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白石的生活年代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作品风格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代表作品及生平事迹是《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扩展资料:
齐白石是20世纪的一位著名画家。他从一个湖南湘潭出生的农民的儿子——乡间雕花谋生的木匠,到举世闻名的画家,在中国画的许多领域都有非凡的创造。1953年,为庆祝他93岁寿辰,有关部门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祝寿仪式。
1955年,齐白石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1957年,齐白石以95岁高龄在北京逝世后,国家又为其组织了盛大的公祭仪式,为他一生的荣耀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999年10月29日,《光明日报》发表林木的文章《谁是识白石之伯乐》。文中说:齐白石是怎样成名的?那位提携他的人是谁?全中国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徐悲鸿。但事实上,齐白石此前早就成了名,而且提携他的不是徐悲鸿,而是陈师曾。
据齐璜(白石)口述、张次溪笔录的《白石老人自传》等书都对陈师曾提携齐白石有明确的记载。
1917年,当齐白石第二次到北京避匪患,在琉璃厂南纸店卖画、印时,就受到当时北京画坛领袖陈师曾的赏识。陈师曾的循迹造访,使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在陈师曾的劝告下,品格不错但画法太似太拘谨的齐白石准备“衰年变法”。
齐白石自称,“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师曾劝我自出新意,变通画法,我听了他话,自创红花墨叶的一派”。
真正变法是从1917年底回湖南而1919年初再返北京后开始的。变法的确是受陈师曾的启发而进行的。也时时受到陈师曾的帮助。
胡佩衡这位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导师、齐的朋友就说过,陈师曾曾对他讲,齐白石“思想新奇,不是一般画家能画得出来的……我们应该特别帮助这位乡下老农,为他的绘画宣传。
经过3年的变法,到1922年,陈师曾携齐白石画在日本东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齐名声大震于东瀛,画价亦爆增。
对此,齐在自传中不无欣慰地写道:“2尺长的纸,卖到250银币……还听说法国人在东京,选了师曾和我两人的画,加入巴黎艺术展览会……我做了一首诗,作为纪念:曾点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纸众争夸;平生羞杀传名姓,海国都知老画家。
从此以后,我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这都是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
1923年陈师曾病故,齐白石十分伤心,他对张次溪说:“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是永远忘不了他的……我如没有师曾的提携,我的画名,不会有今天”。的确,1922年以后,齐白石国际国内名声鹊起。外国人都涌至齐白石家里买画,琉璃厂的老板也热情起来。
有齐白石自己之诗为证:“一身画债终难了,晨起挥毫夜睡迟。晚岁破除年少懒,谁教姓字世都知。”且自注云:“因外客索画,一日未得休息,倦极自嘲。”林琴南对齐白石画亦极佩服,至有“南吴(昌硕)北齐(白石)”之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齐白石是怎样成名的
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后从当地文化人陈少蕃、胡沁园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遂以卖画、刻印为生。中年曾多次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诗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制印取法秦权、汉印、汉碑额,单刀直下,豪快有力。书学何子贞、金冬心、李北海、《天发神谶》、《三公山》,晚年参以曹子建碑。绘画在陈师曾支持下有“衰年变法”,在博大与精微之间游刃。做了不少“千古绝唱”的“好文章”。
齐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齐白石(1863年—1957年),湖南湘潭人。我国近代美术文化史上的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
齐白石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跨车胡同13号,是他64岁时花2000银元购买的,之后进行了修缮。1984年9月,故居被北京市文物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齐白石的12个子女及后辈继承其艺术的情况,齐良迟介绍,子辈有四位继承,分别是三子齐良己、女儿齐良止、幼子齐良末和自己;孙辈有孙子齐展仪、孙女齐秉淑。另据齐良迟介绍,由北京画院筹办的“北京齐白石现代艺术中心”受到北京市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目前正在长安街上选址。
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画家齐白石作品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