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人际传播与传统人际传播相比优势是什么
展开全部
网络人际传播(Computer_ Mediat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简称CM IC) 是和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 Face To Face简称FTF) 相对应的一种传播形式, 它主要有两种方式: E_mail和网络聊天。作为一种全新的人际传播手段, 网络提供了很多新的人际传播的体验。而事实上, 就通常情况而言, 网络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简化为人机传播与虚拟人际传播两个部分。其中人机传播主要是指用户与计算机等网络终端之间的交互, 在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机接口以及信息系统的设计等方面。而虚拟人际传播则关注网络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交流心理行为与技巧。
从目前期刊网上学术论文的检索结果来看, 国内较早开展对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的是茅丽娜。其《从传统人际传播角度观瞻CMC人际传播》, 就CMC人际传播的定义、基础、动机、性质手段、影响因素、发展前景及对它的评价, 参照传统人际传播理论, 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随后彭兰的《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对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特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 并以此说明网络人际传播对于物理世界人际传播活动、人的社会化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该文还探讨了受众和传播者如何利用网络人际传播的问题, 其分析较前者更为深入, 触及到网络人际传播与现实中人际传播的同异问题以及网络人际传播的影响问题。
对网络人际传播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而又视角独特的要属陈泳华, 其《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分裂心态及自我调适》一文, 指出了当前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心态呈现出隐匿与披露、信任与怀疑、飘移与沉醉等分裂的态势及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认为正确认识并在当前形势下进行个体的自我调适是适应网络生存的明智之举。该文的独到之处是第一次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人际传播中传受双方的心态及其新技术背景下网络人际传播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值得提到的还有石蓉蓉《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交流———试析网络人际传播》; 王衡, 刘晓戈《试析互联网中的人际传播》; 赵家新, 王慧《网络人际传播的修辞学分析》等, 这些文章分析的角度很有新意, 但某些观点似乎没有跳出前面几家的窠臼。
因此单就网络人际传播理论研究本身的情况而言, 成果不是很多, 其进展还只能算是停留在初线条性的理论性的描述与介绍。以上的研究是单就网络人际传播这种理论而言的, 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它那种纲领性的建构为后来的研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传统的人际传播包含有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两种形式, 言语传播主要指语言与文字上的交流, 而非言语传播则通常是指在一定交流环境中言语因素之外的, 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 也可由环境造成, 例如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手势、面部表情, 坐姿、以及语气等。这里为研究和叙述的方便, 我们可以参考传统的人际传播的划分, 也将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传播再进一步区分为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 其中非言语传播包含有象图片、动画、符号等可以反映交流者交流心理的各种形式; 而其余的象语言、文字等则归入言语传播体系中, 下面我们以此分类概述当前学界对网络人际传播进行研究时在这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不足及以后应该致力的研究重点。
一、网络言语传播
至少到目前为止, 在网络环境下, 网络人际传播中人们之间的交流基本上还是依靠言语传播来实现,因此探讨网络人际传播基本的落脚点应该是对虚拟环境中的传播双方的言语进行分析。因而已有不少的研究者注意到了网络环境中言语传播研究的重要性, 并有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不过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一般都集中于对网络语言的形式、特色以及风格所做的分析, 这方面取得的成果很多, 港台学者的论文成果最有代表性。比较典型的如周君兰(2001) 发现, 网络中的对话兼具书写和口语的特质, 也同时存在对话和独白的形式。因媒介的特性使然, 发展出计算机中介传播的独特文化。包括没有发言时间及顺序限制、参与者可以同时发言、常引述前人的信息、发展出辅助的表情符号、使用缩写、简化的文法结构等等。邬敏(2001) 对网络中出现的新词语进行了分类, 包括旧词新义类新词语、创新的新词语、缩略语新词语、符号词语等四类, 并进而对网络新词语的特点进行了讨论。潘美岑(2002) 以汉语的理论来探讨网络语言,研究发现使用者常搭配符号的使用来加强语音的效果; 使用新构词、语气词的情形频繁; 错字多; 自由运用拓展标点符号、甚至产生语音的效果; 用空格或换行来分句; 多属口头语体等现象。在这些特色之中,又以语气词和新构词的使用最为普遍, 可以推估网络语言的自由度相当发达。
就大陆而言, 至今为止, 国内期刊网上公布的有关网络言语传播研究方面的文章数量达到147篇之多, 而且绝大部分文章都是最近两三年出现的, 这些文章主要讨论了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语言的结构形式、风格特色等。相对港台学者的研究成果而言, 大陆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都是步其后尘, 研究方法上大多用思辨性方法, 对网络言语传播进行描述和归纳。而港台方面却使用实证法居多, 他们对已有的一些个案进行穷尽性的跟踪研究, 然后再进行数据统计与归纳, 因而得出的结果更为客观。
在专著方面, 由于条件的限制, 我们尚不清楚港台已经有了哪些专著。但就大陆而言, 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3本系统研究和总结网络语言的词典。2000年10月, 海南出版社出版了易文安先生编著的《网络时尚词典》, 它是中国第一本网络语言词典。概述了网络时代的暗语、俗语、专业术语、机构与公司、数字语言等方面的内容。2001年6月, 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于根元先生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该词典是迄今为止由语言学界参与编写的第一本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第三本就是2003年6月由众多网友编辑的网络专用词典《金山鸟语通》, 对两三年内网络语言中创新的部分作了整理归纳, 收集了千余个网络聊天专用词语。它并未出版, 它的形式是以开放的网络文本为载体, 通过超链接成为了各论坛的热点,并提供给广大网虫在转贴中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
无论是港台也好, 还是大陆也好, 这些文章与专著的一个共同点就是: 在研究时, 大多从纯语言的角度概述和分析了网络言语的风格、特点, 就语言论语言, 分析的层次似乎比较浅显。局限于语言的角度,即很少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去思考和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言语传播现象。网络言语传播中双方的传播心理以及网络言语背后的社会意涵是什么? 网络言语传播与现实中的言语传播区别何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这样的问题几乎从未有研究涉及过。因此就网络传播中的言语传播而言, 我们认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应该由网络言语的形式、风格特色转向网络言语的技巧与规律。因为网络言语传播之所以与现实中的言语传播有别, 主要在于新的传播媒介———网络的出现。所以思考的核心问题应该是: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网络, 其人际传播对语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是否随着网络的发展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网络人际传播中的言语传播有何技巧和规律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以后研究中值得关注的。
二、网络非言语传播
传播学者发现传播活动中非言语传播似乎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技术背景下, 网络人际传播中除了言语传播之外, 是否也存在着非言语传播更为重要的情况呢?
虽然网络技术不断发展, 但至少到目前为止, 网络还只能给我们提供一种虚拟的环境, 人们不可能在虚拟环境中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心情, 所以人们的交流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事实上, 即使以后可视交流得到普及, 但网民为了确保自己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表现能有别于现实环境, 也还是会大量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 , 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传播, 也存在着能够表达出如同传统传播环境中传播者的手势、面部表情、坐姿以及语气等非言语传播功效的替代形式, 这些形式主要是图像、动画以及各种自创的符号等。曾有部分研究者将这些形式称之为电子副语( electronic paralanguage) 。
例如Turner (1988, 转引自潘美岑, 2002) 指出常见的电子副语有图形、谐音、转喻和简写四种。卢谕纬(1997, 转引自潘美岑, 2002) 对电子副语中图形符号的使用曾做了分类: 表情状态类、声音语气类、动作类以及个人形象四类。表情状态类是指微笑、哭泣等表情符号; 声音语气类是指像~这类可表达语气效果的符号; 动作类是含有动作意味的符号, 例如p ( ^o^) q很像是在帮对方加油打气; 个人形象类则是描写外观这类的符号, 例如@_ @很像是戴眼镜等等这些描述与分析都相当的细致和具体。
大陆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非常少。现有的中国期刊网上至今为止几乎只有两三篇专门研究网络非言语传播的文章。如刘汉霞, 黄永红的《论网络语言中的符号》, 曲彦斌的《计算机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身势情态语符号探析》, 这两篇文章介绍了网络非言语传播中的符号传播, 对符号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它在传播交流中的功能, 认为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补充或修饰言语信息交际的需要。其他很多文章只是在论及网络言语传播时顺便对此提及而已, 并未作专门的论述。
就总的研究现状而言, 非言语传播研究目前也只局限于图形符号的分类与其功能的阐释方面。大多研究的结果认为电子副语的引入其实也是因为计算机中介传播以文字为主, 缺乏情境线索, 难以传达非语言信息, 如表情、手势等, 所以产生了电子副语这种用以补偿非语言线索的方法, 也就是说, 电子副语所具有的功能其实与传统环境中非言语交流很多方面都是完全一样的。
但电子副语包含面较广, 不仅包含了图形、动画, 还包含了谐音、简写等, 而这又与言语传播存在着交叉的地方, 从整体情况来看, 网络虚拟环境中的非言语传播的形式与现实环境中的非言语传播相比, 显然还显得比较简单, 远远不足以表述清楚交流者的心境, 更不用说表述交流者的潜在交流目的了。
相对于前面的言语传播研究而言, 非言语传播的研究角度跳出了纯语言的框架, 更多地从符号传播的角度来考虑, 这无疑是研究的一大进步。但现有的研究似乎最多只是简单地借用现实中非言语传播的理论来解释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言语传播现象(即电子副语) 。例如部分研究成果认为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言语传播存在如下的情况:
1. 以图片或动画等指代交流者的心理。我们在网上交流时有时会注意到有些用户在聊天或发贴子时经常会在其中加一些图片或动画, 虽然我们不能认为所有这些行为都含有一定的意义, 但不可否认, 的确有一些图片或动画是代表着交流者当时的心境的。
2. 以各种符号指代一定的含义。例如: ) 表示微笑; : P表示舌头; > : < 表示愤怒等, 关于各种符号的使用及其所代表的含义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详细的描述, 这里不再赘述。
这样总结出的规律本身并没有错, 但以上规律同样也适用于现实人际传播中的非言语传播。这样的话, 就根本没有研究出网络非言语传播的独特之处。即并未从新传媒环境下去探讨其规律特征的独特之处何在。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深入思考: 如研究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言语传播是否也存在男女使用上的性别差异? 其出现的传播环境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它与网络言语传播的关系怎样? 网络非言语传播现象是如何伴随着网络这种新兴的传媒而出现的? 其以后的发展趋势怎样?
以上首先讨论了网络人际传播, 然后再将网络人际传播分为言语传播和非言语传播两类进行综述, 之所以这样分类, 一方面可能更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网络人际传播的真实本质, 以后的研究重点专注于网络人际传播的技巧与规律。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传播与传统环境中的人际传播存在着怎样的不同, 我们是否能利用我们在现实环境中积累的人际传播经验来引导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传播, 如果能, 我们该如何引导? 如何通过与现实中的人际传播对比, 总结网络言语与非言语传播的技巧与规律来解决网络人际传播中传播者身份与言语的真伪识别, 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网络犯罪问题, 对维护社会稳定无疑意义重大。
总之, 网络人际传播研究不止需要我们进一步构建人际传播理论, 更需要我们在网上参与观察, 作大量的个案跟踪分析, 从新媒体的角度去思考网络人际传播中的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有何特色、技巧和规律, 由大量的网民实践总结出规律, 从而建构或创新出一套完整的网络人际传播理论。
从目前期刊网上学术论文的检索结果来看, 国内较早开展对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的是茅丽娜。其《从传统人际传播角度观瞻CMC人际传播》, 就CMC人际传播的定义、基础、动机、性质手段、影响因素、发展前景及对它的评价, 参照传统人际传播理论, 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随后彭兰的《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对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特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 并以此说明网络人际传播对于物理世界人际传播活动、人的社会化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该文还探讨了受众和传播者如何利用网络人际传播的问题, 其分析较前者更为深入, 触及到网络人际传播与现实中人际传播的同异问题以及网络人际传播的影响问题。
对网络人际传播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而又视角独特的要属陈泳华, 其《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分裂心态及自我调适》一文, 指出了当前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心态呈现出隐匿与披露、信任与怀疑、飘移与沉醉等分裂的态势及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认为正确认识并在当前形势下进行个体的自我调适是适应网络生存的明智之举。该文的独到之处是第一次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人际传播中传受双方的心态及其新技术背景下网络人际传播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值得提到的还有石蓉蓉《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交流———试析网络人际传播》; 王衡, 刘晓戈《试析互联网中的人际传播》; 赵家新, 王慧《网络人际传播的修辞学分析》等, 这些文章分析的角度很有新意, 但某些观点似乎没有跳出前面几家的窠臼。
因此单就网络人际传播理论研究本身的情况而言, 成果不是很多, 其进展还只能算是停留在初线条性的理论性的描述与介绍。以上的研究是单就网络人际传播这种理论而言的, 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它那种纲领性的建构为后来的研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传统的人际传播包含有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两种形式, 言语传播主要指语言与文字上的交流, 而非言语传播则通常是指在一定交流环境中言语因素之外的, 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 也可由环境造成, 例如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手势、面部表情, 坐姿、以及语气等。这里为研究和叙述的方便, 我们可以参考传统的人际传播的划分, 也将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传播再进一步区分为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 其中非言语传播包含有象图片、动画、符号等可以反映交流者交流心理的各种形式; 而其余的象语言、文字等则归入言语传播体系中, 下面我们以此分类概述当前学界对网络人际传播进行研究时在这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不足及以后应该致力的研究重点。
一、网络言语传播
至少到目前为止, 在网络环境下, 网络人际传播中人们之间的交流基本上还是依靠言语传播来实现,因此探讨网络人际传播基本的落脚点应该是对虚拟环境中的传播双方的言语进行分析。因而已有不少的研究者注意到了网络环境中言语传播研究的重要性, 并有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不过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一般都集中于对网络语言的形式、特色以及风格所做的分析, 这方面取得的成果很多, 港台学者的论文成果最有代表性。比较典型的如周君兰(2001) 发现, 网络中的对话兼具书写和口语的特质, 也同时存在对话和独白的形式。因媒介的特性使然, 发展出计算机中介传播的独特文化。包括没有发言时间及顺序限制、参与者可以同时发言、常引述前人的信息、发展出辅助的表情符号、使用缩写、简化的文法结构等等。邬敏(2001) 对网络中出现的新词语进行了分类, 包括旧词新义类新词语、创新的新词语、缩略语新词语、符号词语等四类, 并进而对网络新词语的特点进行了讨论。潘美岑(2002) 以汉语的理论来探讨网络语言,研究发现使用者常搭配符号的使用来加强语音的效果; 使用新构词、语气词的情形频繁; 错字多; 自由运用拓展标点符号、甚至产生语音的效果; 用空格或换行来分句; 多属口头语体等现象。在这些特色之中,又以语气词和新构词的使用最为普遍, 可以推估网络语言的自由度相当发达。
就大陆而言, 至今为止, 国内期刊网上公布的有关网络言语传播研究方面的文章数量达到147篇之多, 而且绝大部分文章都是最近两三年出现的, 这些文章主要讨论了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语言的结构形式、风格特色等。相对港台学者的研究成果而言, 大陆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都是步其后尘, 研究方法上大多用思辨性方法, 对网络言语传播进行描述和归纳。而港台方面却使用实证法居多, 他们对已有的一些个案进行穷尽性的跟踪研究, 然后再进行数据统计与归纳, 因而得出的结果更为客观。
在专著方面, 由于条件的限制, 我们尚不清楚港台已经有了哪些专著。但就大陆而言, 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3本系统研究和总结网络语言的词典。2000年10月, 海南出版社出版了易文安先生编著的《网络时尚词典》, 它是中国第一本网络语言词典。概述了网络时代的暗语、俗语、专业术语、机构与公司、数字语言等方面的内容。2001年6月, 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于根元先生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该词典是迄今为止由语言学界参与编写的第一本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第三本就是2003年6月由众多网友编辑的网络专用词典《金山鸟语通》, 对两三年内网络语言中创新的部分作了整理归纳, 收集了千余个网络聊天专用词语。它并未出版, 它的形式是以开放的网络文本为载体, 通过超链接成为了各论坛的热点,并提供给广大网虫在转贴中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
无论是港台也好, 还是大陆也好, 这些文章与专著的一个共同点就是: 在研究时, 大多从纯语言的角度概述和分析了网络言语的风格、特点, 就语言论语言, 分析的层次似乎比较浅显。局限于语言的角度,即很少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去思考和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言语传播现象。网络言语传播中双方的传播心理以及网络言语背后的社会意涵是什么? 网络言语传播与现实中的言语传播区别何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这样的问题几乎从未有研究涉及过。因此就网络传播中的言语传播而言, 我们认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应该由网络言语的形式、风格特色转向网络言语的技巧与规律。因为网络言语传播之所以与现实中的言语传播有别, 主要在于新的传播媒介———网络的出现。所以思考的核心问题应该是: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网络, 其人际传播对语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是否随着网络的发展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网络人际传播中的言语传播有何技巧和规律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以后研究中值得关注的。
二、网络非言语传播
传播学者发现传播活动中非言语传播似乎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技术背景下, 网络人际传播中除了言语传播之外, 是否也存在着非言语传播更为重要的情况呢?
虽然网络技术不断发展, 但至少到目前为止, 网络还只能给我们提供一种虚拟的环境, 人们不可能在虚拟环境中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心情, 所以人们的交流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事实上, 即使以后可视交流得到普及, 但网民为了确保自己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表现能有别于现实环境, 也还是会大量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 , 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传播, 也存在着能够表达出如同传统传播环境中传播者的手势、面部表情、坐姿以及语气等非言语传播功效的替代形式, 这些形式主要是图像、动画以及各种自创的符号等。曾有部分研究者将这些形式称之为电子副语( electronic paralanguage) 。
例如Turner (1988, 转引自潘美岑, 2002) 指出常见的电子副语有图形、谐音、转喻和简写四种。卢谕纬(1997, 转引自潘美岑, 2002) 对电子副语中图形符号的使用曾做了分类: 表情状态类、声音语气类、动作类以及个人形象四类。表情状态类是指微笑、哭泣等表情符号; 声音语气类是指像~这类可表达语气效果的符号; 动作类是含有动作意味的符号, 例如p ( ^o^) q很像是在帮对方加油打气; 个人形象类则是描写外观这类的符号, 例如@_ @很像是戴眼镜等等这些描述与分析都相当的细致和具体。
大陆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非常少。现有的中国期刊网上至今为止几乎只有两三篇专门研究网络非言语传播的文章。如刘汉霞, 黄永红的《论网络语言中的符号》, 曲彦斌的《计算机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身势情态语符号探析》, 这两篇文章介绍了网络非言语传播中的符号传播, 对符号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它在传播交流中的功能, 认为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补充或修饰言语信息交际的需要。其他很多文章只是在论及网络言语传播时顺便对此提及而已, 并未作专门的论述。
就总的研究现状而言, 非言语传播研究目前也只局限于图形符号的分类与其功能的阐释方面。大多研究的结果认为电子副语的引入其实也是因为计算机中介传播以文字为主, 缺乏情境线索, 难以传达非语言信息, 如表情、手势等, 所以产生了电子副语这种用以补偿非语言线索的方法, 也就是说, 电子副语所具有的功能其实与传统环境中非言语交流很多方面都是完全一样的。
但电子副语包含面较广, 不仅包含了图形、动画, 还包含了谐音、简写等, 而这又与言语传播存在着交叉的地方, 从整体情况来看, 网络虚拟环境中的非言语传播的形式与现实环境中的非言语传播相比, 显然还显得比较简单, 远远不足以表述清楚交流者的心境, 更不用说表述交流者的潜在交流目的了。
相对于前面的言语传播研究而言, 非言语传播的研究角度跳出了纯语言的框架, 更多地从符号传播的角度来考虑, 这无疑是研究的一大进步。但现有的研究似乎最多只是简单地借用现实中非言语传播的理论来解释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言语传播现象(即电子副语) 。例如部分研究成果认为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言语传播存在如下的情况:
1. 以图片或动画等指代交流者的心理。我们在网上交流时有时会注意到有些用户在聊天或发贴子时经常会在其中加一些图片或动画, 虽然我们不能认为所有这些行为都含有一定的意义, 但不可否认, 的确有一些图片或动画是代表着交流者当时的心境的。
2. 以各种符号指代一定的含义。例如: ) 表示微笑; : P表示舌头; > : < 表示愤怒等, 关于各种符号的使用及其所代表的含义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详细的描述, 这里不再赘述。
这样总结出的规律本身并没有错, 但以上规律同样也适用于现实人际传播中的非言语传播。这样的话, 就根本没有研究出网络非言语传播的独特之处。即并未从新传媒环境下去探讨其规律特征的独特之处何在。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深入思考: 如研究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言语传播是否也存在男女使用上的性别差异? 其出现的传播环境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它与网络言语传播的关系怎样? 网络非言语传播现象是如何伴随着网络这种新兴的传媒而出现的? 其以后的发展趋势怎样?
以上首先讨论了网络人际传播, 然后再将网络人际传播分为言语传播和非言语传播两类进行综述, 之所以这样分类, 一方面可能更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网络人际传播的真实本质, 以后的研究重点专注于网络人际传播的技巧与规律。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传播与传统环境中的人际传播存在着怎样的不同, 我们是否能利用我们在现实环境中积累的人际传播经验来引导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传播, 如果能, 我们该如何引导? 如何通过与现实中的人际传播对比, 总结网络言语与非言语传播的技巧与规律来解决网络人际传播中传播者身份与言语的真伪识别, 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网络犯罪问题, 对维护社会稳定无疑意义重大。
总之, 网络人际传播研究不止需要我们进一步构建人际传播理论, 更需要我们在网上参与观察, 作大量的个案跟踪分析, 从新媒体的角度去思考网络人际传播中的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有何特色、技巧和规律, 由大量的网民实践总结出规律, 从而建构或创新出一套完整的网络人际传播理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