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基础会计学好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学习方法提示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一门专业入门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的基础,因此财会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这门课程。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来看,基础会计课程既有一定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而对于初次接触会计的人来讲,又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这些都是学好这门课程的障碍。但是,只要抓住课程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努力也是能够取得好成绩的。
首先,从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的体系结构来看,本课程的内容可以大致划分为这这样几个部分:第一、二、三章介绍的是会计学科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是会计核算主要内容的一个简单介绍,也是前面基础理论的应用;第五、六、七、八章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步骤,也是会计循环的主要内容(从凭证到报表);第九章是对会计循环的归纳和总结,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第十章介绍的是与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第十一章介绍的是会计工作组织的有关问题(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这样划分以后,具体学习某一章节时,就能够根据它在全书中的位置,把它与其他章节联系起来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其次,要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和原则。本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关的基本概念很多,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只有基本概念把握准确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内容。
对于基本原理、原则和基本公式,一方面要掌握其内容,另一方面要能够灵活运用。如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等,在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中都有体现。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操作练习。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而其理论又比较抽象,特别是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工作的同学来说,更是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加强操作练习,培养动手能力。具体办法有:一是找机会到本单位的财会部门多观摩,向财会人员多请教,并对凭证、帐簿、报表等增加一些感性认识;二是一定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是有关编制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余额调节表、简单的成本计算表以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否则就很可能出现看书时好象是懂了,但一做题就不会的情况。当然,如果当地电大学校已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则可以通过仿真模拟实验来更好地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二、重难点问题解析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会计的产生,主要把握会计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关于会计的发展,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志,主要记住几个关键点:一是我国宋代“四柱”式会计方法的运用,使我国中式会计达到比较科学、系统、完善的地步;二是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巴却里发表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其中第三篇系统地论述了借贷复式记账原理及其运用,标志着借贷复式记账法的正式产生;三是1985年5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工作走上法治的轨道。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使我国会计工作更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并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
2.会计的对象。
由于会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货币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而会计的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因此概括地说会计对象是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企业的会计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在经营活动中表现为各种经济业务,因此企业会计对象又具体表现为反映资金运动的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经济业务。
在企业,会计对象具体表象的经济业务,按其性质的分类,就形成会计对象的要素。会计对象要素主要包括:① 资产;② 负债;③ 所有者权益;④ 收入; ⑤费用;⑥ 利润。这里同学们可以先不去深究各要素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只要记住这几个要素的名称就行了。
3.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是会计应发挥的作用,或它应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项,即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等单位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记录、计算和报告。会计核算的内容是会计对象要素,具体表现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业务。它包括:①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②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③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④ 资本、 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⑤ 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⑥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⑦ 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会计核算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会计核算是一个过程,在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要填写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基记账凭证登记会计帐簿,根据会计帐簿和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监督是依据监督标准,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的指导、控制和检查。会计监督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在企业为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和收回资金。会计对资金运动的监督主要表现在:① 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② 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③ 监督公共财产的完整性。会计监督要依据会计监督的标准, 包括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和计划;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制度、计划和定额。会计监督也是一个过程,包括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
4.会计核算方法。
主要掌握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内容。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主要的方法有:① 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② 复式记账;③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④ 登记会计帐簿;⑤ 资产计算;⑥ 负债计算;⑦ 资本金计算;⑧ 成本计算;⑨ 利润计算;⑩ 财产清查;⑾ 编制会计报表。 这些方法反映了会计核算过程。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开始环节。登记会计帐簿是中间环节,编制会计报表是终结环节。
5.为什么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是因为:
①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生产规模扩大,社会化程度提高,各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他们各自的经济活动成为社会再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客观上要求对生产的消耗与成果、分配和流通、消费和积累进行精确的计算。
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各经济单位为使自己进行的经济活动能适应价值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也必将更加重视会计工作。
③实行经济核算,贯彻经济责任制,提高经济效益,离不开会计核算与控制。
6.会计科目。
主要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其作用,了解会计科目的设置,熟悉各个常用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以及各级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对于会计科目的分类,由于同学们对各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及其运用尚不熟悉,这里很难理解和掌握,可待学完第四章后再回过头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会计科目既是一项会计制度,又是会计方法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对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有着重要意义。(1)会计科目是反映资金运动的方法;(2)会计科目是组织会计核算的依据;(3)会计科目是进行会计管理的手段;(4)会计科目是加强国民经济核算的工具。
7.帐户。
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按照会计的管理与核算要求,在帐簿中开设的记账单元。记账单元包括帐户的名称和经济业务的内容。在理解帐户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要掌握帐户的结构,特别是帐户的借方与贷方、帐户的发生额与余额等基本概念,以及帐户期末余额的计算。
在会计帐簿中设置的帐户,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1)通过帐户核算经济业务;(2)在帐户中储存会计信息;(3)根据帐户记录提供会计信息。
8.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会计科目与帐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会计科目与帐户的联系在于:会计科目的内容、分类和方法,决定了帐户的内容、分类和方法,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因此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内容相同、分类相同、方法相同。
(2)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区别在于:核算范围不完全相同;提供资料不完全相同;作用不完全相同;制定的权限不同。
9.复式记账原理。
首先必须要真正理解会计恒等式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即从任一时点观察静止状态下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产的总合,从资金来源的角度看,其金额必然等于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投入的资金与企业从外部借入的资金之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各种费用,取得各种收入,因此动态观察资金运动其状况为收入-费用=利润,而利润的实质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因此,当一个经营周期结束以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依然成立,只不过等式两边的金额与期初的金额相比会有所变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资产负债表赖以构架的理论框架。
这里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右边两个因素的位置是不能颠倒的,因为它们位置的颠倒虽然在数学意义上不影响等式的成立,但在经济意义上却不一样。“负债”列在前面表示当企业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的时侯,企业的资产首先要用于偿还企业的各种债务,若有剩余才可以用来分配给企业所有者。也就是说,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投资者。
对于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及其意义,同学们也要认真地理解。
10.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其基本内容包括:
(1)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用以反映各会计对象要素的增减变化。但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这里不要去抠借贷二字的本来含义,只要把它当做一种符号即可。
(2)帐户结构:如用丁字账形式来表示,借贷记账法下的帐户结构也分为左右两方,其中左方叫做“借方”,右方叫做“贷方”。但要注意的是,借贷双方中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要根据帐户的经济内容性质来决定。在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帐户中,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在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入类帐户中,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这个问题是初学者往往容易出错的地方,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
(3)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就是说,由于资金运动的数量变化不外乎增加或减少,一个要素项目的金额增加引起的是同类性质的另一个(或几个)项目的金额减少,或另一类性质的某一个(或几个)项目的金额增加或减少,而不同性质要素项目(帐户)的金额增减恰恰是用不同的记账符号“借”或“贷”来表示的。因此,借贷记账法下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都必然是既要用“借”方反映增加项目的金额,又要用“贷”方反映减少项目的金额,这就叫做“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根据个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检查各类帐户的记录是否正确。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主要是发生额的试算平衡和期末余额的试算平衡。由于借贷记账法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进行的,因此一定时期全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等于全部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也必然等于全部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如果不是这样,则说明账务处理中存在着科目运用或金额计算上的错误。但反过来说,虽然试算平衡都平了,却并不能保证账务处理一定正确,因为有些账务处理错误并不影响试算平衡,如漏记或重记一笔业务,或一个记账错误的金额正好被另一个记账错误的金额所抵消等。
11.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是学习会计核算业务的重点,也是初学者的一个难点,不过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是可以克服的。当你面对一笔经济业务不知如何编制会计分录时,可按以下思路来处理:首先分析这笔经济业务引起了哪几个会计对象要素的增减变化,例如从银行存款户中提取现金500元备用这样一笔经济业务,它同时引起了现金的增加和银行存款的减少,而现金和银行存款都属于资产要素中的项目。其次,根据发生增减变化的项目的性质,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来判定它应该记在“借方”还是记在“贷方”。在前例中,由于现金和银行存款都属于资产项目,而资产的增加是用“借方”反映,减少用“贷方”反映,因此就应该是借记现金贷记银行存款。第三,根据各项目增减变化的金额,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来确定借贷方应记的金额,最后完成会计分录的编制。如前例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就应该是:
借:现金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这种只涉及一个借方帐户和一个贷方帐户的会计分录叫做简单会计分录。有的会计分录涉及一个借方帐户和多个贷方帐户,或多个借方帐户和一个贷方帐户,这就是复合会计分录。为了能够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和帐户的对应关系,一般不编制多个借方帐户与多个贷方帐户的会计分录。
注意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一般是借方在上贷方在下,而且贷方应该向右错开一格。若有多个借方或多个贷方,则借贷方各自应该对齐。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一门专业入门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的基础,因此财会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这门课程。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来看,基础会计课程既有一定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而对于初次接触会计的人来讲,又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这些都是学好这门课程的障碍。但是,只要抓住课程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努力也是能够取得好成绩的。
首先,从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的体系结构来看,本课程的内容可以大致划分为这这样几个部分:第一、二、三章介绍的是会计学科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是会计核算主要内容的一个简单介绍,也是前面基础理论的应用;第五、六、七、八章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步骤,也是会计循环的主要内容(从凭证到报表);第九章是对会计循环的归纳和总结,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第十章介绍的是与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第十一章介绍的是会计工作组织的有关问题(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这样划分以后,具体学习某一章节时,就能够根据它在全书中的位置,把它与其他章节联系起来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其次,要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和原则。本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关的基本概念很多,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只有基本概念把握准确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内容。
对于基本原理、原则和基本公式,一方面要掌握其内容,另一方面要能够灵活运用。如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等,在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中都有体现。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操作练习。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而其理论又比较抽象,特别是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工作的同学来说,更是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加强操作练习,培养动手能力。具体办法有:一是找机会到本单位的财会部门多观摩,向财会人员多请教,并对凭证、帐簿、报表等增加一些感性认识;二是一定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是有关编制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余额调节表、简单的成本计算表以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否则就很可能出现看书时好象是懂了,但一做题就不会的情况。当然,如果当地电大学校已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则可以通过仿真模拟实验来更好地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二、重难点问题解析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会计的产生,主要把握会计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关于会计的发展,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志,主要记住几个关键点:一是我国宋代“四柱”式会计方法的运用,使我国中式会计达到比较科学、系统、完善的地步;二是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巴却里发表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其中第三篇系统地论述了借贷复式记账原理及其运用,标志着借贷复式记账法的正式产生;三是1985年5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工作走上法治的轨道。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使我国会计工作更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并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
2.会计的对象。
由于会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货币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而会计的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因此概括地说会计对象是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企业的会计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在经营活动中表现为各种经济业务,因此企业会计对象又具体表现为反映资金运动的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经济业务。
在企业,会计对象具体表象的经济业务,按其性质的分类,就形成会计对象的要素。会计对象要素主要包括:① 资产;② 负债;③ 所有者权益;④ 收入; ⑤费用;⑥ 利润。这里同学们可以先不去深究各要素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只要记住这几个要素的名称就行了。
3.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是会计应发挥的作用,或它应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项,即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等单位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记录、计算和报告。会计核算的内容是会计对象要素,具体表现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业务。它包括:①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②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③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④ 资本、 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⑤ 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⑥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⑦ 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会计核算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会计核算是一个过程,在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要填写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基记账凭证登记会计帐簿,根据会计帐簿和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监督是依据监督标准,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的指导、控制和检查。会计监督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在企业为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和收回资金。会计对资金运动的监督主要表现在:① 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② 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③ 监督公共财产的完整性。会计监督要依据会计监督的标准, 包括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和计划;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制度、计划和定额。会计监督也是一个过程,包括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
4.会计核算方法。
主要掌握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内容。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主要的方法有:① 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② 复式记账;③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④ 登记会计帐簿;⑤ 资产计算;⑥ 负债计算;⑦ 资本金计算;⑧ 成本计算;⑨ 利润计算;⑩ 财产清查;⑾ 编制会计报表。 这些方法反映了会计核算过程。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开始环节。登记会计帐簿是中间环节,编制会计报表是终结环节。
5.为什么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是因为:
①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生产规模扩大,社会化程度提高,各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他们各自的经济活动成为社会再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客观上要求对生产的消耗与成果、分配和流通、消费和积累进行精确的计算。
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各经济单位为使自己进行的经济活动能适应价值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也必将更加重视会计工作。
③实行经济核算,贯彻经济责任制,提高经济效益,离不开会计核算与控制。
6.会计科目。
主要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其作用,了解会计科目的设置,熟悉各个常用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以及各级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对于会计科目的分类,由于同学们对各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及其运用尚不熟悉,这里很难理解和掌握,可待学完第四章后再回过头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会计科目既是一项会计制度,又是会计方法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对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有着重要意义。(1)会计科目是反映资金运动的方法;(2)会计科目是组织会计核算的依据;(3)会计科目是进行会计管理的手段;(4)会计科目是加强国民经济核算的工具。
7.帐户。
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按照会计的管理与核算要求,在帐簿中开设的记账单元。记账单元包括帐户的名称和经济业务的内容。在理解帐户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要掌握帐户的结构,特别是帐户的借方与贷方、帐户的发生额与余额等基本概念,以及帐户期末余额的计算。
在会计帐簿中设置的帐户,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1)通过帐户核算经济业务;(2)在帐户中储存会计信息;(3)根据帐户记录提供会计信息。
8.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会计科目与帐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会计科目与帐户的联系在于:会计科目的内容、分类和方法,决定了帐户的内容、分类和方法,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因此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内容相同、分类相同、方法相同。
(2)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区别在于:核算范围不完全相同;提供资料不完全相同;作用不完全相同;制定的权限不同。
9.复式记账原理。
首先必须要真正理解会计恒等式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即从任一时点观察静止状态下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产的总合,从资金来源的角度看,其金额必然等于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投入的资金与企业从外部借入的资金之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各种费用,取得各种收入,因此动态观察资金运动其状况为收入-费用=利润,而利润的实质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因此,当一个经营周期结束以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依然成立,只不过等式两边的金额与期初的金额相比会有所变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资产负债表赖以构架的理论框架。
这里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右边两个因素的位置是不能颠倒的,因为它们位置的颠倒虽然在数学意义上不影响等式的成立,但在经济意义上却不一样。“负债”列在前面表示当企业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的时侯,企业的资产首先要用于偿还企业的各种债务,若有剩余才可以用来分配给企业所有者。也就是说,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投资者。
对于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及其意义,同学们也要认真地理解。
10.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其基本内容包括:
(1)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用以反映各会计对象要素的增减变化。但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这里不要去抠借贷二字的本来含义,只要把它当做一种符号即可。
(2)帐户结构:如用丁字账形式来表示,借贷记账法下的帐户结构也分为左右两方,其中左方叫做“借方”,右方叫做“贷方”。但要注意的是,借贷双方中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要根据帐户的经济内容性质来决定。在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帐户中,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在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入类帐户中,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这个问题是初学者往往容易出错的地方,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
(3)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就是说,由于资金运动的数量变化不外乎增加或减少,一个要素项目的金额增加引起的是同类性质的另一个(或几个)项目的金额减少,或另一类性质的某一个(或几个)项目的金额增加或减少,而不同性质要素项目(帐户)的金额增减恰恰是用不同的记账符号“借”或“贷”来表示的。因此,借贷记账法下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都必然是既要用“借”方反映增加项目的金额,又要用“贷”方反映减少项目的金额,这就叫做“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根据个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检查各类帐户的记录是否正确。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主要是发生额的试算平衡和期末余额的试算平衡。由于借贷记账法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进行的,因此一定时期全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等于全部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也必然等于全部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如果不是这样,则说明账务处理中存在着科目运用或金额计算上的错误。但反过来说,虽然试算平衡都平了,却并不能保证账务处理一定正确,因为有些账务处理错误并不影响试算平衡,如漏记或重记一笔业务,或一个记账错误的金额正好被另一个记账错误的金额所抵消等。
11.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是学习会计核算业务的重点,也是初学者的一个难点,不过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是可以克服的。当你面对一笔经济业务不知如何编制会计分录时,可按以下思路来处理:首先分析这笔经济业务引起了哪几个会计对象要素的增减变化,例如从银行存款户中提取现金500元备用这样一笔经济业务,它同时引起了现金的增加和银行存款的减少,而现金和银行存款都属于资产要素中的项目。其次,根据发生增减变化的项目的性质,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来判定它应该记在“借方”还是记在“贷方”。在前例中,由于现金和银行存款都属于资产项目,而资产的增加是用“借方”反映,减少用“贷方”反映,因此就应该是借记现金贷记银行存款。第三,根据各项目增减变化的金额,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来确定借贷方应记的金额,最后完成会计分录的编制。如前例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就应该是:
借:现金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这种只涉及一个借方帐户和一个贷方帐户的会计分录叫做简单会计分录。有的会计分录涉及一个借方帐户和多个贷方帐户,或多个借方帐户和一个贷方帐户,这就是复合会计分录。为了能够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和帐户的对应关系,一般不编制多个借方帐户与多个贷方帐户的会计分录。
注意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一般是借方在上贷方在下,而且贷方应该向右错开一格。若有多个借方或多个贷方,则借贷方各自应该对齐。
展开全部
会计是一门灵活运用的专业,不要死记硬背,只要深刻掌握它的原则和方法,如借贷的关系,会计科目要熟记它包含的内容,多实践,不懂就多问老师,相信你很快就能学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如果是在学校里,上课勤做笔记,多做练习,不懂查书或问老师;如果在学校外,多看书外加多做练习,不懂查书或查阅资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每天拿出两三个小时。看哈理论,,做哈实务。。由浅入深的去学,慢慢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