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周恩来同志顽强的学习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来自他的伟大抱负。早在青少年读书时期,他就确立了为着中华民族的富强,为着造福于人民而学习的志向。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伯...
周恩来同志顽强的学习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来自他的伟大抱负。
早在青少年读书时期,他就确立了为着中华民族的富强,为着造福于人民而学习的志向。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伯父到东北读书。在这期间,他阅读了不少热心改革的中外政治思想家的著作,幼小的心灵燃起了改造中国、富强中华民族的火焰。
有一天,身穿长衫的魏校长给学生上课时,问大家:“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啊?”
教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老校长叫起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学生,让他回答这个问题,他慢声慢语地说:“为明礼而读书。”
老校长摇了摇头,又叫一个官家子弟。这个学生很傲慢地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老校长叹了口气,接着把一个靴鞋老板的儿子叫了起来。他得意洋洋地答道:“为家父而读书。”
其他一些家境贫穷的学生,有的说;“为挣钱,为吃穿!”也有的说:“为不欺负!”
老校长皱着眉头,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眼光忽然落在周恩来的身上:“周恩来,你为什么到学校来读书?”
周恩来从容不迫地站起来,用南方口音清晰有力地答道:“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他没料到一个年位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校长睁大吃惊的眼睛又追问:“你为什么读书?”周恩来提高嗓音,坚定地重复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小小的教室里久久回响。老校长高兴地说:“
”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形容说话响亮而有力。”可用文中“ ”一词来概括。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垂头丧气——( ) 慌慌张张——( )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请将“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句意。
6.“铿锵有力的声音”文中指的是
7.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因为
8.联系上文展开想象,把本文的结尾段补充完整,写在文末的横线上。
9.读了短文后,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受吗? 展开
早在青少年读书时期,他就确立了为着中华民族的富强,为着造福于人民而学习的志向。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伯父到东北读书。在这期间,他阅读了不少热心改革的中外政治思想家的著作,幼小的心灵燃起了改造中国、富强中华民族的火焰。
有一天,身穿长衫的魏校长给学生上课时,问大家:“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啊?”
教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老校长叫起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学生,让他回答这个问题,他慢声慢语地说:“为明礼而读书。”
老校长摇了摇头,又叫一个官家子弟。这个学生很傲慢地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老校长叹了口气,接着把一个靴鞋老板的儿子叫了起来。他得意洋洋地答道:“为家父而读书。”
其他一些家境贫穷的学生,有的说;“为挣钱,为吃穿!”也有的说:“为不欺负!”
老校长皱着眉头,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眼光忽然落在周恩来的身上:“周恩来,你为什么到学校来读书?”
周恩来从容不迫地站起来,用南方口音清晰有力地答道:“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他没料到一个年位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校长睁大吃惊的眼睛又追问:“你为什么读书?”周恩来提高嗓音,坚定地重复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小小的教室里久久回响。老校长高兴地说:“
”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形容说话响亮而有力。”可用文中“ ”一词来概括。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垂头丧气——( ) 慌慌张张——( )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请将“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句意。
6.“铿锵有力的声音”文中指的是
7.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因为
8.联系上文展开想象,把本文的结尾段补充完整,写在文末的横线上。
9.读了短文后,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受吗?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清晰有力
3. 垂头丧气——( 得意洋洋 ) 慌慌张张——( 从容不迫 )
4.周恩来青少年读书时期去了东北读书。他的校长来给他们上课,问为何来读书,同学们的回答都大同小异,只有周恩来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这异于寻常的回答,难道不使魏校长十分震惊吗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7.校长没有想到年仅十二岁的周恩来有如此远大的抱负。
8.“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9.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2.清晰有力
3. 垂头丧气——( 得意洋洋 ) 慌慌张张——( 从容不迫 )
4.周恩来青少年读书时期去了东北读书。他的校长来给他们上课,问为何来读书,同学们的回答都大同小异,只有周恩来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这异于寻常的回答,难道不使魏校长十分震惊吗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7.校长没有想到年仅十二岁的周恩来有如此远大的抱负。
8.“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9.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展开全部
是作业吗,是作业自己写啊,不会问同学和老师,不要网上求助。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知道还问你啊
无聊的回答
追答
我晕,90后的口气不小啊,不学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