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我来答
船与生活
2012-04-26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船与生活
采纳数:23563 获赞数:37688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而最楼上的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百度网友436f7d3
2012-11-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万
展开全部
这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自由自在66168
2012-04-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8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万
展开全部
佛家谚语:一草二木三菩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iao28380
2012-04-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8万
展开全部
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