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高考历史答题的方法
本人今年福建的高三文科生,平时成绩也还不赖吧。但是历史的主观题对于问题把握不太好。觉得有时候题目问得很刁钻,就搞不明白题目究竟问的是什么意思,所以常常答偏。希望各位大侠能...
本人今年福建的高三文科生,平时成绩也还不赖吧。但是历史的主观题对于问题把握不太好。觉得有时候题目问得很刁钻,就搞不明白题目究竟问的是什么意思,所以常常答偏。希望各位大侠能帮帮忙,最好是能梳理一下历史题常见的问法。本人悬赏100分,答得好追分50.
…具体的就比如指出材料中的问题与概括材料中的问题有什么区别。希望不要拷贝原文,原文我也能找到。拷贝的至少注明下出处吧,如果我觉得有用也会给分的。
有长篇资料的发我邮箱吧511710546@qq.com… 展开
…具体的就比如指出材料中的问题与概括材料中的问题有什么区别。希望不要拷贝原文,原文我也能找到。拷贝的至少注明下出处吧,如果我觉得有用也会给分的。
有长篇资料的发我邮箱吧511710546@qq.com… 展开
展开全部
高考历史解题方法与技巧指导
高考历史学科试题中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掌握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是历史高考取胜的重要手段。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何种形式的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一).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二).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例:实业强国是近代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
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设立农工商总局
在这个专题式选择中,“近代”是时间限制,“实业强国”是主题;在小题中“洋务派”
是条件限制中的“人物”限制,“求富”是主题限制。审清了这些限制和主题就不难做
答。
(三).识破“陷阱”巧解题
1.识破“条件陷阱”,提高审题能力
历史选择题不同于材料题和问答题,其特点之一是审题即是答题。因此,提高审题
能力显得特别的重要。审题时,要对题干中明确规定的或隐含着的时间、空间、角
度、次数等等限制条件都要看懂、审清,避免落入命题者设置的“条件陷阱”,造
成失分。
【例1】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解析:历史选择题,有时由于题干中的限制条件较多,考生往往容易顾此失彼。本题题
干中的限定词有“近代中国”、“制度层面”和“较早”三个。根据“内容由器物
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排除A、B,根据“较早”可排除D,早期维新派王韬、
郑观应等主张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正确答案是C。
2.辩别“似是而非”,增强再现能力
历史试题的命题者通常针对考生易错、易混的知识及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命题,旨
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掌握。扎实的基础是百般技能的本源,平时学习中
一定要重视基础掌握;其次,注意保质保量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最后,
在解题时要对题干和选项中的主干成分进行慎重推敲,避免失分。
【例2】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奖励和保护实业,鼓励人民举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这些法令和措施在经济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思潮
C、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的发展
解析:本题D项是一个迷惑性较强的干扰项。它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史实变成了“初步发展”的结论。解题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历史事件的阶段特征,避免出现类似的失误。正确答案是B。
3.明察“以偏概全”,提高概括能力
选择题的选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从属关系。在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
殊等方面,命题者常使用“以偏概全”的伎俩。因此,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
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对各个选项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化的选项排除。
【例3】五四运动较辛亥革命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
A、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先进分子的领导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本题比较容易错选B项。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广泛”一词,五四运动较辛亥革命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人、学生、商人等广泛参与。选项B和C只是中国人民的一个部分,要注意避免局部代替整体。正确答案是A。
4.谨访“变换概念”,增强理解能力
历史概念是根据历史背景、存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三部分概括而形成的。由于历
史概念是史实的抽象和概括,它上承史实,下联规律,反映着错综复杂的历史发展
过程,因此,它既能考查知识水平的高低,又能考查出考生学科能力的强弱,近几
年来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历史概念考查中,命题者常常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
制造分析、判断、推理等障碍,审题中不得不防。
【例4】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制度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解析:命题者用“偷梁换柱法”,将“封建制度”偷换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来
增强试题的迷惑性和干扰性。“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仅是“封建制度”上层
建筑中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但又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正确答
案是A。
5.拨开“因果混杂”,培养分析能力
在逻辑关系问题中,命题者常常设置因果关系倒置、时间先后顺序倒置等等,其中
以因果关系倒置为多。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中,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
要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和透彻理解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
系。解答这类试题,一是要注意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是要注意题干
和题肢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三是确定答案后将选项代入题干看看是否成立,进
一步检验答案是否符合要求。
【例5】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
的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
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背景发生在这一事件之前,人民政协诞生于1949年9月,D项1949年10月1日,首先排除D项,颈是人民政协的内容,而A项在内战一开始就有所体现。正确答案是B。
6.善辩“真伪信息”,发展迁移能力
近几年来历史学科试题的一个特点是: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考生运用基础
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题型解题的前提是读懂材料,并将获
取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挂靠课本),然后进行分析判断,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例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胸膛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发动三大战役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材料
中“两个拳头(陕西和山东)这么一伸”指的是1947年国民党发动的对陕北和山
东的重点进攻。为了减轻对陕北和山东的压力,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像一把尖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正确答案是A。
二、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二个方面着手
(一)审题必须把握的“一、二、三”
“一”是指“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
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二”是指“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首
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往往
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
影响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
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事件,课本可能主要叙述其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
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
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三”是指构思答题的“三个步骤”。即“一看”,看有几个设问;“二找”,找出设问中
的求答主题(或项目)和限制条件;“三答”,根据设问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最
好采用“序号化”,如:①②。
(二)根据设问做答的“五字诀”──述、论、析、比、评
“述”,即叙述。答题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但要注意的是:(1)题
目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更不可遗漏。(2)对于概括性较强、时间
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
“论”,即论证。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题的正误,标准有两个:一是实践的标准,
二是理论的标准。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
或错误,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
力强。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要求考生用辩
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现象、时间、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去分析
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
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比”,即比较。对于有比较项目的问题,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比较;对于没有给出明确
比较项目的问题,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答题无从下手。掌握下列方法
和原则就可以比较完整的进行比较。
方法:以一个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列出相关的项目;然后与另一个对比。
原则:(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目的。(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
容、特点、特征、性质、实质。(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
验和教训等。
“评”,即评论、评价、评析等。要想评论正确,要做到以下几点:(1)用辩证唯物主
义的方法看问题。(2)评论问题的观点立场要正确。(3)评论要以事实做论据。
三、答题失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审题不严密,不能真正弄懂题干的要求,导致选择错误。
(1)对题目所给各个选项没有仔细阅读分析,只凭感觉选择,出现选择不准。因此在
答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的阅读题干和选项,弄清楚题干与选项以及选项之间的
关系,千万不要轻率放弃。
(2)初步选择后,要用排除法和题干还原法做检验,做最后准确的判定。
(3)凭直觉选择后,要用在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正确的观点和对历史事物发展规律的认
识进行检验和判定,以保证选择的准确。
(二)阅读材料不够冷静、细心,慌乱中没有发现可以利用的信息,特别是图表题,经
常出现这样的错误,丢分非常普遍。只要在阅读中把材料彻底读通读懂读明白,
正确完整地回答问题才会有保证。
(三)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课本学习相结合,只用课本知识或只用材料信息答题,
不能两者互补,致使思维不够辩证,答题内容不全。
(四)答非所问或者遗漏知识点。答题中要注意问题的设问,有几个设问就回答几个
问题,一问一答,要层次清楚。不要把几个设问混起来回答,要知道,判卷给分
是各个设问分别给分的。
(五)观点的错误,立场的错误,使答题出现较大的偏差。常出现的错误是:不实事求
是,按现在的社会情况和意识去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不是客观地按历史发展规
律评价事物,而是凭个人的感情和主观臆断评价。
(六)答题针对性差,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因此,在答题中要仔细审读题目要求,问
什么就答什么,紧扣题目,逐层作答。
(七)空发议论,缺少史实论据,或者只列举史实而没有评论。切忌答题只摆史实不讲
道理,更忌空讲理论而没有史实做依据。
(八)论述杂乱无章,前后无序。克服的办法是要按顺序答题。在回答每一设问的过程
中,或按时间顺序,或按事物的因果关系顺序,或按逻辑关系顺序答题,要做到
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条例清楚,语句通畅连贯。
(九)文字书写潦草,使阅卷人无法辨认。因此在答题中一定要书写工整。
四、高考历史规范性答题指导
答题重在答案的知识正确性,但每次考试后总有考生埋怨阅卷不公正,自己答案正
确却得不到满分。其实,原因很简单.你忽略了答案的外在形式上的“美观”,缺
乏亲和力和严谨性,征服不了阅卷的“判官”。考试“四到位”能有效地解决非智
力因素造成的考试失分。
(一).书写到位。
要求用楷体或行楷体书写文字,不要用草体书写,一笔一划、减少连笔、工整清
晰,自然爽心悦目;用笔、用墨也很重要,高考要求用0.5mm黑色签字笔,因
此平时做题训练尽量靠近高考要求,不要用铅笔、亮度太低的蓝黑墨水、蓝黑色
圆珠笔也少用;客观题目前都采用涂卡答题,我们在训练中应选用合格的2B铅
笔涂卡,这样能很好地掌握这种铅笔的特性,以免上考场出现折断铅笔芯,涂得
太轻、太重等不利现象;考试书写中千万不能出现错误字,否则会大煞风景,影
响阅卷者对你的印象。(二).格式到位。
文科书写的规格式样是统一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格式应运用到历史学科作答中
来。答题应分段,每个自然段起笔必须空两格,一行书写不尽的文字转行应该顶
格继续书写,不能象做豆腐一样,四四方方一大块,不知头绪;每段字里行间要
均匀大方,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至尾只用“圆点”符号;同时,另
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将一道题的答案没头没脑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
“豆腐块”变成了“面条”,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三).层次到位。层次是说话、作文内容的次序,层次到位是正确分段的前提保证。
每个问题的解答总有主要线索,有的按时间划分若干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几
个地域,有的按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须要按因果
关系进行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我们应该找准适合题目的主要线索,依据线
索,整理出第一层次的若干方面,这些方面有几个,就应用几个并列自然段去
阐述。一般来说,在第一层次(或每个自然段)内部,只需要将知识要点化就行
了,不必再细化第三、第四层次为更多的自然段了。
(四).语言到位。
例如说鸦片战争就是特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不能理解为两次鸦片战争。所以,
历史学科考试答题,不能自造历史名词,也不能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甚至
修辞手法。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
念、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同时,文字要
简洁,语言要精练。
高考历史学科试题中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掌握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是历史高考取胜的重要手段。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何种形式的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一).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二).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例:实业强国是近代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
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设立农工商总局
在这个专题式选择中,“近代”是时间限制,“实业强国”是主题;在小题中“洋务派”
是条件限制中的“人物”限制,“求富”是主题限制。审清了这些限制和主题就不难做
答。
(三).识破“陷阱”巧解题
1.识破“条件陷阱”,提高审题能力
历史选择题不同于材料题和问答题,其特点之一是审题即是答题。因此,提高审题
能力显得特别的重要。审题时,要对题干中明确规定的或隐含着的时间、空间、角
度、次数等等限制条件都要看懂、审清,避免落入命题者设置的“条件陷阱”,造
成失分。
【例1】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解析:历史选择题,有时由于题干中的限制条件较多,考生往往容易顾此失彼。本题题
干中的限定词有“近代中国”、“制度层面”和“较早”三个。根据“内容由器物
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排除A、B,根据“较早”可排除D,早期维新派王韬、
郑观应等主张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正确答案是C。
2.辩别“似是而非”,增强再现能力
历史试题的命题者通常针对考生易错、易混的知识及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命题,旨
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掌握。扎实的基础是百般技能的本源,平时学习中
一定要重视基础掌握;其次,注意保质保量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最后,
在解题时要对题干和选项中的主干成分进行慎重推敲,避免失分。
【例2】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奖励和保护实业,鼓励人民举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这些法令和措施在经济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思潮
C、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的发展
解析:本题D项是一个迷惑性较强的干扰项。它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史实变成了“初步发展”的结论。解题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历史事件的阶段特征,避免出现类似的失误。正确答案是B。
3.明察“以偏概全”,提高概括能力
选择题的选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从属关系。在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
殊等方面,命题者常使用“以偏概全”的伎俩。因此,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
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对各个选项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化的选项排除。
【例3】五四运动较辛亥革命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
A、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先进分子的领导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本题比较容易错选B项。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广泛”一词,五四运动较辛亥革命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人、学生、商人等广泛参与。选项B和C只是中国人民的一个部分,要注意避免局部代替整体。正确答案是A。
4.谨访“变换概念”,增强理解能力
历史概念是根据历史背景、存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三部分概括而形成的。由于历
史概念是史实的抽象和概括,它上承史实,下联规律,反映着错综复杂的历史发展
过程,因此,它既能考查知识水平的高低,又能考查出考生学科能力的强弱,近几
年来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历史概念考查中,命题者常常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
制造分析、判断、推理等障碍,审题中不得不防。
【例4】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制度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解析:命题者用“偷梁换柱法”,将“封建制度”偷换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来
增强试题的迷惑性和干扰性。“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仅是“封建制度”上层
建筑中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但又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正确答
案是A。
5.拨开“因果混杂”,培养分析能力
在逻辑关系问题中,命题者常常设置因果关系倒置、时间先后顺序倒置等等,其中
以因果关系倒置为多。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中,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
要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和透彻理解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
系。解答这类试题,一是要注意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是要注意题干
和题肢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三是确定答案后将选项代入题干看看是否成立,进
一步检验答案是否符合要求。
【例5】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
的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
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背景发生在这一事件之前,人民政协诞生于1949年9月,D项1949年10月1日,首先排除D项,颈是人民政协的内容,而A项在内战一开始就有所体现。正确答案是B。
6.善辩“真伪信息”,发展迁移能力
近几年来历史学科试题的一个特点是: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考生运用基础
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题型解题的前提是读懂材料,并将获
取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挂靠课本),然后进行分析判断,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例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胸膛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发动三大战役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材料
中“两个拳头(陕西和山东)这么一伸”指的是1947年国民党发动的对陕北和山
东的重点进攻。为了减轻对陕北和山东的压力,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像一把尖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正确答案是A。
二、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二个方面着手
(一)审题必须把握的“一、二、三”
“一”是指“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
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二”是指“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首
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往往
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
影响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
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事件,课本可能主要叙述其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
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
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三”是指构思答题的“三个步骤”。即“一看”,看有几个设问;“二找”,找出设问中
的求答主题(或项目)和限制条件;“三答”,根据设问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最
好采用“序号化”,如:①②。
(二)根据设问做答的“五字诀”──述、论、析、比、评
“述”,即叙述。答题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但要注意的是:(1)题
目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更不可遗漏。(2)对于概括性较强、时间
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
“论”,即论证。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题的正误,标准有两个:一是实践的标准,
二是理论的标准。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
或错误,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
力强。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要求考生用辩
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现象、时间、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去分析
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
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比”,即比较。对于有比较项目的问题,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比较;对于没有给出明确
比较项目的问题,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答题无从下手。掌握下列方法
和原则就可以比较完整的进行比较。
方法:以一个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列出相关的项目;然后与另一个对比。
原则:(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目的。(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
容、特点、特征、性质、实质。(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
验和教训等。
“评”,即评论、评价、评析等。要想评论正确,要做到以下几点:(1)用辩证唯物主
义的方法看问题。(2)评论问题的观点立场要正确。(3)评论要以事实做论据。
三、答题失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审题不严密,不能真正弄懂题干的要求,导致选择错误。
(1)对题目所给各个选项没有仔细阅读分析,只凭感觉选择,出现选择不准。因此在
答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的阅读题干和选项,弄清楚题干与选项以及选项之间的
关系,千万不要轻率放弃。
(2)初步选择后,要用排除法和题干还原法做检验,做最后准确的判定。
(3)凭直觉选择后,要用在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正确的观点和对历史事物发展规律的认
识进行检验和判定,以保证选择的准确。
(二)阅读材料不够冷静、细心,慌乱中没有发现可以利用的信息,特别是图表题,经
常出现这样的错误,丢分非常普遍。只要在阅读中把材料彻底读通读懂读明白,
正确完整地回答问题才会有保证。
(三)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课本学习相结合,只用课本知识或只用材料信息答题,
不能两者互补,致使思维不够辩证,答题内容不全。
(四)答非所问或者遗漏知识点。答题中要注意问题的设问,有几个设问就回答几个
问题,一问一答,要层次清楚。不要把几个设问混起来回答,要知道,判卷给分
是各个设问分别给分的。
(五)观点的错误,立场的错误,使答题出现较大的偏差。常出现的错误是:不实事求
是,按现在的社会情况和意识去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不是客观地按历史发展规
律评价事物,而是凭个人的感情和主观臆断评价。
(六)答题针对性差,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因此,在答题中要仔细审读题目要求,问
什么就答什么,紧扣题目,逐层作答。
(七)空发议论,缺少史实论据,或者只列举史实而没有评论。切忌答题只摆史实不讲
道理,更忌空讲理论而没有史实做依据。
(八)论述杂乱无章,前后无序。克服的办法是要按顺序答题。在回答每一设问的过程
中,或按时间顺序,或按事物的因果关系顺序,或按逻辑关系顺序答题,要做到
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条例清楚,语句通畅连贯。
(九)文字书写潦草,使阅卷人无法辨认。因此在答题中一定要书写工整。
四、高考历史规范性答题指导
答题重在答案的知识正确性,但每次考试后总有考生埋怨阅卷不公正,自己答案正
确却得不到满分。其实,原因很简单.你忽略了答案的外在形式上的“美观”,缺
乏亲和力和严谨性,征服不了阅卷的“判官”。考试“四到位”能有效地解决非智
力因素造成的考试失分。
(一).书写到位。
要求用楷体或行楷体书写文字,不要用草体书写,一笔一划、减少连笔、工整清
晰,自然爽心悦目;用笔、用墨也很重要,高考要求用0.5mm黑色签字笔,因
此平时做题训练尽量靠近高考要求,不要用铅笔、亮度太低的蓝黑墨水、蓝黑色
圆珠笔也少用;客观题目前都采用涂卡答题,我们在训练中应选用合格的2B铅
笔涂卡,这样能很好地掌握这种铅笔的特性,以免上考场出现折断铅笔芯,涂得
太轻、太重等不利现象;考试书写中千万不能出现错误字,否则会大煞风景,影
响阅卷者对你的印象。(二).格式到位。
文科书写的规格式样是统一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格式应运用到历史学科作答中
来。答题应分段,每个自然段起笔必须空两格,一行书写不尽的文字转行应该顶
格继续书写,不能象做豆腐一样,四四方方一大块,不知头绪;每段字里行间要
均匀大方,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至尾只用“圆点”符号;同时,另
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将一道题的答案没头没脑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
“豆腐块”变成了“面条”,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三).层次到位。层次是说话、作文内容的次序,层次到位是正确分段的前提保证。
每个问题的解答总有主要线索,有的按时间划分若干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几
个地域,有的按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须要按因果
关系进行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我们应该找准适合题目的主要线索,依据线
索,整理出第一层次的若干方面,这些方面有几个,就应用几个并列自然段去
阐述。一般来说,在第一层次(或每个自然段)内部,只需要将知识要点化就行
了,不必再细化第三、第四层次为更多的自然段了。
(四).语言到位。
例如说鸦片战争就是特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不能理解为两次鸦片战争。所以,
历史学科考试答题,不能自造历史名词,也不能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甚至
修辞手法。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
念、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同时,文字要
简洁,语言要精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高考历史学科试题中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三种题型测试的能力基本渗透三个层次,即记忆、理解和运用。记忆是解题的基础,理解是解题的前提,运用则是解题的目的。掌握三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术,是表达这三种能力层次的途径,也是历史高考取胜的重要手段。
选择题:审清4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集群式(或称专题式、整合式)选择题,都要审清四个要素,即:时间、答题主体内容、条件限制、题目考查的核心。
1.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时间限制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19世纪中期、唐代等等;二是有下限,隐上限,如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情况);三是有上限,隐下限,如自孔子兴办私学以来(教育的发展);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蒸汽时代”、“法兰西第二帝国期间”等等。遇到这里所讲的第二、三、四种情况,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文综试卷中出现的集群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体。答题主体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集群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体,考查的主体内容可以是历史事件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等。
例: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以下对这段台词解释正确的是:
A.说明这时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
B.表达人文主义反对神学禁欲的生活观
C.反映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思想
D.表明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金钱此题题干中的答题主体并不明确,需要从“16世纪的英国”的背景做出判断,16世纪的英国,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兴起,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人文主义者肯定人有追求现实生活的权利,资产阶级拜金主义泛滥,因此A、B、C符合16世纪英国的现实。应是正确选项。
3.审清条件限制。不仅问答题有条件限制,选择题同样有条件限制,这里指的条件是题设条件,是帮助答题的切入点,题设条件一定要充分利用。
4.审题目的核心要求。主体内容与核心的关系是什么,假如主体内容是芒果的果肉的话,核心就应该是果核。
例:《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性质,因为它规定: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此题考查的主体内容是《天朝田亩制度》,但考查的核心是《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实质。绝对平均主义的表现不是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而是体现“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原则,就是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而绝对平均分配产品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是它无法实现的关键。因此应选B项。
解析题:注意3个特点
阅读分析材料是文科生进入大学后必备的学习能力,文综考试以来,材料解析题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图表数据越来越普遍,涵盖内容越来越广泛丰富,这反映信息社会的特点与要求;二是材料与填空、选择、问答各种题型融合;三是材料的内容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
解答材料解析题必须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两个充分、三个步骤。
一个前提是,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课本。首先是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人物,课本可能主要叙述他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他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有用的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读懂材料,这是前提;第二步是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并加工整理,这是关键;第三步是利用有效信息去说明论证、解答问题,这是目的。
近年来,材料发展的趋势是所给材料越来越简明,或一图一表,或一两段文字,或几个图,文字一般都没有障碍,但信息丰富而隐蔽,只要认真阅读思考,掌握解题要领,做好材料解析题并不难。
问答题:学会5字口诀
综合性考试问答题目在试卷中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历史单一学科的问答,一种是在三个学科的综合命题中有部分提问要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回答。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要按照历史学科回答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来回答。答题离不开五个字:述、论、析、比、评。
“述”,就是叙述,答题中一般表现为概述、简述、论述、综述等。答题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就行,所要注意的是:一、围绕题目要求的有关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但要讲述明白,不可遗漏;二、简述、概述、综述一类概括性较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三、答题时间性强,要条理清楚。
“论”,就是论证。一般表现为命题给出一种观点或一个论题,然后要求用相应的理论和事实加以说明。有的题给出一则材料,先要求提炼有关信息,再判断信息的正确性,然后再加以说明和论证。
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 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或错误,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力强。
“析”,就是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现象、时间、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比”,就是比较,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人物进行比较,一般的是要求比较各种历史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很多考生遇到比较题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答题无从下手。掌握下列原则和程序就可以比较完整地进行比较。
(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人为目的的相同和不同。
(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主要过程)、特点、特征(表现形式)、性质、实质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和教训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但是完成这些方面的比较是要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和深刻掌握的基础上的。
“评”,就是评论、评价、评析等。评的对象包括历史人物、事件、制度、政策等等,范围相当广泛。要想评论正确,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看问题。
(2)评论问题的观点立场要正确。
(3)评论要以事实做论据。
最后冲刺注意什么
(1)审题不严密,不能真正弄懂题干的要求,导致选择错误。
(2)对题目所给各个选项没有仔细阅读分析,只凭感觉选择,出现选择不准。因此在答题中一定要仔细、全面的阅读题干和选项,有时感到选择困难的题目经几遍反复阅读后,题的正误,标准有两条:一是实践的标准;二是理论的标准。 正确的选择就会油然而生。千万不要轻率放弃。
(3)初步选择后,要用排除法和题干还原法做检验,做最后准确的判定。
(4)凭直觉选择后,要用在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正确的观点和对历史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检验和判定,以保证选择的准确。
(5)阅读材料不够冷静、细心,慌乱中没有发现可以利用的信息,特别是图表题,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丢分非常普遍。只有在阅读中把材料彻底读通读懂读明白,正确完整地回答问题才会有保证。
(6)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课本学习相结合,只用课本知识或只用材料信息答题,不能两者互补,致使思维不够辩证,答题内容不全。
(7)答题中要注意问题的提问,有几个提问就回答几个问题,一问一答,要层次清楚。不要把几个提问混起来回答,分不清楚是回答哪个提问,要知道,判卷给分是各个提问分别给分的。
(8)观点的错误,立场的错误,使答题出现较大的偏差。常出现的错误是:不实事求是,按现在的社会情况和意识去看待历史事物和古代人物。不是客观地按历史发展规律评价事物,而是凭个人的感情和主观臆断评价事物。
(9)答题针对性差,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因此,在答题中要仔细审读题目要求,问什么就答什么,紧扣题目,逐层作答,既节约时间,又保证答题准确。
(10)空发议论,缺少史实论据。或者只列举史实而没有评论,那就失去了评论题的本来要求。因此切忌答题只摆史实不讲道理。更切忌空讲理论而没有史实做依据。
(11)论述杂乱无章,前后无序。克服的办法是要按顺序答题,首先答题必须按问题的提问顺序答题。在回答每一提问的过程中,或按时间顺序,或按事物的因果关系顺序,或按逻辑顺序答题,要做到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句通畅连贯。
(12)文字书写潦草,使阅卷人无法辨认,因此在答题中一定要书写工整。
选择题:审清4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集群式(或称专题式、整合式)选择题,都要审清四个要素,即:时间、答题主体内容、条件限制、题目考查的核心。
1.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时间限制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19世纪中期、唐代等等;二是有下限,隐上限,如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情况);三是有上限,隐下限,如自孔子兴办私学以来(教育的发展);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蒸汽时代”、“法兰西第二帝国期间”等等。遇到这里所讲的第二、三、四种情况,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文综试卷中出现的集群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体。答题主体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集群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体,考查的主体内容可以是历史事件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等。
例: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以下对这段台词解释正确的是:
A.说明这时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
B.表达人文主义反对神学禁欲的生活观
C.反映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思想
D.表明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金钱此题题干中的答题主体并不明确,需要从“16世纪的英国”的背景做出判断,16世纪的英国,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兴起,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人文主义者肯定人有追求现实生活的权利,资产阶级拜金主义泛滥,因此A、B、C符合16世纪英国的现实。应是正确选项。
3.审清条件限制。不仅问答题有条件限制,选择题同样有条件限制,这里指的条件是题设条件,是帮助答题的切入点,题设条件一定要充分利用。
4.审题目的核心要求。主体内容与核心的关系是什么,假如主体内容是芒果的果肉的话,核心就应该是果核。
例:《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性质,因为它规定: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此题考查的主体内容是《天朝田亩制度》,但考查的核心是《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实质。绝对平均主义的表现不是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而是体现“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原则,就是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而绝对平均分配产品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是它无法实现的关键。因此应选B项。
解析题:注意3个特点
阅读分析材料是文科生进入大学后必备的学习能力,文综考试以来,材料解析题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图表数据越来越普遍,涵盖内容越来越广泛丰富,这反映信息社会的特点与要求;二是材料与填空、选择、问答各种题型融合;三是材料的内容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
解答材料解析题必须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两个充分、三个步骤。
一个前提是,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课本。首先是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人物,课本可能主要叙述他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他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有用的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读懂材料,这是前提;第二步是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并加工整理,这是关键;第三步是利用有效信息去说明论证、解答问题,这是目的。
近年来,材料发展的趋势是所给材料越来越简明,或一图一表,或一两段文字,或几个图,文字一般都没有障碍,但信息丰富而隐蔽,只要认真阅读思考,掌握解题要领,做好材料解析题并不难。
问答题:学会5字口诀
综合性考试问答题目在试卷中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历史单一学科的问答,一种是在三个学科的综合命题中有部分提问要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回答。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要按照历史学科回答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来回答。答题离不开五个字:述、论、析、比、评。
“述”,就是叙述,答题中一般表现为概述、简述、论述、综述等。答题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就行,所要注意的是:一、围绕题目要求的有关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但要讲述明白,不可遗漏;二、简述、概述、综述一类概括性较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三、答题时间性强,要条理清楚。
“论”,就是论证。一般表现为命题给出一种观点或一个论题,然后要求用相应的理论和事实加以说明。有的题给出一则材料,先要求提炼有关信息,再判断信息的正确性,然后再加以说明和论证。
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 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或错误,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力强。
“析”,就是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现象、时间、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比”,就是比较,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人物进行比较,一般的是要求比较各种历史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很多考生遇到比较题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答题无从下手。掌握下列原则和程序就可以比较完整地进行比较。
(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人为目的的相同和不同。
(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主要过程)、特点、特征(表现形式)、性质、实质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和教训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但是完成这些方面的比较是要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和深刻掌握的基础上的。
“评”,就是评论、评价、评析等。评的对象包括历史人物、事件、制度、政策等等,范围相当广泛。要想评论正确,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看问题。
(2)评论问题的观点立场要正确。
(3)评论要以事实做论据。
最后冲刺注意什么
(1)审题不严密,不能真正弄懂题干的要求,导致选择错误。
(2)对题目所给各个选项没有仔细阅读分析,只凭感觉选择,出现选择不准。因此在答题中一定要仔细、全面的阅读题干和选项,有时感到选择困难的题目经几遍反复阅读后,题的正误,标准有两条:一是实践的标准;二是理论的标准。 正确的选择就会油然而生。千万不要轻率放弃。
(3)初步选择后,要用排除法和题干还原法做检验,做最后准确的判定。
(4)凭直觉选择后,要用在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正确的观点和对历史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检验和判定,以保证选择的准确。
(5)阅读材料不够冷静、细心,慌乱中没有发现可以利用的信息,特别是图表题,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丢分非常普遍。只有在阅读中把材料彻底读通读懂读明白,正确完整地回答问题才会有保证。
(6)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课本学习相结合,只用课本知识或只用材料信息答题,不能两者互补,致使思维不够辩证,答题内容不全。
(7)答题中要注意问题的提问,有几个提问就回答几个问题,一问一答,要层次清楚。不要把几个提问混起来回答,分不清楚是回答哪个提问,要知道,判卷给分是各个提问分别给分的。
(8)观点的错误,立场的错误,使答题出现较大的偏差。常出现的错误是:不实事求是,按现在的社会情况和意识去看待历史事物和古代人物。不是客观地按历史发展规律评价事物,而是凭个人的感情和主观臆断评价事物。
(9)答题针对性差,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因此,在答题中要仔细审读题目要求,问什么就答什么,紧扣题目,逐层作答,既节约时间,又保证答题准确。
(10)空发议论,缺少史实论据。或者只列举史实而没有评论,那就失去了评论题的本来要求。因此切忌答题只摆史实不讲道理。更切忌空讲理论而没有史实做依据。
(11)论述杂乱无章,前后无序。克服的办法是要按顺序答题,首先答题必须按问题的提问顺序答题。在回答每一提问的过程中,或按时间顺序,或按事物的因果关系顺序,或按逻辑顺序答题,要做到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句通畅连贯。
(12)文字书写潦草,使阅卷人无法辨认,因此在答题中一定要书写工整。
追问
其实大道理我都懂啊,能不能够提供更多的细节,进一步解释一下?
追答
已发送,请查收!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历史主观题八戒
一戒:不紧扣材料信息,信手拈来
材料型主观题的设问是建立在审读材料、提取信息基础上的,特别是试题的第一问大多是要求考生对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来回答问题的,答题时切不可置材料于不顾。
[例1]材料:“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设问]依据材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
[答案]部分考生在解答这一问时,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马上联想到课上所学的知识,倍感亲切和熟悉,于是把课上归纳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答了出来,这其中有的与材料信息一致,有的却与材料信息无关,并且材料中“真正享受民主的人是少数”这一特点却没有答出。
造成这一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设问要求紧扣材料作答所致。材料型主观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材料信息,描述事物,阐释和论证问题,不可抛开材料而信手拈来。
二戒:对材料信息提取不完全,丢三落四
一般说来,每一道材料型主观题都由若干则材料构成。这些材料都蕴含有丰富的信息量,在解答时要充分运用这些信息进行解答,不要有所遗漏。
[例2]材料:“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国外,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设问]依据材料,概括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
[答案]此题答案共分6层信息:“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无法从事机器化生产;不利行军作战;欧美各国都随机器工业的开展和战争的需要剪发而富强;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三戒:对材料的文字信息不经加工处理,照搬照抄
试题中我们遇到的文字材料有文言文、白话文、现代文、外来译文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文字形式在解题时我们都要对文字信息作适当的精炼化、要点化、规范化处理,不可照搬照抄原文作答。
[例3]材料:“从总体上看,1830~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明显要比法国糟糕。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每年进出口货物价值达1.7亿英镑……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E•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设问]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哪些影响?
[答案]这是一段语意浅显的材料,因而部分考生认为不需再对文字加工处理,就直接摘取材料中的语句加以使用,把答案归纳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糟糕;天空被烟雾笼罩;生产的产品数量多。”这样的表达明显有些生硬和表面化。
正确的做法是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用规范化的学科语言进行概括和表述。对比经加工处理后的答案:“使得工人阶级更为贫困;造成环境的恶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这样是不是显得更为恰当准确呢?
四戒:忽视设问中的限制性条件,粗心大意
每一道试题都有若干个设问,每一个设问都有或多或少的若干个限制性条件,其目的是使设问的角度、范围指向明确而清晰。因此,审题时切不可粗糙马虎、粗心大意,不然就会答非所问、南辕北辙。
[例4]材料: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誉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设问]材料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答案]考生在回答此问时失分颇多,第一小问部分考生答成了“鸦片战争”,究其原因是没有重视设问中的数字性限制条件,“1.842米”实际上是意指发生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二小问更多的考生错答成了“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究其原因是忽视了设问中的限制性词语“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从民主革命的角度看,这一事件的地位应是“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另外,在答题中还要关注设问后面的分值,它实际上是指明了在答案安排上要按照分值的多少来作答,分值小不必答得太详太繁,分值大不要答得太简略太少。
五戒:忽视设问的题型和答题格式的要求,盲目作答
近年来,历史主观题的主流形式是多段材料配以多个设问。设问的“零散”化使人们很容易忽视试题的题型。尽管试题设问大多简单直白,但也有一些设问需重视答题的格式和结构,即按照题型的要求作答,否则就会丢失重心。
[例5]材料:“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设问]材料中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这一问考生失误率极高。
第一小问把“仿制品”答成了辛亥革命或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很多,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向“政体”这个角度。
尤其是第二小问,许多考生不了解“对……(观点),你如何理解?”这种题型的解答要求,因而胡乱作答。解答这种观点理解题,首先要看观点分为几个层次,然后再看每个层次的立论角度是什么,第三步是结合所学史实或材料信息对每一层次的论点一一进行剖析,不可遗漏。此题答案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共和政体在美国获得了成功”;第二层是“在中国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而失败”;第三层是“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设问的题型还有许多,如“材料×与材料×相比,……有何变化?”“依据……,说明……”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其答题规则和格式要求,以避免盲目作答。
六戒:答题使用的词语不准确、不科学,打擦边球
历史的学科语言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规范性,用词务求准确,特别是一些专有词语、概念的使用不能随意变更、替代,否则就会出现张冠李戴或打擦边球的现象。
[例6]材料一:“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长安久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材料二:“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设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些政治派别的民主思想?在政治体制方面,两者有何不同?
[答案]通过材料中的“君民共治”“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等关键词,可推知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思想,政体上分别主张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但部分考生在派别上却答出了“立宪派”“改革派”“辛亥革命派”“民主改良派”“民族革命派”等答案;在政体上答出了“君主制和民主制”“总统制”“三权分立”“民主选举制”等答案,这明显是用词不当。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一是要做好基本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历史特征的把握要准确透彻;特别是对易错易混的概念要多加关注,如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化,工场与工厂,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等等。二是要把材料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实现二者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渗透,以防张冠李戴。
七戒:答案意思表达的不够完整,支离破碎
主观题选用的材料有许多出自古文或国外著作的译文,考生阅读材料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很难抓住关键性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常会出现答案的表述不够完整,语句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现象。
[例7]材料:“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摘自《墨子》)
[设问]根据材料,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考生在解答该问时答案多种多样,如“才能”;“打破人的贵贱(等级)”;“官员没有终身制”;“人无贵贱”;“选用贤能”;“给农民、手工业者授官”等,这种种答案皆没有把材料的意思完整、准确地概括出来,或是答出了其中的某一层意思,或是答错了主旨含义,或者只是给出一个无法表达清楚完整意思的名词。
这段材料所表达的完整的观点应是“不论贵贱,选贤任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养成科学的答题习惯。
八戒:抛开教材知识单纯对材料进行解读,背离事实
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有两条基本的准则,一是要依托和参照材料信息,不可脱离材料本身;二要实现对材料信息合理、准确的解读,不可完全脱离课本知识。材料与课本知识要相互渗透、彼此映照、互为依托,不然就可能出现相互冲突和矛盾、背离事实的现象。
[例8]材料:“(1918年7月2日)最高军事会议在考虑了军事形势和协约国在各战场上的前景以后,特做出结论:(一)协约国迫切需要立即对俄国进行军事援助,理由如下:帮助俄国摆脱德国压迫者并防止德国为了自己利益而漫无边际地军事统治和经济统治……防止俄国从西欧隔离出去……”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设问]材料反映了苏俄面对着怎样的一个国际环境?
[答案]对于这则材料如果单纯从字面来理解,通过材料中的“对俄国进行军事援助”“帮助俄国摆脱德国压迫者”等词语,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答案:“协约国要军事援助苏俄”。很显然,这与当时的历史事实大相径庭。
正确的做法是联系所学的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等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材料背后的历史真实,明白帮助俄国摆脱德国的统治只是协约国方面出兵干涉苏俄的借口之一,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两种答案,一个是“援助”,一个是“干涉”,意思截然相反,倘若不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信息进行辨析,就可能背离事实、混淆真伪。
一戒:不紧扣材料信息,信手拈来
材料型主观题的设问是建立在审读材料、提取信息基础上的,特别是试题的第一问大多是要求考生对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来回答问题的,答题时切不可置材料于不顾。
[例1]材料:“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设问]依据材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
[答案]部分考生在解答这一问时,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马上联想到课上所学的知识,倍感亲切和熟悉,于是把课上归纳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答了出来,这其中有的与材料信息一致,有的却与材料信息无关,并且材料中“真正享受民主的人是少数”这一特点却没有答出。
造成这一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设问要求紧扣材料作答所致。材料型主观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材料信息,描述事物,阐释和论证问题,不可抛开材料而信手拈来。
二戒:对材料信息提取不完全,丢三落四
一般说来,每一道材料型主观题都由若干则材料构成。这些材料都蕴含有丰富的信息量,在解答时要充分运用这些信息进行解答,不要有所遗漏。
[例2]材料:“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国外,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设问]依据材料,概括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
[答案]此题答案共分6层信息:“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无法从事机器化生产;不利行军作战;欧美各国都随机器工业的开展和战争的需要剪发而富强;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三戒:对材料的文字信息不经加工处理,照搬照抄
试题中我们遇到的文字材料有文言文、白话文、现代文、外来译文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文字形式在解题时我们都要对文字信息作适当的精炼化、要点化、规范化处理,不可照搬照抄原文作答。
[例3]材料:“从总体上看,1830~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明显要比法国糟糕。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每年进出口货物价值达1.7亿英镑……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E•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设问]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哪些影响?
[答案]这是一段语意浅显的材料,因而部分考生认为不需再对文字加工处理,就直接摘取材料中的语句加以使用,把答案归纳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糟糕;天空被烟雾笼罩;生产的产品数量多。”这样的表达明显有些生硬和表面化。
正确的做法是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用规范化的学科语言进行概括和表述。对比经加工处理后的答案:“使得工人阶级更为贫困;造成环境的恶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这样是不是显得更为恰当准确呢?
四戒:忽视设问中的限制性条件,粗心大意
每一道试题都有若干个设问,每一个设问都有或多或少的若干个限制性条件,其目的是使设问的角度、范围指向明确而清晰。因此,审题时切不可粗糙马虎、粗心大意,不然就会答非所问、南辕北辙。
[例4]材料: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誉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设问]材料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答案]考生在回答此问时失分颇多,第一小问部分考生答成了“鸦片战争”,究其原因是没有重视设问中的数字性限制条件,“1.842米”实际上是意指发生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二小问更多的考生错答成了“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究其原因是忽视了设问中的限制性词语“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从民主革命的角度看,这一事件的地位应是“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另外,在答题中还要关注设问后面的分值,它实际上是指明了在答案安排上要按照分值的多少来作答,分值小不必答得太详太繁,分值大不要答得太简略太少。
五戒:忽视设问的题型和答题格式的要求,盲目作答
近年来,历史主观题的主流形式是多段材料配以多个设问。设问的“零散”化使人们很容易忽视试题的题型。尽管试题设问大多简单直白,但也有一些设问需重视答题的格式和结构,即按照题型的要求作答,否则就会丢失重心。
[例5]材料:“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设问]材料中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这一问考生失误率极高。
第一小问把“仿制品”答成了辛亥革命或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很多,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向“政体”这个角度。
尤其是第二小问,许多考生不了解“对……(观点),你如何理解?”这种题型的解答要求,因而胡乱作答。解答这种观点理解题,首先要看观点分为几个层次,然后再看每个层次的立论角度是什么,第三步是结合所学史实或材料信息对每一层次的论点一一进行剖析,不可遗漏。此题答案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共和政体在美国获得了成功”;第二层是“在中国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而失败”;第三层是“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设问的题型还有许多,如“材料×与材料×相比,……有何变化?”“依据……,说明……”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其答题规则和格式要求,以避免盲目作答。
六戒:答题使用的词语不准确、不科学,打擦边球
历史的学科语言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规范性,用词务求准确,特别是一些专有词语、概念的使用不能随意变更、替代,否则就会出现张冠李戴或打擦边球的现象。
[例6]材料一:“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长安久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材料二:“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设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些政治派别的民主思想?在政治体制方面,两者有何不同?
[答案]通过材料中的“君民共治”“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等关键词,可推知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思想,政体上分别主张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但部分考生在派别上却答出了“立宪派”“改革派”“辛亥革命派”“民主改良派”“民族革命派”等答案;在政体上答出了“君主制和民主制”“总统制”“三权分立”“民主选举制”等答案,这明显是用词不当。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一是要做好基本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历史特征的把握要准确透彻;特别是对易错易混的概念要多加关注,如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化,工场与工厂,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等等。二是要把材料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实现二者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渗透,以防张冠李戴。
七戒:答案意思表达的不够完整,支离破碎
主观题选用的材料有许多出自古文或国外著作的译文,考生阅读材料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很难抓住关键性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常会出现答案的表述不够完整,语句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现象。
[例7]材料:“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摘自《墨子》)
[设问]根据材料,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考生在解答该问时答案多种多样,如“才能”;“打破人的贵贱(等级)”;“官员没有终身制”;“人无贵贱”;“选用贤能”;“给农民、手工业者授官”等,这种种答案皆没有把材料的意思完整、准确地概括出来,或是答出了其中的某一层意思,或是答错了主旨含义,或者只是给出一个无法表达清楚完整意思的名词。
这段材料所表达的完整的观点应是“不论贵贱,选贤任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养成科学的答题习惯。
八戒:抛开教材知识单纯对材料进行解读,背离事实
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有两条基本的准则,一是要依托和参照材料信息,不可脱离材料本身;二要实现对材料信息合理、准确的解读,不可完全脱离课本知识。材料与课本知识要相互渗透、彼此映照、互为依托,不然就可能出现相互冲突和矛盾、背离事实的现象。
[例8]材料:“(1918年7月2日)最高军事会议在考虑了军事形势和协约国在各战场上的前景以后,特做出结论:(一)协约国迫切需要立即对俄国进行军事援助,理由如下:帮助俄国摆脱德国压迫者并防止德国为了自己利益而漫无边际地军事统治和经济统治……防止俄国从西欧隔离出去……”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设问]材料反映了苏俄面对着怎样的一个国际环境?
[答案]对于这则材料如果单纯从字面来理解,通过材料中的“对俄国进行军事援助”“帮助俄国摆脱德国压迫者”等词语,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答案:“协约国要军事援助苏俄”。很显然,这与当时的历史事实大相径庭。
正确的做法是联系所学的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等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材料背后的历史真实,明白帮助俄国摆脱德国的统治只是协约国方面出兵干涉苏俄的借口之一,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两种答案,一个是“援助”,一个是“干涉”,意思截然相反,倘若不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信息进行辨析,就可能背离事实、混淆真伪。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如何解答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
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对象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因为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借古鉴今,历史观点就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只有正确的历史观点才能发挥借鉴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点,很可能导致谬种流传。因此,这种题型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对于考生而言,掌握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是有必要的。
下面笔者以三道习题为例,分析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并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
例1: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要分析评论赵翼的观点,前提是找准靶子,弄清楚赵翼的观点是什么。按照前面所述历史观点的定义,可以这样概括:赵翼(人)对唐朝由盛而衰原因(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杨贵妃导致唐朝由盛而衰(主观认识)。提炼观点时注意分两步:一、评价的客观对象是什么(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而非杨贵妃)?二、主观认识是什么(杨贵妃导致唐朝由盛而衰)?
找准观点,就可以判断表态了: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
既然赵翼的主观看法是错误的,那么客观事物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可以回顾史实: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在叙述史实的时候应该注意,评论的要求是精选论据(史实),而非全面叙述。
赵翼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呢?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的表现之一。这一表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头上是不对的。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影响。其实,赵翼的错误除了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外,还混淆了现象(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和本质(唐朝****)、主要矛盾(唐玄宗应负主要责任)和次要矛盾(杨贵妃应负次要责任)、全面(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是复杂的)和片面(杨贵妃一人的原因)之间的辩证关系。另外,赵翼之所以认为杨贵妃是“女祸”,是和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大环境分不开的(即时代偏见)。在中国古代社会,往往把一个朝代的灭亡归结为妇女(妲己、妹喜、杨贵妃、陈圆圆等)、太监(魏忠贤等)、奸臣(秦桧等)等,这主要是出于时代偏见;而且,在封建社会,由于三纲五常的限制,人们也不敢将原因归结到皇帝身上。
范性答题为高考历史加分
高中历史考试规范答题非常重要。莘莘学子12年寒窗苦读,愿望考上理想的大学。高考的竞争相当的残酷,高考的每一分,对考生来说,都如金子一般贵重。我认为如果考生能做到规范答题,高考文科综合增加3—5分、语数英每科增加1—2分是现实的。如果某考生每科都能做到规范答题,积少成多,考生的总成绩能够增加10分左右。这样,全做到规范答题的考生成绩就要比那些与他知识能力水平高低相同但全没有做到规范答题的考生成绩要高出一截。再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来说,高考平均分能增加10分左右,那是意义相当的重大,是其他途径不易达到的高考质量增长点。下面我带大家看一看高考状元的答题规范过程。
1、文字规范化。2006年开始高考实行网上阅卷,就是将考生的答卷扫描后输入电脑再让历史阅卷老师评阅。扫描后的答卷文字稍有变形,如果答卷文字模糊潦草,则扫描输入电脑后将会更模糊潦草。所以我要求学生用楷书或行书书写,不写草体字、繁体字、简化字,文字最起码要工整,力求美观。
2、排版段落化。要求答案有段落层次,每个要点都可分作一段落。如上例中的(1)考生概括出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n个变化就分作n个段落;若分析出促成这一变化的n个原因就分作n个段落。
3、要点序号化。要求答案标上1、2、3...或(1)(2)(3)....或①②③....的序号。如上例中的(1)有n个变化就按顺序标上①②③...n;有n个原因就按顺序标上①②③...n。
4、语言学科化。各学科各有其语言特点,要求用准确的相应学科语言来表述。上例属历史学科,则要求用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来作答,而不能用空洞无物的模糊语言或任意夸张的文学语言。
按照以上规范答题20字要求,我认为上例考生应作答如下:
(1)变化:从分散走向整合。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
②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在以下这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①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
②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
③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原因: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
内容:①政治中心的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 ②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
③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4)启示:(考生回答以下任一内容或类似内容均可)
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
或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
我坚信,我们如果能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落实规范答题要求,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就一定能给高考加分。如果学生以较强的实力为前提,又能全面具备本文开头对联中提到的包括规范答题在内的考试态度与方法,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给那幅考场对联加个横批“榜上有名”或“马到成功”。
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对象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因为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借古鉴今,历史观点就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只有正确的历史观点才能发挥借鉴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点,很可能导致谬种流传。因此,这种题型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对于考生而言,掌握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是有必要的。
下面笔者以三道习题为例,分析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并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
例1: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要分析评论赵翼的观点,前提是找准靶子,弄清楚赵翼的观点是什么。按照前面所述历史观点的定义,可以这样概括:赵翼(人)对唐朝由盛而衰原因(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杨贵妃导致唐朝由盛而衰(主观认识)。提炼观点时注意分两步:一、评价的客观对象是什么(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而非杨贵妃)?二、主观认识是什么(杨贵妃导致唐朝由盛而衰)?
找准观点,就可以判断表态了: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
既然赵翼的主观看法是错误的,那么客观事物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可以回顾史实: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在叙述史实的时候应该注意,评论的要求是精选论据(史实),而非全面叙述。
赵翼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呢?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的表现之一。这一表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头上是不对的。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影响。其实,赵翼的错误除了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外,还混淆了现象(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和本质(唐朝****)、主要矛盾(唐玄宗应负主要责任)和次要矛盾(杨贵妃应负次要责任)、全面(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是复杂的)和片面(杨贵妃一人的原因)之间的辩证关系。另外,赵翼之所以认为杨贵妃是“女祸”,是和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大环境分不开的(即时代偏见)。在中国古代社会,往往把一个朝代的灭亡归结为妇女(妲己、妹喜、杨贵妃、陈圆圆等)、太监(魏忠贤等)、奸臣(秦桧等)等,这主要是出于时代偏见;而且,在封建社会,由于三纲五常的限制,人们也不敢将原因归结到皇帝身上。
范性答题为高考历史加分
高中历史考试规范答题非常重要。莘莘学子12年寒窗苦读,愿望考上理想的大学。高考的竞争相当的残酷,高考的每一分,对考生来说,都如金子一般贵重。我认为如果考生能做到规范答题,高考文科综合增加3—5分、语数英每科增加1—2分是现实的。如果某考生每科都能做到规范答题,积少成多,考生的总成绩能够增加10分左右。这样,全做到规范答题的考生成绩就要比那些与他知识能力水平高低相同但全没有做到规范答题的考生成绩要高出一截。再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来说,高考平均分能增加10分左右,那是意义相当的重大,是其他途径不易达到的高考质量增长点。下面我带大家看一看高考状元的答题规范过程。
1、文字规范化。2006年开始高考实行网上阅卷,就是将考生的答卷扫描后输入电脑再让历史阅卷老师评阅。扫描后的答卷文字稍有变形,如果答卷文字模糊潦草,则扫描输入电脑后将会更模糊潦草。所以我要求学生用楷书或行书书写,不写草体字、繁体字、简化字,文字最起码要工整,力求美观。
2、排版段落化。要求答案有段落层次,每个要点都可分作一段落。如上例中的(1)考生概括出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n个变化就分作n个段落;若分析出促成这一变化的n个原因就分作n个段落。
3、要点序号化。要求答案标上1、2、3...或(1)(2)(3)....或①②③....的序号。如上例中的(1)有n个变化就按顺序标上①②③...n;有n个原因就按顺序标上①②③...n。
4、语言学科化。各学科各有其语言特点,要求用准确的相应学科语言来表述。上例属历史学科,则要求用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来作答,而不能用空洞无物的模糊语言或任意夸张的文学语言。
按照以上规范答题20字要求,我认为上例考生应作答如下:
(1)变化:从分散走向整合。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
②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在以下这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①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
②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
③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原因: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
内容:①政治中心的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 ②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
③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4)启示:(考生回答以下任一内容或类似内容均可)
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
或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
我坚信,我们如果能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落实规范答题要求,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就一定能给高考加分。如果学生以较强的实力为前提,又能全面具备本文开头对联中提到的包括规范答题在内的考试态度与方法,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给那幅考场对联加个横批“榜上有名”或“马到成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