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和来历,有关清明的古诗有哪些??

 我来答
来自开心岛有趣的白玉棠
高粉答主

2019-03-03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答主
回答量:93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5万
展开全部

清明节的来历: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被迫逃亡,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却把介子推给遗忘了。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

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始终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风俗: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祭祖扫墓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重大的仪式之一,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俗,用来思念逝去的亲人和祭奠血脉相承的先祖,曾有人说“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这应该就是祭祖扫墓最好的写照了吧。

和清明节有关的古诗: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 ——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梦回山枕隐花钿。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 张先《青门引·春思》

努力攀岩的薇儿
2019-03-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36
展开全部

清明的来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为感谢恩人、大忠臣介子推而设置的感恩节、报恩节,历时已有二千多年了。当时作为晋国的公子重耳遭献公追杀,流亡十九年 ,归国掌权后,重整晋国雄风,史称晋文公。因介子推的一句“清明君”,重耳作为一代明君,让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史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中,一群陪同者大都散去。只有大臣介子推等少数人始终追随他而不离不弃,“割股啖君”的成语,就是介子推在重耳“山穷水尽”潦倒无人施舍饭吃时,割自的股肉,以股肉烤了侍奉重耳的铁血见证。

重耳励精图治晋国大强之后,遍封群臣,独漏了恩臣介子推没有受到王封。经提醒重封介子推时,介子推认为尽了做臣子的本分,不求利禄,携母亲归隐深山屡屡拒见晋文公。重耳放火烧山迫其出山相见,烧山后晋文公带人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一同坐在一棵老柳树已经死去。在装殓时,从介子推母子背靠的柳树洞里发现“介子推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为纪念恩臣介子推,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并禁火寒食,以寄哀思。第二年晋文公拜祭介子推时,发现那棵老柳树复活了并赐名“清明柳”,并将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至此,“寒食节”、“清明节”沿袭至今。 

清明节古诗:

清明即事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   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  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ongth1026
推荐于2016-02-01 · TA获得超过11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万
展开全部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手机用户457fd
2012-04-07 · TA获得超过5.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16万
展开全部
春晓 王八蛋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2-04-07
展开全部
清明节的习俗有祭祀 踏青 荡秋千 蹴鞠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