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集团的地产有哪些
4个回答
2015-09-01 ·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无锡红豆置业有限公司是红豆集团旗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注册资本5亿元,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由红豆集团所属上市公司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控有60%的股权。
红豆置业开发的地产项目有:
1、无锡
红豆•人民路九号
红豆·香江豪庭
红豆·财富广场
红豆•国际广场
2、南京
红豆•香江豪庭
3、镇江
红豆•香江花城
红豆购物广场
红豆•江南府邸
4、东港
红豆·清华苑
红豆城市广场
红豆•尚东院
红豆置业开发的地产项目有:
1、无锡
红豆•人民路九号
红豆·香江豪庭
红豆·财富广场
红豆•国际广场
2、南京
红豆•香江豪庭
3、镇江
红豆•香江花城
红豆购物广场
红豆•江南府邸
4、东港
红豆·清华苑
红豆城市广场
红豆•尚东院
展开全部
我是来捣乱了 ...死茄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是来捣乱了 ...死茄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行业资讯
1、 10月31日,镇江分公司被镇江市消费者协会评定为第四届(2009——2010年度)房地产行业诚信单位。同时,颁发了奖状及奖牌。
11月5日——11月15日,镇江分公司——红豆购物广场世纪联华8周年店庆系列促销活动举行。
2、 11月7日下午,无锡分公司——红豆国际广场组织第三期VIP客户GOLF练习杆活动。
3、 11月2日,碧桂园集团公布10月份的销售业绩。公告显示,碧桂园集团十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额36亿元,签约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142%及155%。并表示,截止09年10月31日,集团已经实现销售认购金额约178亿元,其中已签约合同销售金额约163亿元,待签约15亿元,预计未来几个月还将推出新盘及新苑区。
4、 11月2日,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第三季度运行分析报告显示,第三季度,上海公积金个贷发放额192.03亿元,同比增长296.26%,创公积金个贷发放以来的季度新高。
5、 11月4日,上海的土地拍卖会,绿地集团以12.8亿元击败保利、凯德置地和江苏新城等13家企业,竞得上海嘉定双单路地块,成交楼板价为8550元每平方米,溢价270%。绿地10月份还曾分别以4.18亿和72.45亿竞得上海嘉定区和龙华路的两块土地。根据该公司前三季度公布的数据,1-9月份销售额达到517.5亿元,同比增长84.47%。预计业务营收全年会达到700亿元左右,实现利润40亿以上。
6、 11月5日下午,苏州市国土资源局举办的土地拍卖会上,苏州高新控股子公司苏州永新置地有限公司以总价9.7亿元摘得苏地B-45号地块,折合楼单价为8714.89元/平方米,溢价率107.5%。该地块位于吴中区木渎镇金枫路西、苏福路北,用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容积率≤2.5,建筑密度≤20%,绿化率≥37%。
7、 11月6日,有消息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将限制“不达标”城市商业银行扩大风险资产规模。还表示,针对拨备覆盖率不足130%,资本充足率不足10%的城市商业银行,银监会将限制其市场准入,不允许这些银行扩大风险资产规模。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此前表示,将从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防范银行声誉风险和提高银行综合竞争力出发,深入推动银行业切实改善服务品质,规范服务行为。
8、 11月6日起,南京法制办就《南京市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公开征集意见。其中规定,开发商拿到预售许可证后捂盘的,将面临最高1万元的罚款。征求意见稿里明确了"预售管理"的内容,即商品房预售方案中,要明确商品房位置、面积、竣工交付时间等事项。如今有些开发商虽然拿到了预售许可证,但看楼市行情好,就捂着楼盘等涨价,这一现象在征求意见稿中也有明确要求,即房地产商拿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应当按期开始销售商品房。
9、 从淮安市国土资源部门了解到,在市举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交易会上,共挂牌出让成交地块6宗,成交面积319.9亩,成交金额达4.428亿元。其中市区承德北路西侧5.6亩地块经过17家单位及个人竞争,最终被淮安九龙商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4820万元竞得,高出挂牌起始价3440万元,亩价高达860.71万元,为淮安今年亩价最高地块。
10、 上海迪士尼的落地,使得海内外对浦东新区的关注度瞬间提升。11月6日从浦东新区建设部门了解到,迪士尼地块的动迁工作最快将在今年年底启动,预计明年春节后大规模展开。在道路配套方面,市一级主要布局轨道交通,其他的主干道、次干道等的道路配套建设将由浦东承担。
政策解读
第四季商业银行次级债或将量降价升
银监会一纸新规出台,使得商业银行次级债在第四季度“变脸”。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日公布的《中国债券市场2009年第三季度分析报告》,由于受到监管部门调整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影响,预计第四季度的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量将较第三季度明显缩减。
据了解,银监会近日正式下发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该《通知》称,对于2009年7月1日以后银行持有的其他银行长期次级债务将从其资本中全额扣除;如公开发行次级债,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其他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
中信证券一位债券分析师对CBN记者表示:“这一规定的实施大大降低了银行交叉持有次级债的动力。既然持有的额度不能计入资本,一家银行发行次级债的时候,其他银行‘捧场’的兴趣也会大减。”
而事实上,不仅限于商业银行次级债,尚未实施的资本充足率新规也将对整个债券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交易商协会一位人士指出,商业银行是债市的最大投资者,若资本充足率新规实施将影响商业银行对信用债券的投资需求,使商业银行将资金向利率债券配置,从而影响需求在品种结构上的分布。不过他表示,具体影响程度还有待观察。
若实施资本充足率新规,将迫使商业银行控制包括信贷和信用债券投资在内的各种信用业务的总量,从而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产生影响。同时,如果第四季度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也会降低商业银行盈利水平。
交易商协会上述人士表示,出于保持盈利和满足股东回报要求的考虑,预计商业银行将通过提高各种业务的收益水平来维持总体的盈利水平。
数字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发债猛增。其中,受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压力,商业银行第三季度共发行次级债1371.5亿元,同比增加751.5亿元,环比增加754.5亿元。中行、工行、建行和交行四家大型银行成为次级债的发行主力。(来源:第一财金日报)
热点关注
“14条”年底到期 沪部分银行二套房贷利率上调10%
部分银行二套房贷利率上调10%
“14条”年底将到期,最近购房者集中下单贷款
记者从本市多家房产经纪机构获悉,这些地产中介公司日前接到来自银行的通知,二套房贷被全面收紧,利率上已很难获得任何优惠,甚至有国有银行对二套房贷开始施行一刀切的基准利率上调10%的政策。
二套收紧,首套仍享七折
一则“七折房贷利率优惠将在年底叫停”的传闻几日来搅得大家心神不宁。前天,汉宇地产有关人士透露,目前上海二套房房贷确实已全面收紧,银行已全面取消优惠贷款政策。本市一家大型房产经纪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公司接到了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的通知,要求对所有二套房贷在基准利率基础上调高10%,而且优质客户也不能通融,是一刀切的政策。
据有关银行人士介绍,银行通过央行个人征信系统等渠道,只要确认贷款客户为第二套房贷的,现在一律按银监会第二套房贷政策的规定严格执行,即首付成数不得少于4成、贷款利率基准上浮10%。
三季度以来房贷审批放缓
多名银行信贷部负责人透露,目前他们都没有收到任何政策调整的正式文件和书面通知,因此,第一套自住购房或改善型住房的贷款申请仍能获得七折利率优惠。但据反映,进入三季度以来,房贷审批过程开始变得相当漫长。“其实,从‘十一’过后,申请办房贷的客户都很急,就怕优惠政策突然取消。”一名银行内部人士透露,最近两周,压在分行审贷部门的待审房贷大增,不少贷款客户担心购房的各项优惠年底即将到期废止,而集中下单。
专业房贷机构凯弈投资有关人士透露,此次银行取消房贷优惠利率,一方面是由于年底银根收紧这一惯常做法,另一方面也是第三季度上海不良房贷有所抬头,银行出于严控风险的考虑。
据了解,上海在去年10月22日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业内通称的“14条”。其中对个人房产交易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住房登记费和交易(转让)手续费的不同程度减免,按规定都将在今年12月31日到期。(来源:新闻晨报)
经济观察
G20会议:刺激政策不会过早退出
11月7日,为期两天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第三次会议在苏格兰古城圣安德鲁斯落下帷幕。本次会议在探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气候变化融资等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但西方发达国家在退出策略方面仍存在分歧。
会后来自各国和国际组织的代表通过并发表了此次会议的公报。公报表示,到今年第三季度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已得到改善,但各国的经济复苏仍然不平衡。为了保证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各国同意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支持。
为强调加强经济合作的新途径,会议决定启动新的框架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对各国政策是否能够实现共同制定的目标提供评估。有关的评估将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协助完成。
维系复苏仍是共识
退出计划各有不同
会议纪要显示,与会的各种政策制定者已进一步意识到,虽然目前世界各地股指攀升、房价走高、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上扬,全球经济已呈现复苏的迹象,但目前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阻碍复苏,为此与会者一致表示不会过早退出刺激政策,直到确保经济能够可持续的复苏。
在G20集团一致认为继续实施经济刺激措施的重要性的同时,不少与会国因考虑到未来通货膨胀、债务攀升和资产泡沫等问题,在本次会议上已将讨论重心转向如何适时实施“退出策略”。其中,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因经济状况不断向好,希望尽快考虑从刺激措施中逐步退出,而仍处于衰退困境中的英国则表示希望各国在退出策略上达成一致,在未来以合作与协调的方式实施这一策略。
在会议最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英国财相达林则以“我们仍未走出森林”来形容目前的经济现状,并传达了与会者的共识:将在全球经济恢复尚未稳固前,继续维持现有的支持政策。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也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各国应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美国财长盖特纳也表示,目前促进经济恢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美国将继续为提升就业率、帮助中小企业度过艰难时世、恢复房地产市场、促进投资和拉动消费提供有效政策支持。
解决全球性融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
本次会议上,各国与会官员还着重讨论了针对气候变化的融资。G20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一致认为,气候变化融资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G20集团必须推动在气候变化融资与监管方面达成协议,使得即将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
对于本次会议的成果,分析人士表示,各国不会在年底前退出经济刺激措施,也不会提高政府税收,但是之后要做到协调一致的退出刺激政策并非易事。对于融资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各国虽然承诺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威胁,也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原则,此次会议并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随着复苏的展开,各国将可能出现越来越大的分歧,未来的步调将进一步出现不同。(来源:第一财金日报)
专家观点
郭海臣:破解房价暴涨的六大内因
金融危机不仅使世界经济陷入集体恐慌,也打乱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使政府自 2007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出现严重失灵。刚刚趋稳的房地产业,在2008年之后,又陷入极度紊乱状态。从2008年暴跌导致行业整体性恐慌,到2009 年“小阳春”之后,由刚性需求引发报复性暴涨,再到政策打压之后的“有价无市”楼市滞涨期的来临。中国房地产行业,这两年好像乘坐过山车一样,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的考验。
房地产行业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冰火两重天轮回的背后,是房地产行业治理不得其法而导致的政策失灵的深度无奈。有人戏称,中国楼市一收就死,一放就乱,这虽是一句流传于坊间的口水之词,但却道出了房地产治理与调控的尴尬现状。
房价高涨,民怨沸腾;楼市低迷,经济受损,这种难以调和与平衡的矛盾将直接导致整个行业的震荡,将直接导致各阶层利益矛盾的激化。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维护房地产整体走势的稳定不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逐步演变成一个关乎全社会稳定团结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恰到好处的得以解决,将诱发各种连带的并发症,阻碍中国的发展,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态势,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保持政治社会稳定的需要。
历数几年来中国房地产的政策调控,之所以导致楼市的颠簸不定,其中不乏房地产行业内盘根交错、积重难返的现实难题,但政府调控的手段、方法以及时机的掌握不当等造成的失误也难推其咎。
房地产及其关联行业对地方城市GDP的拉动不言而喻,地方政府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无可厚非。但从几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来看,调控政策出台后,虽然阶段性的抑制了房价过快上涨以及投资虚高,但仅仅维持了很短一段时间,楼市就开始出现报复性反弹,使房地产调控政策几度失灵,收效甚微。2007年,抬高二套房贷的政策确实取得了治理效果,但遇到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几乎使房地产行业遭受“灭顶之灾”。金融危机之后的房地产政策调整又开始章法大乱,一会儿放开所有的调控政策,一会又开始收回所有成命。在这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房地产市场震荡势必成为毫无疑问的结果。
同时,由于房地产政策调控效果具有滞后性与地方性的特点,而政府的调控政策往往对房地产市场的预见力不够,或者仅仅浮于表面,靠制定几项政策,发发红头文件完事。在执行过程中,在具有不同现实情况的城市推行一个标准,以及例行公事的检查等等,导致整体调整效果的严重错位。
另外,由于不顾房地产市场的“潜规则”,使政策调控大大折扣。30年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一直被行业“潜规则”控制的产业。中央调控政策与地方政府“下有对策”的博弈,房地产商与银行利益连结,开发商与地方政府某些官员的腐败行为……房地产行业的“潜规则”的蔓延。房地产产业链上的每个利益阶层都各为其利,错综复杂的房地产行业问题,治理起来确实异常棘手。而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制定对潜伏在行业里的“潜规则”重视不足,很多调控政策都是在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或者调研不充分,数据不准确的情况下制定的。由此导致政策的失灵,让善于投机钻营的开发商钻了空子也是必然的。因此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与治理,必须充分考虑到行业潜规则,才能使房地产调整政策具有强力的时效性。
虽然盘横在房地产行业的问题很多,比如行业制度设计与腐败的治理、城市科学规划与设计、地方政府擅权与中央政策调控、城市化进程的开发与农用耕地的保护、城市低收入家庭与农民城市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制度调整与监管、小产权房规范与城镇化建设、物业税征收等等问题。但是,房价是问题的核心。在许多人看来,高房价的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但这个看似复杂的房价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好解决的问题。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失灵最大败笔也是对于房价控制的几度失灵。由此可见,只要抓住房价这个核心的关键问题,其它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直以来,政府参考新加坡等国外房地产经营管理模式的经验,试图通过推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以掣肘房价的过快增长,实现社会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但通过几年推行情况来看,由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长期滞后性,以及分配无法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设计,导致行业腐败问题丛生,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的美好初衷变味、走调,给许多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成了房地产行业的一大诟病。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催动中国的房价暴涨呢?笔者认为,中国房价过高主要是六大原因造成的。
一是供需失衡。国际的城市化率基本保持在49%,而中国的城市化率不足45%,城市人要改善居住条件,同时许多农民要从农村进入城市,成为“新城市人”,接下来几十年,中国的城市化运动将依然激发强大市场需求与能量,强大的市场需求与有限的市场供应推动房价上涨。
二是地方政府。土地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是拉动地方经济的引擎。一般地,房地产业的产值虽然占到中国GDP的5%。但它却是关联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的一个行业。从投资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投资引擎主要来源于制造业与房地产的支撑,制造业占30%,房地产业占20%,所以,房地产是扩大内需、拉动地方经济的主要引擎,尤其对于没有支柱产业的中小城市而言,它们对房地产产业的依赖性则更强,所以地方政府只会成为房价高涨的支持者,不会心甘情愿的降房价。
三是银行金融系统。目前,银行房贷是烂帐最少的,同时也是收益较高的业务模块。所以,银行不断增大借贷(开发贷款与按揭贷款)比重。房地产商通过银行实现融资,购房者与投资客通过银行购房置业,银行必然成了房价上涨的间接推动者。
四是地产商。获取高额利润是房地产企业的本性,20多年来的中国房地产发展,盘横在行业间挥之不去的暴利,使几十年来的房地产热度有增无减。马克思曾经说,“资本的本质是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挺而走险;为了 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所以,不要指望房地产商有朝一日良心发现,主动把房价降下来,也不能指望房地产商遵纪守法,严以律己,一切只有靠制度。
五是投资者。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人民币的升值,国外的热钱不断涌入中国。国内资金纷纷涌入房地产行业,暂不说目前房地产大亨靠几百万起家,一夜之间创造的财富神话,几次三番轮番上演。就连联想、华为、海尔这样的专业化品牌企业也耐不住寂寞,纷纷开始染指房地产,投资者纷纷进军房地产行业成为房价高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是炒房客。以民间游资寻求短期利益的炒房者,在低迷时进入,高涨时卖出,一出一进,金银落袋之时也间接地推动了房价上涨,催生泡沫形成。
目前房价高涨已经发展成为是一个关乎全局的政治社会问题,控制房价大起大落,保持其理性增长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控制好房价这个行业最大的难题,需要采取强力措施完善公平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住房梯次消费和建设模式,合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经营性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缓解住房供需矛盾,加快政府保障型住房建设,打击投机与炒房行为,打击开发商囤地等。除此之外,房地产政策调整与房地产行业治理必须建立系统的长效机制,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不能无视行业潜规则而发发红头文件了事,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建立系统的长效机制必须从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入手,由中央相关部门牵头,出台系统解决方案,建立长效房地产治理机制。对地方政府实施科学的考评,完善对各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建立新的考核机制。比如能不能把对地方政府的GDP增长考核与房价涨幅结合起来一起考核呢?如果把控制房价增长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核,就会使地方政府不会过多的打房地产的主意,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促其另谋出路,而不是紧盯着房地产业不放。
中国房地产治理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房价既不能暴跌,也不能暴涨。只有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稳定成长才是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只有保持楼市的理性发展才是中国经济之福,才是房地产行业和百姓之福。在稳定中保持理性增长,这才是理想的健康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才有利于中国社会和谐与稳定。
1、 10月31日,镇江分公司被镇江市消费者协会评定为第四届(2009——2010年度)房地产行业诚信单位。同时,颁发了奖状及奖牌。
11月5日——11月15日,镇江分公司——红豆购物广场世纪联华8周年店庆系列促销活动举行。
2、 11月7日下午,无锡分公司——红豆国际广场组织第三期VIP客户GOLF练习杆活动。
3、 11月2日,碧桂园集团公布10月份的销售业绩。公告显示,碧桂园集团十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额36亿元,签约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142%及155%。并表示,截止09年10月31日,集团已经实现销售认购金额约178亿元,其中已签约合同销售金额约163亿元,待签约15亿元,预计未来几个月还将推出新盘及新苑区。
4、 11月2日,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第三季度运行分析报告显示,第三季度,上海公积金个贷发放额192.03亿元,同比增长296.26%,创公积金个贷发放以来的季度新高。
5、 11月4日,上海的土地拍卖会,绿地集团以12.8亿元击败保利、凯德置地和江苏新城等13家企业,竞得上海嘉定双单路地块,成交楼板价为8550元每平方米,溢价270%。绿地10月份还曾分别以4.18亿和72.45亿竞得上海嘉定区和龙华路的两块土地。根据该公司前三季度公布的数据,1-9月份销售额达到517.5亿元,同比增长84.47%。预计业务营收全年会达到700亿元左右,实现利润40亿以上。
6、 11月5日下午,苏州市国土资源局举办的土地拍卖会上,苏州高新控股子公司苏州永新置地有限公司以总价9.7亿元摘得苏地B-45号地块,折合楼单价为8714.89元/平方米,溢价率107.5%。该地块位于吴中区木渎镇金枫路西、苏福路北,用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容积率≤2.5,建筑密度≤20%,绿化率≥37%。
7、 11月6日,有消息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将限制“不达标”城市商业银行扩大风险资产规模。还表示,针对拨备覆盖率不足130%,资本充足率不足10%的城市商业银行,银监会将限制其市场准入,不允许这些银行扩大风险资产规模。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此前表示,将从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防范银行声誉风险和提高银行综合竞争力出发,深入推动银行业切实改善服务品质,规范服务行为。
8、 11月6日起,南京法制办就《南京市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公开征集意见。其中规定,开发商拿到预售许可证后捂盘的,将面临最高1万元的罚款。征求意见稿里明确了"预售管理"的内容,即商品房预售方案中,要明确商品房位置、面积、竣工交付时间等事项。如今有些开发商虽然拿到了预售许可证,但看楼市行情好,就捂着楼盘等涨价,这一现象在征求意见稿中也有明确要求,即房地产商拿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应当按期开始销售商品房。
9、 从淮安市国土资源部门了解到,在市举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交易会上,共挂牌出让成交地块6宗,成交面积319.9亩,成交金额达4.428亿元。其中市区承德北路西侧5.6亩地块经过17家单位及个人竞争,最终被淮安九龙商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4820万元竞得,高出挂牌起始价3440万元,亩价高达860.71万元,为淮安今年亩价最高地块。
10、 上海迪士尼的落地,使得海内外对浦东新区的关注度瞬间提升。11月6日从浦东新区建设部门了解到,迪士尼地块的动迁工作最快将在今年年底启动,预计明年春节后大规模展开。在道路配套方面,市一级主要布局轨道交通,其他的主干道、次干道等的道路配套建设将由浦东承担。
政策解读
第四季商业银行次级债或将量降价升
银监会一纸新规出台,使得商业银行次级债在第四季度“变脸”。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日公布的《中国债券市场2009年第三季度分析报告》,由于受到监管部门调整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影响,预计第四季度的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量将较第三季度明显缩减。
据了解,银监会近日正式下发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该《通知》称,对于2009年7月1日以后银行持有的其他银行长期次级债务将从其资本中全额扣除;如公开发行次级债,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其他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
中信证券一位债券分析师对CBN记者表示:“这一规定的实施大大降低了银行交叉持有次级债的动力。既然持有的额度不能计入资本,一家银行发行次级债的时候,其他银行‘捧场’的兴趣也会大减。”
而事实上,不仅限于商业银行次级债,尚未实施的资本充足率新规也将对整个债券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交易商协会一位人士指出,商业银行是债市的最大投资者,若资本充足率新规实施将影响商业银行对信用债券的投资需求,使商业银行将资金向利率债券配置,从而影响需求在品种结构上的分布。不过他表示,具体影响程度还有待观察。
若实施资本充足率新规,将迫使商业银行控制包括信贷和信用债券投资在内的各种信用业务的总量,从而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产生影响。同时,如果第四季度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也会降低商业银行盈利水平。
交易商协会上述人士表示,出于保持盈利和满足股东回报要求的考虑,预计商业银行将通过提高各种业务的收益水平来维持总体的盈利水平。
数字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发债猛增。其中,受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压力,商业银行第三季度共发行次级债1371.5亿元,同比增加751.5亿元,环比增加754.5亿元。中行、工行、建行和交行四家大型银行成为次级债的发行主力。(来源:第一财金日报)
热点关注
“14条”年底到期 沪部分银行二套房贷利率上调10%
部分银行二套房贷利率上调10%
“14条”年底将到期,最近购房者集中下单贷款
记者从本市多家房产经纪机构获悉,这些地产中介公司日前接到来自银行的通知,二套房贷被全面收紧,利率上已很难获得任何优惠,甚至有国有银行对二套房贷开始施行一刀切的基准利率上调10%的政策。
二套收紧,首套仍享七折
一则“七折房贷利率优惠将在年底叫停”的传闻几日来搅得大家心神不宁。前天,汉宇地产有关人士透露,目前上海二套房房贷确实已全面收紧,银行已全面取消优惠贷款政策。本市一家大型房产经纪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公司接到了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的通知,要求对所有二套房贷在基准利率基础上调高10%,而且优质客户也不能通融,是一刀切的政策。
据有关银行人士介绍,银行通过央行个人征信系统等渠道,只要确认贷款客户为第二套房贷的,现在一律按银监会第二套房贷政策的规定严格执行,即首付成数不得少于4成、贷款利率基准上浮10%。
三季度以来房贷审批放缓
多名银行信贷部负责人透露,目前他们都没有收到任何政策调整的正式文件和书面通知,因此,第一套自住购房或改善型住房的贷款申请仍能获得七折利率优惠。但据反映,进入三季度以来,房贷审批过程开始变得相当漫长。“其实,从‘十一’过后,申请办房贷的客户都很急,就怕优惠政策突然取消。”一名银行内部人士透露,最近两周,压在分行审贷部门的待审房贷大增,不少贷款客户担心购房的各项优惠年底即将到期废止,而集中下单。
专业房贷机构凯弈投资有关人士透露,此次银行取消房贷优惠利率,一方面是由于年底银根收紧这一惯常做法,另一方面也是第三季度上海不良房贷有所抬头,银行出于严控风险的考虑。
据了解,上海在去年10月22日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业内通称的“14条”。其中对个人房产交易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住房登记费和交易(转让)手续费的不同程度减免,按规定都将在今年12月31日到期。(来源:新闻晨报)
经济观察
G20会议:刺激政策不会过早退出
11月7日,为期两天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第三次会议在苏格兰古城圣安德鲁斯落下帷幕。本次会议在探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气候变化融资等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但西方发达国家在退出策略方面仍存在分歧。
会后来自各国和国际组织的代表通过并发表了此次会议的公报。公报表示,到今年第三季度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已得到改善,但各国的经济复苏仍然不平衡。为了保证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各国同意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支持。
为强调加强经济合作的新途径,会议决定启动新的框架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对各国政策是否能够实现共同制定的目标提供评估。有关的评估将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协助完成。
维系复苏仍是共识
退出计划各有不同
会议纪要显示,与会的各种政策制定者已进一步意识到,虽然目前世界各地股指攀升、房价走高、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上扬,全球经济已呈现复苏的迹象,但目前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阻碍复苏,为此与会者一致表示不会过早退出刺激政策,直到确保经济能够可持续的复苏。
在G20集团一致认为继续实施经济刺激措施的重要性的同时,不少与会国因考虑到未来通货膨胀、债务攀升和资产泡沫等问题,在本次会议上已将讨论重心转向如何适时实施“退出策略”。其中,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因经济状况不断向好,希望尽快考虑从刺激措施中逐步退出,而仍处于衰退困境中的英国则表示希望各国在退出策略上达成一致,在未来以合作与协调的方式实施这一策略。
在会议最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英国财相达林则以“我们仍未走出森林”来形容目前的经济现状,并传达了与会者的共识:将在全球经济恢复尚未稳固前,继续维持现有的支持政策。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也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各国应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美国财长盖特纳也表示,目前促进经济恢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美国将继续为提升就业率、帮助中小企业度过艰难时世、恢复房地产市场、促进投资和拉动消费提供有效政策支持。
解决全球性融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
本次会议上,各国与会官员还着重讨论了针对气候变化的融资。G20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一致认为,气候变化融资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G20集团必须推动在气候变化融资与监管方面达成协议,使得即将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
对于本次会议的成果,分析人士表示,各国不会在年底前退出经济刺激措施,也不会提高政府税收,但是之后要做到协调一致的退出刺激政策并非易事。对于融资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各国虽然承诺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威胁,也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原则,此次会议并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随着复苏的展开,各国将可能出现越来越大的分歧,未来的步调将进一步出现不同。(来源:第一财金日报)
专家观点
郭海臣:破解房价暴涨的六大内因
金融危机不仅使世界经济陷入集体恐慌,也打乱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使政府自 2007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出现严重失灵。刚刚趋稳的房地产业,在2008年之后,又陷入极度紊乱状态。从2008年暴跌导致行业整体性恐慌,到2009 年“小阳春”之后,由刚性需求引发报复性暴涨,再到政策打压之后的“有价无市”楼市滞涨期的来临。中国房地产行业,这两年好像乘坐过山车一样,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的考验。
房地产行业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冰火两重天轮回的背后,是房地产行业治理不得其法而导致的政策失灵的深度无奈。有人戏称,中国楼市一收就死,一放就乱,这虽是一句流传于坊间的口水之词,但却道出了房地产治理与调控的尴尬现状。
房价高涨,民怨沸腾;楼市低迷,经济受损,这种难以调和与平衡的矛盾将直接导致整个行业的震荡,将直接导致各阶层利益矛盾的激化。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维护房地产整体走势的稳定不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逐步演变成一个关乎全社会稳定团结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恰到好处的得以解决,将诱发各种连带的并发症,阻碍中国的发展,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态势,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保持政治社会稳定的需要。
历数几年来中国房地产的政策调控,之所以导致楼市的颠簸不定,其中不乏房地产行业内盘根交错、积重难返的现实难题,但政府调控的手段、方法以及时机的掌握不当等造成的失误也难推其咎。
房地产及其关联行业对地方城市GDP的拉动不言而喻,地方政府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无可厚非。但从几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来看,调控政策出台后,虽然阶段性的抑制了房价过快上涨以及投资虚高,但仅仅维持了很短一段时间,楼市就开始出现报复性反弹,使房地产调控政策几度失灵,收效甚微。2007年,抬高二套房贷的政策确实取得了治理效果,但遇到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几乎使房地产行业遭受“灭顶之灾”。金融危机之后的房地产政策调整又开始章法大乱,一会儿放开所有的调控政策,一会又开始收回所有成命。在这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房地产市场震荡势必成为毫无疑问的结果。
同时,由于房地产政策调控效果具有滞后性与地方性的特点,而政府的调控政策往往对房地产市场的预见力不够,或者仅仅浮于表面,靠制定几项政策,发发红头文件完事。在执行过程中,在具有不同现实情况的城市推行一个标准,以及例行公事的检查等等,导致整体调整效果的严重错位。
另外,由于不顾房地产市场的“潜规则”,使政策调控大大折扣。30年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一直被行业“潜规则”控制的产业。中央调控政策与地方政府“下有对策”的博弈,房地产商与银行利益连结,开发商与地方政府某些官员的腐败行为……房地产行业的“潜规则”的蔓延。房地产产业链上的每个利益阶层都各为其利,错综复杂的房地产行业问题,治理起来确实异常棘手。而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制定对潜伏在行业里的“潜规则”重视不足,很多调控政策都是在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或者调研不充分,数据不准确的情况下制定的。由此导致政策的失灵,让善于投机钻营的开发商钻了空子也是必然的。因此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与治理,必须充分考虑到行业潜规则,才能使房地产调整政策具有强力的时效性。
虽然盘横在房地产行业的问题很多,比如行业制度设计与腐败的治理、城市科学规划与设计、地方政府擅权与中央政策调控、城市化进程的开发与农用耕地的保护、城市低收入家庭与农民城市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制度调整与监管、小产权房规范与城镇化建设、物业税征收等等问题。但是,房价是问题的核心。在许多人看来,高房价的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但这个看似复杂的房价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好解决的问题。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失灵最大败笔也是对于房价控制的几度失灵。由此可见,只要抓住房价这个核心的关键问题,其它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直以来,政府参考新加坡等国外房地产经营管理模式的经验,试图通过推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以掣肘房价的过快增长,实现社会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但通过几年推行情况来看,由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长期滞后性,以及分配无法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设计,导致行业腐败问题丛生,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的美好初衷变味、走调,给许多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成了房地产行业的一大诟病。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催动中国的房价暴涨呢?笔者认为,中国房价过高主要是六大原因造成的。
一是供需失衡。国际的城市化率基本保持在49%,而中国的城市化率不足45%,城市人要改善居住条件,同时许多农民要从农村进入城市,成为“新城市人”,接下来几十年,中国的城市化运动将依然激发强大市场需求与能量,强大的市场需求与有限的市场供应推动房价上涨。
二是地方政府。土地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是拉动地方经济的引擎。一般地,房地产业的产值虽然占到中国GDP的5%。但它却是关联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的一个行业。从投资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投资引擎主要来源于制造业与房地产的支撑,制造业占30%,房地产业占20%,所以,房地产是扩大内需、拉动地方经济的主要引擎,尤其对于没有支柱产业的中小城市而言,它们对房地产产业的依赖性则更强,所以地方政府只会成为房价高涨的支持者,不会心甘情愿的降房价。
三是银行金融系统。目前,银行房贷是烂帐最少的,同时也是收益较高的业务模块。所以,银行不断增大借贷(开发贷款与按揭贷款)比重。房地产商通过银行实现融资,购房者与投资客通过银行购房置业,银行必然成了房价上涨的间接推动者。
四是地产商。获取高额利润是房地产企业的本性,20多年来的中国房地产发展,盘横在行业间挥之不去的暴利,使几十年来的房地产热度有增无减。马克思曾经说,“资本的本质是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挺而走险;为了 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所以,不要指望房地产商有朝一日良心发现,主动把房价降下来,也不能指望房地产商遵纪守法,严以律己,一切只有靠制度。
五是投资者。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人民币的升值,国外的热钱不断涌入中国。国内资金纷纷涌入房地产行业,暂不说目前房地产大亨靠几百万起家,一夜之间创造的财富神话,几次三番轮番上演。就连联想、华为、海尔这样的专业化品牌企业也耐不住寂寞,纷纷开始染指房地产,投资者纷纷进军房地产行业成为房价高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是炒房客。以民间游资寻求短期利益的炒房者,在低迷时进入,高涨时卖出,一出一进,金银落袋之时也间接地推动了房价上涨,催生泡沫形成。
目前房价高涨已经发展成为是一个关乎全局的政治社会问题,控制房价大起大落,保持其理性增长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控制好房价这个行业最大的难题,需要采取强力措施完善公平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住房梯次消费和建设模式,合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经营性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缓解住房供需矛盾,加快政府保障型住房建设,打击投机与炒房行为,打击开发商囤地等。除此之外,房地产政策调整与房地产行业治理必须建立系统的长效机制,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不能无视行业潜规则而发发红头文件了事,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建立系统的长效机制必须从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入手,由中央相关部门牵头,出台系统解决方案,建立长效房地产治理机制。对地方政府实施科学的考评,完善对各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建立新的考核机制。比如能不能把对地方政府的GDP增长考核与房价涨幅结合起来一起考核呢?如果把控制房价增长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核,就会使地方政府不会过多的打房地产的主意,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促其另谋出路,而不是紧盯着房地产业不放。
中国房地产治理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房价既不能暴跌,也不能暴涨。只有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稳定成长才是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只有保持楼市的理性发展才是中国经济之福,才是房地产行业和百姓之福。在稳定中保持理性增长,这才是理想的健康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才有利于中国社会和谐与稳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