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本人地理很菜的,现在进入了复习,很急需啊,大家帮帮我吧我的电子邮件:zhangyanniniya@sina.com如果太多了,可以发到邮箱来哦,感谢!...
本人地理很菜的,现在进入了复习,很急需啊,大家帮帮我吧
我的电子邮件:zhangyanniniya@sina.com
如果太多了,可以发到邮箱来哦,感谢! 展开
我的电子邮件:zhangyanniniya@sina.com
如果太多了,可以发到邮箱来哦,感谢! 展开
展开全部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复习二 区域地理
知识总结
典型例题
习题
一、知识总结
Top
第一部分 中国地理复习
(一)区域认定,落实分布——充分利用地图,活化地图是突破区域地理的关键和基础
1. 依据经纬线认定
(1)四至点
最北端:53°N
最南端:4°N
最东端:135°E
最西端:73°E
(2)北回归线、30°N、40°N穿过的地区;90°E、100°E、110°E、120°E穿过的地区
2. 按地形分三大块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
阶梯界限
第二阶梯
阶梯界限
第三阶梯
3.按气候区分三大块
4.省区轮廓
5.地形有明显变化的地区(注意等高线的分布和变化)盆地、河谷、山脉等
6.剖面图的认定
7.熟练掌握以下基本地图
(1)中国地形图(三大阶梯、16条主要山脉、主要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地形剖面图(30°N、36°N、89°E)
(2)中国气候类型图(温度带、干湿地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各类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3)中国水文图(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布,黄河、长江、珠江水系图)
(4)中国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5)中国的人口
(6)中国的交通(铁路、主要河港、主要海港)
(7)中国的农业(种植业、畜牧业,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8)中国的工业(四大工业区)
(9)商业中心的分布
(10)中国分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
(11)中国政区图
(二)比较差异,把握特征
分区地理是在中国地理总论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体化的区域地理,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块进行阐述的同时,又将台湾、香港与澳门单—列阐述、从总体上看,四大区域的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很大。这些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又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自然人文综合体。每个区域,都涉及到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植物、人口、民族、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名胜古迹等该地区较为独特的地理特征,每个区域特征的形成,尽管是各种地理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其中必定有一主导因素。如青藏高原主要因海拔高,气候寒冷;而西北地区主要是因为离海洋远、地形闭塞造成的干旱环境。所以抓住主导因素和主要线索去学习区域地理往往会取得较好效果。另外分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优势及限制因素,进而分析其经济发展方向是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也就是通常讲的区域国土整治开发研究。这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从不回避的重点。国情是制定国策的基础,有关规定是实施国策的保证。进行国土整治开发与政治,要以科学的观点和对国情的理解去认定、判断、评价和反思,这样回答有关问题才能把握方向。
1. 综合分析、比较差异、概括特点是学习区域地理的有效方法
(1)抓住山脉,掌握地形,深入了解地形对各地理要素的影响
地形是重要的地理要素,它以地表的高低与形态特征影响着其它要素。
①抓住山脉的分布,学习我国地形的特点与分布
A山脉构成我国阶梯界线
B由山脉构成边界的各地形单元
②结合地形的特征与分布分析我国地形对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的影响
A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的湿润空气进入;
阶梯分布又使降水较集中于迎风(夏季风)的阶梯地段。如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第二阶梯的边缘山脉等;
第一阶梯因地势高而形成独特的、高寒的高原气候;
西高东低导致我国大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而阶梯分布又有利于丰富水力资源的形成与集中;
B我国山脉的分布对气候及河流的影响。
东—西走向山脉对季风的运行(无论是冬季风还是夏季风)都起到了较大的阻挡作用。尤其是对冬季风的影响更为明显,致使各季风向南运行速度减缓,势力减弱,且使南北的影响差异加大。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致与我国海岸线平行;对海洋吹来的湿润空气有抬升作用,故山脉迎风坡降水多,如台湾山脉的东侧、长白山地,武夷山地等。
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利于河流在总的地势影响下,自西向东流去。同时这些山脉成为我国主要河流之间的分水岭。如秦岭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南岭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
(2)抓成因、识气候,以气候为主线贯穿中国地理复习
气候是受多种要素影响的地理要素,同时它又是地理环境中最积极的组成部分,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其它要素,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①从成因入手,学习我国气候的特点(高中地理第二章)
A季风的形成及运行规律是最重要的基础知识
B季风的形成、性质及活动规律
C季风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夏季风推移的规律决定了东部季风区雨季出现的日期及其长短;
夏季风推移的规律决定了我国主要天气现象(长江中下游梅雨与伏旱、黄河中下游的春旱等)出现的地区与时期;
冬季风的运行规律决定了我国冬季气温低的特点;
冬季风的运行规律决定了寒潮出现的时期及影响范围;
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决定了我国季风气候的总特征。
②结合我国气候的特点学习其它地理要素的特点
A从季风区的分布、季风的运行规律及干湿区的分布,学习河流水文特征
B季风区分布影响着内外流区域的分布
C由冬、夏季风的运行规律推导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D由干湿区、温度带、地形分析外流区域河流的差异
③结合气侯状况,学习我国植被、土壤的特点
土壤是植被、气候、岩石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而植被又受到气候的影响,因此,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候的特点。如中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植物为森林草原类型,草树茂密,气温又低,分解较缓,保持大量腐殖质,因而形成黑土。气候较干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则因钙质易于保持,而形成钙质土。而在亚热带与热带湿润地区,大量可溶盐分被淋走,积留下不溶于水的铝、铁氧化物,因而形成红壤。在干旱区则因植物无法生长,土壤中基本上没有有机物质,因而形成荒漠土。南方水稻产区为水稻土。
④从气候的特点分析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流水切割微弱,接近冬季风源地,因而以风成地形为主;季风区内的黄土高原因多暴雨,土质松软,切割作用强,多成沟壑纵横之态;而西南地区,高温降水多,切割作用强,形成山地性高原,在石灰岩地区则形成著名的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耸,气候寒冷,而多冰川地形。而东部地区湿润多雨,在地壳下陷处,因流水泥沙的沉积,冲积而成广阔平原;在地壳隆起的地区,裸露的岩石则在流水切割下多形成低山、丘陵。
⑤温度带及干湿区的分布,分析我国农业的分布
A温度带决定耕作制及作物的分布。
B干湿地区决定农牧业的分布
(3)熟练掌握以下中国区域差异分界线
①秦岭—淮河
②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③年降水量:800mm 400mm 200mm等降水量线
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
⑤地形三大阶梯界线
⑥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⑦中国人口界线
⑧黄河、长江沿线
⑨京哈—京广铁路线,陇海—兰新铁路线
3.树立四个观点
(1)区域差异观点
(2)因地制宜观点
(3)人地协调观点
(4)可持续发展观点
4.区域差异
(1)三大自然区(图4)
①自然地理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季风区;
3000米等高线:青藏高原/东部季风区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 海拔较低(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为主 海拔较高(1000-2000米)
高原、盆地为主 海拔最高(4000米)
高原、山脉为主
气
候 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低温少雨) 大陆性显著,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大,多大风天气 气候严寒,太阳辐射强,风力强大
水
文 外流河、淡水湖
地表水以雨水补给为主(东北地区河流有春汛和夏汛) 多为内流河,河流短小,河流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 多咸水湖,多大河源头
植被 森林 草原、荒漠 高山草甸、荒漠
人类活动 ²1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深刻;
²2 农业限制因素:水旱灾害
²3 农业生产结构:我国最重要的农耕区
²4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面向国际、国内市场,²5 向深加工、外向型、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²6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远不²7 如东部季风区;
²8 农业限制因素:水分
²9 农业生产结构:以畜牧业为主,²10 还有灌溉农业
²11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向节水农业(如集水型)、特色农业方向发展。
²12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²13 原始自然状态保存较完整。
²14 农业限制因素:热量
²15 农业生产结构:以畜牧业为主;还有河谷农业
²16 方向:高科技农业
(2)三大自然区域的内部差异:
Ø 东部季风区
Ø 西北地区
Ø 青藏高原区
(3)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①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
A.主要优势:
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桑蚕基地
海洋渔业基地
亚热带、热带基地
是我国最具实力的工业基地
特 征 主要工业中心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塘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科技文化水平高
城市化水平高
B主要问题:
东北森林保护与抚育更新;辽中南工业区面临设备陈旧、资金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华北平原综合治理盐低洼地、碱地、沙地,改造中低产田;发展节水农业;
黄河、海河的根治;长江、淮河的治理;
北方省市淡水资源短缺;
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红壤的改良
C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沿海地理优势:科技、人才、信息等。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生产,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原料不足,北方缺水和环境问题。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建设农林渔副产品基地
加强东西向交通建设,扩大对外经济贸易
②西部地区的发展
A发展优势
发展边境贸易
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B主要问题
经济落后,科技文化教育落后
生态环境恶劣
C发展方向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
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有步骤开发黄河中上游、长江上游的能源、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
发展节水农业
保护草场,治理沙漠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1.面积排位
2.观察主要分布的半球(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3,观察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纬30°、北纬40°等重要纬线穿过的大陆和大洲以及0°经线、180°经线、西经20°、东经160°、经80°、 东经120°、西经120°、西经80°、西经120°穿过的大陆和大洲,以及它们穿过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4.包围在每一个大洋周围的大洲的名称。
5.大洲界线,跨大洲的国家
6.以南极半岛为起点,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分布的大洋
7.重要的岛屿、半岛、群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 半岛、巴尔干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南极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西印度群岛、马来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不列颠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夏威夷群岛)冰岛、爱尔兰岛、马达加斯加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塔斯马尼亚岛、斯里兰卡岛、新西兰北岛、南岛。
8.重要的河流、湖泊、海峡:印度河、恒河、尼罗河、刚果河、莱茵河、多瑙河、伏尔加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湄公河、叶尼塞河、鄂毕河、锡尔河、阿姆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白令海峡,黑海、红海、波罗的海、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地中海、日本海、几内亚湾、北海。
9.主要的国家: 日本、新加坡、印度、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新西兰、阿根廷
总论:
1、七大洲分界线(注意南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范围)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地势最高的洲。
2、四大洋的位置(被哪些大洲包围);及大洋中著名的岛屿。
*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3、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地位(包括运河、海峡)。
亚洲:
1、季风气候显著
2、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工业分布特点;主要工业区。
3、东南亚的国家;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分析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4、印度的位置;主要物产;亚洲耕地最多。
5、中亚的位置;主要物产。
6、分析西亚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石油资源)
非洲:
1、东非裂谷带;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
2、埃及苏伊士运河;长绒棉产量世界第一。
欧洲:
1、海岸线最曲折(挪威峡湾——冰川侵蚀形成);地势最低。
2、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3、著名的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塞纳河、泰唔士河,及其流经的主要国家、著名城市、主要工业区。
4、熟悉欧洲各分区主要国家;欧洲联盟。
5、英国、法国的相对地理位置;各自主要的经济特色;英国的老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6、德国的位置;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7、了解俄罗斯的邻国;莫斯科、摩尔曼斯克的位置。
8、了解巴尔干半岛上各国的相对位置。
北美洲:
1、北美洲三大地形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各地形区的矿产。
2、五大湖;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
3、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分析美国电子工业中心“硅谷”高速发展的原因。
5、美国农业带分布;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好处。
6、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位置。
南美洲:
1、南美洲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2、巴西的位置;著名物产。
大洋洲:
1、大洋洲的范围(注意所属的南北半球,180度经线的位置)。
2、澳大利亚自流井成因;半环状气候类型分布。
3、澳大利亚著名物产;堪培拉和悉尼的位置。
南极洲:
1、南极洲轮廓特点;外围大洋位置的判断。
2、我国中山站、长城站的位置。
3、南极科考的重要意义。(对比分析我国对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意义
知识总结
典型例题
习题
一、知识总结
Top
第一部分 中国地理复习
(一)区域认定,落实分布——充分利用地图,活化地图是突破区域地理的关键和基础
1. 依据经纬线认定
(1)四至点
最北端:53°N
最南端:4°N
最东端:135°E
最西端:73°E
(2)北回归线、30°N、40°N穿过的地区;90°E、100°E、110°E、120°E穿过的地区
2. 按地形分三大块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
阶梯界限
第二阶梯
阶梯界限
第三阶梯
3.按气候区分三大块
4.省区轮廓
5.地形有明显变化的地区(注意等高线的分布和变化)盆地、河谷、山脉等
6.剖面图的认定
7.熟练掌握以下基本地图
(1)中国地形图(三大阶梯、16条主要山脉、主要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地形剖面图(30°N、36°N、89°E)
(2)中国气候类型图(温度带、干湿地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各类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3)中国水文图(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布,黄河、长江、珠江水系图)
(4)中国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5)中国的人口
(6)中国的交通(铁路、主要河港、主要海港)
(7)中国的农业(种植业、畜牧业,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8)中国的工业(四大工业区)
(9)商业中心的分布
(10)中国分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
(11)中国政区图
(二)比较差异,把握特征
分区地理是在中国地理总论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体化的区域地理,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块进行阐述的同时,又将台湾、香港与澳门单—列阐述、从总体上看,四大区域的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很大。这些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又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自然人文综合体。每个区域,都涉及到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植物、人口、民族、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名胜古迹等该地区较为独特的地理特征,每个区域特征的形成,尽管是各种地理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其中必定有一主导因素。如青藏高原主要因海拔高,气候寒冷;而西北地区主要是因为离海洋远、地形闭塞造成的干旱环境。所以抓住主导因素和主要线索去学习区域地理往往会取得较好效果。另外分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优势及限制因素,进而分析其经济发展方向是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也就是通常讲的区域国土整治开发研究。这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从不回避的重点。国情是制定国策的基础,有关规定是实施国策的保证。进行国土整治开发与政治,要以科学的观点和对国情的理解去认定、判断、评价和反思,这样回答有关问题才能把握方向。
1. 综合分析、比较差异、概括特点是学习区域地理的有效方法
(1)抓住山脉,掌握地形,深入了解地形对各地理要素的影响
地形是重要的地理要素,它以地表的高低与形态特征影响着其它要素。
①抓住山脉的分布,学习我国地形的特点与分布
A山脉构成我国阶梯界线
B由山脉构成边界的各地形单元
②结合地形的特征与分布分析我国地形对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的影响
A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的湿润空气进入;
阶梯分布又使降水较集中于迎风(夏季风)的阶梯地段。如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第二阶梯的边缘山脉等;
第一阶梯因地势高而形成独特的、高寒的高原气候;
西高东低导致我国大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而阶梯分布又有利于丰富水力资源的形成与集中;
B我国山脉的分布对气候及河流的影响。
东—西走向山脉对季风的运行(无论是冬季风还是夏季风)都起到了较大的阻挡作用。尤其是对冬季风的影响更为明显,致使各季风向南运行速度减缓,势力减弱,且使南北的影响差异加大。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致与我国海岸线平行;对海洋吹来的湿润空气有抬升作用,故山脉迎风坡降水多,如台湾山脉的东侧、长白山地,武夷山地等。
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利于河流在总的地势影响下,自西向东流去。同时这些山脉成为我国主要河流之间的分水岭。如秦岭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南岭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
(2)抓成因、识气候,以气候为主线贯穿中国地理复习
气候是受多种要素影响的地理要素,同时它又是地理环境中最积极的组成部分,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其它要素,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①从成因入手,学习我国气候的特点(高中地理第二章)
A季风的形成及运行规律是最重要的基础知识
B季风的形成、性质及活动规律
C季风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夏季风推移的规律决定了东部季风区雨季出现的日期及其长短;
夏季风推移的规律决定了我国主要天气现象(长江中下游梅雨与伏旱、黄河中下游的春旱等)出现的地区与时期;
冬季风的运行规律决定了我国冬季气温低的特点;
冬季风的运行规律决定了寒潮出现的时期及影响范围;
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决定了我国季风气候的总特征。
②结合我国气候的特点学习其它地理要素的特点
A从季风区的分布、季风的运行规律及干湿区的分布,学习河流水文特征
B季风区分布影响着内外流区域的分布
C由冬、夏季风的运行规律推导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D由干湿区、温度带、地形分析外流区域河流的差异
③结合气侯状况,学习我国植被、土壤的特点
土壤是植被、气候、岩石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而植被又受到气候的影响,因此,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候的特点。如中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植物为森林草原类型,草树茂密,气温又低,分解较缓,保持大量腐殖质,因而形成黑土。气候较干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则因钙质易于保持,而形成钙质土。而在亚热带与热带湿润地区,大量可溶盐分被淋走,积留下不溶于水的铝、铁氧化物,因而形成红壤。在干旱区则因植物无法生长,土壤中基本上没有有机物质,因而形成荒漠土。南方水稻产区为水稻土。
④从气候的特点分析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流水切割微弱,接近冬季风源地,因而以风成地形为主;季风区内的黄土高原因多暴雨,土质松软,切割作用强,多成沟壑纵横之态;而西南地区,高温降水多,切割作用强,形成山地性高原,在石灰岩地区则形成著名的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耸,气候寒冷,而多冰川地形。而东部地区湿润多雨,在地壳下陷处,因流水泥沙的沉积,冲积而成广阔平原;在地壳隆起的地区,裸露的岩石则在流水切割下多形成低山、丘陵。
⑤温度带及干湿区的分布,分析我国农业的分布
A温度带决定耕作制及作物的分布。
B干湿地区决定农牧业的分布
(3)熟练掌握以下中国区域差异分界线
①秦岭—淮河
②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③年降水量:800mm 400mm 200mm等降水量线
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
⑤地形三大阶梯界线
⑥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⑦中国人口界线
⑧黄河、长江沿线
⑨京哈—京广铁路线,陇海—兰新铁路线
3.树立四个观点
(1)区域差异观点
(2)因地制宜观点
(3)人地协调观点
(4)可持续发展观点
4.区域差异
(1)三大自然区(图4)
①自然地理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季风区;
3000米等高线:青藏高原/东部季风区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 海拔较低(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为主 海拔较高(1000-2000米)
高原、盆地为主 海拔最高(4000米)
高原、山脉为主
气
候 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低温少雨) 大陆性显著,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大,多大风天气 气候严寒,太阳辐射强,风力强大
水
文 外流河、淡水湖
地表水以雨水补给为主(东北地区河流有春汛和夏汛) 多为内流河,河流短小,河流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 多咸水湖,多大河源头
植被 森林 草原、荒漠 高山草甸、荒漠
人类活动 ²1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深刻;
²2 农业限制因素:水旱灾害
²3 农业生产结构:我国最重要的农耕区
²4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面向国际、国内市场,²5 向深加工、外向型、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²6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远不²7 如东部季风区;
²8 农业限制因素:水分
²9 农业生产结构:以畜牧业为主,²10 还有灌溉农业
²11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向节水农业(如集水型)、特色农业方向发展。
²12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²13 原始自然状态保存较完整。
²14 农业限制因素:热量
²15 农业生产结构:以畜牧业为主;还有河谷农业
²16 方向:高科技农业
(2)三大自然区域的内部差异:
Ø 东部季风区
Ø 西北地区
Ø 青藏高原区
(3)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①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
A.主要优势:
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桑蚕基地
海洋渔业基地
亚热带、热带基地
是我国最具实力的工业基地
特 征 主要工业中心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塘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科技文化水平高
城市化水平高
B主要问题:
东北森林保护与抚育更新;辽中南工业区面临设备陈旧、资金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华北平原综合治理盐低洼地、碱地、沙地,改造中低产田;发展节水农业;
黄河、海河的根治;长江、淮河的治理;
北方省市淡水资源短缺;
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红壤的改良
C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沿海地理优势:科技、人才、信息等。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生产,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原料不足,北方缺水和环境问题。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建设农林渔副产品基地
加强东西向交通建设,扩大对外经济贸易
②西部地区的发展
A发展优势
发展边境贸易
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B主要问题
经济落后,科技文化教育落后
生态环境恶劣
C发展方向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
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有步骤开发黄河中上游、长江上游的能源、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
发展节水农业
保护草场,治理沙漠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1.面积排位
2.观察主要分布的半球(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3,观察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纬30°、北纬40°等重要纬线穿过的大陆和大洲以及0°经线、180°经线、西经20°、东经160°、经80°、 东经120°、西经120°、西经80°、西经120°穿过的大陆和大洲,以及它们穿过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4.包围在每一个大洋周围的大洲的名称。
5.大洲界线,跨大洲的国家
6.以南极半岛为起点,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分布的大洋
7.重要的岛屿、半岛、群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 半岛、巴尔干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南极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西印度群岛、马来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不列颠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夏威夷群岛)冰岛、爱尔兰岛、马达加斯加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塔斯马尼亚岛、斯里兰卡岛、新西兰北岛、南岛。
8.重要的河流、湖泊、海峡:印度河、恒河、尼罗河、刚果河、莱茵河、多瑙河、伏尔加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湄公河、叶尼塞河、鄂毕河、锡尔河、阿姆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白令海峡,黑海、红海、波罗的海、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地中海、日本海、几内亚湾、北海。
9.主要的国家: 日本、新加坡、印度、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新西兰、阿根廷
总论:
1、七大洲分界线(注意南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范围)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地势最高的洲。
2、四大洋的位置(被哪些大洲包围);及大洋中著名的岛屿。
*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3、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地位(包括运河、海峡)。
亚洲:
1、季风气候显著
2、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工业分布特点;主要工业区。
3、东南亚的国家;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分析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4、印度的位置;主要物产;亚洲耕地最多。
5、中亚的位置;主要物产。
6、分析西亚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石油资源)
非洲:
1、东非裂谷带;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
2、埃及苏伊士运河;长绒棉产量世界第一。
欧洲:
1、海岸线最曲折(挪威峡湾——冰川侵蚀形成);地势最低。
2、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3、著名的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塞纳河、泰唔士河,及其流经的主要国家、著名城市、主要工业区。
4、熟悉欧洲各分区主要国家;欧洲联盟。
5、英国、法国的相对地理位置;各自主要的经济特色;英国的老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6、德国的位置;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7、了解俄罗斯的邻国;莫斯科、摩尔曼斯克的位置。
8、了解巴尔干半岛上各国的相对位置。
北美洲:
1、北美洲三大地形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各地形区的矿产。
2、五大湖;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
3、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分析美国电子工业中心“硅谷”高速发展的原因。
5、美国农业带分布;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好处。
6、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位置。
南美洲:
1、南美洲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2、巴西的位置;著名物产。
大洋洲:
1、大洋洲的范围(注意所属的南北半球,180度经线的位置)。
2、澳大利亚自流井成因;半环状气候类型分布。
3、澳大利亚著名物产;堪培拉和悉尼的位置。
南极洲:
1、南极洲轮廓特点;外围大洋位置的判断。
2、我国中山站、长城站的位置。
3、南极科考的重要意义。(对比分析我国对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意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想先问一下 你高几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