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的目的是什么﹖
乾隆下江南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蠲赋恩赏、巡视河工、观民察吏、加恩士绅、培植士族、阅兵祭陵。
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月初五日、十七日,乾隆帝弘历相继下了两道上谕,讲述欲于十六年巡幸江南的原因,大致有四点:一是江浙官员代表军民绅衿恭请皇上临幸;二是大学士、九卿援据经史及圣祖南巡之例,建议允其所请;三是江浙地广人稠,应该前去,考察民情戎政,问民疾苦;四是恭奉母后,游览名胜,以尽孝心。
扩展资料:
乾隆帝曾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1765年(乾隆三十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六次巡幸江南,每次一般都要到江宁府(今南京市)、苏州府、杭州府、扬州府,后四次还巡幸了浙江的海宁。乾隆帝的祖父康熙帝在位期间也曾六次巡视江南。乾隆帝把南巡作为他生平最重要事功之一。他六下江南,开支浩繁,成为乾隆中叶国势渐衰的原因之一。
六下江南,有得有失,有利有害。通过六巡,乾隆帝相当清楚地了解江南的官风民情,又大兴河工,广蠲赋税,礼遇致仕大臣,培植士子,宣扬了圣恩,对争取缙绅士民,安定江浙,保护百姓的身家性命财产,发展生产,丰富文化,创造和延续“大清全盛之势”,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开支确实十分巨大,每次南巡,历时四五个月,随驾当差的官兵一般是3000名左右,约需用马6000匹和船四五百只,还有几千名役夫,用掉了上百万银两,还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骚扰。乾隆对此也很了解,他在四十九年的御制《南巡记》里,既讲述了“西师”、“南巡”两件大事成功的原因,又明确指出,不具备君主之“无欲”、扈驾人员之“守法”、官员之“奉公”、民人之“瞻觐亲切”这四个条件,不可言南巡。
过了十几年,他对南巡的劳民伤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军机章京吴熊光说:“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无以对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隆帝南巡
1.视察河工
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河工。康熙时期主要是治理黄河;乾隆下江南视察黄河大坝,这关乎民生的大局,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视察黄河治理工程。当时,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工程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这两个地方来看一看。视察浙江海宁县的鱼鳞海塘等水利工程,期待江南丰收,维持京城供给、保障战争所需的粮食。乾隆自己也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
2.考察京杭大运河
考察当时的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这是京城皇家贵胄、黎民百姓衣食供给的命脉。同时,京杭大运河沿线的赋税,占了当时国家大部分的份额,据明代资料显示,从运河沿线征收的税金占全国税收的九成以上。满清鼎盛时期,有所减少,也能占到百分之五十,一条大运河就是政府的钱串子。全国九大钞关,有七个是在运河沿线。沿着大运河南巡,以考察大运河本身的管理、维修,沿线税赋的征收、管理,粮仓的储备和管理。
3.安抚民心笼络知识分子
江南文化发达,又是是明朝起家之地,当地居民对明朝最拥护,清军入关后反抗也最激烈。公元1644年,满清公布剃发令,次年即发生扬州十日(本博有介绍)、嘉定三屠。反抗虽然平息,但是民心不服。许多著名学者,拒绝为清庭服务,例如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他们还四处讲学,影响很大。身在朝廷的国子监博士孔尚任还写了桃花扇,褒扬反清思想,因此被罢官。说明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是不稳定的。把知识分子搞定,天下就安稳了。乾隆南巡就是为了安抚知识分子,笼络和利用他们,江南出才子嘛。还可以发现人才,为其所用。 乾隆对接驾及办差的官员大加赏赐,加官晋爵;将一些原来受过处分官员恢复原职。特别是对前来接驾的老臣,他问寒问暖,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品,还要赏赐他的子孙功名。
4.检查江南吏治
江南经济发达,国家财赋又大半来源于此,这里的官员都是选拔能人,这些岗位也都是肥缺,容易造成贪污舞弊。乾隆下江南,检查地方官员,是否营私舞弊,侵吞国库,动摇政权的根本。
5.加强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
京城的供给仰仗江南,所以康熙,乾隆都利用下江南的机会加强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鼓励他们发展经济,活跃市场,保障供给,巩固统治,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减免了赋税。
6.探访民情
最后,效仿其皇祖父康熙,探访民情。古代没有现在的通信手段,信息产业不发达,皇帝要想了解民情,就得多到民间走走。像乾隆这样成熟的政治家,非常懂得这一点。
另有传说,雍正帝胤禛曾以女儿与海宁陈氏儿子相换,此男儿即后来之乾隆帝,故乾隆帝实为海宁陈氏之子。他即位后对自己的身世发生怀疑,所以南巡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去浙江海宁陈家访察,搞清自己出身真相。他六下江南,四次亲临陈家,升堂详问家世,临走时还令把中门封闭,并说:以后不是皇帝临幸,此门不得开启,从此这门一直关闭着。不过,此说可信度较低。
还有学者认为,乾隆帝南巡目的决不会如此简单。他六下江南的活动,除游名胜、寻享乐外,还着眼于社会政治、经济之大端。东南地区号称财赋甲于天下,是清政府财政命脉所系,维持这一地区的安定很重要。但明末清初,江浙一带反清斗争相当激烈,以后还发生不少文字狱,而且黄淮水患频仍,浙江海塘告警,南方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面对这样的局面,乾隆帝相信自己的“天*圣明”、“乾纲独断”,希望通过南巡解决上述社会问题。于是,他五次阅视黄淮治理工程,四次亲勘浙江海塘,指示清理杭州西湖,多次到曲阜祭孔,到文庙行礼,到书院临视,奖励文学,优礼高年,眷顾旧属,慰赐各级官员,致祭历代先贤勋臣忠烈祠墓,奖饰豪富商人,颁布体恤民情的法令,检阅军队等等,以达到督促水利,笼络各级官员,维系民心,整饬武备的目的,从而稳固清朝的统治地位。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889465.html
1.视察河工
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河工。康熙时期主要是治理黄河;乾隆下江南视察黄河大坝,这关乎民生的大局,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视察黄河治理工程。当时,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工程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这两个地方来看一看。视察浙江海宁县的鱼鳞海塘等水利工程,期待江南丰收,维持京城供给、保障战争所需的粮食。乾隆自己也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
2.考察京杭大运河
考察当时的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这是京城皇家贵胄、黎民百姓衣食供给的命脉。同时,京杭大运河沿线的赋税,占了当时国家大部分的份额,据明代资料显示,从运河沿线征收的税金占全国税收的九成以上。满清鼎盛时期,有所减少,也能占到百分之五十,一条大运河就是政府的钱串子。全国九大钞关,有七个是在运河沿线。沿着大运河南巡,以考察大运河本身的管理、维修,沿线税赋的征收、管理,粮仓的储备和管理。
3.安抚民心笼络知识分子
江南文化发达,又是是明朝起家之地,当地居民对明朝最拥护,清军入关后反抗也最激烈。公元1644年,满清公布剃发令,次年即发生扬州十日(本博有介绍)、嘉定三屠。反抗虽然平息,但是民心不服。许多著名学者,拒绝为清庭服务,例如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他们还四处讲学,影响很大。身在朝廷的国子监博士孔尚任还写了桃花扇,褒扬反清思想,因此被罢官。说明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是不稳定的。把知识分子搞定,天下就安稳了。乾隆南巡就是为了安抚知识分子,笼络和利用他们,江南出才子嘛。还可以发现人才,为其所用。 乾隆对接驾及办差的官员大加赏赐,加官晋爵;将一些原来受过处分官员恢复原职。特别是对前来接驾的老臣,他问寒问暖,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品,还要赏赐他的子孙功名。
4.检查江南吏治
江南经济发达,国家财赋又大半来源于此,这里的官员都是选拔能人,这些岗位也都是肥缺,容易造成贪污舞弊。乾隆下江南,检查地方官员,是否营私舞弊,侵吞国库,动摇政权的根本。
5.加强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
京城的供给仰仗江南,所以康熙,乾隆都利用下江南的机会加强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鼓励他们发展经济,活跃市场,保障供给,巩固统治,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减免了赋税。
6.探访民情
最后,效仿其皇祖父康熙,探访民情。古代没有现在的通信手段,信息产业不发达,皇帝要想了解民情,就得多到民间走走。像乾隆这样成熟的政治家,非常懂得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