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清明节征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到了面对冰冷墓碑而黯然洒泪的时刻。我们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幸福和快乐地生活。每代人都在问自己: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尽管我们每人从孩童时就这样问父母,也这样问别人,直到长大后问自己,可谁也无法清醒地回答自己,因为难以表述的窘迫心境。佛教的禅宗就有了一个很著名的偈语:从你来的地方来,到你去的地方去。
在这个世界走过一遭后,给这个永存的时空留下的最珍贵的东西,除了一段为时不长长的名声,就是一个墓碑了,让同样不会延续太久时间的后人们来祭奠。 伫立在清明细雨中,沉思在逝去亲人的墓碑前,让纯洁得只剩下生命意识的哀思伴随着泪水轻轻流淌。也许,它能清洗沉积太久的纷杂无奈,给自己一个明白,给远去的亲人一份告慰。那么,我们民族的清明节就在面对亲人在天之灵的忏悔中,真正成为了人生的清醒站。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夜雨连宵,梨花满地.清明节使我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实实的,这样才会不让自己遗憾.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到了面对冰冷墓碑而黯然洒泪的时刻。我们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幸福和快乐地生活。每代人都在问自己: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尽管我们每人从孩童时就这样问父母,也这样问别人,直到长大后问自己,可谁也无法清醒地回答自己,因为难以表述的窘迫心境。佛教的禅宗就有了一个很著名的偈语:从你来的地方来,到你去的地方去。
在这个世界走过一遭后,给这个永存的时空留下的最珍贵的东西,除了一段为时不长长的名声,就是一个墓碑了,让同样不会延续太久时间的后人们来祭奠。 伫立在清明细雨中,沉思在逝去亲人的墓碑前,让纯洁得只剩下生命意识的哀思伴随着泪水轻轻流淌。也许,它能清洗沉积太久的纷杂无奈,给自己一个明白,给远去的亲人一份告慰。那么,我们民族的清明节就在面对亲人在天之灵的忏悔中,真正成为了人生的清醒站。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夜雨连宵,梨花满地.清明节使我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实实的,这样才会不让自己遗憾.
展开全部
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赠外,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 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比男人玩的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
祭拜,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寒食节的由来,取意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
晋公子重耳未继位之前,遭遇晋献公的追杀,被迫流亡国外。介之推与狐偃、赵衰等一批老臣,与重耳患难与共,吃尽了苦头。
流亡途中,有一次,重耳又累又饿。跟随他的大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儿吃的。此时,介之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当重耳得知肉的来历后,不禁流下了眼泪。
19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也就是著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他重赏了有功之臣,惟独忘了介之推。很多人为介之推鸣不平,然而介之推却不申辩,背着老娘隐居深山。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派人四处寻找介之推母子。打听了很久,听说在绵山一带隐居,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
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之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到介之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发现介之推与母亲紧抱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
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便下令厚葬介之推,并将此山易名为介山。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后来,清明节扫墓习俗流传下来,成为我国人民追念故人、寄托哀思的风俗节日。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 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比男人玩的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
祭拜,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寒食节的由来,取意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
晋公子重耳未继位之前,遭遇晋献公的追杀,被迫流亡国外。介之推与狐偃、赵衰等一批老臣,与重耳患难与共,吃尽了苦头。
流亡途中,有一次,重耳又累又饿。跟随他的大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儿吃的。此时,介之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当重耳得知肉的来历后,不禁流下了眼泪。
19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也就是著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他重赏了有功之臣,惟独忘了介之推。很多人为介之推鸣不平,然而介之推却不申辩,背着老娘隐居深山。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派人四处寻找介之推母子。打听了很久,听说在绵山一带隐居,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
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之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到介之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发现介之推与母亲紧抱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
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便下令厚葬介之推,并将此山易名为介山。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后来,清明节扫墓习俗流传下来,成为我国人民追念故人、寄托哀思的风俗节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正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中的诗句。但清明节到底应该怎么度过才算是最传统的过法呢?
今年清明节放假那天,我欢呼着坐车来到了我的老家衡东。一路上,天空正飘着濛濛细雨,高速公路的两旁,星星点点地开了一些金灿灿或是雪白的油菜花,田野里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远处的山此起彼伏。眼前的这一切景象给人的感觉就是,我们不是在现实的世界中行走,而好像是在水墨画中穿行一般,我陶醉在这美妙的春天的景色之中了。
就这样,我们梦幻般地来到了目的地——衡东,我来到了爷爷家。吃过饭后,涛涛闯了进来,“周启之!我来了!”我欣喜若狂,“涛涛哥哥!”于是我和涛涛一起玩了起来。第二天,我们一起去武家山去扫墓,就在快要走的时候,小艺追了上来,“我也要去!”“好呀!”我和涛涛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先开车去买花、纸钱和鞭炮,我对爸爸说:“老师说的,鞭炮要少买一点。”爸爸爽快地答应了,“好!”买齐了东西,又坐车到了武家山。一开始我们看见了一个巨大的石门,那是用天然的石头砌成的,穿过这个石门,我们看见了各种各样的桥,我觉得很新奇,就对爸爸说:“开快点!我要去走桥。”爸爸把车停在路边,我、涛涛和小艺,飞也似地冲下车,跑向那些有趣的桥。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几个木桩,我问:“那是干什么用的?”涛涛卖了个关子。说:“你跟我来。”我跟着涛涛跑了过去,他踏上第一个木桩,我紧张地问:“你要干什么?”涛涛回头对我笑了笑,然后又跳向第二个木桩,只见他顺着木桩摆放的顺序跳到河对岸去了,他在那边大喊:“你快过来呀!”我小心翼翼地踏上了第一个木桩,发现我的腿不够长,够不到第二个木桩,我看了看,脚下的水并不深,于是我准备跳过去,“一、二、三,跳!”摇了摇,站稳了。我又按照刚才的顺序跳到了河对岸。“我成功了!”
到了这个小岛上以后,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些竖着的方块石头,定眼一看,是一些墓碑。旁边有一些桃花树,上面开满了粉色的白色的火红的桃花,美丽极了。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周启之,开过来。”我顺着声音跑了过去,看见涛涛他们站在一个墓碑前,上面写着老爷爷的名字,爸爸说,“这是我的爷爷的墓,也是你的老爷爷。”我们在墓碑前放了几束鲜花,几盘水果,爸爸拿出鞭炮,涛涛和我抢着说:“我来!”爸爸就把鞭炮分成两半,每人一半,鞭炮点燃了:“啪啪啪啪!”一阵响声之后,周围又安静了下来。我们又烧了一些纸钱,在跳动的火焰中,我们仿佛看见了老爷爷那和蔼可亲的面孔,我们三个又向老爷爷的墓碑叩头,我在心里说:“老爷爷,你还好吗?我给你烧了些钱去,你用这些钱多买些衣服,别凉着了,啊?”爸爸提议每人对老爷爷说一句话,涛涛抢先说了起来,“老爷爷,我最近学习又进步了,你高兴吗?”我也喊了起来:“还有我还有我!明年清明节,我们再来看您,好吗?”小艺也跟着说:“老爷爷,您辛苦了一辈子,好好休息吧。”
出了小岛,我们沿着湖边往前走,忽然,水面上掠过几只黑白相间的小鸟,“是燕子!”妈妈叫了起来,“啊?”我们的目光就一直跟着小燕子四处游荡,没错,正是小燕子,我们高兴地追着小燕子到处跑。
我们就这样在春天的风里快乐地跑着跑着……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这就是清明节最好的过法吧?
今年清明节放假那天,我欢呼着坐车来到了我的老家衡东。一路上,天空正飘着濛濛细雨,高速公路的两旁,星星点点地开了一些金灿灿或是雪白的油菜花,田野里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远处的山此起彼伏。眼前的这一切景象给人的感觉就是,我们不是在现实的世界中行走,而好像是在水墨画中穿行一般,我陶醉在这美妙的春天的景色之中了。
就这样,我们梦幻般地来到了目的地——衡东,我来到了爷爷家。吃过饭后,涛涛闯了进来,“周启之!我来了!”我欣喜若狂,“涛涛哥哥!”于是我和涛涛一起玩了起来。第二天,我们一起去武家山去扫墓,就在快要走的时候,小艺追了上来,“我也要去!”“好呀!”我和涛涛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先开车去买花、纸钱和鞭炮,我对爸爸说:“老师说的,鞭炮要少买一点。”爸爸爽快地答应了,“好!”买齐了东西,又坐车到了武家山。一开始我们看见了一个巨大的石门,那是用天然的石头砌成的,穿过这个石门,我们看见了各种各样的桥,我觉得很新奇,就对爸爸说:“开快点!我要去走桥。”爸爸把车停在路边,我、涛涛和小艺,飞也似地冲下车,跑向那些有趣的桥。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几个木桩,我问:“那是干什么用的?”涛涛卖了个关子。说:“你跟我来。”我跟着涛涛跑了过去,他踏上第一个木桩,我紧张地问:“你要干什么?”涛涛回头对我笑了笑,然后又跳向第二个木桩,只见他顺着木桩摆放的顺序跳到河对岸去了,他在那边大喊:“你快过来呀!”我小心翼翼地踏上了第一个木桩,发现我的腿不够长,够不到第二个木桩,我看了看,脚下的水并不深,于是我准备跳过去,“一、二、三,跳!”摇了摇,站稳了。我又按照刚才的顺序跳到了河对岸。“我成功了!”
到了这个小岛上以后,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些竖着的方块石头,定眼一看,是一些墓碑。旁边有一些桃花树,上面开满了粉色的白色的火红的桃花,美丽极了。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周启之,开过来。”我顺着声音跑了过去,看见涛涛他们站在一个墓碑前,上面写着老爷爷的名字,爸爸说,“这是我的爷爷的墓,也是你的老爷爷。”我们在墓碑前放了几束鲜花,几盘水果,爸爸拿出鞭炮,涛涛和我抢着说:“我来!”爸爸就把鞭炮分成两半,每人一半,鞭炮点燃了:“啪啪啪啪!”一阵响声之后,周围又安静了下来。我们又烧了一些纸钱,在跳动的火焰中,我们仿佛看见了老爷爷那和蔼可亲的面孔,我们三个又向老爷爷的墓碑叩头,我在心里说:“老爷爷,你还好吗?我给你烧了些钱去,你用这些钱多买些衣服,别凉着了,啊?”爸爸提议每人对老爷爷说一句话,涛涛抢先说了起来,“老爷爷,我最近学习又进步了,你高兴吗?”我也喊了起来:“还有我还有我!明年清明节,我们再来看您,好吗?”小艺也跟着说:“老爷爷,您辛苦了一辈子,好好休息吧。”
出了小岛,我们沿着湖边往前走,忽然,水面上掠过几只黑白相间的小鸟,“是燕子!”妈妈叫了起来,“啊?”我们的目光就一直跟着小燕子四处游荡,没错,正是小燕子,我们高兴地追着小燕子到处跑。
我们就这样在春天的风里快乐地跑着跑着……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这就是清明节最好的过法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