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采石矶大脚印背景故事

一定要快马上就要快啊!!!!!!!!!!!!!!!!!!!!!!!!!!!!!!!!!!!!!!!!!!!!!!!!!急需... 一定要快 马上就要
快啊!!!!!!!!!!!!!!!!!!!!!!!!!!!!!!!!!!!!!!!!!!!!!!!!!急需
展开
 我来答
又一个八卦
高粉答主

2019-07-11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5万
展开全部

联璧台左下侧的临江绝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过天门一泻而下,浪击峭壁,卷起千堆雪,气势壮观。

亭西侧石阶下还可以看到悬空横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长的大脚印,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时留下的。朱元鄣攻打采石,谁先登上采石矶者为先锋官。

大将常遇春,勇不可挡,他手持宝剑,拔开不断射来的飞箭,用竹篙在江上一撑,纵身跃上采石矶,杀死惊魂未定的元兵,冲入敌营,元军望风披靡,立即溃散而逃。常遇春登上采石矶留下了千载不灭的脚印,这就是采石矶古迹中著名的:大脚印!

扩展资料

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南岸,南接著名米乡芜湖,北连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寻,突兀江流,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

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陈运和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赋诗,相传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说:名山得诗仙李白而益著,诗仙则望名山而流连忘返! 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脚印

ahutstu
推荐于2017-09-17 · TA获得超过23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3万
展开全部
联璧台左下侧的临江绝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过天门一泻而下,浪击峭壁,卷起千堆雪,气势壮观。亭西侧石阶下还可以看到悬空横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长的大脚印,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时留下的。朱元鄣攻打采石,谁先登上采石矶者为先锋官。大将常遇春,勇不可挡,他手持宝剑,拔开不断射来的飞箭,用竹篙在江上一撑,纵身跃上采石矶,杀死惊魂未定的元兵,冲入敌营,元军望风披靡,立即溃散而逃。常遇春登上采石矶留下了千载不灭的脚印,这就是采石矶古迹中著名的:大脚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淦高畅Yy
2019-05-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40
展开全部

                                                              采石矶的故事

傅国河(滁州)

一块突兀江边的岩石,在树木和荒草掩映中,几乎难于窥见。而它能蜚声千年,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远足临拜,题诗咏唱,如今更是游人如织,享誉天下。这便是马鞍山的采石矶。它的出名,主要与唐代诗人李白的一则传说有关。诗人来此饮酒赋诗,豪情冲天,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是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为人大气豪爽,广游交友,24岁便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其后的岁月里,可谓蹉跎不济,命运多舛。一路曾结交官宦,不得而果。而立之年的他,更是一度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后得玄宗赏识召见入宫,供奉翰林。其实,这是一份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的差事。因受皇帝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诗人嗜酒恣狂,“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诗人的最后结局。

诗人曾多次登临采石矶,并赋诗多首。这些诗句,脍炙人口,并代代相传。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这是诗人写就的《牛渚矶》。牛渚矶,其实是如今采石矶的曾经的名字。诗人站立临江悬峻矶石,看着滚滚江水翻波逐浪,惊叹山峦秀木奇异莫测,听闻凄厉的夜猿啼鸣,心中涌起股股的难言愁绪,乡关何处,功业何在?真恨不能以江水为烈酒,痛饮卧江,以结心愁。

诗人一生浪漫不驯,豪情冲天。但他诗句的字里行间,也深深散发出忧国忧民的悯人情愫。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黯然离别长安后的诗人,四处漂泊,落魄至极。在投奔江陵族叔的途中,他夜宿马鞍山附近的五松山下一荀姓农妇家。是夜,窗外秋风萧瑟,寒光如水。诗人饥肠辘辘,辗转难眠。家中已无余粮的荀妇去村外五里的湖滩上一粒一粒捡拾菰米,回来后蒸得一盘菰米饭,并恭恭敬敬地端到了李白面前。

诗人手捧菰米饭,再看看眼前脸色枯黄的妇人,不仅感慨万千,泪水涟涟。这首《宿五松山荀媪家》,诗人一反平日高傲的性情,真挚谦逊,对乱世百姓生活清苦寄予深深的感喟和同情。

李白无疑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肯定不是一个为权势而摧眉折腰的人。

诗人的晚年是在穷困无助的窘境中忧郁度过的。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因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次年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关于诗人之死,有多种说法,莫衷一是。他生前与采石矶结下了不解之缘,卒于当涂,我以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诗人一生坎坷流离又充满浪漫豪迈,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传世诗作。这中间,就包含着多篇登临采石矶凭栏眺江,极目楚天的飞扬篇章。

广为流传的诗人醉江捞月,乘鲸而去,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徐徐开启了一扇通往他心灵的窗户,那就是诗人对采石矶的钟情,对当涂这个远离家乡遥远异地的眷恋和热爱,更寄托了马鞍山人民对诗人绵绵不绝的怀念和尊崇。这是世人以一种别样的浪漫情怀,与诗人对话,与诗人共振。

滚滚东去的江水,席卷了无尽的历史烟云,一路奔向无垠的大海,却带不走诗人登临采石矶的点点印迹。

如今的采石矶,早已不是当年诗人踏山无径,荒草抱矶的落寞野岭,已然成为享誉天下的名胜,成为世人休闲度假的胜地。

青山依偎的李白衣冠冢、挹江枕翠的太白楼、孤悬峭壁的采石矶,还有那蜿蜒陡窄的沿江栈道,及至揽江入怀的青山峰顶,一路走来,一路思绪,满满的都是诗人飘逸的身影,飘逸的还有诗人那豪迈的诗吟——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19.5.8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