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纪日法有哪些

 我来答
viphuanh
2012-04-08 · TA获得超过12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5万
展开全部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2)干支纪日法。如《肴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肴。’“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百度网友a28e5e350
2012-04-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5万
展开全部
高中历史老师回答您:您可能问错了。应该是纪年法。
中国古代的纪年法主要有三种:
1、黄帝纪年:即以传说中的黄帝出生那一年为黄帝元年,当然这是最不常用的一种。
2、年号纪年,比如清朝道光皇帝登基那一年是公元1830年,那么我们今天所说的公元1830年,在清朝的记史里面就是道光元(也就是“一”)年,鸦片战争爆发于公元1840年,那么在清朝的记史里面就是道光十年。这是官方常用纪年法。
3、民间最常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简称“干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循环使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使用。 比如去年是农历的辛卯年,今年,天干地支各往后挪一位,就是壬辰年,明年就是癸巳年。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喾瞾
2012-04-08 · TA获得超过86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2.5万
展开全部
干支纪日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