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存款准备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1、存款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规定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额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央行对存款准备率的调控其实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上调存款准备率时,各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就会下降,市场流通的货币量减少,这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2、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按照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这种利率就是贴现率。一般情况是贴现率小于市场利率。
3、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来调节货币市场的一种货币政策。这种政策有很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但是要想完全发挥其有效性还在不断的探索中。
二、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经济学词汇。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例如减少税收可以刺激消费,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够刺激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
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
拓展资料:
中国财政政策手段:
①国家预算。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平衡状态的确定、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②税收。主要通过税种、税率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以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需要,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分配。
③财政投资。通过国家预算拨款和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实现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
④财政补贴。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通过财政转移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实行财政补助,以达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目的。
⑤财政信用。是国家按照有偿原则,筹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国内发行公债和专项债券,在国外发行政府债券,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对预算内资金实行周转有偿使用等形式。
⑥财政立法和执法。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对财政政策予以法律认定,并对各种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如违反税法的偷税抗税行为等),诉诸司法机关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予以审理和制裁,以保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
⑦财政监察。是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国家通过财政部门对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团体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财政政策和财政纪律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参考资料:中国教育网/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4)

2025-08-05 广告
(一)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
内容:①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该比率规定一般根据不同存款的种类、金额及银行规模和经营环境而有所区别。②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一般地,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只能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有的国家规定库存现金也可算成法定准备金。③规定的计提基础,包括存款余额的确定及缴存基数的确定等。④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等。
(二)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它作为一种官定利率,是和市场利率相对应的,常常用来表达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和政策意向,具有短期性。往往作为一种基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对整个市场利率水平起牵引作用。二是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前者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及市场利率,后者主要影响商业银行及全社会的资金投向。
(三)公开市场政策: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的政策措施。
拓展资料: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一般包含政府支出和税收两个部分,政府支出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购买,比如军用物资、修路建桥、希望小学、教师工资等。二是政府转移支付,比如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主要是为了调节社会公平程度。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税收与政府支出之间的差额就是财政赤字与盈余。
财政政策工具还有一个是发行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政府公债的发行,一方面能增加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重要作用,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水平。注意它和公开市场操作的不同。
财政政策一般包含政府支出和税收两个部分,政府支出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购买,比如军用物资、修路建桥、希望小学、教师工资等。二是政府转移支付,比如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主要是为了调节社会公平程度。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税收与政府支出之间的差额就是财政赤字与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