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学习如何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 我来答
留下一片林322
2012-04-18 · TA获得超过178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5.9万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1.7亿
展开全部
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千呼万唤竭力玉成的目标,追根溯源,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讲,凡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活动都是素质教育。我们在教育界所谈的“素质教育”主要指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其涵义是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系统工程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积极探索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那么,语文素质教育具体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呢?有学者认为它主要包括: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语文智力、塑造语文人格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机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创情境,激情趣,传授语文知识,开发语文智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着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趣味导学、情境教学尤为重要。

  1、趣味导学,创设最佳学习情境。

  顾名思义,“趣味导学”就是导入新课要有趣味性。要求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提问,设计疑点启发思维;可以引用诗词、成语、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等,激发兴趣,丰富知识;可以运用图片、实物、标本、音像等非语言手段,引起好奇,激发求知欲??????在教学散文《济南的冬天》时,我先出示了一幅北方严冬时的图片,问学生:由眼前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想到了寒冷的冬天。于是,我就顺藤摸瓜继续让学生说:你心中的冬天是什么样的?等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冬天描绘完之后,我又出示了一幅济南的冬天的图片,问学生:你认为这儿是什么季节?学生说是春天,再由教师将话题引到《济南的冬天》上,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马上想知道: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和北方的冬天不一样?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使学生进入了最佳的学习情境,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目的,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起来,而且为学生总结南方和北方冬天的不同特点做了铺垫。

  2、方法激学,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一节好课光有良好的开端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更加至关重要,因为授课的经过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达到顶点,使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

  发现法,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点面结合法,是找准切入点,以教师的点带动学生的面,以学生的点带动学生的面,从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层次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教学,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其实,方法有很多,而且各种方法还可以综合应用,如果教师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就会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在《中国石拱桥》一课的教学中,在教学赵州桥的段落时,我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了“赵州桥体现了石拱桥的哪些特点、赵州桥具有哪些独有的特点和介绍赵州桥时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三个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然后,集体讨论答案并总结出思考的方法。接下来再布置学生自学卢沟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回答,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学生不但做得井井有条,而且一直情绪高涨,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在这个环节中,我就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说,方法多样是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

  二、 自读自悟,扩展视野,塑造语文人格。

  大千世界处处有语文,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不但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而且要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让学生到课外去汲取营养,丰富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为此,我曾做过以下的尝试:

  首先,读名著,写感想。定时布置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作读书笔记,写作读后感,定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记得,我在布置他们看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有一位同学在读后感中这样写道:“从来也没有哪一本书让我这样热血沸腾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做到了。它让我明白了今后的路应该怎样走!”可见,学生不但读完了名著,而且已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和文学大师进行着交流,这些名著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营养。

  其次,读生活,发感慨。让学生有选择地看电视报纸,如:东方时空、实话实说等栏目,培养学生从小关心时事政治,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教育,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写生活小记,记下平时生活中能给你带来教训、收获等的生活琐事,并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再次,读自然,谈发现。去观察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留下足迹,或诗、或文、或画,用大自然的清纯、美妙陶冶情操,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创造力。

  通过这些尝试,我发现学生们已慢慢地学会了思考生活、品味生活,而且能够从生活中摘取精华、塑造自我。看着学生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懂事,我的心里感到无比欣慰。

  三、多引导,巧训练,培养语文能力。

  课内的趣味教学和课外的扩展视野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课内外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谈得上是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好课内和课外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

  (一)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从兴趣、习惯、方法等诸多因素去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1 、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可以运用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说明文的教学就比较枯燥无味,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开始的:(先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图片)同学们,当我们漫步在公园中时,我们常常会被春天的迎春、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所陶醉。那么,谁能告诉大家大自然的花朵为什么会呈现出各种颜色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一下子浓了起来,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于是,同学们主动阅读寻找答案,很快就将课文的重点攻破了,而且课堂效果特别好。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在不同时机随时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一旦有了新的兴趣,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就如在这一课的后半部分,当学生的兴趣即将抵达低谷时,我边放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同名插曲边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作者借来作为标题,而且贯穿全篇,引起每一层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又被激发了起来,很快投入讨论之中,使本节课的难点迎刃而解。所以,努力地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感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重要,是语文教师不容忽视的。

  2 、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如教学《老北京的小胡同》一课时,学生对北京胡同的历史十分陌生,为了让学生能走近那个时代,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从报刊上、从电脑“网页”上搜集有关北京胡同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进行教学,不仅使课上得成功,而且也让学生走进了那胡同时代,真正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以及它的价值和意义。比光是老师对学生介绍课文内容,效果要好得多。像这样,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文大有帮助,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便能自主地学习,主动地汲取知识。

  3 、教给阅读方法。

  阅读的教学关键是方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善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便能形成能力,去自主地学习。例如议论文中论证思路的题综合性比较强,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再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1)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2)运用什么论证方法,引用什么道理论据或举了什么事实论据,证明了什么分论点,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3)总结全文,重申了什么论点。第三步,让学生自己根据文章内容组织语言答题。通过将这种类型的题进行分解教学,学生了解了答题的思路,掌握了这类题的阅读方法。能够做到无论何时阅读,都不用再等教师教,使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培养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学生最头痛的一个内容。许多学生积累的语言素材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表达需求,所以作文往往表现出语言的枯燥无味,一篇连学生自己都不愿意读的习作,怎能得高分呢?它只会给学生带来挫败感和厌倦感,又如何能给学生带来创作的成就感而爱上作文课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诱发学生良好的思维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创作更有激情。

  根据这些特点,我经常让学生仿写名家的名句名篇,因为名家的作品往往能起很好的示范性,教师引导得好,学生就可以抓住名家思想的火花、乘上他们想象的翅膀,仿写出鲜活、优美、富有想象的句子。这一训练主要分四个步骤进行:首先,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名家名句名篇积累本,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学生轮流展示、交流,集体积累。其次,利用作文课交给学生仿写的具体方法,并指导练习。结果,我在第一节尝试课上就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如学生在仿写富兰克林的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时,这样写到:你渴望理解吗?那么别抛弃宽容,应为宽容是通向理解的桥梁。当时,我看着学生仿写出的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话,我的心里笑开了花。第三步,引导学生将这些仿写的内容运用到作文之中。或作开头结尾,或作抒情议论,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四步,就是引导学生逐步地开始仿写段和篇。如我在讲授完《春》一课的时候,先让学生在欣赏全文的基础上,各自找出他们最欣赏的段落,并讲出欣赏的理由。然后我说谁敢和作者比试比试,看能不能写出一样甚至更好的句子。学生的好胜心强,积极性极高,纷纷尝试。经过引导,他们也仿出了令人满意的句子,如:仿“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笑着,走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写出“秋天像成熟的大姑娘,丰满而有韵味;秋天像稳健的青壮年,沉稳,含蓄……”等等。这些仿写虽然不能和名家的作品媲美,但同样具有智慧和想象的美,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写作的同学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为他们爱上写作起了很好的作用。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能独立进行创新性学习,将来才能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的学习型人才,才能不会被迅猛发展的社会所淘汰,才能说素质教育落实到了实处。而兴趣和成功感恰是诱发主动参与意识的最有效的元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成功感,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我认为这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以“主动、开放”的心态,去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品尝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无限的精神激励和鼓舞。这样,学生就会自主地去拥抱语文,学生的素质才能有所提高,语文学科才能为素质教育的落实贡献力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