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地区,但唐宋以后由于南方农业生产发展,黄淮海平原在全国的产粮地位已有变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多,主要有《北方旱地农业》(郭文韬,农业出版社,1986年)等。
太湖地区指太湖水系联结的周围各地,即明清时的苏、松、常、杭、嘉、湖六府,包括现在崇明以外上海市全部,嘉兴、湖州、杭州、钱塘江以亲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的丹阳。全区地势平坦,平原占总面积的60%;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热量、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水陆运输方便。自唐朝中期起,就一直是中国农业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太湖地区的史前农业可以追溯到6000—7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桐乡罗家角遗址,距今5000—6000年的马家浜遗址以及距今4000—5000年的良渚遗址等,共30余处。从先秦两汉至三国两晋南北朝,太湖地区的农业逐渐从火耕水耨的生产方式过渡到可以涝不为患,“岁为常熟”。隋统一全国和大运河的兴修,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至唐安史之乱后,由于北方再次经受战乱,太湖地区时人称:“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为最大”,一跃成为全国农业和经济中心。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太湖地区农业史稿》(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农业出版社,1990年)等。
此外,还有珠江三角洲地区、河西地区、河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亦因资料丰富,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参考资料: http://www.icac.edu.cn/agrihistory/historytype.asp?types=%C7%F8%D3%F2%C5%A9%D2%B5%CA%B7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