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中重分类调整是怎么回事?

 我来答
维维豆奶Vicky
高粉答主

2019-09-04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7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1万
展开全部

重分类调整是对会计报表的重分类。

重分类调整调表不调账,即不调整明细账和总账,只调整报表项目余额。在进行年报审计时,审计人员会在底稿中编制重分类分录,除此之外,现在很多财务软件,在编制报表时,就会自动进行重分类,调整报表。

扩展资料:

重分类调整的原因

期末资产余额一般为借方,表示持有的债权;相应的,期末负债余额一般为贷方,表示承担的债务。所以,如果资产类科目出现了贷方余额,其将不再是一项资产,而是一项负债,相应的,如果负债类科目出现了借方余额,其就不再是一项负债,而是一项资产。

在报表列示时,如果把资产贷方余额以负数列示在资产栏,或者将负债借方余额以负数列示在负债栏,不仅不能反映资产负债的本来面目,甚至导致财务指标异常。以上提到的是重分类调整的一个主要方面,主要涉及往来款,应收&预收,应付&预付,其他应收&其他应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情况,如在列报时,我们会对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资产负债进行重分类,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归入流动负债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企业预计能够自主的将清偿义务展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明细项目,应当重分类调整为“非流动负债”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分类调整

生活冷知识126
2019-09-03 · 我是生活小达人,乐于助人
生活冷知识126
采纳数:3 获赞数:335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重分类指会计报表的重分类。它调表不调账,即不调整明细账和总账,只调整报表项目余额。

具体说来,它根据会计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而非总账余额(净值)而定,当资产类往来会计科目期末出现贷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债权而是一种债务,应重新分类到负债类科目;反之,当负债类往来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一种债务而是一种债权,应重新分类到资产类科目中去。

比如,应收账款某一明细科目期末出现贷方余额,这时应将它重分类到预收账款当中。同理,应付账款某一明细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这时应将它重分类到预付账款当中。因此,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为重分类的对应科目。

扩展资料

在会计账户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中,有时会出现账户的总账或明细账的余额为负数的情况。比如在利润表(亦即损益表)的税前利润,或者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这些项目的余额为负数时,作为会计师,可以以红字记账,即“财政赤字”;也可以颠倒借贷记录。

但是,有些账户的余额不能为负数,这样这些账户的余额(无论是总账还是明细账)出现负数,就应当作相应的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分类调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utieg
推荐于2017-07-11 · TA获得超过3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97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272万
展开全部
重分类指会计报表的重分类。它调表不调账,即不调整明细帐和总帐,只调整报表项目余额,具体说来,它根据会计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而非总帐余额(净值)而定,当资产类往来会计科目期末出现贷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债权而是一种债务,应重新分类到负债类科目;反之,当负债类往来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一种债务而是一种债权,应重新分类到资产类科目中去。如果不这样进行重分类而直接以总帐余额反映到会计报表当中,则不能反映资产负债的本来面目,甚至导致财务指标异常。比如,应收账款某一明细科目期末出现贷方余额,这时应将它重分类到预收账款当中。同理,应付账款某一明细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这时应将它重分类到预付账款当中。因此,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为重分类的对应科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厄尔尼诺1799
2012-04-01 · TA获得超过191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0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07万
展开全部
通俗讲,我的理解是企业对某个交易或事项的处理由于会计账户应用错误(包括有意无意),导致该交易或事项在会计报表反映项目列示的错误,对该错误的纠正必然引起会计报表反映项目的变动,所以称之为重分类调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云樱纹梦纷蝶
2021-03-10 · TA获得超过99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