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脑的工作原理与神经递质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有很多种,这种多种现象是进化后的必然,还是难以避免的偶然?2,若是必然,按照功能,应该只需要兴奋性与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就够了,要那没多种有...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有很多种,这种多种现象是进化后的必然,还是难以避免的偶然?
2,若是必然,按照功能,应该只需要兴奋性与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就够了,要那没多种有什么优点?
3,在大脑里神经元的兴奋多还是抑制多?
4,我们的抑制行为是怎么学会的,比如上课讲话会被老师骂,下次即使很想讲了也会忍住,这个学习过程用神经元怎么解释(要非常详细)我知道是形成了一个抑制性突触,关键是我要知道为什么大脑知道要在这个回路上生成等等,完整过程。
展开
 我来答
大木人19
推荐于2016-01-23 · TA获得超过140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7万
展开全部
1.如果没有返祖现象,所有的性状都是进化的结果。
2.神经末梢的种类不一样,对应的效应器也不一样,递质的种类也不一样,比方说一半肌肉收缩需要的是激素类的神经递质,而腺体分泌往往是胆碱类。
3.跟你所处的生理状态有关,一般情况下是抑制的多,因为人能利用的脑细胞大概只占20%(非官方)。
4,这是条件反射的一种。
实际上条件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联合型学习记忆模式。巴甫洛夫不仅研究了动物的条件反射,而且还探讨了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提出了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首次说明语词对人类的条件刺激作用。语词是客观世界中具体信号(铃声、灯光等,称为第一信号)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人类有语言文字,所以只有人类才有第一、第二两种信号系统,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常常是两个信号系统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基础。例如;“谈虎色变”就是语言(第二信号)作为条件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关于条件反射形成的脑内神经机制,巴甫洛夫提出了暂时联系学说,并认为暂时联系的神经接通部在大脑皮层内。也就是说,由于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二者在大脑皮层内产生的两个兴奋灶之间建立了暂时的机能联系——神经接通。
巴甫洛夫认为,消退是因为原先在皮质中可以产生兴奋过程的条件刺激,现在变成了引起抑制过程的刺激,是兴奋向抑制的转化。这种抑制称为消退抑制。巴甫洛夫指出,消退抑制是大脑皮质产生主动的抑制过程,而不是条件刺激和相应的反应之间的暂时联系已经消失或中断。因为如果将已消退的条件反射放置一个时期不做实验,它还可以自然恢复;同样,如果以后重新强化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很快恢复,这说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先已形成的暂时联系的消失,而是暂时联系受到抑制。消退发生的速度,一般是,条件反射愈巩固,消退速度就愈慢;条件反射愈不巩固,就愈容易消退。
追问
神经连接又是如何精确建立的,神经细胞怎么找得到两个兴奋灶?
黄min1991
2012-05-01 · 超过1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8.9万
展开全部
1.进化后的必然 2.大脑中有很多神经元,假如相邻的几个神经元共用一种神经递质的话,有可能从前一个神经元放出的神经递质使几个甚至十几个神经元同时兴奋的话,信息传到大脑是基本上所有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导致神经紊乱、不挂出怪事了 3.抑制其实也兴奋的一种,神经元要么处于兴奋状态、要么处于静息状态,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4.我们的抑制行为并不是神经元的抑制,而是控制你那方面行为的神经元不是全部处于兴奋状态而已、是你自己觉得是抑制了神经元而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东阜新
2012-04-30 · TA获得超过45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1.1万
展开全部
很多种,是进化后的必然,各有各的优点,还有待研究揭示,兴奋与抑制的多少要看大脑的工作状态,这个是经过条件反射后才学会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