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地方时。
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经度)在同一时间时刻不同的现象,它是人为规定的。例如:杭州是中午12时,英国伦敦才4时。
2.时区的划分。
(1)时区:分区计时制把全球划分成24个150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2)划分法:以中时区为标准向东、向西各划分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重合,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
中时区(零时区):以O。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15。经度宽的地区。
东时区:中时区的东边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等。
西时区:中时区的西边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等。
东、西十二区:都以180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0。
3.区时。
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即区时,又叫标准时。例如:伦敦所在的O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所以伦敦的地方时就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在东八区,东八区的区时就是该区的中央经线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
(1)区时的计算原则:
东加西减: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加上时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西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减去时差(因为东边时区的区时总是要比西边时区的区时早)。
(2)时差的计算原则:
同区相减,异区相加:所求地点均为东时区或均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
的区号之差;所求地点一个为东时区,另一个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的区号
之和(因为相邻两个时区间的区时相差1小时。不同时区的两地,间隔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4.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北京的时间:北京位于东经1160,北京的时间是指东经1160处的地方时。
(2)北京时间:中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除新疆外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实际上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经线的地方时。
5.日界线。
以1800经线为基线,有几处转折的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2)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3)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1.地球的公转:地球绕日不停地旋转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①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②夏至后直射点虽南移但直射点还在北半球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③秋分后直射点继续南移但直射点在南半球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④冬至后直射点虽北移但直射点还在南半球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在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时间其分布是不同的,就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来看,它的分布总是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达到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达到最小值。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但回归线上只直射一次。
4.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全球昼夜等长
①昼长>夜长,且昼越来越长
春分 ②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昼
夏半年 夏至 ①昼长>夜长,但昼越来越短
②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全球昼夜等长
北半球 秋分 ①夜长>昼长,且夜越来越长
②极夜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冬半年 夜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夜
冬至 ①夜长>昼长,但夜越来越短
②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春分 全球昼夜等长
(5)五带的划分:
第四节 日历上的科学
1.年、月、日的科学概念。
(1)人们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2)人们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
(3)人们根据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
2.历法的种类。
(1)阳历:
①阳历又称为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它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所以又叫公历。
②置闰方法(闰日):凡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但当公元年数后边是带两个“0”
的“世纪年”时,必须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闰年。(如:1600年是闰年,1700年、1800年、1900年皆不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
③公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公历闰年多出1天安排在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就29天。
(2)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
(3)阴阳历:
①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阴阳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种“阴月阳年”式的历法。它既能使每个年份基本符合季节变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与月相对应。
②置闰方法(闰月):由于地球公转周期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在农历十九年中,有十二个平年,每一平年十二个月;有七个闰年,每一闰年十三个月。
③农历平年是354天,农历闰年是384天,农历闰年不闰日,而是闰月。
3.二十四节气。
(1)节气就实质而言属于阳历范畴,从天文学意义来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度,以春分点为0点,分为二十四等分点,两等分点相隔15度,时间约隔半个月。每个等分点设有专名,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
(2)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五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球内部结构。
地壳:厚约0~17 km。
地幔:厚约17~2 900 km,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核:厚约2 900—6 371 km,分为外核和内核。
2.软流层与岩石圈。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深约50~250 km的范围内,据推测是由于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产生高温异常,将岩石熔融后形成的。这里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为岩石圈。
3.火山和地震: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也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4.火山。
(1)结构:由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组成。
(2)喷发物:有气体、岩浆和火山灰喷发物。
(3)分类: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死活山、休眠火山。
(4)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东非火山带、大西洋海底火山带。
(5)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益处: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
如硫矿等。同时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湖水在医疗卫生方面有较大价值。
②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生命。
5.地震。
(1)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
①震源: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
②震中:震源正对着地面上的地方。
③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④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
(2)分布: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3)防震自救的措施。
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要冷静、快速地离开房屋,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
1.大陆漂移说。
地球的岩石圈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2.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3.板块与地壳活动。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板块运动。
(1)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
裂谷或海洋(例证:大西洋、东非裂谷)。
(2)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地区。
①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板块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弧或海岸山脉(例证:太平洋西部的岛弧链、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例证:马里亚纳海沟)。
②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例证: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第七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上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常见的地形。
地形类型 特 征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陡
丘陵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内部相对高度小,范围大
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
(2)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
(3)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4)等高线重叠处表示悬崖。
(5)等高线内部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由外向内海拔增高,表示山峰;其中内部很小的封闭曲线表示山顶。
(6)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即等高线突出的部位相对称的地方)。
(7)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
山谷(山谷水向中部集中)。
(8)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山脊水向两侧分流)。
(9)等高线内部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由外向内,海拔降低,表示洼地。
4.地形的变化。
(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量,它能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阶段性。
地壳运动 褶皱一隆起一高山或高原
断层一凹陷一盆地或低地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能在短时间内使局部地形发生急剧变化
(2)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它能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
表现形式:风、流水、波浪、冰川作用, 侵蚀——高山削低 搬运
堆积——低谷填平
(3)地形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地方时。
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经度)在同一时间时刻不同的现象,它是人为规定的。例如:杭州是中午12时,英国伦敦才4时。
2.时区的划分。
(1)时区:分区计时制把全球划分成24个150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2)划分法:以中时区为标准向东、向西各划分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重合,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
中时区(零时区):以O。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15。经度宽的地区。
东时区:中时区的东边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等。
西时区:中时区的西边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等。
东、西十二区:都以180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0。
3.区时。
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即区时,又叫标准时。例如:伦敦所在的O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所以伦敦的地方时就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在东八区,东八区的区时就是该区的中央经线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
(1)区时的计算原则:
东加西减: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加上时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西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减去时差(因为东边时区的区时总是要比西边时区的区时早)。
(2)时差的计算原则:
同区相减,异区相加:所求地点均为东时区或均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
的区号之差;所求地点一个为东时区,另一个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的区号
之和(因为相邻两个时区间的区时相差1小时。不同时区的两地,间隔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4.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北京的时间:北京位于东经1160,北京的时间是指东经1160处的地方时。
(2)北京时间:中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除新疆外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实际上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经线的地方时。
5.日界线。
以1800经线为基线,有几处转折的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2)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3)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1.地球的公转:地球绕日不停地旋转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①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②夏至后直射点虽南移但直射点还在北半球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③秋分后直射点继续南移但直射点在南半球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④冬至后直射点虽北移但直射点还在南半球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在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时间其分布是不同的,就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来看,它的分布总是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达到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达到最小值。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但回归线上只直射一次。
4.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全球昼夜等长
①昼长>夜长,且昼越来越长
春分 ②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昼
夏半年 夏至 ①昼长>夜长,但昼越来越短
②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全球昼夜等长
北半球 秋分 ①夜长>昼长,且夜越来越长
②极夜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冬半年 夜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夜
冬至 ①夜长>昼长,但夜越来越短
②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春分 全球昼夜等长
(5)五带的划分:
第四节 日历上的科学
1.年、月、日的科学概念。
(1)人们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2)人们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
(3)人们根据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
2.历法的种类。
(1)阳历:
①阳历又称为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它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所以又叫公历。
②置闰方法(闰日):凡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但当公元年数后边是带两个“0”
的“世纪年”时,必须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闰年。(如:1600年是闰年,1700年、1800年、1900年皆不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
③公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公历闰年多出1天安排在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就29天。
(2)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
(3)阴阳历:
①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阴阳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种“阴月阳年”式的历法。它既能使每个年份基本符合季节变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与月相对应。
②置闰方法(闰月):由于地球公转周期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在农历十九年中,有十二个平年,每一平年十二个月;有七个闰年,每一闰年十三个月。
③农历平年是354天,农历闰年是384天,农历闰年不闰日,而是闰月。
3.二十四节气。
(1)节气就实质而言属于阳历范畴,从天文学意义来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度,以春分点为0点,分为二十四等分点,两等分点相隔15度,时间约隔半个月。每个等分点设有专名,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
(2)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五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球内部结构。
地壳:厚约0~17 km。
地幔:厚约17~2 900 km,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核:厚约2 900—6 371 km,分为外核和内核。
2.软流层与岩石圈。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深约50~250 km的范围内,据推测是由于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产生高温异常,将岩石熔融后形成的。这里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为岩石圈。
3.火山和地震: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也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4.火山。
(1)结构:由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组成。
(2)喷发物:有气体、岩浆和火山灰喷发物。
(3)分类: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死活山、休眠火山。
(4)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东非火山带、大西洋海底火山带。
(5)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益处: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
如硫矿等。同时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湖水在医疗卫生方面有较大价值。
②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生命。
5.地震。
(1)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
①震源: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
②震中:震源正对着地面上的地方。
③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④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
(2)分布: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3)防震自救的措施。
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要冷静、快速地离开房屋,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
1.大陆漂移说。
地球的岩石圈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2.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3.板块与地壳活动。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板块运动。
(1)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
裂谷或海洋(例证:大西洋、东非裂谷)。
(2)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地区。
①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板块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弧或海岸山脉(例证:太平洋西部的岛弧链、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例证:马里亚纳海沟)。
②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例证: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第七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上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常见的地形。
地形类型 特 征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陡
丘陵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内部相对高度小,范围大
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
(2)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
(3)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4)等高线重叠处表示悬崖。
(5)等高线内部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由外向内海拔增高,表示山峰;其中内部很小的封闭曲线表示山顶。
(6)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即等高线突出的部位相对称的地方)。
(7)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
山谷(山谷水向中部集中)。
(8)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山脊水向两侧分流)。
(9)等高线内部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由外向内,海拔降低,表示洼地。
4.地形的变化。
(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量,它能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阶段性。
地壳运动 褶皱一隆起一高山或高原
断层一凹陷一盆地或低地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能在短时间内使局部地形发生急剧变化
(2)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它能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
表现形式:风、流水、波浪、冰川作用, 侵蚀——高山削低 搬运
堆积——低谷填平
(3)地形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