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地震、闪电、飓风、海啸、火山爆发哪个破坏更大?

dejinglou
2012-04-21 · TA获得超过388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7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88万
展开全部
既然出200分,必做深刻回答。
大自然中,地震、闪电、飓风、海啸、火山爆发哪个破坏更大?
这是个科学题,也是个哲学题。
说破坏是指对人类家园,还是指生态环境?其实都一样。
我们暂且不说哪个破坏更大。
我们要说的是:地震、闪电、飓风、海啸、火山爆发乃至陨星撞击地球,对地球生物的持续发展和进化都缺一不可。破坏----其实也是创造。如若不然,我们将无立足之地。
一、地震、火山爆发
这是地球具有生命力的表现。它是一种剧烈的地质活动,它使地壳物质得以循环,它为我们创造立足之地。
地球失去了地热,板块运动没有了,火山爆发没有了,当然是人类的灾难越来越少。
但是,另外两种灾难却悄然而至。
1、
地球失去了地热----地核凝固了。大家知道,地球磁场不是永久磁场。地核的内核是铁镍固体,外核是高温等离子液体。地核的内核与地幔、地壳之间有一个转速差。由此使地球成为巨大的等离子自激发电机。电流产生的磁场保护着地球免遭宇宙射线的伤害。如果地球磁场消失,一切生物将不复存在。
2、
大家知道,板块运动和火山爆发是造就陆地的内营力,地球失去了地热,这个内营力将不复存在。陆地将在外营力-----风霜雨雪、洪水河流与冰川的风化剥蚀下逐渐消失。
据可靠数据,陆地上每年被河流带入海洋的泥沙、溶解物质、胶体物质总量为15立方千米。
而陆地面积1.5亿平方千米×平均海拔0.85千米=1.27亿立方千米。
1.27亿/15=0.0847亿年
即847万年后,陆地将不复存在。地球改名叫水球。
二、闪电
这是大自然赐予地球生物的礼花。是地球氮循环最重要的途径。
闪电时氮与氧化合进而与水化合成硝酸,硝酸再与尘埃(金属微粒)化合为硝酸盐,随雨水降落大地,为生物合成蛋白质提供原料。若无闪电,地球不会出现生命。
三、陨星撞击地球
这是为物种更新和生物进化提供机会。若无大灾大难,生物进化就会停滞不前。试想,若无6500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哪有哺乳动物的生存空间与进化机会,又何来你我。
如此等等.........

参考资料: 《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

DCY4612
2012-04-01 · TA获得超过742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93
采纳率:69%
帮助的人:684万
展开全部
这个不好说,首先,先排除闪电,这个基本没破坏(偶尔击中人畜或建筑物,不过现在的高大建筑物避雷设施都很先进)。
地震,要看震级和所发生的地区。震级大,但发生在偏远、人口少的地区,也没多大破坏。震级小,但如果发生在大城市,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普遍不高的话,这无疑也是一个大灾难。
飓风,现在一般可以提前预报,飓风来临之前,完全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它带来的破坏。
火山爆发,现在也可以预报的,还有,活火山(会喷发的火山)基本都在山区,远离城市,即使喷发也造成不了多大危害。
海啸,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海浪,历史上,大海啸也曾造成几万甚至二十万的人死亡。不过,这些大海啸大多是海底地震或火山喷发引起的。
不过,就目前看来,地震的破坏还是最大的,它发生的次数多,范围更广,震级也不小,时常造成重大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寺禾雨
2012-04-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万
展开全部
最具威力的5种自然现象:

第一名:火山爆发

火山并非是喷出“火”的山,它喷出的是一种高温粘稠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岩浆。火山爆发时景象异常壮观。平时,死死被地包在地壳里岩浆,由于其温度极高,又承受着地壳的巨大压力,所以一遇地壳较薄的地方或有裂隙,岩浆就猛烈地冲出地面。

火山的形成是地表下面,越深的地方,温度就越高,大约在20英里深处,温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岩石熔化时,就会膨胀而需要更多更大的空间。这种被高温熔化的物质便会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缝上升。当熔岩槽里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的压力时,便向外爆发而形成一座火山。

当火山爆发时,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大轰鸣,石块飞腾翻滚,炽热无比的岩浆像条条凶残无比的火龙,从地下喷涌而出,吞噬着周围的一切,霎时间,方圆几十里都被笼罩在一片浓烟迷雾之中。有时候,由于火山爆发,还能使平地顷刻间矗立起一座高高的大山,如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和科托帕克希山就是这样形成的;有时候,又能在瞬间吞掉整个村庄和城镇。如庞贝城。

强烈的火山爆发不仅能够摧毁城镇,还可改变局部甚至全球的气候。位列榜首,当之无愧!!

第二名: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海啸威力惊人,影响范围广泛,名列第二。

第三名:地震

地震指大地(岩石圈)的快速颤动。地震按主要成因可分为两种: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对人类的影响最大。这类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应力,引起构造变动而发生的地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岩层脆弱的地方便会发生突然断裂和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颤动。

地震波主要有两种传播形式: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通过能力强,所以当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这时位于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到达,大地便开始前后左右摇晃,严重时造成房倒屋塌、土石崩落、公路变形。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 30倍。

某地区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其大小同震级、震中的距离有直接关系。此外还和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在距震中距离相同的地方有时烈度相差也很大。

地震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地球上差不多每天都有地震,平均每年发生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5万次,7级以上的大震平均不到20次。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因此位列三甲。

第四名:台风

发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较强的热带气旋系统,称为台风.1989年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按照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的大小,把热带气旋划分成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类。风力低于8级的热带气旋称为热带低压,8至9级的称为热带风暴,10至11级的称为强热带风暴,12级或12级以上的称为台风。在东太平洋、大西洋和澳大利亚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或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台风是暖中心的低气压系统,水平分布近似圆形,直径一般为600至1000公里,最大的可达2000公里,最小的只有100公里左右。其垂直范围可从地面伸展到对流层上部。台风由台风眼、涡旋区和大风区组成。眼壁周围有厚厚的云墙,涡旋区中对流云团强烈发展,带来狂风暴雨。台风经过的地方,因大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等造成严重的灾害,如农田、庄稼等被淹没,树木房屋等被摧毁,交通、通讯被切断。

台风发生、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是要有足够大的海面或洋面,而且海面水温必须达到26摄氏度以上。同时,在低层大气还要有一个初始扰动。赤道辐合带涡旋,东风波等均可作为初始扰动促使条件不稳定的大气释放不稳定能量。此外,像对流层垂直风速切变(变率)要小以及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都是台风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多年平均的结果来看,在北半球台风多发生在7至10月,尤以8、9月份最多。不过,不同年份可以相差很多。

台风破坏力虽不如龙卷风大,但因其影响范围较广,名列第四

第五名:龙卷风

龙卷风是从强流积雨云中伸向地面的一中小范围强烈旋风。龙卷风出现时,往往有一个或数个如同“象鼻子”样的漏斗状云柱从云底向下伸展,同时伴随狂风暴雨、雷电或冰雹。龙卷风经过水面,能吸水上升,形成水柱,同云相接,俗称“龙取水”。经过陆地,常会卷倒房屋,吹折电杆,甚至把人、畜和杂物吸卷到空中,带往他处。

龙卷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袭击范围小,龙卷风的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数百米之间。龙卷风的生存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风力特别大,在中心附近的风速可达100-200米/秒。破坏力极强,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有时把人吸走,危害十分严重。

一般情况下,龙卷风是一种气旋。它在接触地面时,直径在几米到 1公里不等,平均在几百米。龙卷风影响范围从数米到几十上百公里,所到之处万物遭劫。龙卷风漏斗状中心由吸起的尘土和凝聚的水气组成可见的“龙嘴”。在海洋上,尤其是在热带,类似的景象在发生称为海上龙卷风。

大多数龙卷风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是顺时针,也有例外情况。卷风形成的确切机理仍在研究中,一般认为是与大气的剧烈活动有关。

从19世纪以来,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大大提高,气象雷达能够监测到龙卷风、飓风等各种灾害风暴。

龙卷风虽是风速最高、破坏力最强的风,但因其破坏范围的限制,只能名列榜尾。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浅笑薰衣草0
2012-04-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万
展开全部
最具威力的5种自然现象:

第一名:火山爆发

火山并非是喷出“火”的山,它喷出的是一种高温粘稠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岩浆。火山爆发时景象异常壮观。平时,死死被地包在地壳里岩浆,由于其温度极高,又承受着地壳的巨大压力,所以一遇地壳较薄的地方或有裂隙,岩浆就猛烈地冲出地面。

火山的形成是地表下面,越深的地方,温度就越高,大约在20英里深处,温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岩石熔化时,就会膨胀而需要更多更大的空间。这种被高温熔化的物质便会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缝上升。当熔岩槽里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的压力时,便向外爆发而形成一座火山。

当火山爆发时,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大轰鸣,石块飞腾翻滚,炽热无比的岩浆像条条凶残无比的火龙,从地下喷涌而出,吞噬着周围的一切,霎时间,方圆几十里都被笼罩在一片浓烟迷雾之中。有时候,由于火山爆发,还能使平地顷刻间矗立起一座高高的大山,如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和科托帕克希山就是这样形成的;有时候,又能在瞬间吞掉整个村庄和城镇。如庞贝城。

强烈的火山爆发不仅能够摧毁城镇,还可改变局部甚至全球的气候。位列榜首,当之无愧!!

第二名: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海啸威力惊人,影响范围广泛,名列第二。

第三名:地震

地震指大地(岩石圈)的快速颤动。地震按主要成因可分为两种: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对人类的影响最大。这类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应力,引起构造变动而发生的地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岩层脆弱的地方便会发生突然断裂和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颤动。

地震波主要有两种传播形式: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通过能力强,所以当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这时位于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到达,大地便开始前后左右摇晃,严重时造成房倒屋塌、土石崩落、公路变形。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 30倍。

某地区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其大小同震级、震中的距离有直接关系。此外还和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在距震中距离相同的地方有时烈度相差也很大。

地震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地球上差不多每天都有地震,平均每年发生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5万次,7级以上的大震平均不到20次。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因此位列三甲。

第四名:台风

发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较强的热带气旋系统,称为台风.1989年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按照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的大小,把热带气旋划分成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类。风力低于8级的热带气旋称为热带低压,8至9级的称为热带风暴,10至11级的称为强热带风暴,12级或12级以上的称为台风。在东太平洋、大西洋和澳大利亚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或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台风是暖中心的低气压系统,水平分布近似圆形,直径一般为600至1000公里,最大的可达2000公里,最小的只有100公里左右。其垂直范围可从地面伸展到对流层上部。台风由台风眼、涡旋区和大风区组成。眼壁周围有厚厚的云墙,涡旋区中对流云团强烈发展,带来狂风暴雨。台风经过的地方,因大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等造成严重的灾害,如农田、庄稼等被淹没,树木房屋等被摧毁,交通、通讯被切断。

台风发生、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是要有足够大的海面或洋面,而且海面水温必须达到26摄氏度以上。同时,在低层大气还要有一个初始扰动。赤道辐合带涡旋,东风波等均可作为初始扰动促使条件不稳定的大气释放不稳定能量。此外,像对流层垂直风速切变(变率)要小以及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都是台风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多年平均的结果来看,在北半球台风多发生在7至10月,尤以8、9月份最多。不过,不同年份可以相差很多。

台风破坏力虽不如龙卷风大,但因其影响范围较广,名列第四

第五名:龙卷风

龙卷风是从强流积雨云中伸向地面的一中小范围强烈旋风。龙卷风出现时,往往有一个或数个如同“象鼻子”样的漏斗状云柱从云底向下伸展,同时伴随狂风暴雨、雷电或冰雹。龙卷风经过水面,能吸水上升,形成水柱,同云相接,俗称“龙取水”。经过陆地,常会卷倒房屋,吹折电杆,甚至把人、畜和杂物吸卷到空中,带往他处。

龙卷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袭击范围小,龙卷风的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数百米之间。龙卷风的生存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风力特别大,在中心附近的风速可达100-200米/秒。破坏力极强,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有时把人吸走,危害十分严重。

一般情况下,龙卷风是一种气旋。它在接触地面时,直径在几米到 1公里不等,平均在几百米。龙卷风影响范围从数米到几十上百公里,所到之处万物遭劫。龙卷风漏斗状中心由吸起的尘土和凝聚的水气组成可见的“龙嘴”。在海洋上,尤其是在热带,类似的景象在发生称为海上龙卷风。

大多数龙卷风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是顺时针,也有例外情况。卷风形成的确切机理仍在研究中,一般认为是与大气的剧烈活动有关。

从19世纪以来,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大大提高,气象雷达能够监测到龙卷风、飓风等各种灾害风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iadrona
2012-04-13 · TA获得超过77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8.6万
展开全部
如果说造成不可避免的大量人员死亡的程度来算,海啸第一名,因为海啸不可预报,而且根本无法阻止破坏,看看仙台那次海啸,什么防洪堤,一推就倒了(虽然次数不多,但有则是毁灭性,蒙特港,印尼,仙台都先后发生了毁灭性海啸)
地震应该第二(不算次生灾害),现在发达地区都已经具备先进的防震设施,危害不大,但欠发达地区就会造成大型的人员死伤。
飓风第三。火山爆发第四(因为火山附近基本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造成的损失非常有限)
闪电第五(可以忽略,根本就谈不上是灾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