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名和人称是放在句首好还是句末好?
与全句没有语法关系的句子成分叫做句子的独立成分(independent element)。可用作独立成分的通常有三种词语,即感叹语、呼语和插入语。
1)感叹语,多置于句首,有的亦可置于句中或句末。如:
Oh, John, will you come into my room, please? 噢,约翰,请你到我房间里来好吗?
There, there! Don’t cry. 好啦,好啦,别哭啦。
Why, the cage is empty! 啊唷,鸟笼是空的!
Help arrived, alas, too late. 哎呀,援助来晚了。(alas亦可置于句末)
You’re joking, eh? 你是开玩笑,是吧?
2)呼语,可置于句首、句末或句中。如:
John, you are wanted on the phone. 约翰,有你的电话。
Comrades,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同志们,请注意。
Good-bye, everybody! 大伙儿再见!
3)插入语指插在句中的词语。如:
The peasant woman receives nothing, since whatever she earns is the property—as she herself if —of the husband who has bought her as his wife. 农民妇女一无所得,因为她所挣得的——像她本人一样——都归将她买来做妻子的丈夫。
The writer tells us that the war lasted from 939(sic) to 1945! 那位作者(竟然)告诉我们说这次战争从939年(确实如此说的)延续到1945年!
Business, he reflected, appeared as brisk as ever. 他地想,生意似乎一直很兴隆。(he reflected亦可看作是句子状语)
就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应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情景来看。
下面,会首先对在汉语情境里的情形进行讨论,然后,会补充讨论在英语情境里情形。
在汉语情景里的话,我们首先得了解清楚汉语的语法逻辑:
标准汉语语法中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也就是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
汉语需要结合语境来进行讨论,在不同语境下的一句话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几种意思。
此外,汉语里有个非常博大精深的东西,叫做标点符号,这往往也能影响人们对于句子的理解。
搞清楚了之后,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进行对比。
“老婆,我今天可以不做家务吗?”这个句子中的人称被放在句首,明显能够让人感觉到一种请示的意味,这个句子传达出的身份差异感十分明显。
“我今天可以不做家务吗?老婆。”这个句子中的人称被放在句尾,相较于上面的句子,可以感受到气氛显然没有那么紧张,似乎更亲近、更放松一点。
因此,总结来看,汉语还得结合实际的语境和情况来进行决定。
下面,来补充说一下英语里关于人名和人称的情形。还是通过两个例子来理解。
Wang Guang,this is Mary,my close friend.注意,理解这句话的时候,Wang Guang单纯称呼名字而已,我们的重点是在Mary身上的,不难发现,Mary就是全场的焦点。
Wang Guang,this is my close friend,Mary.但这句话把Mary放到句子最后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依然不影响Mary在句子里的地位,Mary依旧是里面最重要的点。
所以,不难发现,在英语的语境里,改变人名或人称的位置,焦点并不会发生改变,也并不能影响整个句子带给人的感觉,或许是由于在英语环境里,对于他人的尊敬吧。
可参考鲁迅《祝福》,“祥林嫂,你放着吧”和“你放着吧,祥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