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想请教各位大德一个佛学问题
弟子想请教各位大德一个佛学问题,根据经典里所说宇宙万物皆由自性所变现的,佛就是明心见性了解一切万物的事实真相,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都是一体的。弟子想发问,我们现在不见性是因...
弟子想请教各位大德一个佛学问题,根据经典里所说宇宙万物皆由自性所变现的,佛就是明心见性了解一切万物的事实真相,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都是一体的。弟子想发问,我们现在不见性是因为我们给妄想,分别,执著给迷惑了。我们本来都是和万物同一体的,我们和佛是同一体的,那一切万物都是佛吗? 山河大地皆是佛吗?一切物质都是佛吗?佛经说一切是一不是二可以用这个道理解决吗? 十分感恩!!!
展开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您好,首先声明,我不是什么大德,只是作为您的同学,与您做个交流和探讨。
《华严经》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众生都有佛性。那么什么是佛性呢?《起信论》讲:“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简单讲,有个叫“真如法”的东西(此处是方便说法),它永永远远是“一”,这就是佛性,但是我们没有认识到它是“一”,而把它当成了不是“一”,这才生起了念头,这个念头就是“无明”。那么我们不把它当作“一”会当作什么呢?会当作“二”。用现在的话说,“一”就是没有对立,而“二”就是对立的两个事物。也就是说佛法中永远是没有对立的,是“一”;而我们凡夫是有对立的,是“二”。《坛经》云:“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佛有了对立,佛也是凡夫;凡夫没有了对立,凡夫也是佛。
那么对立是由何而来的呢?对立是由我们的分别意识而来,而我们都是通过对立来认识事物的。如:一个刚出生的小孩,他没有任何概念。在他的面前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了个苹果,他是如何一步步认识这个苹果的呢?由于他没有概念,他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个整体,实物和虚空也是整体,是不可分割的,这时我们要教他一个分别虚与实的概念,这样他才会把虚空和大地分开,而看作是两个事物;大地是实,大地上的桌子也是实,两者都是实,这时他会认为大地和桌子是一个整体,我们就需要给他一个动和静的概念,大地是静止的而桌子是可以移动的,这样他才会把大地和桌子分开,而看作是两个事物;桌子是可以动的,放在桌子上的苹果也是可以动的,两者都会动,这时他会认为桌子和苹果是一个事物,我们就需要给他一个大小、形状、方位的概念。桌子是大,苹果是小,桌子是方而苹果是圆,桌子在地上,而苹果在桌子上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概念,他才会把桌子和苹果分开,而看作是两个事物,这样他才能认识到这个苹果。
从上述的例子中,您是否可以看出,任何概念都是对立的,概念的本质就是分割,万物就是通过概念的分割而从整体中分出来的。离开了这一系列的概念,你看不到任何一物,整个世界就是浑然一块,无法分割出任何一物来。
万物是从何而来的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妄想、分别、执着。人们先赋予了万物相对的性格——妄想;在相对的状态中将万物从整体中“抠”出来定义为万物——分别;此时,万物又被人赋予了绝对的性格,以为这个万物可以单独地、不依赖其他任何事物而存在——执着,这就是我们凡夫对万物的认识过程。佛祖认为,认为万物具有绝对性格的是人们的妄想,万物不具有绝对的性格,万物只能在相对的状态中才能显示出该相。这就是佛为何要说宇宙万物都是自性所变现的。
一点浅见,供您参考!
《华严经》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众生都有佛性。那么什么是佛性呢?《起信论》讲:“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简单讲,有个叫“真如法”的东西(此处是方便说法),它永永远远是“一”,这就是佛性,但是我们没有认识到它是“一”,而把它当成了不是“一”,这才生起了念头,这个念头就是“无明”。那么我们不把它当作“一”会当作什么呢?会当作“二”。用现在的话说,“一”就是没有对立,而“二”就是对立的两个事物。也就是说佛法中永远是没有对立的,是“一”;而我们凡夫是有对立的,是“二”。《坛经》云:“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佛有了对立,佛也是凡夫;凡夫没有了对立,凡夫也是佛。
那么对立是由何而来的呢?对立是由我们的分别意识而来,而我们都是通过对立来认识事物的。如:一个刚出生的小孩,他没有任何概念。在他的面前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了个苹果,他是如何一步步认识这个苹果的呢?由于他没有概念,他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个整体,实物和虚空也是整体,是不可分割的,这时我们要教他一个分别虚与实的概念,这样他才会把虚空和大地分开,而看作是两个事物;大地是实,大地上的桌子也是实,两者都是实,这时他会认为大地和桌子是一个整体,我们就需要给他一个动和静的概念,大地是静止的而桌子是可以移动的,这样他才会把大地和桌子分开,而看作是两个事物;桌子是可以动的,放在桌子上的苹果也是可以动的,两者都会动,这时他会认为桌子和苹果是一个事物,我们就需要给他一个大小、形状、方位的概念。桌子是大,苹果是小,桌子是方而苹果是圆,桌子在地上,而苹果在桌子上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概念,他才会把桌子和苹果分开,而看作是两个事物,这样他才能认识到这个苹果。
从上述的例子中,您是否可以看出,任何概念都是对立的,概念的本质就是分割,万物就是通过概念的分割而从整体中分出来的。离开了这一系列的概念,你看不到任何一物,整个世界就是浑然一块,无法分割出任何一物来。
万物是从何而来的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妄想、分别、执着。人们先赋予了万物相对的性格——妄想;在相对的状态中将万物从整体中“抠”出来定义为万物——分别;此时,万物又被人赋予了绝对的性格,以为这个万物可以单独地、不依赖其他任何事物而存在——执着,这就是我们凡夫对万物的认识过程。佛祖认为,认为万物具有绝对性格的是人们的妄想,万物不具有绝对的性格,万物只能在相对的状态中才能显示出该相。这就是佛为何要说宇宙万物都是自性所变现的。
一点浅见,供您参考!
展开全部
人和世界上的一切存在,只是自然的表现形式。一切的物质本不自有,而是源于宇宙真空,那么世界上一切存在的本质是不是一种空幻呢?人好像是世界的主宰,拥有世界上的一切,但是从本质上说,人一无所有。人的肉体源于宇宙真空,人的精神不同样是一种“空”的存在吗?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一切源于自然,根于自然..这就使佛性,就是道,这就是一。这就像海洋中的一滴水,无论这滴水怎么变化,划分多么微细,从本质上说,仍然是水。
如果你想从自心真正认识和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性理论,使人生由自私和渺小,变得博大而光明,非只言片语可以做到,这需要个人切实的参悟和修行。
共勉。
如果你想从自心真正认识和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性理论,使人生由自私和渺小,变得博大而光明,非只言片语可以做到,这需要个人切实的参悟和修行。
共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谁食山巅一粒果,
山下桃花万木蓬。
自性可有自身生,
真相都是流年梦;
一花未解春时雨,
一果又醉秋时风,
无往不复复非昨,
禅机有定定无形;
一尘不染心如镜,
此心也从尘中成,
只念菩提非菩提,
忘却真经是真经;
三千因果斗转星,
一粒微尘今何形,
佛法无边求何处,
一入红尘随缘行。
山下桃花万木蓬。
自性可有自身生,
真相都是流年梦;
一花未解春时雨,
一果又醉秋时风,
无往不复复非昨,
禅机有定定无形;
一尘不染心如镜,
此心也从尘中成,
只念菩提非菩提,
忘却真经是真经;
三千因果斗转星,
一粒微尘今何形,
佛法无边求何处,
一入红尘随缘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山河大地一切物质为你所了知,你的一切了知离不开你的见闻觉知,就是说都在六根、六尘、六识、五蕴的范围之内,而蕴处界是自性所生。坛经曰:“自性含藏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既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
佛,就是觉,在众生就是根本心,天生就有的那个心,不要被文字知识困住。三界混起,同归一心!千江有水千江月,自己去体悟吧。善加护持,不迷。
佛,就是觉,在众生就是根本心,天生就有的那个心,不要被文字知识困住。三界混起,同归一心!千江有水千江月,自己去体悟吧。善加护持,不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是的,佛性在于一切,法身佛无处不在,也有这个道理,这是佛经上明确说的,但也有早期的经典没有这样说的,但众生要明心见性谈何容易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2-04-14
展开全部
呵呵,还没悟道,搞不清. 一切众生本来皆佛,只因分别,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洗尽铅华,当最终露出本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