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有效积温法则指昆虫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要的发育起点以上温度的积加值。
对农业生产的意义:根据有效积温法则,推测该地区昆虫发生的世代数,预测害虫的发生期。可以预测和控制昆虫的发育期,以便适时获得需要的虫期。
生物完成生命周期,不仅要生长而且还要完成个体的发育阶段,并通过繁衍后代种族得以延续。最明显的例子是某些植物一定要经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开花结果,它就像信号开关一样,这个关不过,就不能完成生命周期。
温度与生物发育的最普遍规律是有效积温。从变温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结出有效积温法则。当今,这个法则在植物生态学和动物栽培中已经得到相当普遍的应用。
扩展资料
温度与生物生长:
任何一种生物,其生命活动中每一生理生化过程都有酶系统的参与。然而,每一种酶的活性都有它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相应形成生物生长的“三基点”。
一旦超过生物的耐受能力,酶的活性就将受到制约。例如,高温将使蛋白质凝固,酶系统失活;低温将引起细胞膜系统渗透性改变、脱水、蛋白质沉淀以及其他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
不同生物的“三基点”是不一样的。例如,水稻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25~35℃,最低温度是8℃,45℃中止活动,46.5℃就要死亡;
雪球藻和雪衣藻只能在冰点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而生长在温泉中的生物可以耐受100℃的高温。一般地说,生长在低纬度地生物高温阈值偏高,而生长在高纬度的生物低温阈值偏低。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物的生长速率与温度成正比,在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横断面上大多可以看到明显的年轮,这就是植物生长快慢高低关系的真实写照。同样,动物的鳞片、耳石等,也有这样的“记录”。
2024-10-28 广告
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1.根据有效积温法则,推测该地区昆虫发生的世代数,预测害虫的发生期。
2.可以预测和控制昆虫的发育期,以便适时获得需要的虫期。
在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作物所需的积温和当地的气温变化情况,预测作物的主要发育期;也可以根据作物所需的积温和当地的热量资源情况,合理选择、安排作物的种类或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