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与孝庄皇后的关系?
任何朝代都有很多的秘闻,清朝也不例外。最为著名的,可能还是多尔衮和孝庄的那点事。
皇太极死后,孝庄的儿子福临被拥立为帝,而她本人则据传下嫁给了摄政王多尔衮。虽然说这件事史学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这不妨碍我们自己去探讨一番。
孝庄皇后在历史上相当出名,也算是一位厉害的女性政治家,这是比较难得的。孝庄皇后经过了三个朝代,成功的辅佐了两任皇帝顺治和康熙。
另外孝庄皇后成功的见证了清朝建立,她最开始是皇太极的妃子,后来皇太极去世了,她儿子福临成为皇帝,也就是顺治,而孝庄也成为了太后。
而多尔衮是历史又一重要角色,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也是皇太极的弟弟,算是当朝重要人物。
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也是十分扑朔迷离的,有人甚至认为这两个人可能是夫妻关系,虽然有点骇人听闻,但是想想还有那么几分道理。
实际上当时各方抢夺皇位,最有可能的继承人是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但是多尔衮突然去拥立福临,最终福临也成功地成为皇帝。
多尔衮是不是真的喜欢孝庄呢?我认为是没有的,或者说喜欢的成分很少,虽然说多尔衮确实有抢占他人妻子的记录,但如果凭此就说他喜欢孝庄,我觉得这也不现实。
因为就当时而言,比起一个女人,他更在意的是权力。
如果不是和豪格争执不下,那笔者真的不认为,他会拥立福临。归根到底,立福临,不过是他的一个手段罢了。毕竟如果真的和豪格为了帝位相争,最后很可能让别人坐收渔利。
孝庄有没有下嫁呢?我认为有,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豪格就帝位问题相互争斗。这个情况无论最后谁赢,做了皇帝,孝庄怕是都没有好果子吃。
聪明的女人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孝庄的后路就是多尔衮。
这一点也可以从多尔衮拥立福临看出。
这个转变太过突然,如果说背后没有孝庄的活动,那估计是不现实的。不外乎是孝庄给多尔衮分析了一番局势,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二者一拍即合就此打压了豪格和其他蠢蠢欲动之辈。
多尔衮就真的只是出于理性的考虑吗?
我认为也不对,多尔衮确实有理性的考虑,但如果真的理性,他就不会让孝庄下嫁于他,更不会后来那个皇父摄政王的称号了。
这毕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那么究其原因,无外乎孝庄是皇太极的女人。
皇太极生前曾经将多尔衮的母亲赐死,美其名曰殉葬。当时多尔衮和兄弟羽翼未满无从保护母亲,这一点在多尔衮内心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我们从史书也可以发现,多尔衮的报复欲望是很强的,对待他的敌人从不手软。那么他逼迫孝庄下嫁,原因也就十分明显了,就是以此举报复皇太极。
这种事并非一次,前文说过的豪格被多尔衮害死之后,其妻子也被多尔衮霸占,由此可见,多尔衮并非喜欢孝庄,而是出于一种报复心里霸占了孝庄。只是他未曾料到的是,一直被他小视的孝庄,会在最后成为除掉他的那个人。
”太后下嫁”之说,首先起因于顺治五年(1648)多尔衮被封为“皇父摄政王”。这个怪异的称呼引起了人们的各种猜测。大家认为,皇帝之母屈尊下嫁,才使多尔衮有了这种尊称。
那么,我们先来说说历史上真实的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第二个女儿,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1625年,年仅13岁的她,随同姑母一起嫁给了后金贝勒皇太极。婚后生育了3女1男(固伦雍长公主、固伦淑哲长公主、固伦淑慧长公主和顺治皇帝)。1636年,皇太极称帝,完善后妃制度,建五宫,封其为永福宫庄妃。皇他太极死后,因是顺治帝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即至康熙即位,又被尊为太皇太后。
孝庄文皇后天生丽质,临事处置沉静果断,早在皇太极时期,就是赞襄内政的好帮手,为皇太极所倚重,因此也被称为清朝的“兴国太后”。
关于孝庄文皇后下嫁多尔衮一说,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最早的记载见于当时是南明鲁王政权的大臣张煌言的《建夷宫词》:……上寿筋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时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这首词写于顺治七年(1650),以当时人记当时事,似是可信。但是,多尔衮在顺治五年(1648),就已经被尊称为“皇父摄政王”了。
后人及野史据此产生“太后下嫁”的猜测,主要有五方面的理由:
一、政治婚姻
皇太极死时,庄妃三十二岁,顺治才年仅六岁。在当时,多尔衮是朝中说一不二的人物,甚至连皇帝的大印“玉玺”都被多尔衮搬到自己的睿亲王府里,以代统天下。小皇帝随时有可能被他废掉。人们认为,孝庄文皇后出于为了保住儿子皇位的考虑,委身屈尊下嫁给了小叔子多尔衮。
二、满族旧俗
旧时满州有一种习俗就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也就是说,父亲死了,儿子继承父亲的一切财产,同时也要续娶继母;兄长死了,弟弟继承兄长的一切财产,同时也要续娶嫂子。因此,当时正值盛年的孝庄文皇后与壮年的多尔衮结合,也是符合满族老理的。
三、“皇父”称谓
多尔衮公开以皇上父亲的身份自居,称号由“皇叔父摄政王”变为“皇父摄政王”。人们认为,这种称谓的变化,只有皇帝的母亲下嫁了,才有可能产生,是标志着孝庄文皇后与多尔衮婚姻由隐秘到公开的过程。
四、风水墙
按清早期的丧葬制度,皇后、妃嫔死后都是要与皇帝合葬的。但是,孝庄文皇后死后不但没有与沈阳昭陵的皇太极合葬,而且被葬在了清东陵的风水墙外。人们据此猜测,是因为孝庄文皇后下嫁给了多尔衮,无颜与丈夫相见于地下;同时,又因她给皇家丢了脸面,因此把她葬在风水墙外,罚她给后世子孙看大门。
五、“太后下嫁诏”
1946年10月,近代学者刘文兴在《皇父摄政王起居注》中所撰的跋中写道,他的父亲刘启瑞在宣统元年任内阁侍读学士,奉命收拾内阁文库档案时,竟然见到了顺治时的“太后下嫁诏”。
也有人认为这些证据不足为信。近代清史专家孟森先生就在《太后下嫁考实》一文中,针对太后下嫁说的种种根据,逐一给予了驳斥。
首先,《建夷宫词》的作者张煌言的身份是故明之臣,本身就对清庭怀有恨意,所作的诗句中有诽谤侮辱之词,也是可以理解的,即所谓的“敌对者之词不可信”。
其次,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君王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孝庄文皇后自己还曾认传教士汤若望为“码法”(满语的父亲),因此不足为凭。
再次,孝庄文皇后不去昭陵与皇太极合葬,是因为孝庄文皇后死时,皇太极已死去多年,按照古代“卑不动尊”的礼俗,她是不能因为自己,再去惊扰已封土多年的丈夫的。而且,昭陵里已合葬了孝端文皇后,第二个皇后不与丈夫合葬也是有古礼可察的。
第四,孝庄文皇后之所以葬在东陵的风水墙外。是因为,她临终留有遗言,因与儿孙感情深厚,希望死后也能常伴在儿孙身旁。但是东陵的主陵是她的儿子顺治,陵区里的其他任何一个位置,都是由顺治陵衍生出来的,只能埋葬顺治的后世子孙。这样,把孝庄文皇后葬在陵区内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合适的。因此,才葬在了东陵的风水墙外,陵号取“昭西陵”,说明她是与远在沈阳的皇太极的昭陵是一个系统的,而不是清东陵系统中的。同时,从北京方向去祭祖,首先到的也是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这也是符合祭祖顺序的.
第五,如果是名正言顺的成婚大典,宫廷的起居注是应该有记载的.既然是符合满族旧俗的,就没有什么可值得隐瞒的.像《清史稿·多尔衮传》中,就对多尔衮构陷豪格,强纳豪格之妻为妃作了记录。
最后,就是那份被提到的“太后下嫁诏”。除了刘文兴说他的父亲刘启瑞见过,至今,在任何文献中都没有人找到相关的记录。严肃的史学家在记载历史的时候,都不会以野史和传闻为根据,而在正史里又找不记载,因此,“太后下嫁”说是不足为信的。
最后,建议楼主如果对清史感兴趣,可以去看一看《正说清朝十二帝》、《正说清朝十二后》、《正说清朝十二臣》和《正说清朝十二王》这些“正说”系列的史书。里面对清宫的各种疑案,都从史实出发,给出了详细的解说。
传说,当初,科尔沁贝勒寨桑曾将布木布泰口头许配给多尔衮,没多久努尔哈赤又去科尔沁部,见了布木布泰,就将布木布泰为皇太极定了亲。多尔衮认为:布木布泰本来属于他的,是被皇太极夺了去。多尔衮为了确保福临即位,宁肯放弃自己当皇帝的机会,同时也断绝了皇太极另一个继妃所生的儿子豪格的皇帝梦。孝庄文皇后知道:多尔衮权倾朝野,羽翼丰满,废帝自立,易如反掌。一旦生变,不但自己母子性命难保,连大清江山也可能断送在八旗内乱之中。因此,她变鹊桥暗渡为明媒下嫁,可说是明智之举。于是朝廷以皇帝名义下诏行婚,制礼,举行婚礼。不出两年,多尔衮病逝。福临再无后顾之忧。此后,可能因为满人接受了汉人的道德标准,以此为耻,不肯在正史中写入,后人也以此为憾,不提"下嫁"之事。
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贝勒(部落之长)寨桑的女儿,孝端皇后的侄女,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有绝色,性机敏。
1625年,年仅十三岁时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为妻,与姑母一同嫁予皇太极为妻。婚后生有三女,固伦雍长公主,固伦淑慧长公主、固伦淑哲长公主。1636年皇太极称 帝,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福临,尊庄妃为皇太后,史称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天生丽质称得上清朝前期的绝代佳人。她临事处置沉静果断,早在皇太极时期,孝庄文皇后就‘赞助内政’,为皇太极出力。
1642年(清太宗崇德七年),清军攻陷松山,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为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后来,皇太极知道洪承畴好色,于是孝庄皇后向皇太极自荐,诱降洪承畴,后来洪承畴引清兵入关,明亡。
1643年,皇太极逝,福林继位为顺治帝,迁都北京,尊孝庄皇后为太后,以皇叔多尔衮摄政,顺治年幼(六岁)为了消除多尔衮对帝位的威胁,孝庄太后按满族“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毅然下嫁给多尔衮。虽然史书对孝庄下嫁的说法不一,但是文献对下嫁事实的记载正规。《东华录》的记载,多尔衮长出入皇宫内院,顺治也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清初疑案“太后下嫁”之事,当非空穴来风。由于政治原因,这种举措也无损于她的历史地位。由于孝庄太后的调停,顺治的皇位保住了,多而衮没有取而代之,清朝大权逐渐转移到顺治手中。
为了创建初期的清王朝能得到汉族上层的支持,孝庄皇太后敢于冲破满、汉不得通婚的惯例,顺治十年(1653)她把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育之宫中”当作宗室郡主看待;又把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公主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起到拉拢汉军将领的作用。
顺治死后,玄烨即位,号康熙,为后世的康熙大帝。康熙尊称孝庄为太皇太后,时康熙八岁,由四位大臣辅理政务,孝庄太后尽力教养幼主,护卫着爱新觉罗政权避过了重大的风险和暗礁,是大清王朝达到盛世的彼岸。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专横跋扈,目无幼主,妄图篡夺皇权,他滥杀无辜,企图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孝庄太后成了康熙的坚强后盾,在她的支持下,康熙八年,康熙一举粉碎了鳌拜集团,夺回了政权。
康熙在平定三番之乱时,孝庄皇太后全力支持康熙平乱,她拔出宫中金帛加以犒劳。孝庄皇太后提倡节约,多次把宫中节省下来的银钱赈济灾民。她的节省家风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逝,享年七十五岁,为『孝庄文皇后』。
令人不解的是并未与皇太极合葬于沈阳的昭陵,也没进清皇陵,一直到康熙帝死,也未给祖母孝庄文皇后建陵,其梓宫在暂安奉殿停了38年之久,而最终于雍正三年(1725年)才由曾孙胤禛安葬于清东陵的风水墙外的地宫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即使至今也未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对此民间传说甚多。
关于孝庄皇后为什么不葬入昭陵一事,民间有“托梦定陵址”的说法。大意是:孝庄皇后死,清廷遵照祖制,决定将她葬入昭陵,与太宗合葬。但当梓宫途经东陵时,突然沉重异常。128名杠夫个个被压得龇牙裂嘴,眼冒金星,寸步难行,只得把梓宫就地停放。两个时辰过后想继续前行,梓宫就像长在地上一样,丝毫不动。这下子可急坏了送葬诸王大臣,于是飞报朝廷。康熙皇帝接到奏章,也是一筹莫展。当夜皇帝梦见孝庄皇后,对皇帝说:“我决计不与太宗合葬,如今梓宫停放之地就是上吉佳壤,可即地建陵安葬,切记吾言,休得违误。”皇帝醒后,遵照嘱咐,择吉鸠工,即地建陵。这回再移动棺椁也不那么沉重了。很显然,这纯属神话,不能作为依据。
还有的说,因为孝庄皇后下嫁给多尔衮,已不是皇太极的皇后了,所以她没有资格入葬昭陵,也无颜与皇太极合葬。清廷官书从来没有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的记载,康熙帝以后各帝始终承认她是太宗皇帝的皇后。所以说这条理由也不充足。
而查阅史料,孝庄皇后不与皇太极合葬的原因有这样一段记载。孝庄皇后生前就为自己葬地之事早就留下了遗嘱。她谆谆嘱咐康熙皇帝:“我身后之事特嘱你: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不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你们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康熙皇帝一向孝顺祖母,孝庄皇后死后,康熙帝遵照遗嘱,将祖母安葬在了遵化的东陵附近。
那么,为什么孝庄又被葬在了清东陵大红门东侧风水墙外,而不是在皇陵内呢?许多野史称,这是因为孝庄下嫁多尔衮丢了爱新觉罗家族的颜面,所以把她葬在陵区大门外,罚她世世代代为子孙把门。其实,这只不过是好事者的主观意会而已。真正的原因是,顺治的孝陵处于陵区内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孝庄则是顺治的生母,将她葬在陵区内任何地方,位置都低于孝陵,这就与她的辈分不相称。第二,孝庄虽葬在遵化清东陵,但与远在沈阳的皇太极的昭陵仍是一个体系。孝庄皇后的陵名叫昭西陵,因此看,与清东陵是两个不同体系,不能混淆,只能葬在东陵区外,以示区分。第三,在清代,无论皇帝、王公谒陵,都先从最高辈分的墓主人的陵寝开始。孝庄皇后在清东陵所有内葬人中辈分最高,所以谒陵时,每次都必先从孝庄皇后的昭西陵开始。大红门是陵区的正门。是谒陵人的必经之处。将昭陵建在大红门旁边,也为谒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避免了绕道往返之劳。第四,清代,以左方为尊贵之位,皇帝谒陵,出入宫门、殿门、陵寝门皆走左门,臣工走右门。把昭陵建在大红门左侧,处于尊贵之处,也正反映了她的后代儿孙们对她的尊崇敬仰之意。大红门左侧地势高而平坦、土厚质纯,而大红门右侧,低洼多石,又滨临西大河,常有水患,所以从地理环境上看,也应该将昭西陵建在大红门左侧。从以上几点看,将孝庄皇后葬在东陵陵区外,绝不是为了罚她为后代子孙看守陵门,而是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原因后作出的最佳选择。
孝庄皇后是多尔衮的嫂子,相传在皇太极死后孝庄皇后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福临登上皇位与多尔衮发生了权色交易。
资料拓展
清太宗皇太极晏驾后,谁来继承王位成为了当时最为敏感的问题,以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和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互不相让,就在这时,当时还是妃子的孝庄文皇后找到了多尔衮,提出让多尔衮拥戴福临即位,作为条件之一就是多尔衮担任摄政王,多尔衮权衡利弊后,同意了孝庄文皇后的意见。但有人认为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多尔衮与孝庄文皇后进行了一次权色交易。多尔衮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但就是由一个弱点,好色,而且对她的嫂子孝庄文皇后尤其注意,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孝庄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皇位继承的关键时刻使出杀手锏,一举成功,使自己的儿子福临成功地继承了皇位。
网页链接趣历史 爱新觉罗·多尔衮——位宠功高,擅权过甚
传说,当初,科尔沁贝勒寨桑曾将布木布泰口头许配给多尔衮,没多久努尔哈赤又去科尔沁部,见了布木布泰,就将布木布泰为皇太极定了亲。多尔衮认为:布木布泰本来属于他的,是被皇太极夺了去。多尔衮为了确保福临即位,宁肯放弃自己当皇帝的机会,同时也断绝了皇太极另一个继妃所生的儿子豪格的皇帝梦。孝庄文皇后知道:多尔衮权倾朝野,羽翼丰满,废帝自立,易如反掌。一旦生变,不但自己母子性命难保,连大清江山也可能断送在八旗内乱之中。因此,她变鹊桥暗渡为明媒下嫁,可说是明智之举。于是朝廷以皇帝名义下诏行婚,制礼,举行婚礼。不出两年,多尔衮病逝。福临再无后顾之忧。此后,可能因为满人接受了汉人的道德标准,以此为耻,不肯在正史中写入,后人也以此为憾,不提"下嫁"之事。
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贝勒(部落之长)寨桑的女儿,孝端皇后的侄女,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有绝色,性机敏。
1625年,年仅十三岁时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为妻,与姑母一同嫁予皇太极为妻。婚后生有三女,固伦雍长公主,固伦淑慧长公主、固伦淑哲长公主。1636年皇太极称 帝,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福临,尊庄妃为皇太后,史称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天生丽质称得上清朝前期的绝代佳人。她临事处置沉静果断,早在皇太极时期,孝庄文皇后就‘赞助内政’,为皇太极出力。
1642年(清太宗崇德七年),清军攻陷松山,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为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后来,皇太极知道洪承畴好色,于是孝庄皇后向皇太极自荐,诱降洪承畴,后来洪承畴引清兵入关,明亡。
1643年,皇太极逝,福林继位为顺治帝,迁都北京,尊孝庄皇后为太后,以皇叔多尔衮摄政,顺治年幼(六岁)为了消除多尔衮对帝位的威胁,孝庄太后按满族“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毅然下嫁给多尔衮。虽然史书对孝庄下嫁的说法不一,但是文献对下嫁事实的记载正规。《东华录》的记载,多尔衮长出入皇宫内院,顺治也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清初疑案“太后下嫁”之事,当非空穴来风。由于政治原因,这种举措也无损于她的历史地位。由于孝庄太后的调停,顺治的皇位保住了,多而衮没有取而代之,清朝大权逐渐转移到顺治手中。
为了创建初期的清王朝能得到汉族上层的支持,孝庄皇太后敢于冲破满、汉不得通婚的惯例,顺治十年(1653)她把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育之宫中”当作宗室郡主看待;又把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公主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起到拉拢汉军将领的作用。
顺治死后,玄烨即位,号康熙,为后世的康熙大帝。康熙尊称孝庄为太皇太后,时康熙八岁,由四位大臣辅理政务,孝庄太后尽力教养幼主,护卫着爱新觉罗政权避过了重大的风险和暗礁,是大清王朝达到盛世的彼岸。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专横跋扈,目无幼主,妄图篡夺皇权,他滥杀无辜,企图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孝庄太后成了康熙的坚强后盾,在她的支持下,康熙八年,康熙一举粉碎了鳌拜集团,夺回了政权。
康熙在平定三番之乱时,孝庄皇太后全力支持康熙平乱,她拔出宫中金帛加以犒劳。孝庄皇太后提倡节约,多次把宫中节省下来的银钱赈济灾民。她的节省家风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逝,享年七十五岁,为『孝庄文皇后』。
令人不解的是并未与皇太极合葬于沈阳的昭陵,也没进清皇陵,一直到康熙帝死,也未给祖母孝庄文皇后建陵,其梓宫在暂安奉殿停了38年之久,而最终于雍正三年(1725年)才由曾孙胤禛安葬于清东陵的风水墙外的地宫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即使至今也未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对此民间传说甚多。
关于孝庄皇后为什么不葬入昭陵一事,民间有“托梦定陵址”的说法。大意是:孝庄皇后死,清廷遵照祖制,决定将她葬入昭陵,与太宗合葬。但当梓宫途经东陵时,突然沉重异常。128名杠夫个个被压得龇牙裂嘴,眼冒金星,寸步难行,只得把梓宫就地停放。两个时辰过后想继续前行,梓宫就像长在地上一样,丝毫不动。这下子可急坏了送葬诸王大臣,于是飞报朝廷。康熙皇帝接到奏章,也是一筹莫展。当夜皇帝梦见孝庄皇后,对皇帝说:“我决计不与太宗合葬,如今梓宫停放之地就是上吉佳壤,可即地建陵安葬,切记吾言,休得违误。”皇帝醒后,遵照嘱咐,择吉鸠工,即地建陵。这回再移动棺椁也不那么沉重了。很显然,这纯属神话,不能作为依据。
还有的说,因为孝庄皇后下嫁给多尔衮,已不是皇太极的皇后了,所以她没有资格入葬昭陵,也无颜与皇太极合葬。清廷官书从来没有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的记载,康熙帝以后各帝始终承认她是太宗皇帝的皇后。所以说这条理由也不充足。
而查阅史料,孝庄皇后不与皇太极合葬的原因有这样一段记载。孝庄皇后生前就为自己葬地之事早就留下了遗嘱。她谆谆嘱咐康熙皇帝:“我身后之事特嘱你: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不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你们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康熙皇帝一向孝顺祖母,孝庄皇后死后,康熙帝遵照遗嘱,将祖母安葬在了遵化的东陵附近。
那么,为什么孝庄又被葬在了清东陵大红门东侧风水墙外,而不是在皇陵内呢?许多野史称,这是因为孝庄下嫁多尔衮丢了爱新觉罗家族的颜面,所以把她葬在陵区大门外,罚她世世代代为子孙把门。其实,这只不过是好事者的主观意会而已。真正的原因是,顺治的孝陵处于陵区内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孝庄则是顺治的生母,将她葬在陵区内任何地方,位置都低于孝陵,这就与她的辈分不相称。第二,孝庄虽葬在遵化清东陵,但与远在沈阳的皇太极的昭陵仍是一个体系。孝庄皇后的陵名叫昭西陵,因此看,与清东陵是两个不同体系,不能混淆,只能葬在东陵区外,以示区分。第三,在清代,无论皇帝、王公谒陵,都先从最高辈分的墓主人的陵寝开始。孝庄皇后在清东陵所有内葬人中辈分最高,所以谒陵时,每次都必先从孝庄皇后的昭西陵开始。大红门是陵区的正门。是谒陵人的必经之处。将昭陵建在大红门旁边,也为谒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避免了绕道往返之劳。第四,清代,以左方为尊贵之位,皇帝谒陵,出入宫门、殿门、陵寝门皆走左门,臣工走右门。把昭陵建在大红门左侧,处于尊贵之处,也正反映了她的后代儿孙们对她的尊崇敬仰之意。大红门左侧地势高而平坦、土厚质纯,而大红门右侧,低洼多石,又滨临西大河,常有水患,所以从地理环境上看,也应该将昭西陵建在大红门左侧。从以上几点看,将孝庄皇后葬在东陵陵区外,绝不是为了罚她为后代子孙看守陵门,而是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原因后作出的最佳选择。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998753.html?fr=q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