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一下忙 ,写一篇有关雨的诗歌或散文

一定要围绕雨写... 一定要围绕雨写 展开
 我来答
云山雾霭
2012-04-21 · TA获得超过5.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90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1336万
展开全部
  例文,仅供参考

  听雨

  是隽永在杜牧的杏花酒中么?是潇洒在晏几道的琵琶弦上么?夜里,雨,淅淅沥沥的下着……

  总爱听雨,特别在春天的夜里,纤细的雨丝,一帘交叠着一帘,连绵不断地闪烁着,演奏出一曲宁静的春之声。雨声是寂寂春夜中最美好的音乐,有时清凉明快,有时凄凉哽咽,随着听者的情绪,心境会演绎出不同的听觉效应,也会衍生出“梧桐细雨”的名句和“雨打芭蕉”的名曲来。

  声声长,声声短。夜雨,淅淅沥沥地沿着岁月的沧桑一路从天宇之中传来,柔情地伴着我的思绪,浸润在唐诗宋词之中。春雨下在夜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落在地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飘在空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春雨洒在旷野,“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雨恋在农家,“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雨浓了思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雨润在心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蒋捷的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亦将听雨之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雨是有生命的,轻轻的飘来,静静的落下,洗去大地的尘埃,滋润万物萌生;雨是有心声的,雨声是天籁之声,远离尘世的喧嚣,毫不夹杂一点污念。静静地听着外面的雨声,听着雨的温柔、雨的豪放、雨的缠绵、雨的呢喃,听着这春夜的雨声,思绪便也随之飞扬。

  有的雨声是人心灵的剖白,那圈圈韵律和阵阵涟漪让你更明白,那是她与他心灵的诉说。因为有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才让诗人有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想象。

  有的雨声是在渲染着人们惆怅和忧伤的情调。 因为“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竟让才女“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感悟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

  有的雨声是人心灵深处那根缠绵的情愫。因为“试问闲都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才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美景。

  是啊,人拥有的,雨也有;而人没有的,雨仍然拥有。这些都能从雨的声音中觉察和品味出来:竹雨的淅淅沥沥,那是竹与雨的品性的融合,它用雨声描绘着竹的高风亮节和雨的晶莹剔透;荷雨的点点滴滴,那是荷与雨的心灵的渗透,它用雨声传播着荷的冰清玉洁和雨的玲珑玉润。“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春雨桃花,缱绻风流,道不完莺莺燕燕,花花叶叶,秋雨梧桐,缠绵悱恻。

  夜已深,窗外,春雨已浓成帘幕……

  吟雨殇

  细雨缠空,花湿红裳,寂寥又逢春.

  燕落残檐,黄昏迷恋故人萧.

  一曲情殇过,春深夜未眠.敢问月何缺?不愁断肠人.

  花有意,绽放随流水;水无情,东淌不复生泉处.

  久属情中性,落花残月共生悲.

  耐何?伊人伤秀雨,憔悴人伤透.

  绵绵细作飞离物,割断情缘似无情.

  断不是酒来生温,怎奈如此寒冰?

  萧声断,残月升不现,朦朦; 举头,悲空雨不休,淋淋.

  欲归还留,唯徐步.

  轻叹雨生浓,是春也似冬.
  何日艳阳归?恐,愈盼愈生远.在人间....
魏伱學會乖
2012-04-21 · TA获得超过316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徐速
在自然气象中,大多数人都喜欢爽朗的晴天,尤其是孩子们,在阳光下跳跃,欢笑,更显得生趣盎然;一看天色阴沉了,便哭丧着脸,皱着眉头,唉声叹气地:――“糟糕!又要下雨啦!”
“少年不识愁滋味”,大概只有雨,才能在那些小心灵中体验到忧郁、失望,以及无可奈何的感触吧!我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可是,曾几何时,这心情随着岁月改变了,而且改变得恰恰相反,连自己也很奇怪,我竟然喜爱了从前憎厌的东西――雨。
近年来,每逢落雨的日子,我总感觉到精神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恬静、安适。仿佛雨滋润了大地,也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
大概是都市生活太烦嚣了,在阳光下,到处都挤满了仓惶紧张的面孔,这人群中有你,也有我;大家都忙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即使在假期,人们也为着寻乐忙。过一次马路,搭一次车,买一张戏票,都像冲锋陷阵似的。这现象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讽刺,一面向缥缈无际的太空放卫星、射火箭,一面却拼命挤在一起而且在制造“划地自限”的蠢事;偶然想起西洋的古雅典哲人的街头雄辩,中国魏晋时代的竹林清谈,那些悠闲的,高雅的,罗曼蒂克的情调;在今天看来,也变成神话般的天方夜谭了。
有什么方法将人类紧张的心情松驰一下?算来只有雨天,一场风雨,才有这么大的神奇力量;在熙熙攘攘的名利途上,泼一瓢冷水。
十号风球刮起了,巴士和轮渡都挂上红旗。只有这时候,你才有福气毫无牵挂地坐在家里,即使你还有什么赶着要办的工作,你也会自我安慰地说:“一切等天晴再说罢!”
雨,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宁静、萧瑟,但却给你的家庭带来了欢欣、温暖。雨,将丈夫送到妻子的身边,将子女送到了父母的身边;家,不再是平时那样――只是吃饭、睡觉的“公寓”了。
当然,你不会跟家人整天絮絮不休的,孩子们很快就会找到邻舍的小朋友,玩着室内的游戏去了。做主妇的自有绒绒线球和猫陪着。现在剩下你一个人了,于是,你在书橱里找到你那本爱读的书,上次的情节读到哪里?读吧,安静地读吧!你不用时时刻刻地看手表了,反正天气是昏暗的,你是从时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奴隶。
雨仍在下着,当雨雾中闪烁着一点点的灯光时,你知道是夜;但是,这是和平时不同的夜。
在香港,夜也是不太清静的,夜游的无赖汉越来越多了,汽车的速率和声音比白天更快更大,烂醉的水兵和苍白无血的神女规律性地出现在街头。即使你住在后街陋巷里,你还会听到卖馄饨的叫卖声,比北京的硬面饽饽更令人凄怆刺耳。
谢谢雨,它将这些可憎、可悲的声音都隔绝了。于是,你可以拿起笔,摊开纸,随心所欲的写下一点东西,无论是散文、诗,它都会流露出自然的性格,在这样的环境中,诗兴、灵感都自然而然地涌到你的笔下来。
希望你不是一位职业文人――靠写稿来买米买柴;那样,你的作品里才没有烟火味。写好了夹在笔记簿里,留着自己欣赏吧!十年,二十年,你会想到这是雨送给你的珍贵的礼物。
不要等到太疲倦,你就上床休息好了,合上眼,你才会真正地感觉到时间和空间都是你自己的。没有月亮偷窥你心头的秘密,也没有星星向你眨着讽刺的眼睛,大地是一片漆黑,你可以静静欣赏你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你所遭遇的,憧憬的……
你也许要失眠了,因为你从来没有这样空闲的时间思考过,现在你想得太多了?有点累,那么,最好转移你的注意力,雨,正好在你身边。
淅淅沥沥的雨,敲打在玻璃窗上,像一支有节奏的曲子,你会领悟到“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妙境和“红楼隔雨相望冷”的幽情。虽然,你的寓所没有那样诗意的环境,你也许更没有跟你相望的意中人;不要紧,你尽可以运用美学上的“移情作用”,咀嚼李商隐美丽的诗境。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你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李后主这首“浪淘沙”吧!
去国十年,万里作客,雨,给你带到平日忘怀的那些熟悉的地方去。――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你的故乡在莺花细雨的江南吗?
“年来此日,长是萧萧雨。”你的故乡在潇湘夜雨的湖畔吗?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你的故乡是鸿雁飞不到的岭南吗?……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雨,又给你带来淡淡的哀愁了!
在你单调而双繁杂的生活里,平添一份淡淡的哀愁也是好的;现在,你可以背诵一首古人听雨的名句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须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你现在是少年?壮年?还是“而今”的鬓星之年?可有过“歌楼上”、“客舟中”、“僧庐下”的听雨经历么?
雨敲开你的心扉了,往日的悲欢离合,是有情?是无情?一切都变了,只有雨和缓地将你唤醒。天亮了!雨还是有气无力地下着,这仿佛是自然的规律,大雨过后,多半还有一阵小雨跟着来的。
你尝过雨天散步的滋味吗?雨天散步的地方,最好是山路、海旁、或者是偏僻的街道。
微风细雨,吹拂在你的脸上,颈上,凉凉的、痒痒的,起初你还会觉得不大习惯;耐心等一会吧,你会觉得这是最好的享受。当小雨凝成水滴,流到你的眼睛里、颈子里,你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呀!调皮的小雨点!
雨中的景色似乎比平时美些,近处的使你觉得特别表葱,远处的更朦胧可爱。大概我们看惯了中国画的淡墨山水,“人在画图中”,即使你不是画家,你也会觉得东方艺术的含蓄美。
向自然接近一点吧!尤其是平时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们。解开领口,脱一鞋袜,在溪水里洗洗吧!“沧浪之水清兮,可发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雨落在潺潺的溪水里,仿佛飘起孺子的歌声!
也许你是幸运的游人,在归程中,雨停了,伴着你的是一道彩虹,一弯新月。
收音机正播出气象报告:“预测明日天气良好,吹不定向风……”
天晴了,但你会在心里说:“什么时候再会下雨呢?”
欣赏感悟
这篇散文的精妙之处在于通过写心情的变化来反映作者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反感。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速繁乱,不仅生存空间日渐拥挤,心灵空间似乎也变得狭窄。人们为了生活而劳碌奔波,甚至已没有时间让自己停下来喘息并静静地思索。这里也不难看出,作者所追慕的是简朴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雨虽不能创造这种生活,让人类归返自然,却有另一种神奇的功效:雨能滋润干涸的心田,净化你沾染红尘的灵魂;雨令你的家人暂停奔波,使家庭充满温馨;雨能隔绝喧闹的市声,使你于繁嚣之中静下来,真正地思索工作;雨让你亲近并感受自然之美。作者对雨的赞美,虽有几分无奈,但却是真实的。
《雨》主要用第二人称,娓娓而谈,亲切自然。本文的一大特点是搜集了许多古人写雨的诗句,而且串得浑然天成,朗读这些诗句,把雨天诗化了,让人更加喜爱雨天。作者的文学功底十分深厚,语言典雅优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