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现在的幼儿园都还没有启动早期教育这个环节早期教育是专门针对家长的嘛早期教育的概念是什么/早期教育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环节啊... 现在的幼儿园都还没有启动早期教育这个环节早期教育是专门针对家长的嘛早期教育的概念是什么/早期教育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环节啊 展开
 我来答
xu1hui2447
2012-05-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万
展开全部
其实从孩子一出生开始,父母及家人的一切言行对孩子就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教育!所以,作为家长心中要始终存有示范表率的意识,生活中要始终秉承真、善、美的理念,要不断研习不同时段的婴幼儿的生理及心理规律,尽量做到遵循他们的发育规律、生活上要规律、日常安排要合理,持之以恒,就会大见成效。再说,教育是终身的事,所倡导的是最终当事人的自我教育,也因此决定了作为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不能急功近利,要抱平常心做长远打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晚霞彩虹928
2012-05-07 · TA获得超过59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万
展开全部
早期教育的概念

早期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目前大家对早教有一个错误的认 知,以为学龄前教育就是早期教育也就是0-6岁,然而目前我们各大院校的早期教育系所规定的是0-3岁才是属于早教范畴,大家比较认可的归纳为对0-3岁的孩子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或者小童教育,4-6岁孩子教育为大童教育。 目前除了一些直辖市和发达地区有官方的早期教育机构外,其他都为商业早教机构,根据神童网2011年度上半年的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有早期教育机构12450家,其中外资投资占比17.8%。目前全国早教市场最活跃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根据数据,这四个城市2011年上半年度早教中心同比新增33.6%,达到5112家。新增英语类早教中心达到48.6%,启蒙类新 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交流对孩子来说是不必可少的。尤其是通过谈话,做游戏,做运动等方式来实现和父母的良好沟通,让亲子关系更融洽,这样对于孩子以后注意力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非常重要。早教机构提供了孩子们和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也能学到一些促进亲子互动的知识,是否去参加学习还需要是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权衡。
  如果准备上早教班,要注意早教班的课程的内容、上课的形式还有教学环境等。一个好的教育机构不是只培养孩子的技能,而是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宝宝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重要,重点要选择不会限制孩子想象力的早教机构。根据果果街专家的分析宝宝的成长离不开运动,所以早教机构的活动场地的空间和卫生环境,设施的安全程度,都是要达到一定标准的。我的宝宝在金宝贝上课,他们有音乐、艺术和育乐3个课程,上课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我觉得对宝宝的学习兴趣跟潜能的培养特别有帮助。而且金宝贝的玩具都是从美国进口并且有专人维护的,所以孩子在那边上课家长也放心。增23.5%,思维类新增21.8%,其他运动类、益智类、音乐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早期教育不等同于教育训练
  早教不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额外强加给孩子训练,家长要做到“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与孩子语言交流,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等。
  专家指出,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家长要关注并培养其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活动能力等。
 早期教育效率最高的年龄段如下:
  出生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和喂干食物的关键年龄,进干食物正个月后,就能伸手抓东西,过了这个关键年龄,婴儿就可能拒绝咀嚼从口中吐出食物。出生后9个月至1岁是分辨多少、大小的开始。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年龄,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年龄。
  2岁半~3岁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规矩的关键年龄,应使之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
  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年龄。
  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
  5岁左右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年龄,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时期。
动作类玩具
  这是几代人都离不开的玩具,如拖拉车、小木椅、自行车、不倒翁,它能锻炼婴幼儿的肌肉,增强感觉运动协调能力。
语言类玩具
  成套的立体图像、儿歌、木偶童谣、画书,可以培养宝宝视、听、说、写等能力。
建筑类玩具
  如积木,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既可以建房子,也可以摆成一串长长的火车,还可以搭成动物医院。总之玩具可以让孩子随心所欲地使游戏变化,充分发挥想象力。
模仿游戏类玩具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个学龄前儿童都喜欢模仿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不同人物,模仿不同的角色做游戏。因此,锅碗瓢匙;城市、街道、汽车、房子;娃娃与医院,玩具商店等,通过模仿,巩固和扩大见闻,了解家庭生活、社会的规则。
科学类玩具
  多适用于儿童。
编辑本段
早教音乐

  音乐本身即是一项才能的教育,它并不属于专业者,而是一种人人触手可及的学习与涵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音乐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的课题研究组人员对0—6岁儿童因材施教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初期的成果——
音乐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婴幼儿的注意力不仅短暂,而且很容易转移,一般来说10分钟左右就会产生疲劳。然而极具亲和力的音乐能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持续增长。
  “音乐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的课题组在实验阶段,让一组5岁左右的孩子每天听一首经典儿童古典音乐,如《小狗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时钟店》等,一个月后,再经实验测试表明,这些孩子的注意力广度比未经训练的孩子提高了4倍。
音乐可以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音乐本身是一种语言,让孩子把听到的讲出来是最好的语言能力训练。
  匈牙利音乐教育学家柯达依倡导过这样一种教学法:先是让孩子聆听莫扎特、贝多芬或巴赫的古典名曲,孩子们可坐可卧,闭上眼睛,保持一种轻松状态,老师跟着节奏、随着音调的变化在一旁给他们讲解,直到乐曲终了。然后,让孩子们自己跟着音乐讲解一遍。如此下来,孩子在音乐方面的提升暂不用说,意外的是,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语言能力比同等水平的孩子提高了许多
音乐可以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没有谁天生记忆就好,都是经过后天的训练才能逐渐加速和延长记忆的持续时间,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音乐正是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最佳教材。
  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一些刚生过孩子的母亲给婴儿听古典音乐中的精品,循环反复,不断放给婴儿听,不断给他们讲解。直到婴儿5个月的时候,又进一步实验,把一些他们从没听过的曲子夹在已经听熟的曲子中放给他们听,当听到那些从没听过的乐曲时,婴儿脸上带着惊讶和不安的神情,而听到那些熟悉的曲子时,他们则露出会心的微笑。这个结果说明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记住乐曲了。
音乐可以提升孩子的想像力
  音乐是培养一个人直觉思维和想像力的有效手段。
  一个年仅8岁的小姑娘立志当一名文学家,她在语言学习和写作上下了很多工夫,但成绩偏偏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经过著名音乐家的指点,开始练习钢琴。奇迹发生了!她的作文开始了突飞猛进,她说:“音乐让我有了灵感,我有写不完的想法。我再也不相信自己没有写作天赋了。”其实,小姑娘的变化是很自然的,因为她在接受音乐训练的过程中,大脑得到了强烈而有效的刺激,从而培养了想像力和艺术的直觉。
  温情提示:音乐的不当选择和使用
  父母教孩子欣赏音乐时,常会犯以下错误:
  选择的音乐不当
  父母随意拿出音乐带就放给孩子听,不管他爱听不爱听、能不能理解。
  不注意孩子的情绪
  父母在放音乐给孩子听时,不注意他的情绪。 如孩子正在兴奋地玩耍时,让他听摇篮曲。
  教孩子欣赏音乐的方法不恰当
  只用语言将音乐的内容描述给孩子听,忽视让他自己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缺乏经常性
  父母有空闲、情绪好时就教孩子欣赏音乐,忙或者情绪不好时就中断。
编辑本段
早教阅读

  教二三岁的宝宝进行早期阅读,不能期望他和成人一样达到一定的阅读目的。成人阅读是为了学习或消遣;而教宝宝阅读,只要能培养起他的阅读兴趣,目的就达到了。孩子有了阅读兴趣,就会产生出更多“深入”学习的动力。
第一步:与识字大卡结缘
  在儿子差二个月二岁时,我给他买了一套60多个字的识字大卡。这是一套单张的、纸料很厚的卡片。卡片的正面是一幅大彩图,右上角或左下角的田字格里写了一个与图有关的字,背面是这个字的毛笔正楷写法。
  一开始,儿子显然把这些卡片当成了玩具。他饶有兴趣地认识卡片上的动物或物品。一个月后,有一天我无意中双手拿起一张卡片把背面的毛笔字面向儿子,然后摇来摇去嘴里说:“嘀答答,嘀答答,这个念什么?”儿子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他大笑起来,当然,他不认识。
  我把卡片翻过来让他看到图画,并指了指图画旁的小字,念了两遍,再翻过来让他看毛笔大字,再念两遍,然后我又问“嘀答答,这个念什么?”儿子就能正确地念出来,我很夸张地表扬了他,还亲了一下他的额头,然后大声说:“哎呀,你真聪明!”
  之后,我又找了另外三个笔划比较简单的字,用同样的方法教会了他。
  到下一次玩这个游戏时,我先找出了第一次念过的四个字,问他:“嘀答答,这个念什么?”儿子居然记得了其中的三个。我又把另外几个比较简单的字混入其中,继续跟儿子玩这个游戏。儿子渐渐地有了成就感,因为他居然能读出一些“奇怪”的字,当然,作为鼓励,表扬是不可少的。
第二步:美妙的睡前游戏
  后来我们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睡觉前玩一会“读字”游戏。差不多一个月后,他已经认识了六十多个字了。就算我把字写到其他的纸上,他也能认出。
  识字的过程中也免不了出现笑话。在认识了“胖”字后,每次玩游戏时,儿子都要先把“胖”字找出来扔到床下,嘴里嘟囔着“不要胖”。我很莫明,为什么他不喜欢这个字,可能因为这张卡片上画的是一个露着肚皮的又丑又胖的男人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如今,诸如儿歌三百首之类的儿童读物,他也能很流利地朗读了,表明他已经完成了基本的阅读。
  方法得当,掌握原则是成功的关键
  从教儿子早期阅读的一年多来的经验看来,早期学习阅读,只要方法得当,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编辑本段
黄金阶段

  因为正常的大脑发育在3岁以前最快,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此后第一年内脑重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占成人脑重的50%,而儿童体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
  第一年未时,脑重接近成人脑重的60%,到第二年未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三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变慢。宝宝在出生后2-3年内,良好的刺激对脑力的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在3岁以下,特别是在0-1岁,小儿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
  宝宝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挥出来,就会受到窒息,永远发挥不出来了。所以宝宝学习的黄金时期是3岁以前,最好从新生儿期开始教育。
  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教育的效果,爱乐祺已通过种种实验研究结果得到了证实。对于人来说,无论学习蒙氏半日制国际班、音乐、还是创作坊、外语,都是早期好。因为在人的这一行为可塑期,学习进步快,人的智力发展,年龄愈大愈慢。
  所以要发挥人的大脑的最大潜能,应特别注重0-3岁的早期教育
编辑本段
教育方法

教育宝宝几招
  宝宝最好的学习范本就是你。跟宝宝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一起开心的笑——每天的亲子交流就是最有效的学习。但有的时候,你是不是很难想到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新方法。给你推介50种有趣、科学的亲子招术,相信一定能激发你的灵感
  1、眼神的交流。当可爱的宝宝睁开双眼时, 你一定要把握住这短暂的第一时刻,用温柔地眼神凝视她。要知道,婴儿早期就能认清别人的脸,每次当他看着你的时候,都在加深对你的记忆。
  2、呀呀儿语。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张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小脸,但不妨给他一点机会,让他也能和你交谈。很快,他就会捕捉到与你交流的节奏,不时地插入几句自己的“言语”。
  3、母乳喂养。尽可能地用母乳哺喂宝宝。妈妈在哺乳的同时,给宝宝哼唱儿歌,轻声细语地与他交谈,温柔地抚摸他的头发,这样可以增进你们的亲子关系。
  4、吐舌头。有实验表明,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大人简单的面部表情。
  5、照镜子。让宝宝对着镜子看自己。起初,他会觉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个可爱的小朋友,他会非常愿意冲着“他”摆手和微笑。
  6、呵痒痒。笑声是培养幽默感的第一步。你可以和宝宝玩一些小游戏,比如“呵痒痒”等,有助于提高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7、感觉差异。把两幅较为相似的画放在距离宝宝8—12寸的地方,比如,其中一幅画中有棵树,而另一幅中没有,宝宝一定会两眼骨碌碌地转,去寻找其中的不同。这对宝宝今后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8、共同分享。带宝宝外出散步的时候,不时地跟他说你所看到的东西——“看,那是一只小狗!”、“好大的一棵树啊!”、“宝贝,有没有听到铃声了吗?”……最大限度地赋予宝宝扩充词汇的机会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