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将去,谁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译文,很急。
翻译:张咏即将离去,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吗?(或“您对我有什么教导呢”)。
出自宋代佚名的《寇准读书》。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凖善诗能文,其七绝诗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
主要成就:
澶渊退辽
寇凖主要成就在于辽军围困时力劝宋真宗亲征,击退辽朝的进攻。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军南下的消息传到开封,边书告急,京师震动,宋廷君臣惊慌失措,部分主政大臣主张迁都以避风险。
不少人主张南逃金陵(今南京)或西逃四川。寇凖力排众议,坚持真宗皇帝亲征。寇凖推举参知政事王钦若镇守天雄军(治今河北大名东北),雍王赵元份留守汴京,朝中文武随军出征。
宋真宗亲自到澶州城,但不敢过河。寇凖与高琼力促真宗渡河,命令卫士把皇帝车驾驶向澶州北城。宋真宗到澶州北城时,北宋军民士气大振。宋真宗象征性地巡视后即回到南城行宫。寇凖在北城负责指挥作战,直至迫使辽国停战求和。
开发雷州
寇凖被贬雷州期间,传播中原文化,指导当地居民学习中州音,促进了当地人与中原的交流;传授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开渠引水灌溉良田,促进经济发展;向群众解说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说;同时还修建真武堂,收徒习文学艺,使乡民的子孙也能读书,对雷州文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文学创作
寇凖在文学创作上也有较大成就。他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寇凖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
看上下文,就可以知道“咏”和“准”的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