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答好高考诗歌鉴赏题 和文言文阅读
3个回答
2012-04-12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诗歌鉴赏和文言文阅读解答技巧http://web.etiantian.com/staticpages/study/question/question_86782.htm
一,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题应该侧重考查考生文学鉴赏的能力。综观高考命题,它依循《考试说明》,一般是从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三个方面??概括地说,是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入手检测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发现,无论是在整体空间,还是在局部层面.甚或是在个别字、词处设问,这些选项尤其是答案所在的选项均指向于对读物的整体理解,在采点时突出了鉴赏的整体性。
首先说内容理解。
第一,就整体空问的欣赏读物而言,诗歌的意境、主旨、感情基调等,需要考生着眼全诗整体揣度。例如,1999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与读物一样,写了四个景物且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选项。这典型地体现了从全局整体理解诗歌的要求。原读物主要借月、灯、鹭、鱼等四个景点描绘了??幅恬静美妙的图画。表达了杜甫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所给四个选项中有三项或只有两个景点(A项),或只有三个景点(B项),或表面虽有四个景点但又是局部有两个景点合作成一景,实则仍是三景(D项)。它们均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没有对全诗的全方位的“扫瞄”“滤析”,考生是不能准确得到以上结论的。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某些关键词、句往往就是所在诗歌的“诗眼”,或是所在诗歌的语言障碍。分析这些词、句的含义,也要求考生拥有整体思考的意识、能力。例如,1999年试卷中有关艾青的一道现代诗歌鉴赏题中,D选项将结尾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解释成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从整体上看,这两句是全诗(节选)的点题之句。此前,诗人以“鸟”作喻,从多个侧面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而作结时,这两句诗恰恰是在向读者直抒胸臆,“我”已不再指喻体“鸟”,而是指“诗人自己”了。此例表明,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即使是在理解细小的词、句内容方面设题,也对考生提出了整体思考要求。
其次说形式欣赏。
第一,就整体空间的欣赏读物而言,有些诗歌全篇以某种表达方式(方法)见长,命题者常于此设题,要求考生予以整体思考。仍以1999年试卷为例、杜甫的《漫成?首》诗,典型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反衬笔法??诗的第二、四两句所写的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反衬了一、三两句的静景。命题者故意将其说成“对比”,如此理解便不能突出诗歌的安谧的意境。此题巧妙地引导考生在思考反衬与对比的修辞功用时,很好地欣赏了诗歌的整个意境。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一些诗歌几乎每句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表达方法,而在整体上它们又共同服务于主题。因此,命题者常常一一予以制题,引导考生在这些局部的形式方面的欣赏中融入有关全诗的整体思考。例如,1995年试卷中李清照的《如梦令》词,抒情颇为含蓄婉曲。命题者分别就情景交融、借代、设问等手法依次设置了A、B、C三个选项,既引导考生欣赏其形式,又引导考生分析其内容,这就为选项D“全诗直抒胸臆”的说法提供了对应的思考,考生在整体比较后就能得出全诗并非直抒胸臆的理解,从而能正确答题。
平心而沦,学生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屡屡出错,这固然与不能灵活迁移已学知识以及整体理解所给读物有关,但试题的答案(均是要求选出错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也是造成考生失误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历年试题,其答案的迷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望文生义”。
在理解某些词句的意思时,有些考生常常只从字面上作简单的附会性理解,命题者常常抓住考生的这种“望文生义”的毛病设计选项。例如,1998年试卷中关于贾岛诗的第1小题,要求考生选出解说不当的一项。B选项中对“少邻并”的解释是“李凝自小就与邻
居紧挨着作伴”。单就字面意思而论,取此义项也并无什么不妥,但是就整个诗歌的主旨而言,这一解释恰恰有悖于诗题以及下文共同构建的“清幽”意境。显然,惯于“望文生义”理解诗歌的考生必然难逃此“劫”。
二是设置陷阱。
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一问题的几成定论的看法的影响,一些考生分析、理解所给读物时,常常容易有一种“惯性”思维,“定势”思考,结果常常搞错了读物的或局部词句或整体内容方面的意思。命题者常常在这些地方设置“陷阱”。让考生往里钻。例如,1994年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的C选项说“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其实,此诗三、四两句只是从季节的角度描写议论,表明作者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凋谢后已无其他花卉可供欣赏。命题者故意将此诗的菊花说得像传统看法那样的“高洁”,这是典型地利用考生容易有的思维定势设置选项。以上是从局部词句的理解角度设置“定势”陷阱的例子。在整体内容方面,命题者也常常设置这种陷阱。例如,1996年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第1小题中的选项。原读物借叙写三国史实抒发情怀。考生极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把曲中所赞美的英雄理解为三国时的三大诸侯刘备、孙权和曹操。其实,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等句可知,曲中所写人物,蜀方的代表恰恰是诸葛亮。
三是拔高主题。
一般而言,高考所选诗歌材料,或抒发人生情怀或评价历史人物等等,在思想内容上大多是积极而且向上的,考生在体会这些内容时常常容易拔高原有主题。命题者常于此制题,以引导考生仔细分辨,正确评价读物。例如,1996年试卷中的第2小题,选项C在表述诗人的感情基调时,使用了“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等词句。原诗(曲)确实有“追慕古贤”之意,但是,“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根本无从寻觅。在设置答案所在的选项时,命题者故意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拔高诗的主题。
四是“真”中藏“假”。
有的选项、其考测点常常不只是一个,命题者在安排答案所在的选项时,故意在看似“真”的说法中藏一个“假”的细节,考生稍不注意,便会选错答案。例如,1997年试卷诗歌鉴赏题的第1小题,B项对两首诗所描写的对象特征进行比较,得出“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的结论。应该说,刘诗写的确系月光下的湖面,但同样是写洞庭湖。雍诗却不是写的月下湖水。命题者比较隐蔽地以假乱真。第2小题的D项,就两首诗的意境、情感进行比较,得出“都将洞庭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的结论。其实,刘诗写的是远望之景,写得确实“高旷超俗”,但雍诗写的却是近视之景,写得“清秀俊美”,D项又一次“真”中藏“假”。
五是“似是而非”。
从形式角度而言,修辞方法中带“像”字的真假比喻,借代与借喻,设问与反问,对比与反衬,比拟与比喻、明引与暗引等等;表现手法中的点与面,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白描与细描,叙写与议论,联想与想象,现实与浪漫,烘托与对比,伏笔与照应,寓情于景(物、事)与托物言志,等等,这些相近的修辞方法或相对的表现手法,考生在辨别时常常容易混淆,命题者便在1995年试卷、1996年试卷、1997年试卷、1998年试卷、1999年试卷中编制题目(例析参见“整体性”部分有关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这也迷惑住了不少考生。
应对方法
一、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托物言志,叙事则是寓情于事等等。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从而顺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
二、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合语境。
诗歌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的。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从而达到排误存正。
三、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防片面。
有些对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应试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
四、找矛盾,扣诗题,把握意象辩真伪。
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或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试时宜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辨出真伪来。
就选材而言,高考诗歌鉴赏题,在内容上一般文字短小精悍而且通俗易懂,在体式上已涉及诗、词、曲等多种样式,在时代上已从唐、宋、元三代向现代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所选材料(含选项中的材料)都与课本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常常是课本知识的有机迁移。
首先说思想内容。1994年所考七绝《菊花》与陶渊明的《饮酒》、周敦颐的《爱莲说》相关;1995年所考小令《如梦令》,出自部编初中教材;1996年所考元曲与《赤壁之战》史实关系甚为密切,而选项D涉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1997年所考两首七绝《望洞庭》、《题君山》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对象相近;1998年所考五律《题李凝幽居》,考生当不陌生,课本中有关“推敲”的典故,1999年所考《漫成一首》,其意境与教材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诸多诗句“似曾相识”,而选项A、D分别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柳宗元的《江雪》。《我爱这一片土地》的作者艾青的其它作品在高中课本也出现过。2000年春季所考的《蝉》在高中课本中有同篇名的文章??法布尔的《蝉》,《雷》与屈原的《雷电颂》有关。
再说语言形式。1994年所考的描写与议论,渲染,文字隽永;1995年所考的直接、间接抒情,借代,设问;1996年所考的总分结构,首尾呼应,咏史抒情,词的风格;1997年所考的想象,神话传说,比喻,映衬;1998年所考的环境描写;动静结合;1999年所考的对比,意境;2000年所考的象征、寓情于景等等,均是教材中诗、词、曲以及其他相关作品里的表达方式(方法)的灵活迁移。
至于说具体字、词的含义推敲,这已不只可以结合教材中诗歌里的相关词句得到解释,更可以从教材里的文言词语中追本溯源找到注释。
二,文言文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
先说积累。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讲清楚,我也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到了高三下学期总复习的时候,你问他还记得几篇的时候,他就会茫然地摇摇头说,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在这方面不肯花时间,到了考试时再问怎么办,就好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那真是毫无办法了。
再说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掌握实词的意义。虽然《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5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掌握文言实词主要有4个方面: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4.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掌握虚词的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2000年《考试说明》规定要掌握30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把握文言句式。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判断词“是”,而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也可单独使用“者”或单独使用“也”,甚至两者全省略,如“刘备,天下枭雄”,就是个典型的判断句。此外,文言文中还可以用“为”、“乃”、“即”、“固”、“诚”等词来表示判断。当然,文言文中有时也用“是”来表示判断,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被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被动词“被”,而文言文中表达被动的形式较多,主要有下列几种:(1)借助“见”、“于”、“见……于”来表示。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等。(2)借助“为”、“为……所”来表示。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羸兵为人马所蹈藉”等。(3)借助于“受”来表示。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等。(4)从语境本身来判断,这是被动句式中最难的一种,必须根据上下文来断定。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句中的“举”即表被动,是说“函谷关被攻占了”;又如“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谋攻》)句中的“杀”字表被动,是说“(攻城的)士兵被杀了三分之一,可是城还是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难啊。”倒置句式在现代汉语中运用很少,但在文言文中却十分普遍。主要有:(1)主谓倒置,一般为强调谓语,将谓语放到前边,如“小人哉,樊须也!”(《论语》)。(2)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①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该宾语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②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该宾语也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到动词的前边,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吞舟是漏。”(《与陈伯之书》)。(3)定语后置,现代汉语一般为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情况。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4)介词结构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在动词前边的作状语,在动词后边的作补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明明在动词的后边,翻译的时候却必须作状语。如“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必须译成“向孙将军求救”,而不能说成“求救向孙将军”。
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难点,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十分普遍,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才能确切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它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还可以省略介词等。以上诸多现象把握并不困难,难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自如地运用。如2000年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饮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该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试与学过的课文作比较:A项的“省”,读xǐng,作“探望”,今天仍保留着这个义项,如“省亲”。B项的“审”,课内出现过多次,如《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审”为“详细,周详”);又如《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审”为“观察,考察”)。而《归去来辞》: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中的“审”字也作“了解,知道”讲。D项的“信”作 “信使”在《孔雀东南飞》中也早已见过:“自可断来信。”此处似乎并不难判断。C项的错误比较明显,“取樵”是个动宾结构,“樵”是“取”的宾语,是名词,当“柴禾”讲,不能理解为“打柴”。
文言的词语和句法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平时注意,到高三时大约只需花一天的时间,便可总结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么,十个有十个是不会成功的。
一,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题应该侧重考查考生文学鉴赏的能力。综观高考命题,它依循《考试说明》,一般是从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三个方面??概括地说,是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入手检测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发现,无论是在整体空间,还是在局部层面.甚或是在个别字、词处设问,这些选项尤其是答案所在的选项均指向于对读物的整体理解,在采点时突出了鉴赏的整体性。
首先说内容理解。
第一,就整体空问的欣赏读物而言,诗歌的意境、主旨、感情基调等,需要考生着眼全诗整体揣度。例如,1999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与读物一样,写了四个景物且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选项。这典型地体现了从全局整体理解诗歌的要求。原读物主要借月、灯、鹭、鱼等四个景点描绘了??幅恬静美妙的图画。表达了杜甫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所给四个选项中有三项或只有两个景点(A项),或只有三个景点(B项),或表面虽有四个景点但又是局部有两个景点合作成一景,实则仍是三景(D项)。它们均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没有对全诗的全方位的“扫瞄”“滤析”,考生是不能准确得到以上结论的。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某些关键词、句往往就是所在诗歌的“诗眼”,或是所在诗歌的语言障碍。分析这些词、句的含义,也要求考生拥有整体思考的意识、能力。例如,1999年试卷中有关艾青的一道现代诗歌鉴赏题中,D选项将结尾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解释成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从整体上看,这两句是全诗(节选)的点题之句。此前,诗人以“鸟”作喻,从多个侧面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而作结时,这两句诗恰恰是在向读者直抒胸臆,“我”已不再指喻体“鸟”,而是指“诗人自己”了。此例表明,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即使是在理解细小的词、句内容方面设题,也对考生提出了整体思考要求。
其次说形式欣赏。
第一,就整体空间的欣赏读物而言,有些诗歌全篇以某种表达方式(方法)见长,命题者常于此设题,要求考生予以整体思考。仍以1999年试卷为例、杜甫的《漫成?首》诗,典型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反衬笔法??诗的第二、四两句所写的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反衬了一、三两句的静景。命题者故意将其说成“对比”,如此理解便不能突出诗歌的安谧的意境。此题巧妙地引导考生在思考反衬与对比的修辞功用时,很好地欣赏了诗歌的整个意境。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一些诗歌几乎每句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表达方法,而在整体上它们又共同服务于主题。因此,命题者常常一一予以制题,引导考生在这些局部的形式方面的欣赏中融入有关全诗的整体思考。例如,1995年试卷中李清照的《如梦令》词,抒情颇为含蓄婉曲。命题者分别就情景交融、借代、设问等手法依次设置了A、B、C三个选项,既引导考生欣赏其形式,又引导考生分析其内容,这就为选项D“全诗直抒胸臆”的说法提供了对应的思考,考生在整体比较后就能得出全诗并非直抒胸臆的理解,从而能正确答题。
平心而沦,学生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屡屡出错,这固然与不能灵活迁移已学知识以及整体理解所给读物有关,但试题的答案(均是要求选出错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也是造成考生失误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历年试题,其答案的迷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望文生义”。
在理解某些词句的意思时,有些考生常常只从字面上作简单的附会性理解,命题者常常抓住考生的这种“望文生义”的毛病设计选项。例如,1998年试卷中关于贾岛诗的第1小题,要求考生选出解说不当的一项。B选项中对“少邻并”的解释是“李凝自小就与邻
居紧挨着作伴”。单就字面意思而论,取此义项也并无什么不妥,但是就整个诗歌的主旨而言,这一解释恰恰有悖于诗题以及下文共同构建的“清幽”意境。显然,惯于“望文生义”理解诗歌的考生必然难逃此“劫”。
二是设置陷阱。
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一问题的几成定论的看法的影响,一些考生分析、理解所给读物时,常常容易有一种“惯性”思维,“定势”思考,结果常常搞错了读物的或局部词句或整体内容方面的意思。命题者常常在这些地方设置“陷阱”。让考生往里钻。例如,1994年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的C选项说“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其实,此诗三、四两句只是从季节的角度描写议论,表明作者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凋谢后已无其他花卉可供欣赏。命题者故意将此诗的菊花说得像传统看法那样的“高洁”,这是典型地利用考生容易有的思维定势设置选项。以上是从局部词句的理解角度设置“定势”陷阱的例子。在整体内容方面,命题者也常常设置这种陷阱。例如,1996年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第1小题中的选项。原读物借叙写三国史实抒发情怀。考生极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把曲中所赞美的英雄理解为三国时的三大诸侯刘备、孙权和曹操。其实,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等句可知,曲中所写人物,蜀方的代表恰恰是诸葛亮。
三是拔高主题。
一般而言,高考所选诗歌材料,或抒发人生情怀或评价历史人物等等,在思想内容上大多是积极而且向上的,考生在体会这些内容时常常容易拔高原有主题。命题者常于此制题,以引导考生仔细分辨,正确评价读物。例如,1996年试卷中的第2小题,选项C在表述诗人的感情基调时,使用了“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等词句。原诗(曲)确实有“追慕古贤”之意,但是,“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根本无从寻觅。在设置答案所在的选项时,命题者故意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拔高诗的主题。
四是“真”中藏“假”。
有的选项、其考测点常常不只是一个,命题者在安排答案所在的选项时,故意在看似“真”的说法中藏一个“假”的细节,考生稍不注意,便会选错答案。例如,1997年试卷诗歌鉴赏题的第1小题,B项对两首诗所描写的对象特征进行比较,得出“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的结论。应该说,刘诗写的确系月光下的湖面,但同样是写洞庭湖。雍诗却不是写的月下湖水。命题者比较隐蔽地以假乱真。第2小题的D项,就两首诗的意境、情感进行比较,得出“都将洞庭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的结论。其实,刘诗写的是远望之景,写得确实“高旷超俗”,但雍诗写的却是近视之景,写得“清秀俊美”,D项又一次“真”中藏“假”。
五是“似是而非”。
从形式角度而言,修辞方法中带“像”字的真假比喻,借代与借喻,设问与反问,对比与反衬,比拟与比喻、明引与暗引等等;表现手法中的点与面,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白描与细描,叙写与议论,联想与想象,现实与浪漫,烘托与对比,伏笔与照应,寓情于景(物、事)与托物言志,等等,这些相近的修辞方法或相对的表现手法,考生在辨别时常常容易混淆,命题者便在1995年试卷、1996年试卷、1997年试卷、1998年试卷、1999年试卷中编制题目(例析参见“整体性”部分有关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这也迷惑住了不少考生。
应对方法
一、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托物言志,叙事则是寓情于事等等。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从而顺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
二、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合语境。
诗歌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的。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从而达到排误存正。
三、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防片面。
有些对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应试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
四、找矛盾,扣诗题,把握意象辩真伪。
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或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试时宜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辨出真伪来。
就选材而言,高考诗歌鉴赏题,在内容上一般文字短小精悍而且通俗易懂,在体式上已涉及诗、词、曲等多种样式,在时代上已从唐、宋、元三代向现代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所选材料(含选项中的材料)都与课本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常常是课本知识的有机迁移。
首先说思想内容。1994年所考七绝《菊花》与陶渊明的《饮酒》、周敦颐的《爱莲说》相关;1995年所考小令《如梦令》,出自部编初中教材;1996年所考元曲与《赤壁之战》史实关系甚为密切,而选项D涉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1997年所考两首七绝《望洞庭》、《题君山》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对象相近;1998年所考五律《题李凝幽居》,考生当不陌生,课本中有关“推敲”的典故,1999年所考《漫成一首》,其意境与教材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诸多诗句“似曾相识”,而选项A、D分别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柳宗元的《江雪》。《我爱这一片土地》的作者艾青的其它作品在高中课本也出现过。2000年春季所考的《蝉》在高中课本中有同篇名的文章??法布尔的《蝉》,《雷》与屈原的《雷电颂》有关。
再说语言形式。1994年所考的描写与议论,渲染,文字隽永;1995年所考的直接、间接抒情,借代,设问;1996年所考的总分结构,首尾呼应,咏史抒情,词的风格;1997年所考的想象,神话传说,比喻,映衬;1998年所考的环境描写;动静结合;1999年所考的对比,意境;2000年所考的象征、寓情于景等等,均是教材中诗、词、曲以及其他相关作品里的表达方式(方法)的灵活迁移。
至于说具体字、词的含义推敲,这已不只可以结合教材中诗歌里的相关词句得到解释,更可以从教材里的文言词语中追本溯源找到注释。
二,文言文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
先说积累。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讲清楚,我也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到了高三下学期总复习的时候,你问他还记得几篇的时候,他就会茫然地摇摇头说,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在这方面不肯花时间,到了考试时再问怎么办,就好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那真是毫无办法了。
再说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掌握实词的意义。虽然《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5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掌握文言实词主要有4个方面: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4.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掌握虚词的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2000年《考试说明》规定要掌握30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把握文言句式。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判断词“是”,而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也可单独使用“者”或单独使用“也”,甚至两者全省略,如“刘备,天下枭雄”,就是个典型的判断句。此外,文言文中还可以用“为”、“乃”、“即”、“固”、“诚”等词来表示判断。当然,文言文中有时也用“是”来表示判断,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被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被动词“被”,而文言文中表达被动的形式较多,主要有下列几种:(1)借助“见”、“于”、“见……于”来表示。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等。(2)借助“为”、“为……所”来表示。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羸兵为人马所蹈藉”等。(3)借助于“受”来表示。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等。(4)从语境本身来判断,这是被动句式中最难的一种,必须根据上下文来断定。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句中的“举”即表被动,是说“函谷关被攻占了”;又如“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谋攻》)句中的“杀”字表被动,是说“(攻城的)士兵被杀了三分之一,可是城还是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难啊。”倒置句式在现代汉语中运用很少,但在文言文中却十分普遍。主要有:(1)主谓倒置,一般为强调谓语,将谓语放到前边,如“小人哉,樊须也!”(《论语》)。(2)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①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该宾语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②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该宾语也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到动词的前边,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吞舟是漏。”(《与陈伯之书》)。(3)定语后置,现代汉语一般为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情况。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4)介词结构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在动词前边的作状语,在动词后边的作补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明明在动词的后边,翻译的时候却必须作状语。如“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必须译成“向孙将军求救”,而不能说成“求救向孙将军”。
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难点,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十分普遍,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才能确切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它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还可以省略介词等。以上诸多现象把握并不困难,难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自如地运用。如2000年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饮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该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试与学过的课文作比较:A项的“省”,读xǐng,作“探望”,今天仍保留着这个义项,如“省亲”。B项的“审”,课内出现过多次,如《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审”为“详细,周详”);又如《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审”为“观察,考察”)。而《归去来辞》: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中的“审”字也作“了解,知道”讲。D项的“信”作 “信使”在《孔雀东南飞》中也早已见过:“自可断来信。”此处似乎并不难判断。C项的错误比较明显,“取樵”是个动宾结构,“樵”是“取”的宾语,是名词,当“柴禾”讲,不能理解为“打柴”。
文言的词语和句法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平时注意,到高三时大约只需花一天的时间,便可总结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么,十个有十个是不会成功的。
推荐于2016-09-25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一、表达技巧类
[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示例]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蜀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二、形象意境类
A. 形象
[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是:(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2)概括形象特点;(3)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示例]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写照.
B. 意境
[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指津]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示例]作者在下列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山居秋瞑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三、语言特色类
[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题指津]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分析语言特色,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
[示例]试分析下列这首诗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 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四、思想内容类
[命题形式]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归纳诗句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等.
[解题指津]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示例]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中“遥隔楚云端”“孤帆天际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迷津欲有问”一句借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明了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
文言文阅读
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白居易一生正直敢言,为民请命,写下了许多现实主义伟大诗篇。被贬浔阳之后,也写出了揉合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保和”和佛家出世思想的作品。相传他抵湓城不久,即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建一草堂。这个草堂,“前有奇松数十株、修竹千余竿,青罗为墙板,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与元稹书》),真是贬官闲居的好地方。《草堂记》即写于此时。试题所选的是《草堂记》的第一段,大意是: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有一座遗爱寺;就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更是漂亮,恐怕还远超过庐山本身呢!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喜欢上它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故乡一样,眷恋沉迷、依依不舍而不忍离去,于是就对着香炉峰,傍着遗爱寺,盖了一间草堂。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像本段容易断开的有 “香炉峰”、“遗爱寺”、 “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等。较难断开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胜绝”、“若远行客过故乡”等。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特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是“曰”“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像上述文段中“而”表承接,使“见”和“爱”有内在联系;“之”代词,指代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特殊词语服务断句,可概括为如下:“曰”后冒号(:)“哉”后叹(!),“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则”、“以”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边加圆圈(。),“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
第四步注意句式,辅助断句。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另外还可以借助语法来辅助我们断句。如上述较难断开的“其境胜绝”句,“胜绝”是谓语,一般不带宾语,据此可断为“其境胜绝/又甲庐山”;“若远行客过故乡”句,“过”是谓语,“故乡”是其宾语,“若远行客”是其状语,此句不能断开。
按照以上四步,上述文段可作这样的断句: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可加这样的标点:“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示例]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蜀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二、形象意境类
A. 形象
[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是:(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2)概括形象特点;(3)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示例]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写照.
B. 意境
[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指津]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示例]作者在下列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山居秋瞑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三、语言特色类
[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题指津]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分析语言特色,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
[示例]试分析下列这首诗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 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四、思想内容类
[命题形式]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归纳诗句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等.
[解题指津]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示例]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中“遥隔楚云端”“孤帆天际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迷津欲有问”一句借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明了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
文言文阅读
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白居易一生正直敢言,为民请命,写下了许多现实主义伟大诗篇。被贬浔阳之后,也写出了揉合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保和”和佛家出世思想的作品。相传他抵湓城不久,即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建一草堂。这个草堂,“前有奇松数十株、修竹千余竿,青罗为墙板,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与元稹书》),真是贬官闲居的好地方。《草堂记》即写于此时。试题所选的是《草堂记》的第一段,大意是: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有一座遗爱寺;就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更是漂亮,恐怕还远超过庐山本身呢!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喜欢上它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故乡一样,眷恋沉迷、依依不舍而不忍离去,于是就对着香炉峰,傍着遗爱寺,盖了一间草堂。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像本段容易断开的有 “香炉峰”、“遗爱寺”、 “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等。较难断开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胜绝”、“若远行客过故乡”等。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特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是“曰”“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像上述文段中“而”表承接,使“见”和“爱”有内在联系;“之”代词,指代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特殊词语服务断句,可概括为如下:“曰”后冒号(:)“哉”后叹(!),“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则”、“以”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边加圆圈(。),“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
第四步注意句式,辅助断句。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另外还可以借助语法来辅助我们断句。如上述较难断开的“其境胜绝”句,“胜绝”是谓语,一般不带宾语,据此可断为“其境胜绝/又甲庐山”;“若远行客过故乡”句,“过”是谓语,“故乡”是其宾语,“若远行客”是其状语,此句不能断开。
按照以上四步,上述文段可作这样的断句: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可加这样的标点:“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断花飞雪
堆砌风笑玉林
晓月残雪
露宿北国
别有一番风景
风紧雪猛
掩盖多少新冷
一回首
茫然冷目盈莹
疏影霜凌
冷溅残云
青梅弄雪
映对山河
雏燕北南归
岁月与谁照高洁?
霜化初泪窗内寒.
不应冬雪寒
曾谙风尘处
北国三九风雪阔
恰似江南梨雪春
堆砌风笑玉林
晓月残雪
露宿北国
别有一番风景
风紧雪猛
掩盖多少新冷
一回首
茫然冷目盈莹
疏影霜凌
冷溅残云
青梅弄雪
映对山河
雏燕北南归
岁月与谁照高洁?
霜化初泪窗内寒.
不应冬雪寒
曾谙风尘处
北国三九风雪阔
恰似江南梨雪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