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和原理

崇元化65
高粉答主

2020-12-26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8万
展开全部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有三个重要的环节: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兴奋在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通过突触传递的。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扩展资料:

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的因素:对乙酰胆碱释放的影响,其中钙离子可以促进释放;肉毒杆菌毒素有阻止释放的作用。

对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的影响,箭毒能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脂酶从而阻止乙酰胆碱的清除,延长其作用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兴奋传导系统

热点那些事儿
高粉答主

2021-01-22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66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4万
展开全部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有三个重要的环节: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兴奋在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通过突触传递的。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扩展资料

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随动物的种类、神经纤维的类别、粗细与温度等因素而异,一般约每秒0.5~200米。正常情况下神经冲动一般是顺向传导的,即由胞体传向轴突的远端,如用人工刺激,冲动可以逆向传导。顺向与逆向传导的速度是相同的。

若用电刺激同时引起两个向相反方向传导的神经冲动,相遇时将碰撞消失。动作电位是神经系统传递各种信息的重要方式;感受器(如眼、耳等)发出的神经冲动将生物体内、外环境变化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与脊髓),沿传入(或感觉)神经纤维传导。

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将“指令”传达到效应器官(如肌肉、腺体等),则沿传出或运动神经纤维传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兴奋传导系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honghongren
2012-04-20 · 超过2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8.9万
展开全部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有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是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二是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三是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33晴33
2012-04-20 · TA获得超过18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5万
展开全部
传导过程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当一个运动神经元的神经冲动到达轴突终末时,轴突终末迅速除极化,使电压敏感Ca+通道开放,促使突触前膜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后膜的受体产生兴奋,然后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除极化。从而启动一次动作电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