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礼仪 有那些

 我来答
qkhtjy
推荐于2016-09-12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万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3153万
展开全部
称谓,也叫称呼,属于道德范畴。称谓礼仪是在对亲属、朋友、同志或其他有关人员称呼时所使用的一种规范性礼貌语,它能恰当地体现出当事人之间的隶属关系。我们的祖先使用称谓十分讲究,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在使用称谓时无不入幽探微,丝毫必辨。今天的现代礼仪,虽不必泥古,但也不可全部推翻重来,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表现出新一代礼貌称谓的新风貌。
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使用称谓,应当谨慎,稍有差错,便贻笑与人。恰当地使用称谓,是社交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礼貌。称谓要表现尊敬、亲切和文雅,使双方心灵沟通,感情融洽,缩短彼此距离。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礼仪因素。
1、姓名称谓
姓名,即一个人的姓氏和名字。姓名称谓是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称呼形式。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全姓名称谓,即直呼其姓和名。如:"李大伟"、"刘建华"等。全姓名称谓有一种庄严感、严肃感,一般用于学校、部队或其他等郑重场合。一般地说,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指名道姓地称呼对方是不礼貌的,甚至是粗鲁的。
名字称谓,即省去姓氏,只呼其名字,如"大伟"、"建华"等,这样称呼显得既礼貌又亲切,运用场合比较广泛。
姓氏加修饰称谓,即在姓之前加一修饰字。如"老李"小刘""大陈"等,这种称呼亲切、真挚。一般用于在一起工作、劳动和生活中相互比较熟悉的同志之间。
过去的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和号,这种情况直到解放前还很普遍。这是相沿已久的一种古风。古时男子20岁取字,女子15岁取字,表示已经成人。平辈之间用字称呼既尊重又文雅,为了尊敬不甚相熟的对方,一般宜以号相称。
2、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对有亲缘关系的人的称呼,我国古人在亲属称谓上尤为讲究,主要有: 对亲属的长辈、平辈决不称呼姓名、字号,而按与自己的关系称呼。如祖父、父亲、母亲、胞兄、胞妹等。
有姻缘关系的,前面加"姻"字,如姻伯、姻兄、姻妹等。
称别人的亲属时,加"令"或"尊"。如尊翁、令堂、令郎、令爱、令侄等。
对别人称自己的亲属时,前面加"家",如家父、家母、家叔、家兄、家妹等。
对别人称自己的平辈、晚辈亲属,前面加"敝"、"舍"或"小"。如敝兄、敝弟,或舍弟、舍侄,小儿、小婿等。
对自己亲属谦称,可加"愚"字,如愚伯、愚岳、愚兄、愚甥、愚侄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亲属、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亲属称谓上已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书面语言上偶用。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亲属称谓时,一般都是称自己与亲属的关系,十分简洁明了,如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有姻缘关系的,在当面称呼时,也有了改变,如岳父--爸,岳母--妈,姻兄--哥,姻妹--妹等。称别人的亲属时和对别人称自己的亲属时也不那么讲究了,如:您爹、您妈、我哥、我弟等。
不过在书面语言上,文化修养高的人,还是比较讲究的,不少仍沿袭传统的称谓方法,显得高雅、礼貌。
3、职务称谓
职务称谓就是用所担任的职务作称呼。这种称谓方式,古已有之,目的是不称呼其姓名、字号,以表尊敬、爱戴,如对杜甫,因他当过工部员外郎而被称"杜工部",诸葛亮因是蜀国丞相而被称"诸葛丞相"等。现在人们用职务称谓的现象已相当普遍,目的也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主要有三种形式:
用职务呼,如"李局长"、"张科长"、"刘经理"、"赵院长"、"李书记"等。
用专业技术职务称呼,如"李教授"、"张工程师"、"刘医师"。对工程师,总工程师还可称"张工"、"刘总"等。
职业尊称,即用其从事的职业工作当作称谓,如"李老师"、"赵大夫"、"刘会计",不少行业可以用"师傅"相称。
4、使用称谓要规范
称谓的使用是否规范,是否表现出尊重,是否符合彼此的身份和社会习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社会活动中,人们之间互相接触,称谓问题必然频繁地出现。
一般来说,在国内,称谓应按职业、年龄来选择。如到机关联系工作,应称"同志",单位内部除称"同志"外,习惯上也可用"小张"、"小王"之类称谓。在医院称"医生"和"大夫",到工厂叫"师傅",去学校称"老师"、"教授"或"同学"。邻居按辈数称呼,如对长辈可称"大爷"、"叔叔"、"老伯"等。对小孩叫"小朋友"、"小同学"等。
当前,使用称谓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能把剥削阶级道德观念当成社会新潮流,如称"掌柜的"、财主"、"马夫"、"少爷"等。有的人对这些称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沾沾自喜,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二是不礼貌的称谓在公共场所不要用,如"老头"、"老婆"、"小子"等。而这些称呼在家庭中或亲朋好友之间使用,反会产生亲昵的效果;三是青年人称呼人要慎用或不用"哥儿们"、"姐儿们"之类的称谓,以免给人以"团伙"之嫌。
总之,称谓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区别不同场合,以文明礼貌为原则。要防止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努力造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的称谓新风。
糯米糯米227
2012-03-30 · TA获得超过172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1万
展开全部
  称谓,也叫称呼,属于道德范畴。称谓礼仪是在对亲属、朋友、同志或其他有关人员称呼时所使用的一种规范性礼貌语,它能恰当地体现出当事人之间的隶属关系。我们的祖先使用称谓十分讲究,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在使用称谓时无不入幽探微,丝毫必辨。今天的现代礼仪,虽不必泥古,但也不可全部推翻重来,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表现出新一代礼貌称谓的新风貌。

  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使用称谓,应当谨慎,稍有差错,便贻笑与人。恰当地使用称谓,是社交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礼貌。称谓要表现尊敬、亲切和文雅,使双方心灵沟通,感情融洽,缩短彼此距离。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礼仪因素。

  ◎姓名称谓

  姓名,即一个人的姓氏和名字。姓名称谓是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称呼形式。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全姓名称谓,即直呼其姓和名。如:"李大伟"、"刘建华"等。全姓名称谓有一种庄严感、严肃感,一般用于学校、部队或其他等郑重场合。一般地说,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指名道姓地称呼对方是不礼貌的,甚至是粗鲁的。

  名字称谓,即省去姓氏,只呼其名字,如"大伟"、"建华"等,这样称呼显得既礼貌又亲切,运用场合比较广泛。

  姓氏加修饰称谓,即在姓之前加一修饰字。如"老李"小刘""大陈"等,这种称呼亲切、真挚。一般用于在一起工作、劳动和生活中相互比较熟悉的同志之间。

  过去的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和号,这种情况直到解放前还很普遍。这是相沿已久的一种古风。古时男子20岁取字,女子15岁取字,表示已经成人。平辈之间用字称呼既尊重又文雅,为了尊敬不甚相熟的对方,一般宜以号相称。

  ◎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对有亲缘关系的人的称呼,我国古人在亲属称谓上尤为讲究,主要有: 对亲属的长辈、平辈决不称呼姓名、字号,而按与自己的关系称呼。如祖父、父亲、母亲、胞兄、胞妹等。

  有姻缘关系的,前面加"姻"字,如姻伯、姻兄、姻妹等。

  称别人的亲属时,加"令"或"尊"。如尊翁、令堂、令郎、令爱、令侄等。

  对别人称自己的亲属时,前面加"家",如家父、家母、家叔、家兄、家妹等。

  对别人称自己的平辈、晚辈亲属,前面加"敝"、"舍"或"小"。如敝兄、敝弟,或舍弟、舍侄,小儿、小婿等。

  对自己亲属谦称,可加"愚"字,如愚伯、愚岳、愚兄、愚甥、愚侄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亲属、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亲属称谓上已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书面语言上偶用。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亲属称谓时,一般都是称自己与亲属的关系,十分简洁明了,如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有姻缘关系的,在当面称呼时,也有了改变,如岳父--爸,岳母--妈,姻兄--哥,姻妹--妹等。称别人的亲属时和对别人称自己的亲属时也不那么讲究了,如:您爹、您妈、我哥、我弟等。

  不过在书面语言上,文化修养高的人,还是比较讲究的,不少仍沿袭传统的称谓方法,显得高雅、礼貌。

  ◎职务称谓

  职务称谓就是用所担任的职务作称呼。这种称谓方式,古已有之,目的是不称呼其姓名、字号,以表尊敬、爱戴,如对杜甫,因他当过工部员外郎而被称"杜工部",诸葛亮因是蜀国丞相而被称"诸葛丞相"等。现在人们用职务称谓的现象已相当普遍,目的也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主要有三种形式:

  用职务呼,如"李局长"、"张科长"、"刘经理"、"赵院长"、"李书记"等。

  用专业技术职务称呼,如"李教授"、"张工程师"、"刘医师"。对工程师,总工程师还可称"张工"、"刘总"等。

  职业尊称,即用其从事的职业工作当作称谓,如"李老师"、"赵大夫"、"刘会计",不少行业可以用"师傅"相称。

  ◎使用称谓要规范

  称谓的使用是否规范,是否表现出尊重,是否符合彼此的身份和社会习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社会活动中,人们之间互相接触,称谓问题必然频繁地出现。

  一般来说,在国内,称谓应按职业、年龄来选择。如到机关联系工作,应称"同志",单位内部除称"同志"外,习惯上也可用"小张"、"小王"之类称谓。在医院称"医生"和"大夫",到工厂叫"师傅",去学校称"老师"、"教授"或"同学"。邻居按辈数称呼,如对长辈可称"大爷"、"叔叔"、"老伯"等。对小孩叫"小朋友"、"小同学"等。

  当前,使用称谓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能把剥削阶级道德观念当成社会新潮流,如称"掌柜的"、财主"、"马夫"、"少爷"等。有的人对这些称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沾沾自喜,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二是不礼貌的称谓在公共场所不要用,如"老头"、"老婆"、"小子"等。而这些称呼在家庭中或亲朋好友之间使用,反会产生亲昵的效果;三是青年人称呼人要慎用或不用"哥儿们"、"姐儿们"之类的称谓,以免给人以"团伙"之嫌。

  总之,称谓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区别不同场合,以文明礼貌为原则。要防止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努力造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的称谓新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ollipop30
2012-03-30 · TA获得超过33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5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