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和点评
展开全部
渐暖的空气,破冰的流水,渐绿的柳枝,吐芽的苞蕾,这些春的使者,驱散了料峭的寒风,送来了温暖的气息!被风簇拥着的春天,阳光和煦,万物生机勃勃,春雨滋润,兰馨蕙香。“红杏枝头春意闹”,自然界的精灵们自然也不甘寂寞,将无声的浓郁春意表现得似有声音般轰轰烈烈。三月,这样一个热闹的年轮,万物复苏的月份,演绎春天的方式也更扣人心弦。
三月的细雨如丝如雾,隐隐只能朦胧着感觉,绵绵地又似柔情的世界,笼罩在周围,似一种如梦如幻的幻境,漫步微雨中,感受“小雨纤纤风细细”的美丽与浪漫。听着脚下踏起水花的声音,触摸柔顺的雨丝,真有一种难得的惬意与悠闲。
三月的春天是孕育的季节,一切都在萌芽阶段。柳丝轻摇,梢尖微点水面,漾起泛泛涟漪。“绿杨烟外晓寒轻”,杨柳堆烟,漫眼的是无际的嫩绿,感受着沁脾的清爽和温柔的抚摸。相信到了暮春,伴随着飘飞的柳絮,又是另一番动人美景!
春来也,飘柳万绦绿如海。春天,草长莺飞,丝绦拂堤,处处洋溢着和暖的气息,奏响着和谐的旋律,演绎着动人的画面!春来了,三月的物既无声又有声地昭示着,在鸣啭的黄鹂声中,在含苞的迎春花中,在缠绵的春雨丝中,在飘扬的柳丝条中,到处在召唤着春天的来临!徜徉在三月的暖风中,小园徐步,怡然自得,春自已经到来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会。我很奇怪,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然而他们不是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着春天的色彩吗?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中,还有零星的枯黄,那是残冬留下的痕迹。你也许会叹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着那几茎折肢断臂、垂头丧气的小草,谁还会有好心境?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黄的冬衣,你会有更新奇的发现,嘿!里面却是绿的!原来外表枯黄的小草也在孕育着,孕育着更美的春天。
我终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为什么这样丰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笔勤奋地挥动着;是稚气的孩子们天真地打扮着;是被人们忽视的小草默默地孕育着。尽情地享受着春的色彩的怡悦的人们啊,你为春天的色彩贡献了什么?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小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晨瑕想
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微风吹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
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生物在春晨中醒来,展示着生命的可贵、诱人。
春晨点染心中的希望,激发着人生的热情。
春光明媚
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到处是郊游踏青的人群,有老年人的慈爱满意,有情人的欢乐开怀,有孩子的天真笑容。
恍忽间明白:春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为它让人的心情在此刻绽放。
春雨绵绵
春雨和着春雷、随着春风、淅淅沥沥飘来。
春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透着这缕缕蚕丝,世界的万物如同淡淡、蒙蒙的写意画,忽隐忽现。
我喜欢春雨,不光喜欢它换来的雨后春笋的英姿,更喜欢的是:踏进这淡蓝色的烟雨,在这雨季,你为我撑出的一片无雨的天地。
春意盎然
春是活泼的、春是狂热的、春是姿意生长的、春是年青旺盛的。
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爱。
没有春的万紫千红?哪来秋的硕果累累?
春夜沉思
春天的夜晚,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有风拂过脸颊,掠起长发。月光如水平静柔和。我心如这月光,平静柔和。不敢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开端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一如这春夜长长远远。
春
春天在哪儿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1.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6.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9.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10.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15.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6.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17.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18.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一阵阵沁人心肺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
19.杉树枝头的芽簇已经颇为肥壮,嫩嫩的,映着天色闪闪发亮,你说春天还会远吗?
解说词(六):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大自然刚健有为,亘古运行。每一个冬季,都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每一份耕耘,都会带来金秋的收获。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有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夸父。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我们无从考证为什么夸父要去追赶太阳。古人想告诉后人的是夸父身上那股不畏天,不服输的气概。面对人人敬畏的日神,夸父却敢与之一决高低。累了渴了,他一口气喝干黄河、渭水。日头依然在西沉,夸父依然在追赶。但是,在奔走的途中,夸父终于倒下了。
这是何等的气概!为追求理想,百折不挠,奋勇向前,死而后已。
在夸父倒下的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个胸怀夸父遗志追赶太阳,追赶光明的人们,至今仍在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他们自强不息,他们百折不挠,他们斗志昂扬!
《周易》,这是一部古老、深奥、最耐人寻味的书。书里对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相生相克的规律提出一整套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它把宇宙中的两种力量,阴和阳的推衍演化,看成是宇宙生生不息、内在变化的动力之源。易经的思想在历史上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政治、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和发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易传》开篇中的一句话,讲的是天道刚健,周而复始,永无止息。人们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
由于条件的限制,古人不可能十分科学地掌握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但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才智,逐步掌握自然规律,并且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悟出许多人类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这些准则和规范,成为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注释《易传》时说过: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人,应该勤奋努力,自强不息,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成为时代的骄子。
孔子有位弟子叫子贡。据传说,子贡觉得跟孔子做学问太辛苦,提出想少学几样学问,少尽几种社会责任,孔子都不答应。子贡便问:何时可以休息?孔子说:看见那一个个像大鼎一样、像小山包一样的坟头了么?当你进入到那里去时,就可以休息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就是孔子的人生信条。
数千年来,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华夏民族奋斗的勇气,屡屡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
在逆境里,尤其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奋斗不止的毅力。
公元前99年,汉朝将军李陵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三万铁骑作战。那是一场残酷的战斗,尽管汉兵英勇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李陵被匈奴俘获,投降了。
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上疏为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受此奇耻大辱,痛不欲生。
司马迁在厄运面前最终没有低下他高贵的头颅,肉体和心灵的巨大耻辱,激起了他顽强的斗志。他发愤写作,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五十二万字的鸿篇巨著———《史记》,实现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理想。
古人常说:多难兴才。在中国历史上,像司马迁这样忍辱负重的仁人志士何止成千上万。
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
越王勾践为雪国耻而卧薪尝胆;
韩信遭胯下之辱而后能统帅雄师百万;
曹雪芹家徒四壁却写下了不朽的《红楼梦》;
……
历史上无数的杰出人物,都是在逆境中拼搏胜出的强者!
在现代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把中华民族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靠小米加步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国。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图生存谋发展,要想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不断进取。
三千多年前,商朝有位君主叫“汤”,被后人誉为一代明君。商汤在他的洗脸盆上刻上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著名的“汤之盘铭”。意思是说每天都有新气象,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都有谋求新发展。
放眼整个人类文明史,一个民族,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它就必然走向衰落。只有居安思危,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才能保持昂扬的斗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哪个朝代,不是因为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才迎来了太平盛世?哪个帝王,不是因为骄奢淫逸,朝政废弛,才导致内忧外患,遭遇灭顶之灾?
紫禁城内的景运门外,有一座箭亭,它建于清顺治初年,初名射殿。
箭亭内立着一块碑石,名曰《训守冠服骑射碑》。而后人更形象地称之为《居安思危碑》或《下马即亡碑》。
碑文近千字,记载的是乾隆皇帝重申大清开国皇帝太极警戒后世的圣谕。
满族原是生活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一个少数民族。常年的狩猎生活,练就了满族人机敏强健的体魂,他们长于骑射,勇猛善战,马不离鞍,弓不离手。他们穿戴着紧身窄袖的衣服和便于行动的鞋帽,无论是从事生产,还是行军作战,均灵活便捷。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国势日益强盛,满族人的生活条件大为改观。这时,上到王公贵族,下至八旗官兵,纷纷羡慕起明朝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进而相互模仿攀比。贪图安逸的风气日渐上升,勤于骑射和练习武艺的传统则日渐荒废,一些贵族大臣还上书皇太极,建议采纳汉人宽衣大袖的服制。所有这些,都引起了皇太极的高度警觉。当年十一月,皇太极在沈阳皇宫翔凤楼召集群臣,告诫他们不要丢失了重骑射、尊服饰的民族传统,指出耽于酒色,享乐无度,会导致社稷的倾危。
大清帝国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世的勤政治理,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国养活着世界1/3的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至乾隆中后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遗憾的是,清朝逐渐腐朽的制度没有能够保证皇太极训喻的执行,其后世子孙没有引以为戒,相反却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致使国势渐衰。就是乾隆本人,早年虽然很勤奋,后来却越来越懈怠。当西方大规模地迈向近代工业化道路时,乾隆皇帝正六下江南,游山玩水,吟诗作乐。
乾隆晚年的大清帝国,迅速踏上了衰落的不归路,昨日的鼎盛转眼间成为明日黄花。
贪图享乐,荒废朝政,足以亡国;而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不能与时偕行,变革求新,就只能加速覆灭的进程。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封建帝王开创了康乾盛世,却都不愿睁眼看世界,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沉浸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当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时,乾隆帝却没有勇气派一个使团到欧洲去看个究竟,丧失了一次知己知彼的大好时机。中华民族被一误再误,跟不上时代的前进步伐,顺应不了世界的发展潮流,被西方人远远地甩在后面,使中华民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可悲下场!
1842年8月29日,清朝代表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一个曾走在世界前列的“天朝大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此时,距乾隆之死尚不过43年!国家盛衰的反差竟是如此之大。
数百年来,《下马即亡碑》默默地矗立在紫禁城内,见证了大清的盛衰兴亡,也让我们不断反思这一段中华民族的历史。它警醒着我们要永远保持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的二十一世纪。
社会主义中国二十年多来的改革开放,奏响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最强音。
这是一位时代伟人,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他的一生,体现着民族精神的伟大风范。他一生坎坷,曾三起三落。每一次的失落,更磨砺了他的意志,每一次的复出,都令他大有作为,大放光彩。当他以70岁的高龄重新回到领导岗位时,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由于十年动乱已是困难重重,百废待兴;中华民族已经被世界先进民族拉开了五十年以上的距离。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用朴实的语言,为整个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唯一正确的选择。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奋发图强,迎头赶上。
这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时代。民族的强盛、祖国的繁荣,有赖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自强。唯有将千千万万个自强者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要自强,必先自信自立。一个人能否完善自身,能否永葆活力,能否有所作为,主要取决于自己。要自强,就不要怨天尤人,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自强,还需“自胜”。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曾在《道德经》一书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他告诉我们,一个人,能了解别人,是有智慧;能了解自己,是明白清醒;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弱点,那才是真正的强大。
在这里,老子的“自胜”,和孔子所提倡的“克己”是一个意思。自胜、克己,就是自觉地去克服自己的缺点,战胜自己的弱点,实现自我完善。
鲁迅笔下的这个人物,令不少国人为之汗颜。阿Q因为自己长了个瘌痢头,就忌讳听到“光”、“亮”二字;明明挨了赵老爷的打骂、假洋鬼子的羞辱,还硬说是“儿子打老子”。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在是与自胜的精神背道而驰。我们要的是自胜,而不是自欺;自欺无法自胜,更无法自强。
《孟子》曾告诫人们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一些不良的风气,让我们格外关注。社会的前进,让一些人变得富裕起来,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已经忘却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由创业者变成了醉生梦死的享乐者。
下一代的精神风貌同样引发了社会的忧思。无数的家庭小皇帝使娇撒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十多年前人们通过中日两国少年在夏令营中的表现就发现,中国儿童在独立自主,在毅力方面远不如日本。一些走向成人的大学生,依然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其中的个别人,因为不能克服生活、恋爱、人际关系中的压力而自杀。这种精神性的残疾令人震惊!
自强不息,就是需要人们在困厄的时候,勇于向命运挑战,向逆境挑战,不屈服,不妥协,不消沉,不退避,并有勇气去战胜它。人类不断前行的历程,就是在不断战胜困厄的同时,不断战胜自己,逐步走向强大,走向今天的文明昌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以楚霸王破釜沉舟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道出了自强不息的昂扬底蕴。
自强不息要的是奋发进取,永远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心态。2003年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海迪,坐着轮椅走上了讲坛。这位在轮椅上生活了40余年的残疾人,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成为激励千万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楷模。
自强者离不开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自强者的勇气,不仅表现在轰轰烈烈的事业当中,更多地表现在平凡平静的生活中,这是一种日积月累的考验。遭遇冷落泰然处之,穷困潦倒雄心不泯,受到误解心平气和……这才是自强不息应有的精神底蕴。
困苦是一个人在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遭遇。人生不是因为为所欲为而自由和幸福,而是因为克服困难和战胜自我而自由和幸福。人惟有在不断自强的日子里,才能真正品味到生命的意义和充满活力的人生。
自强者并不是孤军奋战。善于取得他人的帮助,汲取他人的经验,以强化和完善自我,也是一个自强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一个人的成功主要不在于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于有多好的环境,而在于是否有坚定的意志、必胜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不在于它以往的历史有多辉煌,而在于能否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奋起直追。
只要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总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大自然刚健有为,亘古运行。每一个冬季,都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每一份耕耘,都会带来金秋的收获。
三月的细雨如丝如雾,隐隐只能朦胧着感觉,绵绵地又似柔情的世界,笼罩在周围,似一种如梦如幻的幻境,漫步微雨中,感受“小雨纤纤风细细”的美丽与浪漫。听着脚下踏起水花的声音,触摸柔顺的雨丝,真有一种难得的惬意与悠闲。
三月的春天是孕育的季节,一切都在萌芽阶段。柳丝轻摇,梢尖微点水面,漾起泛泛涟漪。“绿杨烟外晓寒轻”,杨柳堆烟,漫眼的是无际的嫩绿,感受着沁脾的清爽和温柔的抚摸。相信到了暮春,伴随着飘飞的柳絮,又是另一番动人美景!
春来也,飘柳万绦绿如海。春天,草长莺飞,丝绦拂堤,处处洋溢着和暖的气息,奏响着和谐的旋律,演绎着动人的画面!春来了,三月的物既无声又有声地昭示着,在鸣啭的黄鹂声中,在含苞的迎春花中,在缠绵的春雨丝中,在飘扬的柳丝条中,到处在召唤着春天的来临!徜徉在三月的暖风中,小园徐步,怡然自得,春自已经到来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会。我很奇怪,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然而他们不是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着春天的色彩吗?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中,还有零星的枯黄,那是残冬留下的痕迹。你也许会叹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着那几茎折肢断臂、垂头丧气的小草,谁还会有好心境?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黄的冬衣,你会有更新奇的发现,嘿!里面却是绿的!原来外表枯黄的小草也在孕育着,孕育着更美的春天。
我终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为什么这样丰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笔勤奋地挥动着;是稚气的孩子们天真地打扮着;是被人们忽视的小草默默地孕育着。尽情地享受着春的色彩的怡悦的人们啊,你为春天的色彩贡献了什么?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小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晨瑕想
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微风吹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
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生物在春晨中醒来,展示着生命的可贵、诱人。
春晨点染心中的希望,激发着人生的热情。
春光明媚
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到处是郊游踏青的人群,有老年人的慈爱满意,有情人的欢乐开怀,有孩子的天真笑容。
恍忽间明白:春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为它让人的心情在此刻绽放。
春雨绵绵
春雨和着春雷、随着春风、淅淅沥沥飘来。
春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透着这缕缕蚕丝,世界的万物如同淡淡、蒙蒙的写意画,忽隐忽现。
我喜欢春雨,不光喜欢它换来的雨后春笋的英姿,更喜欢的是:踏进这淡蓝色的烟雨,在这雨季,你为我撑出的一片无雨的天地。
春意盎然
春是活泼的、春是狂热的、春是姿意生长的、春是年青旺盛的。
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爱。
没有春的万紫千红?哪来秋的硕果累累?
春夜沉思
春天的夜晚,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有风拂过脸颊,掠起长发。月光如水平静柔和。我心如这月光,平静柔和。不敢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开端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一如这春夜长长远远。
春
春天在哪儿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1.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6.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9.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10.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15.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6.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17.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18.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一阵阵沁人心肺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
19.杉树枝头的芽簇已经颇为肥壮,嫩嫩的,映着天色闪闪发亮,你说春天还会远吗?
解说词(六):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大自然刚健有为,亘古运行。每一个冬季,都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每一份耕耘,都会带来金秋的收获。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有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夸父。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我们无从考证为什么夸父要去追赶太阳。古人想告诉后人的是夸父身上那股不畏天,不服输的气概。面对人人敬畏的日神,夸父却敢与之一决高低。累了渴了,他一口气喝干黄河、渭水。日头依然在西沉,夸父依然在追赶。但是,在奔走的途中,夸父终于倒下了。
这是何等的气概!为追求理想,百折不挠,奋勇向前,死而后已。
在夸父倒下的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个胸怀夸父遗志追赶太阳,追赶光明的人们,至今仍在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他们自强不息,他们百折不挠,他们斗志昂扬!
《周易》,这是一部古老、深奥、最耐人寻味的书。书里对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相生相克的规律提出一整套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它把宇宙中的两种力量,阴和阳的推衍演化,看成是宇宙生生不息、内在变化的动力之源。易经的思想在历史上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政治、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和发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易传》开篇中的一句话,讲的是天道刚健,周而复始,永无止息。人们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
由于条件的限制,古人不可能十分科学地掌握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但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才智,逐步掌握自然规律,并且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悟出许多人类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这些准则和规范,成为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注释《易传》时说过: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人,应该勤奋努力,自强不息,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成为时代的骄子。
孔子有位弟子叫子贡。据传说,子贡觉得跟孔子做学问太辛苦,提出想少学几样学问,少尽几种社会责任,孔子都不答应。子贡便问:何时可以休息?孔子说:看见那一个个像大鼎一样、像小山包一样的坟头了么?当你进入到那里去时,就可以休息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就是孔子的人生信条。
数千年来,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华夏民族奋斗的勇气,屡屡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
在逆境里,尤其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奋斗不止的毅力。
公元前99年,汉朝将军李陵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三万铁骑作战。那是一场残酷的战斗,尽管汉兵英勇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李陵被匈奴俘获,投降了。
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上疏为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受此奇耻大辱,痛不欲生。
司马迁在厄运面前最终没有低下他高贵的头颅,肉体和心灵的巨大耻辱,激起了他顽强的斗志。他发愤写作,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五十二万字的鸿篇巨著———《史记》,实现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理想。
古人常说:多难兴才。在中国历史上,像司马迁这样忍辱负重的仁人志士何止成千上万。
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
越王勾践为雪国耻而卧薪尝胆;
韩信遭胯下之辱而后能统帅雄师百万;
曹雪芹家徒四壁却写下了不朽的《红楼梦》;
……
历史上无数的杰出人物,都是在逆境中拼搏胜出的强者!
在现代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把中华民族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靠小米加步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国。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图生存谋发展,要想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不断进取。
三千多年前,商朝有位君主叫“汤”,被后人誉为一代明君。商汤在他的洗脸盆上刻上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著名的“汤之盘铭”。意思是说每天都有新气象,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都有谋求新发展。
放眼整个人类文明史,一个民族,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它就必然走向衰落。只有居安思危,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才能保持昂扬的斗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哪个朝代,不是因为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才迎来了太平盛世?哪个帝王,不是因为骄奢淫逸,朝政废弛,才导致内忧外患,遭遇灭顶之灾?
紫禁城内的景运门外,有一座箭亭,它建于清顺治初年,初名射殿。
箭亭内立着一块碑石,名曰《训守冠服骑射碑》。而后人更形象地称之为《居安思危碑》或《下马即亡碑》。
碑文近千字,记载的是乾隆皇帝重申大清开国皇帝太极警戒后世的圣谕。
满族原是生活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一个少数民族。常年的狩猎生活,练就了满族人机敏强健的体魂,他们长于骑射,勇猛善战,马不离鞍,弓不离手。他们穿戴着紧身窄袖的衣服和便于行动的鞋帽,无论是从事生产,还是行军作战,均灵活便捷。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国势日益强盛,满族人的生活条件大为改观。这时,上到王公贵族,下至八旗官兵,纷纷羡慕起明朝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进而相互模仿攀比。贪图安逸的风气日渐上升,勤于骑射和练习武艺的传统则日渐荒废,一些贵族大臣还上书皇太极,建议采纳汉人宽衣大袖的服制。所有这些,都引起了皇太极的高度警觉。当年十一月,皇太极在沈阳皇宫翔凤楼召集群臣,告诫他们不要丢失了重骑射、尊服饰的民族传统,指出耽于酒色,享乐无度,会导致社稷的倾危。
大清帝国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世的勤政治理,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国养活着世界1/3的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至乾隆中后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遗憾的是,清朝逐渐腐朽的制度没有能够保证皇太极训喻的执行,其后世子孙没有引以为戒,相反却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致使国势渐衰。就是乾隆本人,早年虽然很勤奋,后来却越来越懈怠。当西方大规模地迈向近代工业化道路时,乾隆皇帝正六下江南,游山玩水,吟诗作乐。
乾隆晚年的大清帝国,迅速踏上了衰落的不归路,昨日的鼎盛转眼间成为明日黄花。
贪图享乐,荒废朝政,足以亡国;而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不能与时偕行,变革求新,就只能加速覆灭的进程。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封建帝王开创了康乾盛世,却都不愿睁眼看世界,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沉浸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当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时,乾隆帝却没有勇气派一个使团到欧洲去看个究竟,丧失了一次知己知彼的大好时机。中华民族被一误再误,跟不上时代的前进步伐,顺应不了世界的发展潮流,被西方人远远地甩在后面,使中华民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可悲下场!
1842年8月29日,清朝代表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一个曾走在世界前列的“天朝大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此时,距乾隆之死尚不过43年!国家盛衰的反差竟是如此之大。
数百年来,《下马即亡碑》默默地矗立在紫禁城内,见证了大清的盛衰兴亡,也让我们不断反思这一段中华民族的历史。它警醒着我们要永远保持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的二十一世纪。
社会主义中国二十年多来的改革开放,奏响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最强音。
这是一位时代伟人,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他的一生,体现着民族精神的伟大风范。他一生坎坷,曾三起三落。每一次的失落,更磨砺了他的意志,每一次的复出,都令他大有作为,大放光彩。当他以70岁的高龄重新回到领导岗位时,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由于十年动乱已是困难重重,百废待兴;中华民族已经被世界先进民族拉开了五十年以上的距离。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用朴实的语言,为整个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唯一正确的选择。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奋发图强,迎头赶上。
这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时代。民族的强盛、祖国的繁荣,有赖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自强。唯有将千千万万个自强者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要自强,必先自信自立。一个人能否完善自身,能否永葆活力,能否有所作为,主要取决于自己。要自强,就不要怨天尤人,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自强,还需“自胜”。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曾在《道德经》一书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他告诉我们,一个人,能了解别人,是有智慧;能了解自己,是明白清醒;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弱点,那才是真正的强大。
在这里,老子的“自胜”,和孔子所提倡的“克己”是一个意思。自胜、克己,就是自觉地去克服自己的缺点,战胜自己的弱点,实现自我完善。
鲁迅笔下的这个人物,令不少国人为之汗颜。阿Q因为自己长了个瘌痢头,就忌讳听到“光”、“亮”二字;明明挨了赵老爷的打骂、假洋鬼子的羞辱,还硬说是“儿子打老子”。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在是与自胜的精神背道而驰。我们要的是自胜,而不是自欺;自欺无法自胜,更无法自强。
《孟子》曾告诫人们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一些不良的风气,让我们格外关注。社会的前进,让一些人变得富裕起来,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已经忘却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由创业者变成了醉生梦死的享乐者。
下一代的精神风貌同样引发了社会的忧思。无数的家庭小皇帝使娇撒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十多年前人们通过中日两国少年在夏令营中的表现就发现,中国儿童在独立自主,在毅力方面远不如日本。一些走向成人的大学生,依然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其中的个别人,因为不能克服生活、恋爱、人际关系中的压力而自杀。这种精神性的残疾令人震惊!
自强不息,就是需要人们在困厄的时候,勇于向命运挑战,向逆境挑战,不屈服,不妥协,不消沉,不退避,并有勇气去战胜它。人类不断前行的历程,就是在不断战胜困厄的同时,不断战胜自己,逐步走向强大,走向今天的文明昌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以楚霸王破釜沉舟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道出了自强不息的昂扬底蕴。
自强不息要的是奋发进取,永远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心态。2003年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海迪,坐着轮椅走上了讲坛。这位在轮椅上生活了40余年的残疾人,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成为激励千万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楷模。
自强者离不开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自强者的勇气,不仅表现在轰轰烈烈的事业当中,更多地表现在平凡平静的生活中,这是一种日积月累的考验。遭遇冷落泰然处之,穷困潦倒雄心不泯,受到误解心平气和……这才是自强不息应有的精神底蕴。
困苦是一个人在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遭遇。人生不是因为为所欲为而自由和幸福,而是因为克服困难和战胜自我而自由和幸福。人惟有在不断自强的日子里,才能真正品味到生命的意义和充满活力的人生。
自强者并不是孤军奋战。善于取得他人的帮助,汲取他人的经验,以强化和完善自我,也是一个自强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一个人的成功主要不在于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于有多好的环境,而在于是否有坚定的意志、必胜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不在于它以往的历史有多辉煌,而在于能否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奋起直追。
只要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总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大自然刚健有为,亘古运行。每一个冬季,都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每一份耕耘,都会带来金秋的收获。
追问
有没有题目
点评呢?
展开全部
2011山东威海中考满分作文
作文题目:《____的目光》
满分作文:那令我感动目光
一考生
阳光掠过时间的长河,在记忆的贝壳上刻下道道印痕;波浪翻滚冲刷,真金慢慢沉下,阳光在长河里最终映照出一道道令人感动的目光。
专注的目光
“刘翔……刘翔……”赛场上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站在起跑线上的刘翔似乎并没有听到,他边凝神边做着准备工作。一位政府要员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肩膀说了些什么,刘翔竟毫无反应,更没有抬头看别人一眼。见此,电视机前的我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难道刘翔今天的状态不好?”
发令枪响了,刘翔似离弦的箭一般冲出去,奋力跨越一道道栏杆,眼神似鹰一般专注。最终,“12秒88”,刘翔打破了世界纪录!
赛后,记者采访了刘翔:“你跨栏时知不知道有人就快要赶超上你了?”刘翔微笑:“比赛时,我只看到终点。”
锁定目标,专注于此,只有全神贯注,才能击败敌人。飞人刘翔的精神令我钦佩,他专注的眼神更令我感动。
坚定的目光
“背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是个相貌普通、衣着平凡的青年。在他还是一个满脸稚气的孩子的时候,命运就让他失去温暖的家庭,一个稚气的孩子竟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可他没有泄气,咬紧牙关,微笑面对,他用稚嫩的双手撑起支离破碎的家庭,用坚定的目光告诉世人,好日子就在前头。当同龄人还在父母怀中嬉笑时,男子汉的气节已在他心间发芽。
类似的故事也许还有很多,或许更加令人感动,可是,洪战辉的眼神告诉所有的人,再苦再难我也会坚持的。这样执著的信念,如此坚定的目光,感到了中国所有的人。
避让的目光
萨科齐先生选法国总统后,曾来中国纺问,并来到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与那里的学子亲切交谈。会上,萨科齐温文尔雅的气质与谦逊的态度让人难忘,尤其是他的睿智更让我想起了他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那睿智的避让。
竞选法国总统时,萨科齐面临的关键环节就是与另一位候选人罗琳女士进行电视辩论,这将最终决定两人的胜负。
开始时,萨科齐一改咄咄逼人的态度,而是一味避让,让罗琳的高雅形象尽失,于是,他获得了更多的选票。可以说,是他那睿智的避让,使其成功。
他的目光让我感动,因为避让的目光背后,隐蔽的是智慧。
思绪飞回,眼前家人的目光同样令我感动。当我有病时,有母亲温柔的目光;当我茫然时,有父亲鼓励的目光;当我无助时,有外公慈爱的目光……
我知道,不论何时,这些令人感动的目光都会伴我成长,让我的人生常存感动。
【点评】
这是一篇从立意到结构、从语言到内容都能够彰显出作者的才情及实力的文章,其特点如下:
1.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全文抓住标题中的重点词语“那目光”,选取了生活中的名人和感到中国的人物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其突出的特点,从“目光”的角度入手,写了刘翔那“专注的目光”,洪战辉那“坚定的目光”,萨科齐那“避让的目光”,以及使自己感动的原因。扣题紧凑,主题鲜明。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的小标题的形式,叙事、说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体现出理性的广度与深度。
2.语言简练,富有才气。全文的句式整散结合,行文自如潇洒,文章显得很大气,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场面的描写形象逼真,把刘翔赛场上的动作、神态及赛后的语言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人物形象鲜明。
作文题目:《____的目光》
满分作文:那令我感动目光
一考生
阳光掠过时间的长河,在记忆的贝壳上刻下道道印痕;波浪翻滚冲刷,真金慢慢沉下,阳光在长河里最终映照出一道道令人感动的目光。
专注的目光
“刘翔……刘翔……”赛场上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站在起跑线上的刘翔似乎并没有听到,他边凝神边做着准备工作。一位政府要员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肩膀说了些什么,刘翔竟毫无反应,更没有抬头看别人一眼。见此,电视机前的我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难道刘翔今天的状态不好?”
发令枪响了,刘翔似离弦的箭一般冲出去,奋力跨越一道道栏杆,眼神似鹰一般专注。最终,“12秒88”,刘翔打破了世界纪录!
赛后,记者采访了刘翔:“你跨栏时知不知道有人就快要赶超上你了?”刘翔微笑:“比赛时,我只看到终点。”
锁定目标,专注于此,只有全神贯注,才能击败敌人。飞人刘翔的精神令我钦佩,他专注的眼神更令我感动。
坚定的目光
“背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是个相貌普通、衣着平凡的青年。在他还是一个满脸稚气的孩子的时候,命运就让他失去温暖的家庭,一个稚气的孩子竟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可他没有泄气,咬紧牙关,微笑面对,他用稚嫩的双手撑起支离破碎的家庭,用坚定的目光告诉世人,好日子就在前头。当同龄人还在父母怀中嬉笑时,男子汉的气节已在他心间发芽。
类似的故事也许还有很多,或许更加令人感动,可是,洪战辉的眼神告诉所有的人,再苦再难我也会坚持的。这样执著的信念,如此坚定的目光,感到了中国所有的人。
避让的目光
萨科齐先生选法国总统后,曾来中国纺问,并来到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与那里的学子亲切交谈。会上,萨科齐温文尔雅的气质与谦逊的态度让人难忘,尤其是他的睿智更让我想起了他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那睿智的避让。
竞选法国总统时,萨科齐面临的关键环节就是与另一位候选人罗琳女士进行电视辩论,这将最终决定两人的胜负。
开始时,萨科齐一改咄咄逼人的态度,而是一味避让,让罗琳的高雅形象尽失,于是,他获得了更多的选票。可以说,是他那睿智的避让,使其成功。
他的目光让我感动,因为避让的目光背后,隐蔽的是智慧。
思绪飞回,眼前家人的目光同样令我感动。当我有病时,有母亲温柔的目光;当我茫然时,有父亲鼓励的目光;当我无助时,有外公慈爱的目光……
我知道,不论何时,这些令人感动的目光都会伴我成长,让我的人生常存感动。
【点评】
这是一篇从立意到结构、从语言到内容都能够彰显出作者的才情及实力的文章,其特点如下:
1.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全文抓住标题中的重点词语“那目光”,选取了生活中的名人和感到中国的人物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其突出的特点,从“目光”的角度入手,写了刘翔那“专注的目光”,洪战辉那“坚定的目光”,萨科齐那“避让的目光”,以及使自己感动的原因。扣题紧凑,主题鲜明。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的小标题的形式,叙事、说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体现出理性的广度与深度。
2.语言简练,富有才气。全文的句式整散结合,行文自如潇洒,文章显得很大气,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场面的描写形象逼真,把刘翔赛场上的动作、神态及赛后的语言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人物形象鲜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