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100

2001年8月12日,Bino提出汇票和原产地证明,从中国的吉林省玉米由信用证支付。汇票以农业有限公司名义开具,印香港银行拒绝接受谈判文件。2001年8月17日,Bino... 2001年8月12日,Bino提出汇票和原产地证明,从中国的吉林省玉米由信用证支付。汇票以农业有限公司名义开具,印香港银行拒绝接受谈判文件。2001年8月17日,Bino提出草案提请印度对印银行和其他文件的谈判,但被告知,信用证已被撤销,因为船只向印度运载玉米时,被火烧毁。此外,印香港银行认为,原产地证书不符合信用证所描述的关于汇票和信用证从这些事实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发表评论。 展开
 我来答
mayi6921
2012-04-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1万
展开全部
产生和发展
  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经济法,是泛指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它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法律规范的总称。   何谓国际经济关系?学者界说可分为两大类。一说认为国际经济关系专指国家政府之间、国际组织之间或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之间由于经济交往而产生的各种关系;其主体,限于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在国际公法上具有独立人格的其他实体。另一说则认为国际经济关系不仅包含上述内容,而且包含属于不同国家的个人之间、法人之间、个人与法人之间以及他们与异国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由于经济交往而产生的各种关系;其主体,包括在国际民商法、国际私法上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或组织,即属于不同国家的国民个人(自然人)及各种法人。   国际经济法,就其广义的内涵而言,是各国统治阶级在国际经济交往方面协调意志或个别意志的表现。各国的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总是尽力把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秩序建立起来和固定下来,使它具有拘束力、强制力,于是就出现了各种法律规范。法律就是秩序创建的固定化和强制化。法律与秩序两者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是具有普遍性的。为维护各个历史时期的国际经济秩序制订了具有一定约束力或强制性的国际经济行为规范,即国际经济法。它是巩固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变革旧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衡诸历史事实,上述第二种见解是可以接受的。迄今为止   ,国际经济法经历了萌芽、发展、转折更新三大阶段,而每一个大阶段又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7886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武汉草原风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西安夜猫子4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武汉草原风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9770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