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禽流感防治小知识
人流感与禽流感的异同
人流感病毒A型病毒:它是在野马以及家禽、猪、鲸、马和海豹体内发现的最危险和最普遍的病毒。
A型病毒的子型根据病毒表面的H和N两种蛋白质确定。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现在有15种不同的H子型病毒和9种N子型病毒。
这些病毒每隔两三年出现一次小突变。这个过程称为“抗原飘移”。同时,这些病毒也可能与其它病毒交换基因,这个过程称为“抗原移型”。这种情况一般通过血凝素氨基酸的小变化出现,典型的途径是猪,它身上可能有禽类病毒和人类病毒。
抗原移型十分罕见,但是它可能产生一种致命的新子型病毒,任何人对此都没有免疫力。
B型病毒:这些病毒也可能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中间传播。
C型病毒:这是最无害的病毒,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但是不会引起流行病。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传染性禽类疾病,于100多年前在意大利首次发现。据认为,所有禽类都容易感染这种病毒,但是一些物种的抵抗力大于另一些物种。
禽流感病毒有15个子型,其中两个子型(H5和H7)对家禽最有致命性。这两个子型也传染给人。
目前在亚洲部分地区流行的H5N1病毒于1997年在香港第一次跨越物种障碍传染到人身上,18名患者中有6名死亡。
2003年,荷兰发生H7N7禽流感,造成一名兽医死亡,83人染上结膜炎和其他轻度疾病。
第三个子型H9N2病毒是1999年至2003年在香港3名幼童身上发现的,但是所有3名幼童都是轻微病例。
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何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伴随着大批死亡。鸡新城疫病毒感染与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病毒种类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见典型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有呼吸道症状,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
第一,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对维持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禽流感我们怎样防护
【重点防护人群】
家禽饲养者:为了预防禽流感,饲养禽类动物的专职人员在与禽类接触时,最好戴口罩、穿工作服。工作服要勤清洗、勤消毒。处理禽类粪便时应戴手套,接触污物后应洗手。禽流感病毒对干燥、紫外线照射及汞、氯等常用消毒液很敏感。常用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漂白粉、碘制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在疫区及周边地区,可选择上述1~2种消毒药对禽类笼舍进行消毒。
12岁以下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泰国卫生部根据泰国出现的禽流感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12岁以下儿童为重点防护人群,家长应提醒孩子不要触摸或搂抱禽类动物。
【一般人群】
在发现疫情的地区,人们应尽量避免接触、触摸活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鸟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有空调设备,应经常清洗隔尘网;保持室内清洁,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注意个人卫生,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下述情形不会患禽流感】
穿用羽绒制品这是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以及接触相关制品,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吃煮熟煮透的禽类肉蛋由于禽流感病毒不耐热,被加热到100℃时,1分钟即可灭活;加热到56℃、持续30分钟或加热到60℃、持续10分钟时,也会丧失活性。因此,吃禽肉和蛋类时只要完全煮熟煎透,就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目前,我国各地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所以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正规市场上经过检疫的家禽。但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的可能。
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21天
据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介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时间可达21天。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
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数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有否应激条件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江苏省卫生厅2日晚间通报,卫生部确诊江苏省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陆某,男,24岁,11月24日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11月27日以“左下肺炎”入院治疗,病情迅速恶化,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2月2日死亡。
12月1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呼吸道样本检查显示,禽流感病毒核酸H5阳性、N1阳性。12月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呼吸道抽取液进行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患者无病死家禽接触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中国诊断标准,卫生部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已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全部69名密切接触者实行严格的医学观察,载至发稿时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江苏省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专家说,禽流感是人禽共患传染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是由接触病死家禽或候鸟传播,目前尚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有人传人的现象。
另据江苏省畜牧兽医局负责人介绍,江苏至今未发生家禽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记者李灿)
人流感与禽流感的异同
人流感病毒A型病毒:它是在野马以及家禽、猪、鲸、马和海豹体内发现的最危险和最普遍的病毒。
A型病毒的子型根据病毒表面的H和N两种蛋白质确定。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现在有15种不同的H子型病毒和9种N子型病毒。
这些病毒每隔两三年出现一次小突变。这个过程称为“抗原飘移”。同时,这些病毒也可能与其它病毒交换基因,这个过程称为“抗原移型”。这种情况一般通过血凝素氨基酸的小变化出现,典型的途径是猪,它身上可能有禽类病毒和人类病毒。
抗原移型十分罕见,但是它可能产生一种致命的新子型病毒,任何人对此都没有免疫力。
B型病毒:这些病毒也可能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中间传播。
C型病毒:这是最无害的病毒,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但是不会引起流行病。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传染性禽类疾病,于100多年前在意大利首次发现。据认为,所有禽类都容易感染这种病毒,但是一些物种的抵抗力大于另一些物种。
禽流感病毒有15个子型,其中两个子型(H5和H7)对家禽最有致命性。这两个子型也传染给人。
目前在亚洲部分地区流行的H5N1病毒于1997年在香港第一次跨越物种障碍传染到人身上,18名患者中有6名死亡。
2003年,荷兰发生H7N7禽流感,造成一名兽医死亡,83人染上结膜炎和其他轻度疾病。
第三个子型H9N2病毒是1999年至2003年在香港3名幼童身上发现的,但是所有3名幼童都是轻微病例。
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何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伴随着大批死亡。鸡新城疫病毒感染与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病毒种类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见典型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有呼吸道症状,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
第一,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对维持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禽流感我们怎样防护
【重点防护人群】
家禽饲养者:为了预防禽流感,饲养禽类动物的专职人员在与禽类接触时,最好戴口罩、穿工作服。工作服要勤清洗、勤消毒。处理禽类粪便时应戴手套,接触污物后应洗手。禽流感病毒对干燥、紫外线照射及汞、氯等常用消毒液很敏感。常用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漂白粉、碘制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在疫区及周边地区,可选择上述1~2种消毒药对禽类笼舍进行消毒。
12岁以下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泰国卫生部根据泰国出现的禽流感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12岁以下儿童为重点防护人群,家长应提醒孩子不要触摸或搂抱禽类动物。
【一般人群】
在发现疫情的地区,人们应尽量避免接触、触摸活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鸟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有空调设备,应经常清洗隔尘网;保持室内清洁,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注意个人卫生,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下述情形不会患禽流感】
穿用羽绒制品这是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以及接触相关制品,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吃煮熟煮透的禽类肉蛋由于禽流感病毒不耐热,被加热到100℃时,1分钟即可灭活;加热到56℃、持续30分钟或加热到60℃、持续10分钟时,也会丧失活性。因此,吃禽肉和蛋类时只要完全煮熟煎透,就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目前,我国各地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所以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正规市场上经过检疫的家禽。但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的可能。
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21天
据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介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时间可达21天。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
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数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有否应激条件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江苏省卫生厅2日晚间通报,卫生部确诊江苏省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陆某,男,24岁,11月24日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11月27日以“左下肺炎”入院治疗,病情迅速恶化,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2月2日死亡。
12月1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呼吸道样本检查显示,禽流感病毒核酸H5阳性、N1阳性。12月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呼吸道抽取液进行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患者无病死家禽接触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中国诊断标准,卫生部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已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全部69名密切接触者实行严格的医学观察,载至发稿时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江苏省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专家说,禽流感是人禽共患传染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是由接触病死家禽或候鸟传播,目前尚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有人传人的现象。
另据江苏省畜牧兽医局负责人介绍,江苏至今未发生家禽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记者李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2月1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呼吸道样本检查显示,禽流感病毒核酸H5阳性、N1阳性。12月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呼吸道抽取液进行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患者无病死家禽接触史。
患者陆某,男,24岁,11月24日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11月27日以“左下肺炎”入院治疗,病情迅速恶化,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2月2日死亡。
患者陆某,男,24岁,11月24日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11月27日以“左下肺炎”入院治疗,病情迅速恶化,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2月2日死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