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一道政治问题。麻烦大神解答... 一道政治问题。麻烦大神解答 展开
 我来答
天马踏地尘飞扬
推荐于2017-12-15 · TA获得超过15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9万
展开全部
三大改造对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的积极影响
中国工业化进程与他国有显著差别的是,在工业化所走的每一步中,政府都留下了鲜明的
痕迹。在初创阶段,更是如此。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在基本建设投资金额大幅度增加的情
况下,维持了资金和物资的基本平衡和市场的基本稳定。当时国家计划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分
配投资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发展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事实证明,统购统销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
件下,不仅对稳定市场、避免由于粮价上涨或进口粮食而增加财政预算和外汇开支,起了关键
性作用,而且大大增强了农副产品出口和工业设备进口的能力,积累了工业化所需的资金。从
"#$%年至"#$&年,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农副产品和用
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在出口总额中约占&$(。农
民每年不仅把自己净收入的约&(作为农业税上交国家,而且由于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
刀差”,农民又把相当于自己净收入的约$(奉献给国家积累,两项合计为")(,约%#)*+&亿
元。而“一五”期间,国家对农业投资的比重仅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加上其他农业有
关的经费,全部合计仅仅约等于农民交纳税款的",%。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除了在制度和组织上给统购统销政策以保障外,还调剂了农村的生
产资料配置,有利于集中使用有限的生产资料和简单协作,有利于战胜灾害;并且在互助组和
初级社的组织形式下,统一经营的程度比较适宜,农民有较充分的自主权去经营家庭副业和个
体生产;国家又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投资、贷款等方面给合作社以优待。农民在为国家作出如
此巨大贡献的同时,农业生产仍保持了上升的趋势,"#$&年比"#$)年的农业总产值增长
)+*-(,达!’+亿元,约占当年工农业总值的+%*$(,!既保证了国家增加资金积累的数量又
保证了国内市场的基本稳定。
第二、合作化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村容纳较多的剩余劳动力。在我国进行大
规模工业化建设初期,人口的压力很大。当时的工业生产水平,不足以吸收农村的大量剩余劳
动力。农业合作化以后,合作化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村容纳较多的剩余劳动力,
有利于工业化初创阶段的社会安定,为工业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第三、通过三大改造,有利于帮助私营企业克服生产、经营和销售方面的种种困难。在“一
五”期间,各年工业总值中依靠当年基本建设增加的部分,平均不过占总增长额的$(左右。
"#$&年工业总产值中有!’(以上是由"#$)年以前的原有企业生产的。"因此原有企业的生
产情况如何,对工业化影响很大。从个别企业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形式,既是私有制改造的手
段,又是企业改组发展生产的重要形式。一是通过公私合营国营企业向私营企业注入了优质资
产,并投资帮助其改建、扩建和新建,提高了私营企业生产能力的利用水平。据"#$$年统计,公
私合营企业的设备利用率比私营企业一般高出"’.)’(。二是在公私合营过程中,各个行业
以大带小,以先进带落后,进行“裁、并、改、合”,改善了企业的规模结构和技术构成,改进了企
业管理。三是由于改造后的企业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上企业内部实行了民主管理,从
而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公私合营企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年比"#$’年提高了
""-(,"#$$年比"#$’年提高了)"+(。"#$%."#$$年公私合营工业企业产值由)’*"%亿元
增长到&"*--亿元。当时这些企业利润实行“四马分肥”,大部分以国家所得税和企业公积金的形式转化为工业化的资金积累。
第四、三大改造决定了我国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我国的
工业化是在扩大和加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进行的。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
义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一)形成了巨额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资产。
#$%&’#$%!年,全国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亿元。到#$%!年底,由于进行基本建
设而新增固定资产)!*亿元,!相当于#$%&年全国拥有固定资产的#+$倍。(二)社会主义工
业在全国工业中占显著优势。至#$%"年,社会主义和基本上是社会主义的工业产值的比重占
到$$+#,,而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工业产值只占*+$,。国营企业各项收入在国家财政
收入中的比重,由#$%&年的&!+!,上升到#$%"年的)!+%,。"(三)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
的领域,国营经济居于支配地位,五年中大批国民经济骨干企业和重点工程的兴建,在短期内
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物质技术基础。#$%"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这表明,经过三大改造,特别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工
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确定了我国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就为后来的工业化
发展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并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影响
在充分肯定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积极影响的同时,并不妨碍我们对这场急剧的所有制变
革与工业化进程的不协调之处,及其遗留问题,作出深刻的反思。
第一,因为起点低,三大改造后我国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距离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还很
远。“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路子,对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但也应客
观地看到,合作化以后的中国农村,大量的、主要的还是靠手工劳动。毛泽东事后曾确认三大改
造后工业化的落后状况。他说:“我们在合作化以前和以后,大多数地区农民进行生产所使用的
工具大体上一样,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变。”#但是,因为生产关系根本不同了,农村生产关系改
变以后的一个时期内,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第二,三大改造后期加速进行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工业化进程。过渡时期总路线
的出发点是用“一化”带“三改”,以工业化为主体。但在后期,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加速进行的结
果,使得三大改造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工业化进程而孤军冒进。社会主义革命的步骤与工业化
的步伐要有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过渡时期路线的“主体”与“两翼”之间如何平等发展,在“并
举”的战略构思确定之后,是一个急待正确解决的问题。#$%-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宣布时所
说的“相当长的时期”,即“一化”与“三改”并举实现的时间,是指三年恢复加以后的三个五年计
划。#$%!年社会主义改造的飞速发展,与毛泽东原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距离。社会主义改造
后期的过急过快,说明作为“两翼”的“三改”过于超前了。这种超前,反映了理论认识上的偏差:
一个是对变革生产关系作用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另一个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盲目性。但理
论上的缺陷表现为实践中的失误并不一定是同步的。这两个认识上的偏差虽然孕育了求纯、求
快的“左”的倾向,但对过渡时期而言,还未马上构成党的指导思想的根本偏转,正因为如此,才
能在实施中取得辉煌的胜利。同时,正是由于这种巨大成就的取得,又反过来掩盖了自身的缺
陷。受认识偏差原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我们党从#$%"年下半年以后长期陷入“左”倾错误
之中,从而使我国失去了%*’"*年代发展经济的良机。
第三,搬用了单一公有制的模式,企图过早地消灭私有经济。对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改造不等于消灭。在确立了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进入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必须而且也完全可能使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而我国在步入社会主义大门
之后,未能解决好在经济上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课题。这是毛泽东打下的一个历史的
“结”。这个“结”,在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多年间,在深层次上阻碍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一
方面我们企望迅速推进工业化,另一方面又试图走超越商品经济的发展道路。这样就产生了一
怪圈:工业化脱离生产专业化、社会化而孤立地发展,工业体系内部充满自给自足的“大而
全”、“全而全”的“万能工厂”———工业企业间难以发展专业化分工关系———工业化更加脱离专
业化与社会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该及时转变过来的经济体制成了工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毛泽东留下的这个“结”,后来由邓小平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前提下打开了。由此,中
国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国家进行原始积累的工业化、现代化历史进程已经结束,一
个在国家宏观控制下由各个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通过对自身合理经济利益的追求,促进现代
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已经到来。
从这个角度反观社会主义改造,也可以说,它是建国初期工业化的急剧推进需要积累巨额
资金、集中调配资源的产物。由社会主义改造而产生的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经济体制,曾
对初创阶段的工业化起过重要的推进作用,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但另一方面,新中
国启动工业化的特殊途径和方式,在加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程的同时,也孕育了社会主义自
身的一些内在矛盾和困难,并在此后相当长时期内在“左”的指导思想下进一步发展起来,给中
国现代化进程造成了负面影响。到了%$年代末,当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使命已经完结,
而三大改造遗留的一些问题又因长时间未得到解决而不断激化时,改革也就成为历史的必
然。最后应该指出的是,改革与改造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前者是在继承后者成果的基础上对之
加以完善。如果说社会主义改造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中国经济实现初步工业化的话,那
么,改革则面临着提高工业化水平,完成生产商品化、现代化、社会化这一更艰巨、更复杂的历
史使命。能否完成这一使命,最终取决于它能否在保留三大改造成果的基础上对现有经济体制
和经济增长格局进行有利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完善和提高。
创安恒业-动环监控
2024-08-01 广告
变电站巡视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和多维感知技术的综合巡检管理系统,旨在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环境等状态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故障预警,从而提高变电站的运维效率、降低故障率并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创安恒业-动环监控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