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狮王谢逊的介绍

越详细越好~~... 越详细越好~~ 展开
 我来答
浩星米琪6d
2007-12-09 · TA获得超过49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9万
展开全部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屠龙记》里最令人难忘的男子自然是金毛狮王谢逊,而真正配得上屠龙宝刀的人,也只有谢逊一人。他是全书最突出、最威猛、最令人叹服,也最令人惋惜怜悯的人物。

他文武全才,博通古今,而且,与也可称为“文武全才”的张翠山比较,张五侠马上显得迂腐拘束,而谢逊则见解独特,如天马行空。张翠山的学问是死的,谢逊的学问却充满生命力,充满了生命的炽热要求,也充满了生命的失落与愤怒。

谢逊给人的压逼感,是他的杀伤力,以及在那股杀伤力背后的澎湃的悲愤怨毒。他的遭遇奇惨,但他报仇的手段也是奇惨,他对人世、对天地的主宰充满了愤恨,而这股愤恨,早已远远超出他个人的悲剧,变成了人神之间的对立,谢逊狂怒之时,大骂的不止是杀害他全家的成昆,而是令到这种事情能够发生的“贼老天”。谢逊是个叛徒,他反叛的不但是杀害他全家的师父,更扩至人间的伦常道德成规。制订这些成规的“圣贤”,这些圣贤及天下人所尊崇倚赖的万物主宰,这种指天骂地,毁神谤佛的勇猛,直令人五体投地。

金毛狮王确是“狮王”,他不但有雄狮一般的杀伤力,同时,狮子是百兽之王,谢逊在发挥他怒狮一般的杀伤力时,使人不但感到他的残忍,也感到他的威严。

谢逊恨得深,想得远,也爱得极深。他对张无忌的爱亲如父子,但他给无忌的爱,远远超过一般父亲对儿子的爱。他就是这样,什么都超越平常人之所能,似乎金庸有意创造的,不是一个普通英雄好汉,而是一个近乎神话式的英雄,像希腊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像古代中国神话时射日的后羿,那些不顾后果,敢胆向诸神挑战的英雄。

最近,无意中找到一本《三剑楼随笔》,那是三十多年前,“百剑掌主”、梁羽生及金庸合作写的一个专栏的文章。

其中有两篇是金庸谈美国小说名著《无比敌》,一读之下,恍然大悟,原来《倚天屠龙记》里震撼心弦的人物“金毛狮王”谢逊,是从这里来的。

我素来不喜欢美国小说,像《无比敌》那种深奥巨著尤其敬而远之,看了这两篇文章之后,好奇心大炽,几乎马上要找原著来看看,不过,想了一想,还是放弃这个“宏愿”。要了解金庸怎样写谢逊,看这两篇短文可以了。

为什么说谢逊是从《无比敌》来呢?金庸介绍这本书的内容说:“故事是说一个捕鲸船的船长亚海勃找大白鲸‘无比敌’复仇的经过,他曾被这条白鲸弄得遍体鳞伤,还失去了一条腿,因此他如痴如狂的追踪这头山一般的白色鲸鱼,他这种疯狂的复仇欲望传染给了全船的水手,终于造成了一个大悲剧………这正是谢逊和成昆的故事。但是金庸所吸取的,并不是《无比敌》的故事,而是使这个故事感动人的感情。金庸指出,这本小说反映它的作者的环境与心理状态:“曼尔维(作者)由于接连的失望与挫折,对于社会与周围的人怀着一种愤激之情。”这种愤激之情、“极度愤慨与拼命以赴的精神”,给予《无比敌》磅礴的生命力,而金庸就偷取了这一点火种,点了谢逊的灵魂。

然而,金庸对于《无比敌》不是完全满意。他认为捕鲸船长亚海勃的悲剧,虽然的确可与伊迪普斯、李尔王、奥赛罗这些古典悲剧相比,同是“和命运奋战,但终于遭到毁灭”,但是由于《无比敌》描写的“不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真实的现象,白鲸只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因之艺术力量不免受到损害。”

他要为谢逊创造一个真实、在人类生活中的躯体,给他人类生活的悲惨遭遇,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金庸要给予谢逊一些极悲惨的遭遇,作为他的愤激之情的来源。金庸采取了最聪明简单的做法:他索性借用作者曼维尔经历的一些特色,首先是他的悲惨家庭生活,其次是他因对宗教怀疑而感到的痛苦。

“他从小受宗教的熏陶,但逐渐逐渐,他对上帝与善恶的道理起了怀疑。为什么命运这样残酷?为什么世界上的事情与圣经中所说的是这么大不相同?”

金庸把这些经历中国化,使读者更感亲切。谢逊跟张翠山辩论是非善恶,张翠山说:“人之异于禽兽,便是要分辩是非,倘若一味恃强欺弱,又与禽兽何异?”谢逊反驳说:“当今蒙古人做皇帝,爱杀多少汉人便杀多少,他跟你讲是非么?”张翠山说:“蒙古人暴虐残恶,行如禽兽。”谢逊又反驳:“从前汉人自己做皇帝,难道便讲是非了?岳飞是大忠臣,为什么宋高宗杀了他?……昏庸的是南宋皇帝,但金人、蒙古人所残杀虐待的却是普天下的汉人。请问张五侠,这些老百姓又作了什么恶,以致此无穷灾难?”

在谢逊的残暴中有很深的悲天悯人,他的残暴根本是来自对痛苦的反应,这也是从《无比敌》来的灵感,金庸认为作者曼尔维“在剧烈的痛苦之中,迸发了强烈的反叛。”而他所创造的船长的灵魂,“是一个叛逆的灵魂,心灵的深度充满愤恨与反抗。”

谢逊凶狠,但读者敬佩他。同情他;这也正是金庸指出《无比敌》的读者对船长的反应:“这位船长由于愤恨与复仇欲而变成了接近疯狂。”(谢逊也间歇疯狂发作)“然而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自禁地佩服他,同情他……”

《无比敌》难读,《倚天屠龙记》十分易懂,因为金庸给予谢逊一个任何人都很容易明白的具体原因感到悲愤,就是他全家被师父成昆所害,使他疯狂地四处奔走去把成昆找出来,跟他作一死战。武功高强,甚至身材魁梧的成昆,是谢逊的“无比敌”。

谢逊的灵感来自《无比敌》,他的金发碧眼,可能就是纪念他的艺术来源,《倚天屠龙记》的大海飘流挣扎场面,可能亦是受这本小说影响,但是谢逊的收场完完全全跟《无比敌》不同,他的故事另有一层意义。

船长亚海勃最后找着无比敌决战,结果酿成悲剧,捕鲸船被掀覆,船长与全体水手葬身海底。谢逊与成昆的最后决斗,虽然也是两败俱伤,但是却不是同遭毁灭。谢逊指着成昆说:“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你和我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以他两人之间的深仇,以此化解,可说是十分宽大。谢逊与成昆不是以同归于尽终场,而是以宽恕与重生结局。谢逊为爱心与慈悲佛法所感动,透过忏悔赎罪,终于获得解脱与平安。《倚天屠龙记》虽然描写仇恨及激愤之情,真正的主题还是“宽恕”。

谢逊“移植”十分成功,金庸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独特人物。但是,这项“移植”也不是完全没有弱点的。过去,我多次思索谢逊这个人物时,老是有一个迷惘之处,就是觉得他感情十分真挚,但他的遭遇似乎不能解释他那种愤激。他全家被杀,仇恨之心应是具体地针对仇人成昆,愤世疾俗、指责神灵,通常是对蒙受冤屈及不公平待遇的反应。这种愤恨,与针对某个仇人的仇恨是不同的。

根据金庸的文章,《无比敌》作者曼维尔本人少年时因对笃信的宗教发生怀疑,终至幻灭而深受痛苦,这种痛苦使他满腔怨愤,加上他的家庭悲剧,个人命运坎坷,使他更加偏激。

要是谢逊的遭遇是属同一类,他的感情便可解得多了。

附图只是漫画的金毛狮王谢逊。

谢逊:半人半兽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金毛狮王谢逊出场,黄发披肩,双眼碧亮,身材魁梧,白牙闪光,真是神将一般的异人,夺人眼目,非俗世所有。

谢逊前来夺屠龙宝刀,顷刻间连毙四大帮会首脑,张翠山发书生呆气,要与谢逊论理,却不料谢逊的道理比他还多。

倪匡先生称金毛狮王谢逊是《倚天屠龙记》中最令人难忘的男子,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少年时读此书,甚至连张无忌也没有谢逊给人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特别是谢逊在岛上那一阵惊天动地的狮子吼,写得真是骇人听闻,这种不战而屈人的魔法般的武功,令人总要联想到核武器的超声冲击波。谢逊的武功超越了常规武器,是属于核时代的那种。

相比之下,张翠山正是“才子终究小模样”,在谢逊生气勃勃的生命力面前,张翠山的形象和见识都苍白黯淡得多了。张翠山的那种才情,细致而精巧易碎,像宋代官窑工艺精良的瓷器,更像是书房中的摆设玩意,可以小心翼翼地赏玩,但不能在生命的风雨中摔打。

谢逊的粗犷狂暴中最能体现生命原始张力的美感,像青铜塑像一样厚重苍茫,悲壮雄浑,他有着最深切惨痛,涕泪纵横的生命体验,一种痛楚和粗鲁折射出对人生最真实的爱和失望。渴望生活的炽热内在情感,使谢逊的境界脚踏痛苦而提升。

谢逊的悲愤怨毒,给人以透不过气来的压迫感,使人不能对之仰视。他肆意杀戮,像暴风雨一样澎湃着毁灭的激情。他的形象使人想起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天神,他强大膨胀的生命意志,居然敢与命运和神意作对,他甚至大声诅咒苍天,贼老天的咒骂,是惊人和不可思议的。他将自身悲惨奇痛的人生遭遇,上升到哲学上的高度,他仇视的已不仅仅是祸害他的师父成昆,他进而仇视人生社会和宇宙间压迫他的一切权威。倪匡先生说:“谢逊是个叛徒,他反叛的不但是杀害他全家的师父,更扩至人间的伦常道德成规、制定这些成规的‘圣贤’,这些圣贤及天下人所尊崇依赖的万物主宰。”

要在与人世完全隔绝的地方,要在完完全全人与大自然单挑独斗的对立中,才能更好地刻画和表现谢逊特异的性格,才能使他的形象更显卓异特立。倪匡先生指出谢逊与美国名著《无比敌》的联系。金庸在《三剑楼随笔》中介绍《无比敌》的故事时说:“曼尔维(《无比敌》的作者)由于接连的失望与挫折,对于社会与周围的人怀着一种愤激之情。”

这种愤激之情,“极度愤慨与拼命以赴的精神”,正是谢逊这一角色生命力灵动之所在。

谢逊其实是张翠山人生的教师,不过学生并不完全及格。一句“假仁假义”的嘲讽,虽未触及张翠山的灵魂,但带来的不可抗拒的机会,使张翠山终于放下了观念的包袱,情不自禁中向殷素素吐露了真实的心意。张翠山暂且抛开了善与恶礼教的外在束缚,鼓足勇气,听任生命本能意志的驱驰,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真情,接受了殷素素的爱。

奇幻的冰川火山荒岛的历险,是另一篇《鲁宾逊漂流记》的翻版,也可以认为是《无比敌》中大海中漂流挣扎情节的折影。《无比敌》的故事“是说一个捕鲸的船长亚海勃找大白鲸无比敌复仇的经过,他曾被这条白鲸弄得遍体鳞伤,还失去了一条腿,因此他如痴如狂的追踪这头山一般的白色鲸鱼,他这种疯狂的复仇欲望传染给了全船的水手,终于造成了一个大悲剧……”。金庸巧妙地将纯文学中的艺术精粹转移到他的小说中来,使小说的境界获得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谢逊正是和《无比敌》小说中主角捕鲸船长亚海勃精神相通的悲剧人物。谢逊的狂暴和非理性,完全是常规道德规范所谴责的行为,但读者却丝毫不会在感观上对他有鄙弃的恶感,反而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亲近和怜惜,同情和原谅他的非常行为,对他感觉认同,把他当成一面人类良心的镜子。

像半人半兽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谢逊的内在和外观都象征性地暗合。谢逊瞎了眼,神志又近于癫狂,他自弃于人类的世界,他自虐和毁容,强迫自己近于兽性和泯灭良知,他求死的激情正和求生的热望一般地强烈,他骄傲地不屑于认输,不屑于承认人性中的感动。

但正是最叛逆的非理性中的神秘直觉力量,最能在罪恶的极端中表现出最纯净的善来。张无忌的出世,天启般使谢逊返朴归真。生命的神奇和幻美,不可抗拒地使谢逊从极端中扭转回来,回到他本真和最内在的谦卑和感恩。恶徒谢逊,其实内心有着最为圣洁的一面,他比其他人更配作一个身负沉重十字架的圣徒。

善和恶是人性中的两极,由极善到极恶,再回到极善,这其中的过程最具有震撼心灵的启示的力量。为恶为善,往往在一念之间,其间的分别比秋风中飘零的一片落叶的正面背面的分别还要微小。谢逊的故事让读者惊疑不定,在情感的峰口浪尖上起伏。

七伤拳是一个巧妙的暗喻,最适合谢逊的身份和本色。先伤己,再伤敌,仇恨和怨毒正是这样一把两头都有利刃,使自己和敌人都同时深受到或明或暗深深的伤害的双刃剑。报复似乎永远是得不偿失的,精神上得到的补偿和安慰,绝不会比心灵的缺憾更多。

谢逊将他强烈而奇特的爱全部倾注在无忌身上,这爱执着而深入,甚至充满了献身的激情,绝不是凡夫俗子的婆婆妈妈的妇人之仁,它寄托了更高更深的生命的热望,甚至不惜用暴力和虐责来尽情地表达和操演。

谢逊最后的形象苍凉悲壮,颇为感人。谢逊已完全换了一个人,不再是从前内心充满怨毒,肆意妄为的魔头了。他更像是失意英雄,虎落平阳,龙困浅水。饶是如此,他的雄风和机警还是有过人之处。谢逊曾经是恨得极深,现在却是爱得极深,看他对张无忌的关心之情处处溢于言表,是爱的力量支撑他还坚强地面对人生的困难。当他误以为无忌已不在人世之时,伤心得仰天大啸,老泪纵横,那种真挚和强烈的爱是触目惊心的。

张无忌与谢逊重逢一段,读者期待已久,大快人心。谢逊惊喜交集,居然不骂“贼老天”,而说出“老天开眼”这等极难得的话来。

谢逊的转变,最合于情理。他曾被仇恨蒙蔽了灵性,做了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但那却不符合他内在的良心原则,他只是一个病人,他神志迷失,做出了完全违背良心的罪孽之事。而一旦环境合适,良药入口,他醒悟过来之时,自然是对自己的罪行痛悔不已,生出必死之志,以求解脱和赎罪。谢逊是真诚的,他的恶是那么的真实,他的善也同样是那么的令人心动。他性格和命运中的致命矛盾,产生出感人的悲剧。看他巨大的身影,垂头而立,那种悔过的形象特别地触目惊心。谢逊做出过许多不可饶恕的恶行,但读者却很难仇视和鄙夷他。

射雕三部曲中,《射雕英雄传》主旨是大勇,而《神雕侠侣》的主旨却在于大智,此部《倚天屠龙记》,主旨却是大仁夫子之道,宽恕而已。宽恕在全书中处处高扬着鲜艳的旗帜,处处在召唤一种精神上的仁慈的大道。

张无忌最重宽恕,但他那软弱得拖泥带水的性格并没有使宽恕之道得以最纯粹和最能动人心魄地渲染出来,在张无忌仁厚的宽恕中,更多了一些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的杂质,他的宽恕中被动的成分多了一些,力量欠缺了一些。

宽恕的精神,却在谢逊令人感动的觉悟中得到了提炼和升华,更能爆发出一种令灵魂震颤的奇光异彩来。

成昆的罪大恶极,施加于谢逊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和仇恨不可不谓海一样的深,天一样的高,但谢逊却没有在世俗的天平上去称量仇恨的得失。他和成昆的决斗一上来先让成昆三招,被成昆打得吐血,这能看到谢逊的境界已获得了一种悲天怜人的大胸襟。最后谢逊并没有杀死成昆,谢逊制服成昆后指着他说:“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我和你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谢逊的宽恕是有节制和有原则性的宽恕,这比那些事事和稀泥的表面化的宽恕力量更为强大,更能振聋发聩,也更合乎于人性。这种宽恕不是概念化形式主义的肤浅,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经过生命痛苦的经验,柔软中有钢铁一般坚硬和不可动摇的精神品质。

谢逊自己也在宽恕中得新生。他安然忍受众人的羞辱,精神的施虐远胜过肉体的折磨,他终于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和解脱,轻松卸下了精神上沉重的十字架,在慈悲的佛法中找到了生命的寄托和归宿。

金庸小说人物点评之——谢逊
金毛狮王身材魁伟,满头黄发,散披肩头,眼睛碧油油地发光,手持一根一丈六七尺长的两头狼牙棒,威风凛凛,有如天神。
但是,他的名字却斯文得紧:单名一个逊字,表字退思。

从“任侠者”到“刽子手”的蜕化。

谢逊在《倚天》中一出场,给人的印象虽然样貌粗豪,但却谦逊斯文。及至赌吞毒盐,杀海沙派总舵主元广波而报余姚张登云灭门、海门欧阳清惨死之仇;封鼻憋气,杀巨鲸帮帮主麦鲸而雪数十名远洋客商命丧大海、七名妇女被奸而死之恨;大展神威,杀神拳门掌门过三拳……分明是一个为别人仗义出头的侠客。

但此形象渐转而下。

谢逊双目如电,射向昆仑派的两名剑客高则成、蒋涛。张翠山担心他要滥杀无辜,说道:“谢前辈,据你所云,适才所杀的数人都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但若你不分青红皂白的滥施杀戮,与这些人又有甚么分别?”

从此引出了谢逊的激愤之论:

“有甚么分别?我武功高,他们武功低,强者胜而弱者败,便是分别。

“难道世上真有分辨是非之事?当今蒙古人做皇帝,爱杀多少汉人便杀多少,他跟你讲是非么?蒙古人要汉人的子女玉帛,伸手便拿,汉人若是不服,他提刀便杀,他跟你讲是非么?

“从前汉人自己做皇帝,难道便讲是非了?

“行侠仗义有甚么好?为甚么要行侠仗义?”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嘿嘿,胡说八道!你说武林之中,当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么?

而后,终将王盘山岛上除张翠山、殷素素、白龟寿之外的一干人等以长啸震成白痴,生不如死。

更为惨酷的是,谢逊找不到成昆,愤激之下,便到处做案,杀人放火,无所不为。每做一件案子,便在墙上留下师父的姓名,逼其露面。枉死在他手下的武林成名人物,不下百十。

至此,谢逊已为复仇所激失去了人性。

从“贼老天”到“老天爷”的转变。

“贼老天”。

谢逊恨天,恨天道不公,恨天目不明。

谢逊在王盘山岛上从天鹰教手中夺得“屠龙刀”,掳了张翠山和殷素素驾船北上,途中突遇海底地震引发海啸,风浪滔天、大雨如注,谢逊破口大骂:“贼老天,打这鸟风!”

海啸中谢逊救了张殷二人的性命,张翠山上前相谢,谢逊冷冷的道:“这话说得太早。咱三人的性命,有九成九还在贼老天的手中。”

三人座船撞冰欲沉,谢逊叫道:“跳上冰山去,多活一天半日也是好的。贼老天要我早死,老子偏偏跟他作对。”

谢逊在冰山上走来走去,悠然自得,笑道:“贼老天送了一艘大船给咱们,迎接咱们去会一会北极仙翁。”

后来,谢逊神情日渐反常,眼睛中射出异样光芒,常自指手划脚的对天咒骂,胸中怨毒,竟自不可抑制。血红的太阳停在西边海面,良久良久,始终不沉下海去。谢逊突然跃起,指着太阳大声骂道:“连你太阳也来欺侮我,贼太阳,鬼太阳,我若是有张硬弓,一枝长箭,嘿嘿,一箭射你个穿。”突然伸手在冰上一击,拍下拳头大的一块冰,用力向太阳掷了过去。

三人先后来到冰火岛,言及能不能回归中原,张翠山道:“那得瞧老天爷的意旨了。”谢逊破口骂道:“甚么老天爷,狗天、贼天、强盗老天!”

殷素素将要分娩,谢逊却又狂性大发,不住口的咒骂,从老天骂起,直骂到西方佛祖,东海观音,天上玉皇,地下阎罗,再自三皇五帝骂起,尧舜禹汤,秦皇唐宗,文则孔孟,武则关岳,不论哪一个大圣贤大英雄,全给他骂了个狗血淋头。武林人物,自华佗创设五禽之戏起,少林派达摩老祖,岳武穆神拳散手,全给他骂得一文不值。

三人义结金兰,殷素素要祭告天地,行拜义父、拜义兄之礼。谢逊哈哈大笑,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终身不渝,又何必祭天拜地?这贼老天自己管不了自己的事,我谢逊最是恨他不过。”

谢逊提议扎个大木排,送张翠山一家回归中土。殷素素说无忌没了义父,谁来疼他?谢逊叹道:“我得能疼他十年,已经足够了。贼老天总是跟我捣乱,这孩子倘若陪我的时候太多,只怕贼老天迁怒于他,会有横祸加身。”

“老天爷”。

谢逊被救出灵蛇岛,张无忌与他相认,谢逊惊喜交集,如在梦中,只是翻来覆去的说道:“老天爷开眼,老天爷开眼!”

他们几人被波斯三使追赶,坐小船逃走,不料乌云满天、大雨倾盆,谢逊终于会到张无忌,心情却极是畅快,处境虽险,却毫不在意,在大雨中高声谈笑:“……难道老天爷瞧着谢逊不顺眼,要再将我充军到南极仙翁府上,去再住他二十年么?哈哈,哈哈!”

从贼老天到老天爷的转变,中间何其困苦,何其艰难!实难以文字表之。

从“深溺陷”到“大超脱”的涅磐。

谢逊具有勇往直前、敢于面对的美德。他溺陷于复仇,但过程动人心魄,可泣可歌。

谢逊在武功大有所成之际,既有父母妻儿,复有良师挚友,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突然祸起萧墙:妻被奸杀,子被摔毙,父母弟妹仆役,全家一十三口,一夕之间全部死于非命,而杀人者竟是他所敬爱有加的恩师成昆。

他苦练武功,两次找成昆报仇,但都重伤败北。于是,他怒发如狂,他恨天骂地,他滥杀无辜,以期激得成昆出面,或是被他所杀之人的亲友都遍寻成昆。

复仇痼之,陷溺已深!

什么可以使金毛狮王超脱?

空见大师肯定是使他超脱的一个原因:

空见为了阻止谢逊杀害武当宋远桥,避免掀起武林大祸,甘愿受其十三记七伤拳,以泄其愤。谢逊打最后一拳时诈作自杀,空见为救他中拳而死。便在此时,谢逊陡然天良发现,伏在空见身上大哭叫道:“空见大师,我谢逊忘恩负义,猪狗不如!”承诺从此只找成昆报仇,不再胡乱杀人。

另一个超脱他的原因是张无忌出生时的啼哭声:

凶性大发的谢逊突然之间良知激发,狂性立去,人性重现,成为一个肯为爱牺牲、肯对已行为负责的人。后来收张无忌为义子,聊慰其子谢无忌惨死之痛,于他日后的大超脱实是大有好处。

谢逊打败成昆,却没有杀他,只是化去了他的武功:

谢逊指着成昆说道:“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我和你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他深知自己双手沾满了无辜被杀者的鲜血,于是自己散尽武功,任由仇家报复:

谢逊朗声道:“我谢逊作恶多端,原没想能活到今日,天下英雄中,有哪一位的亲人师友曾为谢某所害,便请来取了谢某的性命去,无忌,你不得阻止,更不得事后报复,免增你义父罪业。”

谢逊被仇家唾沫加身,张无忌心中酸苦,泪如雨下。谢逊笑道:“痴孩子!你义父承三位高僧点化,大彻大悟,毕生罪业一一化解,你该当代我欢喜才是,有甚么可难过的?”

谢逊文武全才,于诸子百家之学无所不窥,一旦得渡厄点化,立悟佛家精义,自此归于佛门,终成一代大德高僧。
终成一代大德高僧!

谢逊为毕生罪孽获得完全化解而喜由心生,终至大解脱之境,想来令人既悲且叹!
灰豆的尾巴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77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0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1万
展开全部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屠龙记》里最令人
  难忘的男子自然是金毛狮王谢逊,而真正配得上屠龙宝刀的人,也只有谢逊一人。
  他是全书最突出、最威猛、最令人叹服,也最令人惋惜怜悯的人物。

  他文武全才,博通古今,而且,与也可称为“文孝全才”的张翠山比较,张五
  侠马上显得迂腐拘束,而谢逊则见解独特,如天马行空。张翠山的学问是死的,谢
  逊的学问却充满生命力,充满了生命的炽热要求,也充满了生命的失落与愤怒。

  谢逊给人的压逼感,是他的杀伤力,以及在那股杀伤力背后的澎湃的悲愤怨毒
  。他的遭遇奇惨,但他报仇的手段也是奇惨,他对人世、对天地的主宰充满了愤恨
  ,而这股愤恨,早已远远超出他个人的悲剧,变成了人神之间的对立,谢逊狂怒之
  时,大骂的不止是杀害他全家的成昆,而是令到这种事情能够发生的“贼老天”。
  谢逊是个叛徒,他反叛的不但是杀害他全家的师父,更扩至人间的伦常道德成规。
  制订这些成规的“圣贤”,这些圣贤及天下人所尊崇倚赖的万物主宰。

  金毛狮王确是“狮王”,他不但有雄狮一般的杀伤力,同时,狮子是百兽之王
  ,谢逊在发挥他怒狮一般的杀伤力时,使人不但感到他的残忍,也感到他的威严。

  谢逊恨得深,想得远,也爱得极深。他对张无忌的爱亲如父子,但他给无忌的
  爱,远远超过一般父亲对儿子的爱。他就是这样,什么都超越平常人之所能,似乎
  金庸有意创造的,不是一个普通英雄好汉,而是一个近乎神话式的英雄,像希腊里
  偷火的普罗米费奥斯、像古代中国神话时射日的后羿,那些不顾后果,敢胆向诸神
  挑战的英雄。

  最近,无意中找到一本《三剑楼随笔》,那是三十多年前,“百剑掌主”、梁
  羽生及金庸合作写的一个专栏的文章。

  其中有两篇是金庸谈美国小说名著《无比敌》,一读之下,恍然大悟,原来《
  倚天屠龙记》里震撼心弦的人物“金毛狮王”谢逊,是从这里来的。

  我素来不喜欢美国小说,像《无比敌》那种深奥巨著尤其敬而远之,看了这两
  篇文章之后,好奇心大炽,几乎马上要找原著来看看,不过,想了一想,还是放弃
  这个“宏愿”。要了解金庸怎样写谢逊,看这两篇短文可以了。

  为什么说谢逊是从《无比敌》来呢?金庸介绍这本书的内容说:“故事是说一
  个捕鲸船的船长亚海勃找大白鲸无比敌复仇的经过,他曾被这条白鲸弄得遍体鳞伤
  ,还失去了一条腿,因此他如痴如狂的追踪这头山一般的白色鲸鱼,他这种疯狂的
  复仇欲望传染给了全船的水手,终于造成了一个大悲剧………这正是谢逊和成昆的
  故事。但是金庸所吸取的,并不是《无比敌》的故事,而是使这个故事感动人的感
  情。金庸指出,这本小说反映它的作者的环境与心理状态:“曼尔维(作者)由于
  接连的失望与挫折,对于社会与周围的人怀着一种愤激之情。”这种愤激之情、“
  极度愤慨与拼命以赴的精神”,给予《无比敌》磅礴的生命力,而金庸就偷取了这
  一点火种,点了谢逊的灵魂。

  然而,金庸对于《无比敌》不是完全满意。他认为捕鲸船长亚海勃的悲剧,虽
  然的确可与伊迪普斯、李耳王、奥赛罗这些古典悲剧相比,同是“和命运奋战,但
  终于遭到毁灭”,但是由于《无比敌》描写的“不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真实的现象,
  白鲸只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因之艺术力量不免受到损害。”

  他要为谢逊创造一个真实、在人类生活中的躯体,给他人类生活的悲惨遭遇,
  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金庸要给予谢逊一些极悲惨的遭遇,作为他的愤激之情的来源。金庸采取了最
  聪明简单的做法:他索性借用作者曼维尔经历的一些特色,首先是他的悲惨家庭生
  活,其次是他因对宗教怀疑而感到的痛苦。

  “他从小受宗教的熏陶,但逐渐逐渐,他对上帝与善恶的道理起了怀疑。为什
  么命运这样残酷?为什么世界上的事情与圣经中所说的是这么大不相同?”

  金庸把这些经历中国化,使读者更感亲切。谢逊跟张翠山辩论是非善恶,张翠
  山说:“人之异于禽兽,便是要分辩是非,倘若一味恃强欺弱,又与禽兽何异?”
  谢逊反驳说:“当今蒙古人做皇帝,爱杀多少汉人便杀多少,他跟你讲是非么?”
  张翠山说:“蒙古人暴虐残恶,行如禽兽。”谢逊又反驳:“从前汉人自己做皇帝
  ,难道便讲是非了?岳飞是大忠臣,为什么宋高宗杀了他?…昏庸的是南宋皇帝,
  但金人、蒙古人所残杀虐待的却是普天下的汉人。请问张五侠,这些老百姓又作了
  什么恶,以致此无穷灾难?”

  在谢逊的残暴中有很深的悲天悯人,他的残暴根本是来自对痛苦的反应,这也
  是从《无比敌》来的灵感,金庸认为作者曼尔维“在剧烈的痛苦之中,迸发了强烈
  的反叛。”而他所创造的船长的灵魂,“是一个叛逆的灵魂,心灵的深度充满愤恨
  与反抗。”

  谢逊凶狠,但读者敬佩他。同情他;这也正是金庸指出《无比敌》的读者对船
  长的反应:“这位船长由于愤恨与复仇欲而变成了接近疯狂。”(谢逊也间歇疯狂
  发作)“然而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自禁地佩服他,同情他……”

  《无比敌》难读,《倚天屠龙记》十分易懂,因为金庸给予谢逊一个任何人都
  很容易明白的具体原因感到悲愤,就是他全家被师父成昆所害,使他疯狂地四处奔
  走去把成昆找出来,跟他作一死战。武功高强,甚至身材魁梧的成昆,是谢逊的“
  无比敌”。

  谢逊的灵感来自《无比敌》,他的金发碧眼,可能就是纪念他的艺术来源,《
  倚天屠龙记》的大海飘流挣扎场面,可能亦是受这本小说影响,但是谢逊的收场完
  完全全跟《无比敌》不同,他的故事另有一层意义。

  船长亚海勃最后找着无比敌决战,结果酿成悲剧,捕鲸船被掀覆,船长与全体
  水手葬身海底。谢逊与成昆的最后决斗,虽然也是两败俱伤,但是却不是同遭毁灭
  。谢逊指着成昆说:“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
  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你和
  我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以他两人之间的深仇,以此化解,可说是十分宽大。谢逊与成昆不是以同归于
  尽终场,而是以宽恕与重生结局。谢逊为爱心与慈悲佛法所感动,透过忏悔赎罪,
  终于获得解脱与平安。《倚天屠龙记》虽然描写仇恨及激愤之情,真正的主题还是
  “宽恕”。

  谢逊“移植”十分成功,金庸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独特人物。但是,这项“
  移植”也不是完全没有弱点的。过去,我多次思索谢逊这个人物时,老是有一个迷
  惘之处,就是觉得他感情十分真挚,但他的遭遇似乎不能解释他那种愤激。他全家
  被杀,仇恨之心应是具体地针对仇人成昆,愤世疾俗、指责神灵,通常是对蒙受冤
  屈及不公平待遇的反应。这种愤恨,与针对某个仇人的仇恨是不同的。

  根据金庸的文章,《无比敌》作者曼维尔本人少年时因对笃信的宗教发生怀疑
  ,终至幻灭而深受痛苦,这种痛苦使他满腔怨愤,加上他的家庭悲剧,个人命运坎
  坷,使他更加偏激。

  要是谢逊的遭遇是属同一类,他的感情便可解得多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和幸福赛跑
2007-12-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屠龙记》里最令人难忘的男子自然是金毛狮王谢逊,而真正配得上屠龙宝刀的人,也只有谢逊一人。他是全书最突出、最威猛、最令人叹服,也最令人惋惜怜悯的人物。

他文武全才,博通古今,而且,与也可称为“文武全才”的张翠山比较,张五侠马上显得迂腐拘束,而谢逊则见解独特,如天马行空。张翠山的学问是死的,谢逊的学问却充满生命力,充满了生命的炽热要求,也充满了生命的失落与愤怒。

谢逊给人的压逼感,是他的杀伤力,以及在那股杀伤力背后的澎湃的悲愤怨毒。他的遭遇奇惨,但他报仇的手段也是奇惨,他对人世、对天地的主宰充满了愤恨,而这股愤恨,早已远远超出他个人的悲剧,变成了人神之间的对立,谢逊狂怒之时,大骂的不止是杀害他全家的成昆,而是令到这种事情能够发生的“贼老天”。谢逊是个叛徒,他反叛的不但是杀害他全家的师父,更扩至人间的伦常道德成规。制订这些成规的“圣贤”,这些圣贤及天下人所尊崇倚赖的万物主宰,这种指天骂地,毁神谤佛的勇猛,直令人五体投地。

金毛狮王确是“狮王”,他不但有雄狮一般的杀伤力,同时,狮子是百兽之王,谢逊在发挥他怒狮一般的杀伤力时,使人不但感到他的残忍,也感到他的威严。

谢逊恨得深,想得远,也爱得极深。他对张无忌的爱亲如父子,但他给无忌的爱,远远超过一般父亲对儿子的爱。他就是这样,什么都超越平常人之所能,似乎金庸有意创造的,不是一个普通英雄好汉,而是一个近乎神话式的英雄,像希腊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像古代中国神话时射日的后羿,那些不顾后果,敢胆向诸神挑战的英雄。

最近,无意中找到一本《三剑楼随笔》,那是三十多年前,“百剑掌主”、梁羽生及金庸合作写的一个专栏的文章。

其中有两篇是金庸谈美国小说名著《无比敌》,一读之下,恍然大悟,原来《倚天屠龙记》里震撼心弦的人物“金毛狮王”谢逊,是从这里来的。

我素来不喜欢美国小说,像《无比敌》那种深奥巨著尤其敬而远之,看了这两篇文章之后,好奇心大炽,几乎马上要找原著来看看,不过,想了一想,还是放弃这个“宏愿”。要了解金庸怎样写谢逊,看这两篇短文可以了。

为什么说谢逊是从《无比敌》来呢?金庸介绍这本书的内容说:“故事是说一个捕鲸船的船长亚海勃找大白鲸‘无比敌’复仇的经过,他曾被这条白鲸弄得遍体鳞伤,还失去了一条腿,因此他如痴如狂的追踪这头山一般的白色鲸鱼,他这种疯狂的复仇欲望传染给了全船的水手,终于造成了一个大悲剧………这正是谢逊和成昆的故事。但是金庸所吸取的,并不是《无比敌》的故事,而是使这个故事感动人的感情。金庸指出,这本小说反映它的作者的环境与心理状态:“曼尔维(作者)由于接连的失望与挫折,对于社会与周围的人怀着一种愤激之情。”这种愤激之情、“极度愤慨与拼命以赴的精神”,给予《无比敌》磅礴的生命力,而金庸就偷取了这一点火种,点了谢逊的灵魂。

然而,金庸对于《无比敌》不是完全满意。他认为捕鲸船长亚海勃的悲剧,虽然的确可与伊迪普斯、李尔王、奥赛罗这些古典悲剧相比,同是“和命运奋战,但终于遭到毁灭”,但是由于《无比敌》描写的“不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真实的现象,白鲸只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因之艺术力量不免受到损害。”

他要为谢逊创造一个真实、在人类生活中的躯体,给他人类生活的悲惨遭遇,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金庸要给予谢逊一些极悲惨的遭遇,作为他的愤激之情的来源。金庸采取了最聪明简单的做法:他索性借用作者曼维尔经历的一些特色,首先是他的悲惨家庭生活,其次是他因对宗教怀疑而感到的痛苦。

“他从小受宗教的熏陶,但逐渐逐渐,他对上帝与善恶的道理起了怀疑。为什么命运这样残酷?为什么世界上的事情与圣经中所说的是这么大不相同?”

金庸把这些经历中国化,使读者更感亲切。谢逊跟张翠山辩论是非善恶,张翠山说:“人之异于禽兽,便是要分辩是非,倘若一味恃强欺弱,又与禽兽何异?”谢逊反驳说:“当今蒙古人做皇帝,爱杀多少汉人便杀多少,他跟你讲是非么?”张翠山说:“蒙古人暴虐残恶,行如禽兽。”谢逊又反驳:“从前汉人自己做皇帝,难道便讲是非了?岳飞是大忠臣,为什么宋高宗杀了他?……昏庸的是南宋皇帝,但金人、蒙古人所残杀虐待的却是普天下的汉人。请问张五侠,这些老百姓又作了什么恶,以致此无穷灾难?”

在谢逊的残暴中有很深的悲天悯人,他的残暴根本是来自对痛苦的反应,这也是从《无比敌》来的灵感,金庸认为作者曼尔维“在剧烈的痛苦之中,迸发了强烈的反叛。”而他所创造的船长的灵魂,“是一个叛逆的灵魂,心灵的深度充满愤恨与反抗。”

谢逊凶狠,但读者敬佩他。同情他;这也正是金庸指出《无比敌》的读者对船长的反应:“这位船长由于愤恨与复仇欲而变成了接近疯狂。”(谢逊也间歇疯狂发作)“然而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自禁地佩服他,同情他……”

《无比敌》难读,《倚天屠龙记》十分易懂,因为金庸给予谢逊一个任何人都很容易明白的具体原因感到悲愤,就是他全家被师父成昆所害,使他疯狂地四处奔走去把成昆找出来,跟他作一死战。武功高强,甚至身材魁梧的成昆,是谢逊的“无比敌”。

谢逊的灵感来自《无比敌》,他的金发碧眼,可能就是纪念他的艺术来源,《倚天屠龙记》的大海飘流挣扎场面,可能亦是受这本小说影响,但是谢逊的收场完完全全跟《无比敌》不同,他的故事另有一层意义。

船长亚海勃最后找着无比敌决战,结果酿成悲剧,捕鲸船被掀覆,船长与全体水手葬身海底。谢逊与成昆的最后决斗,虽然也是两败俱伤,但是却不是同遭毁灭。谢逊指着成昆说:“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你和我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以他两人之间的深仇,以此化解,可说是十分宽大。谢逊与成昆不是以同归于尽终场,而是以宽恕与重生结局。谢逊为爱心与慈悲佛法所感动,透过忏悔赎罪,终于获得解脱与平安。《倚天屠龙记》虽然描写仇恨及激愤之情,真正的主题还是“宽恕”。

谢逊“移植”十分成功,金庸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独特人物。但是,这项“移植”也不是完全没有弱点的。过去,我多次思索谢逊这个人物时,老是有一个迷惘之处,就是觉得他感情十分真挚,但他的遭遇似乎不能解释他那种愤激。他全家被杀,仇恨之心应是具体地针对仇人成昆,愤世疾俗、指责神灵,通常是对蒙受冤屈及不公平待遇的反应。这种愤恨,与针对某个仇人的仇恨是不同的。

根据金庸的文章,《无比敌》作者曼维尔本人少年时因对笃信的宗教发生怀疑,终至幻灭而深受痛苦,这种痛苦使他满腔怨愤,加上他的家庭悲剧,个人命运坎坷,使他更加偏激。

要是谢逊的遭遇是属同一类,他的感情便可解得多了。

附图只是漫画的金毛狮王谢逊。

谢逊:半人半兽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金毛狮王谢逊出场,黄发披肩,双眼碧亮,身材魁梧,白牙闪光,真是神将一般的异人,夺人眼目,非俗世所有。

谢逊前来夺屠龙宝刀,顷刻间连毙四大帮会首脑,张翠山发书生呆气,要与谢逊论理,却不料谢逊的道理比他还多。

倪匡先生称金毛狮王谢逊是《倚天屠龙记》中最令人难忘的男子,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少年时读此书,甚至连张无忌也没有谢逊给人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特别是谢逊在岛上那一阵惊天动地的狮子吼,写得真是骇人听闻,这种不战而屈人的魔法般的武功,令人总要联想到核武器的超声冲击波。谢逊的武功超越了常规武器,是属于核时代的那种。

相比之下,张翠山正是“才子终究小模样”,在谢逊生气勃勃的生命力面前,张翠山的形象和见识都苍白黯淡得多了。张翠山的那种才情,细致而精巧易碎,像宋代官窑工艺精良的瓷器,更像是书房中的摆设玩意,可以小心翼翼地赏玩,但不能在生命的风雨中摔打。

谢逊的粗犷狂暴中最能体现生命原始张力的美感,像青铜塑像一样厚重苍茫,悲壮雄浑,他有着最深切惨痛,涕泪纵横的生命体验,一种痛楚和粗鲁折射出对人生最真实的爱和失望。渴望生活的炽热内在情感,使谢逊的境界脚踏痛苦而提升。

谢逊的悲愤怨毒,给人以透不过气来的压迫感,使人不能对之仰视。他肆意杀戮,像暴风雨一样澎湃着毁灭的激情。他的形象使人想起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天神,他强大膨胀的生命意志,居然敢与命运和神意作对,他甚至大声诅咒苍天,贼老天的咒骂,是惊人和不可思议的。他将自身悲惨奇痛的人生遭遇,上升到哲学上的高度,他仇视的已不仅仅是祸害他的师父成昆,他进而仇视人生社会和宇宙间压迫他的一切权威。倪匡先生说:“谢逊是个叛徒,他反叛的不但是杀害他全家的师父,更扩至人间的伦常道德成规、制定这些成规的‘圣贤’,这些圣贤及天下人所尊崇依赖的万物主宰。”

要在与人世完全隔绝的地方,要在完完全全人与大自然单挑独斗的对立中,才能更好地刻画和表现谢逊特异的性格,才能使他的形象更显卓异特立。倪匡先生指出谢逊与美国名著《无比敌》的联系。金庸在《三剑楼随笔》中介绍《无比敌》的故事时说:“曼尔维(《无比敌》的作者)由于接连的失望与挫折,对于社会与周围的人怀着一种愤激之情。”

这种愤激之情,“极度愤慨与拼命以赴的精神”,正是谢逊这一角色生命力灵动之所在。

谢逊其实是张翠山人生的教师,不过学生并不完全及格。一句“假仁假义”的嘲讽,虽未触及张翠山的灵魂,但带来的不可抗拒的机会,使张翠山终于放下了观念的包袱,情不自禁中向殷素素吐露了真实的心意。张翠山暂且抛开了善与恶礼教的外在束缚,鼓足勇气,听任生命本能意志的驱驰,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真情,接受了殷素素的爱。

奇幻的冰川火山荒岛的历险,是另一篇《鲁宾逊漂流记》的翻版,也可以认为是《无比敌》中大海中漂流挣扎情节的折影。《无比敌》的故事“是说一个捕鲸的船长亚海勃找大白鲸无比敌复仇的经过,他曾被这条白鲸弄得遍体鳞伤,还失去了一条腿,因此他如痴如狂的追踪这头山一般的白色鲸鱼,他这种疯狂的复仇欲望传染给了全船的水手,终于造成了一个大悲剧……”。金庸巧妙地将纯文学中的艺术精粹转移到他的小说中来,使小说的境界获得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谢逊正是和《无比敌》小说中主角捕鲸船长亚海勃精神相通的悲剧人物。谢逊的狂暴和非理性,完全是常规道德规范所谴责的行为,但读者却丝毫不会在感观上对他有鄙弃的恶感,反而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亲近和怜惜,同情和原谅他的非常行为,对他感觉认同,把他当成一面人类良心的镜子。

像半人半兽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谢逊的内在和外观都象征性地暗合。谢逊瞎了眼,神志又近于癫狂,他自弃于人类的世界,他自虐和毁容,强迫自己近于兽性和泯灭良知,他求死的激情正和求生的热望一般地强烈,他骄傲地不屑于认输,不屑于承认人性中的感动。

但正是最叛逆的非理性中的神秘直觉力量,最能在罪恶的极端中表现出最纯净的善来。张无忌的出世,天启般使谢逊返朴归真。生命的神奇和幻美,不可抗拒地使谢逊从极端中扭转回来,回到他本真和最内在的谦卑和感恩。恶徒谢逊,其实内心有着最为圣洁的一面,他比其他人更配作一个身负沉重十字架的圣徒。

善和恶是人性中的两极,由极善到极恶,再回到极善,这其中的过程最具有震撼心灵的启示的力量。为恶为善,往往在一念之间,其间的分别比秋风中飘零的一片落叶的正面背面的分别还要微小。谢逊的故事让读者惊疑不定,在情感的峰口浪尖上起伏。

七伤拳是一个巧妙的暗喻,最适合谢逊的身份和本色。先伤己,再伤敌,仇恨和怨毒正是这样一把两头都有利刃,使自己和敌人都同时深受到或明或暗深深的伤害的双刃剑。报复似乎永远是得不偿失的,精神上得到的补偿和安慰,绝不会比心灵的缺憾更多。

谢逊将他强烈而奇特的爱全部倾注在无忌身上,这爱执着而深入,甚至充满了献身的激情,绝不是凡夫俗子的婆婆妈妈的妇人之仁,它寄托了更高更深的生命的热望,甚至不惜用暴力和虐责来尽情地表达和操演。

谢逊最后的形象苍凉悲壮,颇为感人。谢逊已完全换了一个人,不再是从前内心充满怨毒,肆意妄为的魔头了。他更像是失意英雄,虎落平阳,龙困浅水。饶是如此,他的雄风和机警还是有过人之处。谢逊曾经是恨得极深,现在却是爱得极深,看他对张无忌的关心之情处处溢于言表,是爱的力量支撑他还坚强地面对人生的困难。当他误以为无忌已不在人世之时,伤心得仰天大啸,老泪纵横,那种真挚和强烈的爱是触目惊心的。

张无忌与谢逊重逢一段,读者期待已久,大快人心。谢逊惊喜交集,居然不骂“贼老天”,而说出“老天开眼”这等极难得的话来。

谢逊的转变,最合于情理。他曾被仇恨蒙蔽了灵性,做了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但那却不符合他内在的良心原则,他只是一个病人,他神志迷失,做出了完全违背良心的罪孽之事。而一旦环境合适,良药入口,他醒悟过来之时,自然是对自己的罪行痛悔不已,生出必死之志,以求解脱和赎罪。谢逊是真诚的,他的恶是那么的真实,他的善也同样是那么的令人心动。他性格和命运中的致命矛盾,产生出感人的悲剧。看他巨大的身影,垂头而立,那种悔过的形象特别地触目惊心。谢逊做出过许多不可饶恕的恶行,但读者却很难仇视和鄙夷他。

射雕三部曲中,《射雕英雄传》主旨是大勇,而《神雕侠侣》的主旨却在于大智,此部《倚天屠龙记》,主旨却是大仁夫子之道,宽恕而已。宽恕在全书中处处高扬着鲜艳的旗帜,处处在召唤一种精神上的仁慈的大道。

张无忌最重宽恕,但他那软弱得拖泥带水的性格并没有使宽恕之道得以最纯粹和最能动人心魄地渲染出来,在张无忌仁厚的宽恕中,更多了一些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的杂质,他的宽恕中被动的成分多了一些,力量欠缺了一些。

宽恕的精神,却在谢逊令人感动的觉悟中得到了提炼和升华,更能爆发出一种令灵魂震颤的奇光异彩来。

成昆的罪大恶极,施加于谢逊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和仇恨不可不谓海一样的深,天一样的高,但谢逊却没有在世俗的天平上去称量仇恨的得失。他和成昆的决斗一上来先让成昆三招,被成昆打得吐血,这能看到谢逊的境界已获得了一种悲天怜人的大胸襟。最后谢逊并没有杀死成昆,谢逊制服成昆后指着他说:“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我和你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谢逊的宽恕是有节制和有原则性的宽恕,这比那些事事和稀泥的表面化的宽恕力量更为强大,更能振聋发聩,也更合乎于人性。这种宽恕不是概念化形式主义的肤浅,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经过生命痛苦的经验,柔软中有钢铁一般坚硬和不可动摇的精神品质。

谢逊自己也在宽恕中得新生。他安然忍受众人的羞辱,精神的施虐远胜过肉体的折磨,他终于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和解脱,轻松卸下了精神上沉重的十字架,在慈悲的佛法中找到了生命的寄托和归宿。

金庸小说人物点评之——谢逊
金毛狮王身材魁伟,满头黄发,散披肩头,眼睛碧油油地发光,手持一根一丈六七尺长的两头狼牙棒,威风凛凛,有如天神。
但是,他的名字却斯文得紧:单名一个逊字,表字退思。

从“任侠者”到“刽子手”的蜕化。

谢逊在《倚天》中一出场,给人的印象虽然样貌粗豪,但却谦逊斯文。及至赌吞毒盐,杀海沙派总舵主元广波而报余姚张登云灭门、海门欧阳清惨死之仇;封鼻憋气,杀巨鲸帮帮主麦鲸而雪数十名远洋客商命丧大海、七名妇女被奸而死之恨;大展神威,杀神拳门掌门过三拳……分明是一个为别人仗义出头的侠客。

但此形象渐转而下。

谢逊双目如电,射向昆仑派的两名剑客高则成、蒋涛。张翠山担心他要滥杀无辜,说道:“谢前辈,据你所云,适才所杀的数人都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但若你不分青红皂白的滥施杀戮,与这些人又有甚么分别?”

从此引出了谢逊的激愤之论:

“有甚么分别?我武功高,他们武功低,强者胜而弱者败,便是分别。

“难道世上真有分辨是非之事?当今蒙古人做皇帝,爱杀多少汉人便杀多少,他跟你讲是非么?蒙古人要汉人的子女玉帛,伸手便拿,汉人若是不服,他提刀便杀,他跟你讲是非么?

“从前汉人自己做皇帝,难道便讲是非了?

“行侠仗义有甚么好?为甚么要行侠仗义?”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嘿嘿,胡说八道!你说武林之中,当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么?

而后,终将王盘山岛上除张翠山、殷素素、白龟寿之外的一干人等以长啸震成白痴,生不如死。

更为惨酷的是,谢逊找不到成昆,愤激之下,便到处做案,杀人放火,无所不为。每做一件案子,便在墙上留下师父的姓名,逼其露面。枉死在他手下的武林成名人物,不下百十。

至此,谢逊已为复仇所激失去了人性。

从“贼老天”到“老天爷”的转变。

“贼老天”。

谢逊恨天,恨天道不公,恨天目不明。

谢逊在王盘山岛上从天鹰教手中夺得“屠龙刀”,掳了张翠山和殷素素驾船北上,途中突遇海底地震引发海啸,风浪滔天、大雨如注,谢逊破口大骂:“贼老天,打这鸟风!”

海啸中谢逊救了张殷二人的性命,张翠山上前相谢,谢逊冷冷的道:“这话说得太早。咱三人的性命,有九成九还在贼老天的手中。”

三人座船撞冰欲沉,谢逊叫道:“跳上冰山去,多活一天半日也是好的。贼老天要我早死,老子偏偏跟他作对。”

谢逊在冰山上走来走去,悠然自得,笑道:“贼老天送了一艘大船给咱们,迎接咱们去会一会北极仙翁。”

后来,谢逊神情日渐反常,眼睛中射出异样光芒,常自指手划脚的对天咒骂,胸中怨毒,竟自不可抑制。血红的太阳停在西边海面,良久良久,始终不沉下海去。谢逊突然跃起,指着太阳大声骂道:“连你太阳也来欺侮我,贼太阳,鬼太阳,我若是有张硬弓,一枝长箭,嘿嘿,一箭射你个穿。”突然伸手在冰上一击,拍下拳头大的一块冰,用力向太阳掷了过去。

三人先后来到冰火岛,言及能不能回归中原,张翠山道:“那得瞧老天爷的意旨了。”谢逊破口骂道:“甚么老天爷,狗天、贼天、强盗老天!”

殷素素将要分娩,谢逊却又狂性大发,不住口的咒骂,从老天骂起,直骂到西方佛祖,东海观音,天上玉皇,地下阎罗,再自三皇五帝骂起,尧舜禹汤,秦皇唐宗,文则孔孟,武则关岳,不论哪一个大圣贤大英雄,全给他骂了个狗血淋头。武林人物,自华佗创设五禽之戏起,少林派达摩老祖,岳武穆神拳散手,全给他骂得一文不值。

三人义结金兰,殷素素要祭告天地,行拜义父、拜义兄之礼。谢逊哈哈大笑,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终身不渝,又何必祭天拜地?这贼老天自己管不了自己的事,我谢逊最是恨他不过。”

谢逊提议扎个大木排,送张翠山一家回归中土。殷素素说无忌没了义父,谁来疼他?谢逊叹道:“我得能疼他十年,已经足够了。贼老天总是跟我捣乱,这孩子倘若陪我的时候太多,只怕贼老天迁怒于他,会有横祸加身。”

“老天爷”。

谢逊被救出灵蛇岛,张无忌与他相认,谢逊惊喜交集,如在梦中,只是翻来覆去的说道:“老天爷开眼,老天爷开眼!”

他们几人被波斯三使追赶,坐小船逃走,不料乌云满天、大雨倾盆,谢逊终于会到张无忌,心情却极是畅快,处境虽险,却毫不在意,在大雨中高声谈笑:“……难道老天爷瞧着谢逊不顺眼,要再将我充军到南极仙翁府上,去再住他二十年么?哈哈,哈哈!”

从贼老天到老天爷的转变,中间何其困苦,何其艰难!实难以文字表之。

从“深溺陷”到“大超脱”的涅磐。

谢逊具有勇往直前、敢于面对的美德。他溺陷于复仇,但过程动人心魄,可泣可歌。

谢逊在武功大有所成之际,既有父母妻儿,复有良师挚友,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突然祸起萧墙:妻被奸杀,子被摔毙,父母弟妹仆役,全家一十三口,一夕之间全部死于非命,而杀人者竟是他所敬爱有加的恩师成昆。

他苦练武功,两次找成昆报仇,但都重伤败北。于是,他怒发如狂,他恨天骂地,他滥杀无辜,以期激得成昆出面,或是被他所杀之人的亲友都遍寻成昆。

复仇痼之,陷溺已深!

什么可以使金毛狮王超脱?

空见大师肯定是使他超脱的一个原因:

空见为了阻止谢逊杀害武当宋远桥,避免掀起武林大祸,甘愿受其十三记七伤拳,以泄其愤。谢逊打最后一拳时诈作自杀,空见为救他中拳而死。便在此时,谢逊陡然天良发现,伏在空见身上大哭叫道:“空见大师,我谢逊忘恩负义,猪狗不如!”承诺从此只找成昆报仇,不再胡乱杀人。

另一个超脱他的原因是张无忌出生时的啼哭声:

凶性大发的谢逊突然之间良知激发,狂性立去,人性重现,成为一个肯为爱牺牲、肯对已行为负责的人。后来收张无忌为义子,聊慰其子谢无忌惨死之痛,于他日后的大超脱实是大有好处。

谢逊打败成昆,却没有杀他,只是化去了他的武功:

谢逊指着成昆说道:“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我和你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他深知自己双手沾满了无辜被杀者的鲜血,于是自己散尽武功,任由仇家报复:

谢逊朗声道:“我谢逊作恶多端,原没想能活到今日,天下英雄中,有哪一位的亲人师友曾为谢某所害,便请来取了谢某的性命去,无忌,你不得阻止,更不得事后报复,免增你义父罪业。”

谢逊被仇家唾沫加身,张无忌心中酸苦,泪如雨下。谢逊笑道:“痴孩子!你义父承三位高僧点化,大彻大悟,毕生罪业一一化解,你该当代我欢喜才是,有甚么可难过的?”

谢逊文武全才,于诸子百家之学无所不窥,一旦得渡厄点化,立悟佛家精义,自此归于佛门,终成一代大德高僧。
终成一代大德高僧!

谢逊为毕生罪孽获得完全化解而喜由心生,终至大解脱之境,想来令人既悲且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歌伶漾
2007-12-09 · TA获得超过2.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0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金庸的第二男主角——金毛狮王谢逊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屠龙记》里最令人
难忘的男子自然是金毛狮王谢逊,而真正配得上屠龙宝刀的人,也只有谢逊一人。
他是全书最突出、最威猛、最令人叹服,也最令人惋惜怜悯的人物。

他文武全才,博通古今,而且,与也可称为“文孝全才”的张翠山比较,张五
侠马上显得迂腐拘束,而谢逊则见解独特,如天马行空。张翠山的学问是死的,谢
逊的学问却充满生命力,充满了生命的炽热要求,也充满了生命的失落与愤怒。

谢逊给人的压逼感,是他的杀伤力,以及在那股杀伤力背后的澎湃的悲愤怨毒
。他的遭遇奇惨,但他报仇的手段也是奇惨,他对人世、对天地的主宰充满了愤恨
,而这股愤恨,早已远远超出他个人的悲剧,变成了人神之间的对立,谢逊狂怒之
时,大骂的不止是杀害他全家的成昆,而是令到这种事情能够发生的“贼老天”。
谢逊是个叛徒,他反叛的不但是杀害他全家的师父,更扩至人间的伦常道德成规。
制订这些成规的“圣贤”,这些圣贤及天下人所尊崇倚赖的万物主宰。

金毛狮王确是“狮王”,他不但有雄狮一般的杀伤力,同时,狮子是百兽之王
,谢逊在发挥他怒狮一般的杀伤力时,使人不但感到他的残忍,也感到他的威严。

谢逊恨得深,想得远,也爱得极深。他对张无忌的爱亲如父子,但他给无忌的
爱,远远超过一般父亲对儿子的爱。他就是这样,什么都超越平常人之所能,似乎
金庸有意创造的,不是一个普通英雄好汉,而是一个近乎神话式的英雄,像希腊里
偷火的普罗米费奥斯、像古代中国神话时射日的后羿,那些不顾后果,敢胆向诸神
挑战的英雄。

最近,无意中找到一本《三剑楼随笔》,那是三十多年前,“百剑掌主”、梁
羽生及金庸合作写的一个专栏的文章。

其中有两篇是金庸谈美国小说名著《无比敌》,一读之下,恍然大悟,原来《
倚天屠龙记》里震撼心弦的人物“金毛狮王”谢逊,是从这里来的。

我素来不喜欢美国小说,像《无比敌》那种深奥巨著尤其敬而远之,看了这两
篇文章之后,好奇心大炽,几乎马上要找原著来看看,不过,想了一想,还是放弃
这个“宏愿”。要了解金庸怎样写谢逊,看这两篇短文可以了。

为什么说谢逊是从《无比敌》来呢?金庸介绍这本书的内容说:“故事是说一
个捕鲸船的船长亚海勃找大白鲸无比敌复仇的经过,他曾被这条白鲸弄得遍体鳞伤
,还失去了一条腿,因此他如痴如狂的追踪这头山一般的白色鲸鱼,他这种疯狂的
复仇欲望传染给了全船的水手,终于造成了一个大悲剧………这正是谢逊和成昆的
故事。但是金庸所吸取的,并不是《无比敌》的故事,而是使这个故事感动人的感
情。金庸指出,这本小说反映它的作者的环境与心理状态:“曼尔维(作者)由于
接连的失望与挫折,对于社会与周围的人怀着一种愤激之情。”这种愤激之情、“
极度愤慨与拼命以赴的精神”,给予《无比敌》磅礴的生命力,而金庸就偷取了这
一点火种,点了谢逊的灵魂。

然而,金庸对于《无比敌》不是完全满意。他认为捕鲸船长亚海勃的悲剧,虽
然的确可与伊迪普斯、李耳王、奥赛罗这些古典悲剧相比,同是“和命运奋战,但
终于遭到毁灭”,但是由于《无比敌》描写的“不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真实的现象,
白鲸只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因之艺术力量不免受到损害。”

他要为谢逊创造一个真实、在人类生活中的躯体,给他人类生活的悲惨遭遇,
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金庸要给予谢逊一些极悲惨的遭遇,作为他的愤激之情的来源。金庸采取了最
聪明简单的做法:他索性借用作者曼维尔经历的一些特色,首先是他的悲惨家庭生
活,其次是他因对宗教怀疑而感到的痛苦。

“他从小受宗教的熏陶,但逐渐逐渐,他对上帝与善恶的道理起了怀疑。为什
么命运这样残酷?为什么世界上的事情与圣经中所说的是这么大不相同?”

金庸把这些经历中国化,使读者更感亲切。谢逊跟张翠山辩论是非善恶,张翠
山说:“人之异于禽兽,便是要分辩是非,倘若一味恃强欺弱,又与禽兽何异?”
谢逊反驳说:“当今蒙古人做皇帝,爱杀多少汉人便杀多少,他跟你讲是非么?”
张翠山说:“蒙古人暴虐残恶,行如禽兽。”谢逊又反驳:“从前汉人自己做皇帝
,难道便讲是非了?岳飞是大忠臣,为什么宋高宗杀了他?…昏庸的是南宋皇帝,
但金人、蒙古人所残杀虐待的却是普天下的汉人。请问张五侠,这些老百姓又作了
什么恶,以致此无穷灾难?”

在谢逊的残暴中有很深的悲天悯人,他的残暴根本是来自对痛苦的反应,这也
是从《无比敌》来的灵感,金庸认为作者曼尔维“在剧烈的痛苦之中,迸发了强烈
的反叛。”而他所创造的船长的灵魂,“是一个叛逆的灵魂,心灵的深度充满愤恨
与反抗。”

谢逊凶狠,但读者敬佩他。同情他;这也正是金庸指出《无比敌》的读者对船
长的反应:“这位船长由于愤恨与复仇欲而变成了接近疯狂。”(谢逊也间歇疯狂
发作)“然而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自禁地佩服他,同情他……”

《无比敌》难读,《倚天屠龙记》十分易懂,因为金庸给予谢逊一个任何人都
很容易明白的具体原因感到悲愤,就是他全家被师父成昆所害,使他疯狂地四处奔
走去把成昆找出来,跟他作一死战。武功高强,甚至身材魁梧的成昆,是谢逊的“
无比敌”。

谢逊的灵感来自《无比敌》,他的金发碧眼,可能就是纪念他的艺术来源,《
倚天屠龙记》的大海飘流挣扎场面,可能亦是受这本小说影响,但是谢逊的收场完
完全全跟《无比敌》不同,他的故事另有一层意义。

船长亚海勃最后找着无比敌决战,结果酿成悲剧,捕鲸船被掀覆,船长与全体
水手葬身海底。谢逊与成昆的最后决斗,虽然也是两败俱伤,但是却不是同遭毁灭
。谢逊指着成昆说:“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
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你和
我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以他两人之间的深仇,以此化解,可说是十分宽大。谢逊与成昆不是以同归于
尽终场,而是以宽恕与重生结局。谢逊为爱心与慈悲佛法所感动,透过忏悔赎罪,
终于获得解脱与平安。《倚天屠龙记》虽然描写仇恨及激愤之情,真正的主题还是
“宽恕”。

谢逊“移植”十分成功,金庸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独特人物。但是,这项“
移植”也不是完全没有弱点的。过去,我多次思索谢逊这个人物时,老是有一个迷
惘之处,就是觉得他感情十分真挚,但他的遭遇似乎不能解释他那种愤激。他全家
被杀,仇恨之心应是具体地针对仇人成昆,愤世疾俗、指责神灵,通常是对蒙受冤
屈及不公平待遇的反应。这种愤恨,与针对某个仇人的仇恨是不同的。

根据金庸的文章,《无比敌》作者曼维尔本人少年时因对笃信的宗教发生怀疑
,终至幻灭而深受痛苦,这种痛苦使他满腔怨愤,加上他的家庭悲剧,个人命运坎
坷,使他更加偏激。

要是谢逊的遭遇是属同一类,他的感情便可解得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余墨书香
2007-12-09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谢逊:四大法王之一金毛狮王

刚猛果敢,不拘世俗的豪杰,粗中有细,心思慎密,经过灭门的痛苦煎熬下,性情才变得偏激乖戾,但仍重情重义。少年甚有抱负,兼且资质聪敏,得成昆赏识收为徒弟,练得一身厉害武功,加入明教后,驱赶挞子,拯救黎民,很快已升为四大法王。直至成昆奸杀谢逊妻,灭谢逊全家,使谢逊痛不欲生后,才性情大变,誓血债血偿;谢逊两番找成昆报仇,可惜却连败两次,谢逊为提升武功,抢去腔恫派的七伤拳谱苦练,练成后欲再找成昆,奈何成昆竟消失江湖。谢逊唯有以成昆名义,如疯狗般四处杀人逼成昆现身,可是很快已被江湖人拆穿,反惹来全江湖震怒。更堕进成昆所设圈套,击毙少林僧空见。天鹰教举行扬刀立威大会,谢逊武功盖世,夺刀无人能阻,谢逊为找出屠龙刀秘密,强逼张翠山和殷素素同行前往孤岛思索,并以狮子吼震疯其余所有人。

船一直北上,大风暴骤起,谢逊突精神错乱,殷素素最终以银针打盲谢逊双眼,谢逊独自在一片漆黑的海上飘浮。幸运地飘至冰火岛,重遇张翠山和殷素素,张翠山出于同情心,出手救谢逊。谢逊得张翠山恩惠后,与张翠山更结拜兄弟,张无忌出生后,一家四口在岛上乐也融融,但谢逊心想张无忌不可在此终老,遂研究风向,看准时机,让张翠山、殷素素和张无忌乘木伐回中原。谢逊本在岛上乐得清静,岂料十数年后竟有人寻至,令本却平静渡过余生的谢逊,再次卷入腥风血雨的江湖恩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