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正面是哪面?
正面:
国徽、证件名称
签发机关(第一代用印章形式,第二代用文字形式)
证件的有效期限(未满十六周岁:五年;十六周岁至二十五周岁:十年;二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二十年;四十六周岁以上:长期)
反面:
姓名: 某某某
性别:X
民族:X
出生:(格式:“╳╳╳╳年╳月╳日”)
住址:(即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
18位公民身份号码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如下情况时需要使用身份证:
常住户口登记项目变更;
兵役登记;
婚姻登记、收养登记;
申请办理出境手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遇有下列情形时,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经出示执法证件可查验居民身份证: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百度百科
正面是印有国徽、长城图案、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的那一面。
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大陆正式开始为居民换发内置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二代身份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并可用机器读取数字芯片内的信息。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由多层聚脂材料复合而成的单页卡式证件,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制作,具备视读和机读两种功能,证件尺寸与信用卡基本一致。证件正面印有国徽、证件名称、长城图案、签发机关和有效期以及彩虹扭索花纹。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在1984年前写作“身份证”。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一直到1984年5月6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没有身份证件,证明身份需用户口簿、介绍信等。1984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公安部的工作人员开始进行有关技术和具体实施方法的研究,在自行研制并且借鉴外国之后,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的形式被确定为聚酯膜塑封的单页卡片。
1984年至1991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开始进行试行身份证制度。生活在北京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女高音歌唱演员单秀荣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领到第一代身份证的中国居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201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